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之君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挑一句都是千古名句,無人能超越

2020-12-18 大咖說史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

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李煜的詩詞有著獨特的風格,他的詩詞簡單幹練,能夠在寥寥數十字中將想要表達的場景形象生動的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和其他的動不動長篇大論的宋詞不同。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

圖片:李煜劇照

說起李煜的作品,大家最為熟悉的便是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不僅是一篇傳頌上千年的名作,還是李煜的絕唱。

作為李煜創作的最後一首詩詞,這首詞中包含了李煜對於故國的思念之情,也有自己對於曾經的懊悔。詩詞中濃鬱的情感,極富感染力,能夠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直接引起共鳴。而這首詞中的部分詩句,也被後來的詩人廣泛運用,上千年來經久不衰。

這首詞的開篇第一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花和秋月原本都是非常美麗的事物,世上的文人墨客都愛追求這些,前人的詩句中大部分也都和「花朵」「月亮」有關係,對於文人來說是兩種非常大的題材。

圖片來源於網絡:花朵、月亮

但是在這裡,李煜卻對這兩種事物感到非常厭煩,身為亡國之君,現在不過是宋朝的一名階下囚,這些春花秋月不但不能勾起他的「興趣」,反而還讓他因為看到這些事物而傷心。

他無心春花秋月的美麗,只想著能夠早點結束。短短的兩句話就直接描繪出了他的傷感之情,簡單幹練也正是他的風格。

上闕的後一句:「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這句詞也是李煜的死亡原因,當時的李煜被趙光義囚禁,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李煜,在一次醉酒的時候寫下了這首詞,而也正是因為這句話,讓趙光義覺得李煜不滿意自己的統治,用詩詞的方式講了出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趙光義出身於行伍,跟著他哥趙匡胤打了一輩子的仗,自身文化水平雖說夠用,但是總覺得這些文人說話有很多含義。趙光義認為,所謂的「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不是李煜單純的思念家鄉,反而是因為不滿意宋朝的統治者,才會思念故國。於是趙光義就在七夕那天,將李煜給毒死了。

在古代的詩詞之中,「東風」一般都代表的是「春風」,而「東風」又起,讓已經對於「春花秋月」無比傷感的李煜,更是心裡十分的低落。

李煜看到新的一年又到來了,曾經那些讓自己傷感的事物又要再重演一遍,自己依舊還是一個階下囚,於是便開始思念故國。思念故國無比傷痛,使得李煜夜晚難以入睡。深夜、思念和傷感,交匯到一處,令人無比惆悵。

圖片:趙光義劇照

曾經李煜的國家還未滅亡的時候,李煜整日只知聲色犬馬,對於朝政幾乎是置之不理,親小人遠賢臣。現在的李煜成為了宋朝的階下囚,對於以前所做的事情開始進行懺悔,此時的他心中無數的悲憤,恨自己當初不爭氣,對過去充滿了悔恨。

自己作為一個囚犯,只能在這小樓中苟且偷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何時才能有個盡頭。

而這句詞中的「又」字,便是將這種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李煜「」苟延殘喘的生存了一年,「又」要開始面臨那「春花秋月」的折磨了。

圖片:李煜飽受折磨劇照

下闕第一句:「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這一句對照著上句的「不堪回首」,雖然一想起曾經的事情,李煜就會進入懊悔的情緒,但是不代表李煜依舊會去回憶那段時光。

這句詞也加大了整首詞的傷感之情,即使回憶不堪回首,依舊沉迷其中。這一句也是整首詞中最後一句對傷感、惆悵的擴寫。

作者在此之前,將文人經常接觸的美景和自己的事情進行比對,將自己心中的悲秋悔恨進行了非常清楚地側面描寫。

圖片來源於網絡: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在這一句中,李煜依舊沒有將整個環境給拉到比較大的視角中,在描寫故國的時候,沒有描寫那些體積非常大的宮殿,沒有描寫城池,也沒有描寫曾經高貴奢侈的生活,反而單單的只是講了故國的「欄杆」、「臺階」。

但這種寫作方式也和李煜的「小」樓視角相差不大,不會形成太大的反差,導致整首詞的情感描寫出現斷層。雖然李煜這一句中沒有對故國進行實際的描寫,但是這種「以小見大」的描寫方式,也能夠突出南唐故宮的恢弘。

欄杆上有著精美的花雕,臺階也全部都是玉石砌成的,

故國宮殿的華麗和現在能夠被風吹透的小樓相對比,更能夠凸顯出作者對故國的思念。

圖片:李煜劇照

最後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在這裡李煜的手法非常高明,本身愁緒是一種「虛」的情感,想要表達出來十分的困難,即使自己寫出來,別人也很難體會。

而李煜使用自問自答的方式,將本是虛無縹緲的感情,形容成實物展現在觀眾的眼前。有多少「愁」,就如同奔流如海的「江水」一樣,無窮無盡。

這裡的「春水」和「東風」進行了呼應,滿江的春水比作了心中的愁恨,也說出了李煜為什麼非常討厭「春花秋月」和「東風」。

李煜很巧妙的只是將愁比作了春水,卻沒有去描寫春水有多寬廣,自己的愁到底有多少,反而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間。

圖片來源於網絡: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條江河有多少水呢?讀者猜想中的江河定然是無比的廣闊,蜿蜒綿長,而李煜的愁恨也被讀者了解到了。相比較之下,劉禹錫的「水流無限似儂愁」,就表達的沒有那麼清楚了,愁的體量就寫的太過於直白。

而秦觀《江城子》中的「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也是如此,愁如果說的太過於清楚,反而少了那種意味深長的感覺。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做到了,哪怕後來辛棄疾曾寫了5首,都無法企及東坡的高度;嶽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做到了,從此提起這個詞牌,世人似乎只會想起「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也做到,以至讓人忘記了在這個詞牌下蘇軾、秦觀、納蘭性德都是有作品的。而除了這3首,還有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作者詞中之帝李煜。
  • 李煜最絕的一首詞,隨便拿一句出來都是千古名句,千年無人能超越
    但是他卻被世人以另一種方式所熟知,很多人都是通過他的詞才了解他,更有人表示,假如他沒有生在皇家的話,或許能在詞的國度裡走得更遠。不得不說,填詞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李煜的內心,若說起他最出名的作品,那麼非《虞美人》莫屬,這首詞也被視作李煜的絕命詞。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的一首千古絕唱,出自李隆基的「亡國之曲」,無人超越
    了解過宋詞的人都知道,一首詞的題目包括詞牌名和詞名。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和使用,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我們經常聽到醉花陰、南鄉子、念奴嬌、浪淘沙、浣溪沙等等,都是詞牌名。同一個詞牌名可能對應很多首詞,但是我們通常會記得那些比較經典的。
  • 李煜最絕的一首詞,改自李隆基的「亡國之曲」
    而除了這3首,還有一首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也是名垂千古,無人能及。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李煜最絕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他說的這個「又」字,正是「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抄到後人都看煩了,可見數量之多。可惜這些模仿之作,我們卻一首都不記得,所以這首詞真正詮釋了那句: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 李煜流傳最廣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來就是皇室,做弱者之王,這是李煜的命,他不選;而用筆填詞,做詞中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把他送上皇位對南唐來說是不幸的,但是對文學界來說,他的加入,使詞彙作為一種文學流派,開始得到重視。事實上,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僅存30多首,字數加起來也許還比不上一部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銘記這位愁腸百結的男士。
  • 李煜寫的一首詞,短短4句皆是名句,多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很牛的一首詞,僅27個字共有3個千古名句,其中一句家喻戶曉
    全詞就是這麼短短的27個字,字面意思大家都能理解,因為李煜沒有在詞中故弄玄虛地用任何炫技的寫作手法。 雖然寫得很短,但它卻有3個千古名句,無一不受後世推崇。第一句個名句是「多少恨,昨夜夢魂中」,一開篇就起得很高,一個「恨」字定下了全詞的基調,同時也設下了一個很高明的疑問。昨夜的夢到底是什麼?為何會恨?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李煜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他實在是沒有什麼大成就,但是李煜卻是皇帝中文採最高的。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隨便拿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起筆優美,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隨便拿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起筆優美,落筆驚豔《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作者·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
  •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愧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
  • 李煜最悲壯一首詞,再現亡國場景,讓人感同身受,不愧是千古詞帝
    可詞就不行了,它只是酒席宴上傳唱的俚俗之曲,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但有一個人改變了這種局面,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正是因為有了李煜,有了他的泣血之詞,詞的境界才開闊起來。王國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是李煜把伶工之調變為士大夫之詞,讓詞由此意境深邃,登堂入室了,為宋詞的興起開拓了新思路和新局面,這樣才有了後來"蘇辛"的豪放,才有了"柳、晏、歐、李"的婉約,才有了與唐詩並駕齊驅的輝煌。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成千古名句!到現在仍未被超越
    說到李煜,人們都說他是個偉大的詩人,但不是當皇帝的料。作為五代十國時南唐的亡國之君,李煜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他的詩詞有著獨特的風格,簡單又幹練,能夠在寥寥數十字中將想要表達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和其他的動不動長篇大論的宋詞不同。
  • 李煜這首詞,牛氣沖天!27字中就有3個千古名句……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亡國入宋被囚後創作的一首記夢詞。詞人以詞調名本意回憶江南舊遊,抒寫了夢中重溫舊時遊娛生活的歡樂和夢醒之後的悲恨,以夢中的樂景抒寫現實生活中的哀情,表達對故國繁華的追戀,抒發亡國之痛。全詞就是這麼短短的27個字,語白意真,直敘深情,一氣呵成,是一首情辭俱佳的小詞。詞的大意是:有多少遺恨呀,都在昨夜的夢魂中。
  • 「詞中之帝」李煜的十首詞,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2、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五代: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 李煜很牛的詞,字不多卻誕生3個千古名句,一向挑剔的王國維點讚
    李煜很牛的詞,字不多卻誕生3個千古名句,一向挑剔的王國維點讚公元975年,宋王朝的精兵兵臨金陵城外,那時候作為南唐後主的李煜2次派特使求饒,最後被宋太祖趙匡胤以「臥榻之側,豈能別人鼾睡」為由回絕。最後金陵城破,李煜無可奈何奉表投降,南唐宣布滅亡。時歲李煜39歲,從一國之君從此淪落罪囚,開始了自身蒼涼的下半場人生道路。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冷門詞,開篇化用唐詩名句,讀後卻令人叫絕
    千古詞帝李煜傳世的詞作並不多,僅僅三十餘首。而這三十餘首詞也涇渭分明地分為兩種題材風格:亡國前詞風綺麗柔靡,多描寫宮廷享樂、男女言情;亡國後的詞則說盡亡國之痛,詞風也轉為哀婉悽涼,意境隨之深遠。咱們所熟知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等等都是他亡國後的作品。正是這些千古名句為他博得「千古詞帝」的美名。相比之下,李煜前期的作品卻少有人提及。其實其前期詞作格調境界雖不高,但在藝術手法也都很優秀。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千年文學界,在「不務正業」這件事情上,李煜真的是達到了極致。提到他,很多人最先想起的不是他做皇帝時做了什麼大事,反而是他那三十多首詞作。筆者說僅有三十多首,不清楚是否會有朋友感覺有一些詫異:才那麼點數目嗎?是的!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千古詞帝李煜最美絕命詞
    李煜提到最美絕命詞,非李煜《虞美人》莫屬。美到心醉,痛到心碎,其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千古絕唱,風靡古今。南唐最盛轄35州,經濟發達、文化繁榮。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直至978年被宋太宗毒死,結束其悲涼的亡國生涯,讓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