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禍從口出,一個人的說話方式可以說是一門藝術,說得好就是白巖松,說不好就是董倩。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這兩個人都是央視的著名主持人,兩人的主持風格極其相似,只是白巖松的主持更氣派,社會責任感更強,而董倩的主持風格語言犀利,咄咄逼人,讓人有時候很不自在,曾經她也因為自己的說話方式被網友罵「沒人性」,紛紛讓她「滾出主持界」。
董倩出生在北京,地道的北京閨女,從小也因為自身學習優異就成了「別人家的孩子」,身為獨生女,也是受到了父母的極致寵愛,她不但學習好人緣也好,在上高中的時候深深老師和同學的喜愛,直到高考那年,不負眾望的她考上了北京大學,並且成為了一名歷史系學生。
大學畢業那年,正愁找工作的董倩看到央視正好來北大招生,便抱著試試的心態去報了名,沒想到沒有這方面經驗的她竟被央視錄取了,果然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就這樣跨專業的董倩成為了央視的《焦點訪談》的國際編輯。
來到這個人才輩出的央視之後,董倩深知這裡的競爭很強烈,為了彌補自己的專業不足,她時常虛心請教一些前輩,可以說付出了別人好幾輩的努力。就這樣功夫不負有心人,幕後的董倩在經歷了一年的刻苦努力之後,成為了《東方之子》欄目的出鏡記者。經歷了11年記者生涯的沉澱,這個時候的董倩憑藉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了《央視論壇》的主持人,並且還主持了《新聞1+1》這個欄目。
於是一幹就是25年董倩,憑藉乾淨利落的主持風格深受觀眾的喜歡,被觀眾一度評為「央視名嘴」。但因為自己出鏡採訪時語言犀利,總能一語擊中要害,所以也是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2015年,當時天津發生了一次爆炸,而董倩作為記者奔赴一線進行採訪,在採訪一位消防員時,董倩就將語言問到極致:
&34;我步步緊逼,其實我於心不忍。"
這也是董倩的主持風格,敢於說真話,這是她的工作,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這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當真正了解一個人的時候,就會知道這個人是不是真的就是這樣,如今的董倩在自己的事業上一直在做最真實的自己,大家對她的評價也是兩極分化,不管董倩的言語如何犀利,至少她在儘自己應盡的義務,不顧自己的安危第一時間為大家展示最真實的新聞,其實我們也需要一個理性的判斷,而不是一顧的謾罵眼前看到的事。
希望董倩今後繼續加油,讓我們一起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