中國歷史上有才華的皇帝,趙佶、李煜才華橫溢卻終是亡國之君

2020-12-16 含羞雨露

皇帝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秦始皇嬴政統一中國後,認為自己功過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自稱始皇帝。從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儀,中國歷史上共產生了400多位皇帝,有些皇帝天生就是出色的政治家,比如劉邦、朱元璋等,也有很多的皇帝非常有才情,吟詩作賦、琴棋書畫無一不通。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最有才華的十位皇帝。

10.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

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一生最愛作詩,《全唐詩》作者2200多位,留下來的詩作才四萬八千餘首,乾隆皇帝一個人一生就做了41863首詩,是中國寫詩最多的人,只是世人對他的詩普遍評價一般。乾隆還有個愛好,就是題字對對聯,偶有佳作出現。

9.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康熙在政治上很有作為,同時還是一位頗有才華的皇帝。從五歲開始,每天早上都會到書房讀書,一堅持就是幾十年。康熙在藝術上最大的成就是書法,他的字剛勁有力,入木三分。而且康熙還是中國歷史上精通外語最多的皇帝,也是第一個懂西方自然科學的皇帝。

8.隋煬帝——楊廣

在現在很多電視劇和小說中,隋煬帝楊廣被描述成一個昏庸殘暴的皇帝,其實在歷史上他南徵北戰,三伐高句麗,建東都、創科舉、開運河,種種事跡都彰顯了他的努力。也正是因為他用力過度,急功近利,間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

楊廣還是一位很有文化的皇帝,擅長詩詞歌賦,留下了《飲馬長城窟行》和《白馬篇》這種氣勢輝煌、英姿颯爽的好詩,廣為後世傳頌。

7.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是政治和藝術天分均佳的皇帝,不僅有「仁宣之治」的成就,書畫水平也是出類拔萃,是明朝留下畫跡最多的皇帝。朱瞻基的繪畫取材廣泛,山水、花鳥、人物、走獸、草蟲無所不能,畫風主要取法宋代院體,又自成一家。

6.南朝梁武帝——蕭衍

蕭衍是「竟陵八友」之一,愛好詩賦,文筆華麗,曾欽令編《通史》六百卷,並親自撰寫贊序。同時他對音樂、繪畫、書法也頗有研究,是歷史上第一個大力推崇王羲之書法成就的帝王。他與兒子蕭統、蕭綱、蕭繹合稱「四蕭」,有力地推動了梁代文學的發展。

5.陳後主——陳叔寶

陳叔寶是北朝時期陳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只做了七年皇帝就亡國了。他在位期間荒廢朝政,終日只知道和大臣、妃嬪飲酒取樂、吟詩作對,他所寫的《玉樹後庭花》在歷史上頗有名氣,顯示出了很高的文學修養,也把他的驕奢淫逸展現的淋漓盡致,這首詩也被後人稱為「亡國之音」,唐朝著名詩人杜牧的千古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說的就是陳叔寶的這首詩。

4.魏文帝——曹丕

很多人都知道曹植能夠七步成詩,卻很少知道曹丕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造詣,他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他的《燕歌行》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對後代歌行體詩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

另外,曹丕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學理論與批評著作,曹丕、曹植與父親曹操並稱「三曹」,不僅改變了東漢歷史,更以生花妙筆稱雄於文壇。

3.唐玄宗——李隆基

提起唐玄宗,首先想到的是他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其實李隆基工書法,尤善八分,章草以《鶺鴒頌》、《紀泰山銘》等最為有名,是中國書法史上著名的帝王書法家之一。

同時,李隆基極有音樂天分,沂蒙山區,愛奏琵琶,羯鼓,擅長作曲,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陣樂》等百餘首樂曲。登基以後,在皇宮中設教房,「梨園」就是專門培養戲曲演員的地方,而他也成為了梨園曲藝的開山鼻祖。

2.宋徽宗——趙佶

趙佶是北宋的第八代皇帝,在書法和詩文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導致很多人都忘了,他其實是一位亡國之君。趙佶自創瘦金體,是極具個性的一種書法字體,他的繪畫重視寫生,擅長工筆花鳥畫,強調細節,以逼真著稱,《瑞鶴圖》等都是少有的藝術精品。他把書法與繪畫作了很重要的融合,提倡詩、書、畫、印結合,被譽為「藝術天才和全才」。

1.南唐後主——李煜

李煜是五代南唐的末代皇帝,他對朝政毫無作為,卻在文藝方面頗有造詣。音律、詩詞、書畫樣樣精通,尤以詞的成就最大,「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就出自李煜的《虞美人》,他的詞作用情真摯,含義深沉,風格遺世而獨立,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被稱為「千古詞帝」。

中國歷史上最有才華的十位皇帝,可惜有些皇帝雖有才華,卻成為了亡國之君,如果沒有成為皇帝,他們的一生可能更加浪漫吧。

相關焦點

  • 南唐後主李煜與宋徽宗趙佶,既是才子皇帝,又是亡國之君
    南唐後主李煜與宋徽宗趙佶,既是才子皇帝,又是亡國之君。從九五之尊的天子淪為降虜階下囚,從錦衣玉食、歌舞昇平到顛沛流離、軟禁摧折,李煜被毒殺於開封,趙佶病死在五國城。政治上完全失敗,但李的詩歌卻流傳至今,深受同情,深受歷代帝王的推崇。宋慧宗與薄金書畫,詩書畫印度在新形勢下的文人畫的一個。
  • 嘆息| 史上那些有才華的亡國之君 —趙佶篇
    偉大的抗金英雄,嶽飛的一首著名豪放詞《滿江紅》裡有句,」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說的是啥,說的就是這次要聊一聊的主人翁—趙佶(1082年—1135年),宋朝第八位皇帝。神宗之子,哲宗時封端王,因哲宗無子,立他為帝,在位26年(1100年—1126年)。
  • 同樣是多才多藝的亡國之君,人們為何同情李煜不同情宋徽宗?
    在古代有很多不同的朝代,一個朝代的衰敗,就會有一個新的朝代興起,每個朝代都會有一個末代皇帝,他們成為了亡國之君,後人對他們的評價一般都是憤恨和遺憾。他們亡國的原因也有很多,有的是因為自己的無用與殘暴,有的是因為奸人的迷惑與指使,有的也是因為前人的敗壞,等他接手時已經無力回天。
  • 皇帝詩人李煜和趙佶哪個更有才,讀完這兩首詞便知分曉
    歷史的車輪滾滾,一路向前高歌猛進,但有時候不同時段的事件也會驚人地相似。每到王朝更替的時候,都會有一些人掌握國家命脈卻不思進取,甚至荒淫腐敗,但令人驚奇的是,他們的藝術造詣卻高的出奇,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 同為有才的亡國之君,為什麼李煜和宋徽宗的後世評價卻大相逕庭?
    不可否認,南唐國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都是傑出的藝術家,都曾創造出了豐富的文學藝術作品,而且這二人的職業還都是帝王,只不過前者為偏安一隅的割據政權小國王,後者為大一統帝國的帝王,因此也導致了後世對他們評價的不一樣。
  • 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亡國之君的結局,亡國後待遇最好的是他
    在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朝代就有13個,沒有大一統的再加上地方割據的,那更是達到幾十個。在這大大小小几十個朝廷中,一共產生了485位皇帝。每逢朝代更替,就有開國之君也有亡國之君,今天我就帶大家盤點十個有代表性的亡國之君。一:中國最後一個亡國之君,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
  • 歷史上都是怎麼稱呼亡國之君的
    我國歷史上有許多朝代,這些朝代存在時間長短不一,但既然有開國之君,就有亡國之君,那麼歷朝歷代亡國之君的稱號都是什麼呢?這些稱號又有什麼樣的規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朝代的亡國之君的稱號都是什麼,又呈現出怎樣的規律。(由於部分亡國之君有爭議,這裡採取大家普遍認可的君主)
  • 問文藝範兒的亡國之君
    有那麼幾位文藝範兒的皇帝老子,就因此,稀裡糊塗,只落得美人飲恨,家破人亡,江山易主,只落得歡愉有時盡,悲恨無絕期。 愛江山也愛美人的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物換星移,往事縈懷,流不盡的春江水,道不完的悲愁苦,情真意切,盪氣迴腸。
  • 天上人間,亡國之君的悽涼詩詞,宋代並沒有那麼繁華幸福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朝代更替,而亡國之君的結局一般來說都比較悽慘,商湯放逐夏桀,周武王誅殺商紂王,李煜則被趙匡義毒死,明崇禎自縊於煤山歪脖子樹,但要論窩囊且沒有任何尊嚴,估計得算北宋的趙佶父子。亡國之君被俘之後,如果不被處死,一般為了拉攏前朝遺老遺少,多少會有所封賞,如樂不思蜀的劉禪,就混到了自然死,李煜雖然後來被毒殺,但北宋還是封他為「違命侯」、「隴西公」,不致悽涼悲慘,但趙佶父子堪稱豬狗,當然和他一起被俘的女性則是豬狗不如。
  • 你們覺得南唐最後一個國君李煜是個好皇帝嗎?
    其實如果李煜生在太平盛世,他可以做一個守城的好皇帝,初繼位時李煜想實行輕徭薄賦,於民休息的政策,對宋朝表面臣服暗地裡備戰,也是很有策略的,只可惜他出生在史上最亂的五代十國,他的治國才略在宋太祖的光芒下很快就暗淡了。
  • 帶血的宋詞:9位亡國之君被幹掉以後
    李煜是在南唐亡國兩三個月後的966年年初抵達開封的,起初,他並不能理解自己的身處險境,儘管趙匡胤表面上優待五代十國的各位亡國之君,但仔細翻閱史料就可以發現,五代十國投降北宋的各位君王,基本上都是離奇暴死。
  • 史上最出色的知識分子型皇帝,趙佶書畫藝術無雙,卻玩不轉政場
    趙佶也出來湊了熱鬧,並且深深以為這就是天降祥瑞,將寓示國運昌盛,於是激動地提筆作畫,開開心心地用書畫形式記錄了下來。可以看到畫面左側,配上了他自創的「瘦金體」,字形瘦硬有神,風姿綽約,飄逸靈秀之氣堪將要溢出來了。
  • 李煜最絕的一首詞,改自李隆基的「亡國之曲」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李煜最絕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當時就有大臣說這是亡國之曲,還被李隆基罷免了官職。結果過了不久,安史之亂逼迫李隆基讓位並賜死楊貴妃。而在李煜亡國之時,他的皇后小周后被垂誕已久的趙光義屢次留宿王宮,成就魚水之歡。李煜的寂寞和沮喪是顯而易見的。本來就亡國的他,現在連妃子也被人搶走,多愁善感的李煜發幾句牢騷也是可能的。
  • 歷史上最有文採的五大帝王,一位來自宋朝,李煜位居首榜
    一、南唐後主李煜有人說李煜是一位被帝王人生耽誤的文藝青年,在歷史上,李煜有著雙重身份,一個是南唐後主,另一個是著名詞人,且不論李煜作為一代帝王的功績如何,單從中國文學史上來看,李煜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有著極高的文學造詣
  • 亡國後,崇禎皇帝與溥儀更說了一句話,前者讓人敬佩,後者讓人痛恨
    文/小冷歷史上的亡國之君有很多,有的下場比較悽慘,有的下場是比較好的。比如三國時期的劉禪,蜀國亡了以後,劉禪去到了魏國,為了自保一度「樂不思蜀」,最後,在洛陽安享晚年直到去世。李煜劇照再比如南唐後主李煜,在被宋太祖趙匡胤滅了南唐以後,李煜被帶到了開封,最後,李煜被毒死,下場也是十分的悽慘,李煜只適合做一個風流才子,不適合做一國之君。古代歷史上的亡國之君有很多,但是,被拿來做最多對比的,就是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清朝的亡國之君宣統帝溥儀兩人了。
  • 宋徽宗趙佶:中國瘦金體鼻祖
    人們覺得他做皇帝不如他做畫家專業。大宋朝是一個藝術文化的黃金時代,科舉制度的完善,使得文官政治在北宋晚期達到了頂峰。朝堂之上的各級官員,同時也是詩人、書法家、畫家,他們掌握著社會權利。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聽琴圖,畫中這個道家裝扮的男子就是宋徽宗趙佶。而在聽琴的場景中,還有兩個文官,人們可以從畫中感受到流動的琴音,也看到了一個多才多藝的君王形象。
  • 歷史上的五大重瞳子,三個霸主,一個神經質,一個是亡國之君
    史書上明確記載具有重瞳子的人屈指可數,除去上古時期的倉頡和虞舜不提,以重耳、項羽、呂光、高洋、李煜五人最為有名,這五人都是帝王,其中三個霸主(重耳、項羽、呂光),一個是神經質的皇帝北齊高洋,還有一個南唐後主李煜是位屈辱的亡國之君。看來所傳說的重瞳子是帝王的象徵還是很有道理的。
  • 亡國之君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挑一句都是千古名句,無人能超越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李煜:春花秋月已逝去,不堪回首是故國!君有幾多愁?我都懂啊!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詞是我在高中時代感觸最深的一首詞,為它的千古流唱,為他的命運多舛!《虞美人》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後地下開出一朵鮮花,因以為名。詞人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又號蓮峰居士。後以「日以煜之晝,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史載其「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彭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