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時間為2019年5月18日-19日,為方便考生了解教師資格面試試題,甘肅中公教育根據中公教師考試交流群學員回顧特此整理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初中政治教資面試試題及答案解析精選(第二批),本次教資面試試題來源於學員回憶,與真實試題存在偏差,僅供參考。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相長》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讓學生查找字典,分別了解「教」「相」「長」的讀音和意義進而解釋教學相長的含義,從而導入本節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教學相長的含義
過渡語:查找字典,我們知道了教學相長就是教與學中師生互相陪伴,互相促進,共同成長。那同學們能從生活中找到一些事例嗎?
學生思考、回答。例如:老師在教學中了解的學生的需求進而調整教學進度等。
在簡短的交流中,使同學們明白,教學相長的含義。
2.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
過渡語:在學習中,老師引領和指導大家學習,但是大家才是學習的主人,所以同學們要養成主動學習,勤學好問的態度。但是在我們互相進步的過程中經常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大家看以下的案例。
案例一:
2017年11月,湖南省益陽市浣江三中發生了一起學生刺死老師的案件。「他成績很好,是班級裡第一名」,就是這個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同學眼中的學霸,卻因為一次與老師關於是否要寫視頻觀後感作業的問題爭吵而最終釀成悲劇。
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問題:
(1)你覺得釀成慘劇的原因是什麼?
(2)如果你是該學生,你會如何做?
(3)這件事情,你想給老師哪些建議?
同桌之間討論、交流,選派代表發言。
在師生交流的基礎上,使同學們明白:師生之間存在問題,要理性的思考,用正確的方式溝通,真誠恰當的向老師表達自己的見解。
過渡語:在生活中有很多師生之間的矛盾,我們都要學會正確的溝通方法。老師如果對大家不聞不問,那就是不負責任,是老師的失職。但是還有很多時候同學們對老師的工作不理解,我們來看下面這則新聞。
新聞:
近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老師不敢批評學生」,誰之過?》。文章指出:一遇批評,孩子往往覺得受了天大的委屈,要麼「揭竿而起」、離家出走,要麼向家長「告狀」。可悲的是,「熊孩子」背後往往是「熊大人」,一聽孩子受了「委屈」,心裡便老大不痛快:我都捨不得批評,你竟敢批評,那還了得?。
——摘自中國教育新聞網
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問題:
(1)你覺得孩子的做法正確嗎?
(2)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長你會怎麼做?
(3)如果你是這些孩子的老師你會怎麼做?
學生分組討論,找學生代表回答。
師生總結:其實這些都是源於相互不理解造成的惡果,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如果老師對學生的錯誤不聞不問,那孩子未來的路就不僅是知識上的欠缺,甚至影響健全人格的養成。當然作為老師也不能一味的批評孩子,也要視具體情況。
案例二:
在生活中,家長們或多或少的遇到過孩子受了批評,回家哭訴的情況。
Danny媽也不例外,有一次Danny哭著回家,說自己受了批評,情況是這樣的,因為Danny的數學一直比較不錯,但是這次考試卻錯了幾個非常簡單的題。結果Danny不僅被數學老師叫到辦公室批評,比較是在班上點名批評了他。Danny哭著說:「我只是犯了一點小錯,老師為什麼要這樣對我,我也不是故意的,我現在有點討厭上學了,不想看見數學老師了。」
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問題:
(1)如果是你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應該怎樣面對老師的批評呢?
(2)如果你是Danny的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礙呢?
這個案例,讓學生明白:老師也有錯誤的時候,要真誠的和老師溝通。而老師也會反思自己的行為,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同學們進步。有時候表揚比較能培養學生的自信,但是面對表揚一樣不能沾沾自喜。總之就是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老師也要對每位同學負責。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zyoffcn)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