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員回顧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時間為2019年5月18日-19日,甘肅中公教育根據中公教師考試交流群學員回顧特此整理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及答案解析精選(第五批),本次教資面試試題來源於學員回憶,與真實試題存在偏差,僅供參考。
初中語文《我微笑著走近你》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先給大家放一段音樂,大家聽得過程中想想這段音樂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情緒,好開始。音樂已經聽完了,哪位同學來說一說,這邊這位同學,這位同學說啊,主要表現了無論在什麼時候都需要保持微笑,這位同學說的很到位,這就是西班牙民歌《微笑》中的一段,那我們怎麼將這樣的情緒代入寫作中呢,並且很好的用筆觸表達出來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寫作教學——《我微笑著走近你》。
(二)寫作指導
1.如何在寫作中表情達意?
【明確】(1)從課文中陶冶情懷。在中學語文課本中,精選了眾多文質兼美的好文章,在細細揣摩感悟學習的同時,會自然培養自己的情感和陶冶自己的情懷。
(2)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情感。大量的閱讀,是成就寫作之才的必經之路。
(3)養成用文字表達情感的習慣。
2.PPT出示具體的案例,組織學生評析。
【明確】《背影》中父親表現出感人肺腑的一幕幕,令人難以忘懷,其中很多的細節描寫,比如四次背影,所以我們在寫作過程中要注意細節描寫和詳略得當;《嶽陽樓記》中範仲淹「心憂天下」的愛國情懷,讓人嘆惋,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要有真情實感;讀《紅樓夢》感受萬種風情,讀《水滸傳》,知曉俠義膽肝,讀《巴黎聖母院》,思辨美與醜,讀毛澤東的詩詞可感受磅礴的氣概……教材文本中,既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報國熱情,也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自然之愛;既有「勸君比較進一杯酒」的惜別之情,也有「何當共剪西窗燭」的相思之苦;既有「子在川上曰」的感慨,也有「採菊東籬下」的閒適;既有「一片冰心在玉壺」的清高,也有「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持,把握典型人物的典型案例。
(三)自主寫作
請同學們以「我微笑著走近你」為題,寫作一個小片段,兩百字左右,給大家20分鐘。
(四)寫作評析
小組內部進行評析,教師最後總結。
(五)小結作業
教師小結。
學生把作文補充完整,六百字左右,下節課進行分享。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寫作教學主要培養學生什麼能力?
【參考答案】
(1)從點滴做起——勤
人的行為習慣總是在一定的行為過程中逐漸養成的。 要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首先要勤寫。寫的訓練不能僅局限於寫作文的時候,平時每天都可進行。
(2)養成與矯正——嚴
習慣有好壞之分,一部分學生在過去的學習階段已經形成了不少不良的寫作習慣。教師要運用強化手段,對學生的聯繫進行定向控制和改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
(3)目標與計劃——明
寫作習慣的形成要經過反覆的訓練,但訓練不同於機械的重複,它是有目的、有步驟、有指導的活動。
(4)以趣啟智,激發學生寫作熱情。
除了在訓練過程中貫徹激勵機制外,我們還從各方面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首先,作文的題目是關於學生親身經歷過的、喜聞樂見的事,或者是學生身邊經常接觸的人或事。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謝謝考官!
2.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參考答案】
(1)要進行主體性教學,就要轉變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
第一,要樹立主體性學生觀,確立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的觀念。主體性教學思想認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課堂和課外實踐活動的主體,這個主體就應百分之百被體現,教師的教學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第二,在教學實踐操作中,必須突出強調教師主導作用的充分展示。第三,要進行主體性教學,就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逐漸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對課本,對教師講的內容,都要思考、質疑、消化、吸收這個過程,這樣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
(2)要進行主體性教學,就要轉變自身的角色。
在教學中要注重以人為本,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注重自身角色的轉變。教師是主體性教學活動的設計者,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之前必須制訂好教學目標,對教育對象的認識,認真鑽研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設計好教學程序。
(3)創設教學情境,營造和諧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程反對過於強調被動的接受式的學習,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這三種學習方式的進行都離不開自由、民主、和諧安全的教學氛圍的營造。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謝謝考官!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zyoffcn)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