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秦始皇嬴政統一中國後,認為自己功過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自稱始皇帝。從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儀,中國歷史上共產生了400多位皇帝,有些皇帝天生就是出色的政治家,比如劉邦、朱元璋等,也有很多的皇帝非常有才情,吟詩作賦、琴棋書畫無一不通。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最有才華的十位皇帝。
10.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
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一生最愛作詩,《全唐詩》作者2200多位,留下來的詩作才四萬八千餘首,乾隆皇帝一個人一生就做了41863首詩,是中國寫詩最多的人,只是世人對他的詩普遍評價一般。乾隆還有個愛好,就是題字對對聯,偶有佳作出現。
9.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康熙在政治上很有作為,同時還是一位頗有才華的皇帝。從五歲開始,每天早上都會到書房讀書,一堅持就是幾十年。康熙在藝術上最大的成就是書法,他的字剛勁有力,入木三分。而且康熙還是中國歷史上精通外語最多的皇帝,也是第一個懂西方自然科學的皇帝。
8.隋煬帝——楊廣
在現在很多電視劇和小說中,隋煬帝楊廣被描述成一個昏庸殘暴的皇帝,其實在歷史上他南徵北戰,三伐高句麗,建東都、創科舉、開運河,種種事跡都彰顯了他的努力。也正是因為他用力過度,急功近利,間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
楊廣還是一位很有文化的皇帝,擅長詩詞歌賦,留下了《飲馬長城窟行》和《白馬篇》這種氣勢輝煌、英姿颯爽的好詩,廣為後世傳頌。
7.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是政治和藝術天分均佳的皇帝,不僅有「仁宣之治」的成就,書畫水平也是出類拔萃,是明朝留下畫跡最多的皇帝。朱瞻基的繪畫取材廣泛,山水、花鳥、人物、走獸、草蟲無所不能,畫風主要取法宋代院體,又自成一家。
6.南朝梁武帝——蕭衍
蕭衍是「竟陵八友」之一,愛好詩賦,文筆華麗,曾欽令編《通史》六百卷,並親自撰寫贊序。同時他對音樂、繪畫、書法也頗有研究,是歷史上第一個大力推崇王羲之書法成就的帝王。他與兒子蕭統、蕭綱、蕭繹合稱「四蕭」,有力地推動了梁代文學的發展。
5.陳後主——陳叔寶
陳叔寶是北朝時期陳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只做了七年皇帝就亡國了。他在位期間荒廢朝政,終日只知道和大臣、妃嬪飲酒取樂、吟詩作對,他所寫的《玉樹後庭花》在歷史上頗有名氣,顯示出了很高的文學修養,也把他的驕奢淫逸展現的淋漓盡致,這首詩也被後人稱為「亡國之音」,唐朝著名詩人杜牧的千古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說的就是陳叔寶的這首詩。
4.魏文帝——曹丕
很多人都知道曹植能夠七步成詩,卻很少知道曹丕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造詣,他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他的《燕歌行》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對後代歌行體詩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
另外,曹丕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學理論與批評著作,曹丕、曹植與父親曹操並稱「三曹」,不僅改變了東漢歷史,更以生花妙筆稱雄於文壇。
3.唐玄宗——李隆基
提起唐玄宗,首先想到的是他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其實李隆基工書法,尤善八分,章草以《鶺鴒頌》、《紀泰山銘》等最為有名,是中國書法史上著名的帝王書法家之一。
同時,李隆基極有音樂天分,沂蒙山區,愛奏琵琶,羯鼓,擅長作曲,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陣樂》等百餘首樂曲。登基以後,在皇宮中設教房,「梨園」就是專門培養戲曲演員的地方,而他也成為了梨園曲藝的開山鼻祖。
2.宋徽宗——趙佶
趙佶是北宋的第八代皇帝,在書法和詩文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導致很多人都忘了,他其實是一位亡國之君。趙佶自創瘦金體,是極具個性的一種書法字體,他的繪畫重視寫生,擅長工筆花鳥畫,強調細節,以逼真著稱,《瑞鶴圖》等都是少有的藝術精品。他把書法與繪畫作了很重要的融合,提倡詩、書、畫、印結合,被譽為「藝術天才和全才」。
1.南唐後主——李煜
李煜是五代南唐的末代皇帝,他對朝政毫無作為,卻在文藝方面頗有造詣。音律、詩詞、書畫樣樣精通,尤以詞的成就最大,「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就出自李煜的《虞美人》,他的詞作用情真摯,含義深沉,風格遺世而獨立,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被稱為「千古詞帝」。
中國歷史上最有才華的十位皇帝,可惜有些皇帝雖有才華,卻成為了亡國之君,如果沒有成為皇帝,他們的一生可能更加浪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