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過宋詞的人都知道,一首詞的題目包括詞牌名和詞名。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和使用,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
我們經常聽到醉花陰、南鄉子、念奴嬌、浪淘沙、浣溪沙等等,都是詞牌名。同一個詞牌名可能對應很多首詞,但是我們通常會記得那些比較經典的。
比如,說起《醉花陰》,我們會想起李清照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說起《南鄉子》,我們會想起辛棄疾的「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說起《浪淘沙》,我們會想起李煜的「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說起李煜,除了《浪淘沙》這個絕筆之作外,還讓我想起,我覺得是他最牛的一首詞,句句都是千古名句,這首詞就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讓我們來看看這首詞: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是南唐末的君主,國破家亡,被俘後在一個寂寞的夜晚,回憶起了自己在南唐當國主的幸福生活,寫下這首絕命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也是一個詞牌名,這個詞牌的產生是因為唐朝教坊譜寫的紀念虞姬的曲子。當時,唐明皇李隆基編寫劇本,楊貴妃譜寫的曲子並且編舞。當時就有大臣說這是「亡國之曲」,還被李隆基罷免了官職。
結果過了不久,安史之亂逼迫李隆基讓位並賜死楊貴妃。
這個詞牌名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蘇軾、辛棄疾、納蘭性德都有《虞美人》的作品,但卻無一能媲美李煜的這首千古絕唱。
詞人李煜通過對今昔對比,寫出了自己內心中無窮無盡的哀傷和悲痛。他把自己的妃子小周后比作虞姬,自己就是亡國的君王項羽。問一下亡國的君主有多少愁?唉,就像長江的水一樣滾滾東去,無盡無休啊。可見李後主心中的悲痛和憂愁。
李煜寫完這首詞之後,便交給南唐的故妓詠唱。聲聞於外,宋太宗聽聞之後大怒,於是便賜牽機藥酒毒殺了李煜。後世再無李後主。
李煜是何其不幸,藝術之心融於君王之心,家國悲哀;李煜又是何其的幸運,亡國之痛抒寫悲憤之詞,永垂千古。
李煜悲愴,蘇軾灑脫,辛棄疾豪放,李清照婉約
在宋代詞人中,最耀眼三個無非是:蘇軾、辛棄疾、李清照。而宋代之前詞人的巔峰,那無疑是「千古詞帝」李煜。
我最近在讀的這本是《李煜詞傳》,其中選取了李煜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李煜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他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李煜在詩歌上的造詣與作為皇帝的悲哀形象。
這套書共有6本,其中還包含有《辛棄疾西轉》《蘇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詞傳》、《李清照詞傳》
美學家宗白化先生說:「詩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藝術美,一是自然美。」
「美」是創造出來的,詩歌表現自我,以情動人,與我們讀者的內心世界產生共鳴。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讀李煜的詞,讓人動情;讀李清照的詞,可以感懷;讀辛棄疾的詞,可以奮發。
總有一些人,繡口一吐,便點綴了中華文化史上燦爛的星河。在飯餘茶後隨便捧起一本,就可以陶醉其中,便無法自拔。
裡面有大量精美的插圖,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閒暇時讀一讀,與詩人們來一場浪漫的約會,體會他們的人生,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六本書,只需要49.9元,一頓飯的錢,就可以讀到6位詩人的名作,來一場古典行,感悟古人的智慧,何樂而不為?有喜歡的朋友點擊以下連結就可以購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