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至3歲嬰幼兒家庭教養喜憂參半

2020-12-25 浙江新聞

   本報訊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0~3歲嬰幼兒的早教已經成為社會、學校和家庭共同關注的問題。「提前開始」、「越早越好」已經成為許多家長對嬰幼兒早期教育的普遍信條。昨天,記者從建設街道計生辦獲悉,該街道發放了250份《0~3歲嬰幼兒早教情況調查問卷》,對街道內的223個0~3歲的嬰幼兒家庭進行了調查。

   這次調查的主要內容有嬰幼兒日間護理形式、家庭看護人員文化程度、知識培訓情況、被調查者對早教的認識和家庭對早教的投入、了解早教知識的主要途徑等。

   日間護理以隔代親屬和保姆為主

   調查表明,0~3歲嬰幼兒日間護理以家庭為主,且月齡越小比例越大,護理成員以隔代親屬和保姆為主,其中由隔代親屬帶的佔48.8%。統計顯示,0~3歲嬰幼兒家庭看護人員的學歷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佔57%,近一半未經過相關的教養知識和技能培訓,而由非專業人士看護,只是停留在養、帶上,由於缺乏專業的開發手段和教育方案,0~3歲孩子所接受的低層次教育將直接影響嬰幼兒健康全面發展。

   男性參與早教明顯不夠

   調查顯示,家長對孩子的投入是很多的,82.5%的家庭一個月對嬰幼兒的投入超過2000元,超過1萬元的也佔了3.14%,且上升趨勢非常明顯。而家長在早教投入方面更是不吝嗇花錢,基本上能做到和總投入同步增長。家長對早教知識的獲取以傳統方式居多,網絡等現代手段不佔主流。在參與早教者的性別上,女性佔多數,達66.7%,男性的參與明顯不夠。

   嬰幼兒教養現狀喜憂參半

   「調查結果顯示,0~3歲嬰幼兒家庭的教養現狀喜憂參半。」建設街道計生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憂的是家庭中對0~3歲嬰幼兒高度關注愛護與傳統滯後的教養方式並存,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教育觀念的變化,還沒有完全及時地轉化為科學、優質的家庭教養方式,家庭對0~3歲嬰幼兒大量的人力、物力付出不能有效地促進其健康發展。30%的0~3歲嬰幼兒由祖輩撫養;65%的家庭對孩子保護過多;年輕父母缺乏必要的教養知識和正確的教育方法;重養輕教,教育意識淡薄;家庭中代際差異及教養態度的衝突增多;親子活動的時間、空間缺失嚴重等。喜的是家庭成員有迫切掌握早期科學撫養的需求,重視非智力因素和培養的比率在逐步升高,對學前教育機構也寄予了極大的期望與信賴,很多父母都能給孩子尊重和關愛,但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恰到好處的指導方面還存在很多疑惑和不解。

  

  

  

相關焦點

  • 青島出臺0至3歲嬰幼兒教養指導綱要(試行)
    原標題:青島出臺0至3歲嬰幼兒教養指導綱要(試行) 0至3歲嬰幼兒如何養、如何教才科學合理?日前,《青島市0-3歲嬰幼兒教養指導綱要(試行)》正式出臺,其中涉及嬰幼兒不同年齡段的發育與健康、感知與運動、認知與語言、情感與社會性。青島市作為教育部指定的早教試點城市之一,首次讓早教也做到有「法」可依。
  • 0-3歲孩子的教養問題,到底何去何從?
    2019年3月5日上午9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在談到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時,大會特別指出:嬰幼兒照護事關千家萬戶。要針對全面實施兩孩政策後的新情況,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
  • 青島發布0至3歲嬰幼兒教養綱要 讓早教有「法」可依
    嬰兒在0到3歲之間該如何養、如何教才科學合理?昨天,青島市教育局發布 《青島市0-3歲嬰幼兒教養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指導綱要》),其中涉及嬰幼兒不同年齡段的發育與健康、感知與運動、認知與語言、情感與社會性,首次讓早教也有「法」可依。
  • 全球視野:中國0至3歲嬰幼兒照護的」守護神「來了!
    在中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0至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早在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在學前教育發展任務中明確要求「重視0-3歲嬰幼兒教育」。這也是中國0至3歲嬰幼兒發展面臨挑戰的「守護神」,這是科學的發展的保障。
  • 杜惠平委員:完善0-3歲嬰幼兒託育頂層設計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3月4日訊(記者 王家源 焦以璇)0—3歲嬰幼兒託育供給不足,現有的社會託育機構既缺乏行業標準,又無完善的監管體系。
  • 民進中央建議大力發展0-3歲嬰幼兒託育服務
    調查發現,過去傳統的老人照看孩子的方法難以為繼,一方面源自於隔代教養出現的問題和家庭矛盾,另一方面,伴隨著延遲退休政策的逐步落地,老人教養小孩的現象客觀上也存在著下降的趨勢。全職受訪母親中,約三分之一是因孩子無人照料而被迫中斷就業的,女性的職業發展和孩子養育出現了矛盾。在有關部門組織的網上調查中,有88.15%的家庭需要嬰幼兒託育服務。
  • 2020年-2021年0-3歲嬰幼兒託育服務市場演近研究白皮書
    作用一支持親職角色扮演緩解家庭照料壓力、促進婦女就業、嬰幼兒各方面的要求:認知、學習等。作用二預防家庭失能市場歷程今天,中國的0-3歲嬰幼兒託育服務市場處於快速發展期,服務得到不斷專業化和科學化。2019年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2019年5月9日以後各省市自治區關於0-3歲嬰幼兒託育服務細則陸續出臺。重要特徵經過對0-3歲嬰幼兒託育服務市場的梳理及分析,並結合各省市出臺的0-3歲嬰幼兒託育服務規範與標準,我們發現0-3歲嬰幼兒託育服務具備以下四個重要特徵。
  • 浦東新區舉辦0-3歲嬰幼兒家庭教養指導嘉年華
    發布會上,市婦兒工委辦公室副主任、市婦聯副巡視員竺倩偉高度評價了浦東作為全市五個託育服務工作試點區的成績,並希望新區各相關部門要將「父母成長支持計劃」這種模式延續下去,切切實實為家長及嬰幼兒照護者提供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服務
  • 莆田:0-3歲嬰幼兒養育專題講座開講
    東南網莆田10月13日訊(本網記者 李劍軍 實習生 楊嘉立)10月13日上午,莆田市計生協會、城廂區醫院、東南網莆田站聯合開展0—3歲嬰幼兒養育專題講座,為嬰幼兒家長們搭建育兒交流的平臺。東南網莆田站對本次講座進行全程直播。講座邀請楊雪紅醫生以「如何開啟0—3歲兒童最佳人生開端」為題,為嬰幼兒家長們送上了一場生動活潑的養育指導課。
  • 閔行0-3歲嬰幼兒家長可免費訂閱「育兒周周看」
    2016年3月20日,由閔行區教育局、「育兒周周看」項目組主辦的《科學育兒指導——「育兒周周看」區縣聯動服務推廣(閔行專場)》在閔行區嬰幼兒早期教養研究舉行,200多戶閔行0-3歲嬰幼兒及家長參加了免費早教、專家諮詢和
  • 關注兒童早期發展 倡導科學育兒理念 市婦兒中心發放嬰幼兒教養方案
    本網訊(記者蔡昶、通訊員曾亞露)5月12日,由宜昌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市婦幼保健院、市家庭教育研究會、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婦聯主辦的「早期教育進五峰科學育兒促和諧」活動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圖書館舉行,100餘名0至3歲嬰幼兒家長參加活動
  • 上海為0至3歲嬰幼兒辦讀物特展
    來源:解放日報 上海國際童書展下月舉行,對標「進博會」服務保障標準為0至3歲嬰幼兒辦讀物特展解放日報(記者 鍾菡)0至3歲嬰幼兒讀物是每個人一生中最早接觸的圖書,聽說今年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童書+」的主題是嬰幼兒讀物特展時,現場不少人眼前一亮。記者從昨日舉行的2020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CCBF)新聞發布會獲悉,該書展將於11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展會總面積2.5萬平方米,展出中外最新童書超過6萬種。這是繼今年8月上海書展之後,又一個較大規模的實體書展。
  • 優童計劃:0~6歲兒童的成長規律與教養策略(3)
    0~6歲是兒童哥哥智能發展的關鍵階段。父母需要抓住0~6歲這個智能發育的關鍵期和遵循孩子各個職能發展的時間表,從意識、好奇心、專注力、主動性等方面發現孩子的優勢智能和劣勢智能,並採用有效方法,使孩子的優勢智能更加突出,劣勢智能儘可能地獲得提高。在這一階段,孩子的智能能否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直接關係到孩子的一生。
  • 加強0-3歲幼兒託管機構規範化管理
    index.html人大議案建議/col/col1310226/index.html 加強0-3歲幼兒託管機構規範化管理   ——市人大代表、中國新型建材杭州設計研究院市場部總工薛滔菁  隨著國家「普二」政策和新產假
  • 0-3歲: 照護養育在家庭,社會政府來支持
    閱讀提示:0-3的嬰幼兒,是以養為主、以教為輔,教育者主要是家長,因此主要的責任在家庭,政府提倡對0-3歲嬰幼兒進行科學的家庭養育,並為此提供配套的引導服務。
  • 民進中央建議大力發展0-3歲嬰幼兒託育服務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5日電(人民政協報記者 呂巍)任女士大學畢業便來了北京,如今有房有車,大女兒也8歲了。自從二胎放開,任女士和丈夫便有再要一個孩子的想法,但現實卻讓她卻了步。調查發現,過去傳統的老人照看孩子的方法難以為繼,一方面源自於隔代教養出現的問題和家庭矛盾;另一方面,伴隨著延遲退休政策的逐步落地,老人教養小孩的現象客觀上也存在著下降的趨勢。全職受訪母親中,約三分之一是因孩子無人照料而被迫中斷就業的,女性的職業發展和孩子養育出現了矛盾。在有關部門組織的網上調查中,有88.15%的家庭需要嬰幼兒託育服務。
  • 西城區0-3歲嬰幼兒家庭教育微環境質量調查報告
    優化兒童發展的微環境特別是家庭教育微環境是家長和家庭教育工作者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務。本報告通過「西城區0~3歲嬰幼兒家庭教育微環境質量」 的調查,分析了西城區0~3歲嬰幼兒家庭教育微環境的質量現狀,初步確定了影響0~3歲家庭教育微環境的5大關鍵因素,總結了政府早期教育公共服務(優化家庭教育微環境)的成果,並提出了繼續優化的改進策略。
  • 劉婷 等:父母養育效能感與家庭教養活動參與的影響
    研究發現,處境不利家庭的嬰幼兒早期認知發展低於中產階級家庭的水平,這種差距使處境不利家庭嬰幼兒不僅在當前,而且在未來的發展中持續處於不利地位。[1][2]對此,大量研究關注影響兒童早期認知發展的因素,其中外在因素包括早期機構的質量(機構的環境、教師學歷、師生互動質量等);[3]家庭因素(父母的社會經濟背景、教養活動的參與、親子互動質量等)。
  • 0—3歲嬰幼兒生活化閱讀的語言學習
    布魯姆通過研究認為,若人在17歲所達到的智力水平為100%,那麼兒童在4歲時已具備了其中的50%,4—8歲期間獲得30%,而8—17歲這一階段只增加了20%。0—3歲是個體生長發育與心理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
  • 市政協五屆二次會議第232號關於重視0-3歲嬰幼兒早期託管的建議
    現答覆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13年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趙光育委員即已提出「關於重視0-3歲嬰幼兒早期教養的提案」 (附件1),國務院交由教育部會同全國婦聯辦理。同年,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開展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試點的通知》(附件2),決定在上海市、北京市海澱區等14個地區開展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試點,要求各試點地區把發展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列入當地教育發展總體規劃,與幼兒園布局規劃和建設相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