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時評」長江生態保護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2020-12-27 央廣網

洗艙水轉運,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分類,岸電取代燃油……近年來,針對船舶汙染物防治,各地紛紛出臺的船舶汙染物處置規定,力圖減少航運船隻對「母親河」的汙染,真正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號召。

例如江蘇省開始先行先試,提出「一零兩全四免費」,船舶汙染物上岸處置量逐步提高、港口碼頭船舶汙染物接收設施逐步完善,並附帶解決了水上免費交通、免費錨泊、免費生活垃圾接收、免費生活汙水接收與轉運等問題。

各地出臺的船舶汙染物處置規定與相關政策,一方面規範了航行船隻「亂排亂放」的現象,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們對於船舶洗艙水和生活汙水處理的警惕意識,部分解決了汙染物接收亂象問題。

南京龍翔洗艙水接收轉運碼頭,一排排管線正等待著裝在洗艙水的船舶停靠。(央廣網記者 黃炎秋 攝)

但在推行過程中,仍應注重提高源頭意識。船舶的「洗澡水」免費轉運了,生活汙水免費接收了,但水上生活垃圾分類仍需充分調動人們的主觀能動性,從源頭上提高船員的垃圾分類意識。一些水上服務區率先帶頭開展生活垃圾免費接收、轉運,卻很少收到船員已經分類好的垃圾。顯然,長江上的垃圾分類還沒有成為普遍意識,沒有真正成為船員的生活習慣,垃圾上岸後仍需要再進行分類,無疑不是長遠之計。

水上服務區工作人員正在將生活垃圾轉運至垃圾收集船上(央廣網記者 黃炎秋 攝)

推進長江生態保護,還要提升配套設施建設。近年來,長江中下遊沿岸逐步開始推廣岸電使用,可以減少燃油使用和大氣汙染。截至2019年8月,僅南京港龍潭貨櫃碼頭已減少船舶在港柴油消耗12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80餘噸,為船方減少燃油成本80萬元左右。然而,岸電使用仍存在充電接口不統一、船舶停靠時間短、岸電船舶的接入率低等問題,這說明相關配套設施建設亟待加強,制定統一標準刻不容緩。

此外,在長江生態保護的監管上,既要充分考慮上中下遊的差異,也要尊重客觀規律,提高監管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汙染物的防治與監管不能「一刀切」,需要因地制宜、分類實施,在監管的同時也要積極地為問題解決謀出路,實現長江全線統籌規劃、對症下藥。

積羽沉舟,群輕折軸。長江的生態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解決起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是一場持久戰。當前,長江生態保護處於最緊迫、最關鍵的時刻,我們應當明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為長江航道及沿岸經濟發展築牢生態之基,提升航運業的「含綠量」,讓長江航運煥發新面貌、呈現新氣象。(央廣網評論員 黃炎秋)

相關焦點

  • 【央廣時評】「放魚歸田」說豐年
    【央廣時評】「放魚歸田」說豐年 2019-08-25 10:02:00來源:央廣網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長江大保護 看江陰「三進三退」
    9月3日至4日,長江大保護(南通)現場推進會議召開,提出要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奮力推動長江經濟帶江蘇段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走在前列。  坐擁20公裡長江岸線,近年來無錫江陰市圍繞「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快建設長江生態安全示範區,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作為重中之重,持續優化沿江生產生活生態空間。
  • 【央廣時評】迎賓紅地毯上,走來的是非洲
    【央廣時評】迎賓紅地毯上,走來的是非洲 2018-09-03 06:07:00來源:央廣網
  • 「央廣時評」舉報者被報復?請給真相一點時間
    根據中衛警方發布的公告,經初步查明,李根山、張保其等刑滿釋放人員打著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員的幌子,相互勾結,採取毆打、威脅、辱罵、恐嚇等手段,先後實施了尋釁滋事、敲詐勒索、搶劫等違法犯罪行為,目前已被中衛市公安局沙坡頭區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 【央廣時評】倒賣個人信息怎麼就成了稀鬆平常的事兒?
    【央廣時評】倒賣個人信息怎麼就成了稀鬆平常的事兒? 2018-08-06 11:12:00來源:央廣網   近日與朋友閒坐,電話鈴聲不時響起,朋友們接起電話都是聽了兩句就掛了,問之,紛紛苦笑,「又是騷擾電話!」
  • 「央廣時評」反腐沒有休止符
    制度固然是防範腐敗的得力手段,但歷史無數次證明,任何制度都不萬能。杜絕腐敗是個世界性難題。人性中的貪慾高漲到一定程度,總能找到辦法衝破制度的「籠子」。在制度已經相對健全的現階段,這需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把反腐敗和監督工作融入管黨治黨全局、嵌入國家治理體系。
  • 領學計劃 | 學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此外我會收集同學們解決不了的共性問題,提前反饋給老師,方便老師與同學們的課堂銜接,進一步提升課堂效率。課下會有同學向我提問,我也會盡己所能幫忙解答,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老師的教學壓力。對於我自己而言,也能夠溫故而知新。日常通過督促同學們做題,也會激勵自己不要鬆懈。之前自己比較牴觸聽聽力,因為自己實在是聽不太懂,總想逃避。參與了領學計劃之後,我會選擇咬咬牙逼自己一把,硬著頭皮聽下去。
  • 保護長江生態對武漢全面有利 長江生態保護勢在必行
    省黨代會報告提出,要狠抓長江生態大保護,堅決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持續開展長江大保護行動。連續4天來,省黨代會代表持續熱議這一話題。她認為,全面推行「河長制」是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我們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做足做好水文章。全面落實「河長制」,最主要是構建起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有力、保護有效的河流管控長效機制,為湖北、為武漢長遠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 「央廣時評」為夢想而奮鬥
    (央廣網評論員曹美麗)
  • 「央廣時評」真誠的合作,牢固的友誼
    任憑國際風雲變幻,中國和非洲國家是「扯不斷,攪不亂」的好兄弟,堅定地手拉手,走過了60多年守望相助的風雨歷程。時間,是友誼最好的試金石,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開啟中非友誼之門至今,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大浪淘沙,患難見真情,跟中國走到了一起,走到了今天。
  • 「央廣時評」「贏在起跑線」到底靠不靠譜?
    其次,「起跑線」也不應該是「財富線」。以市場角度看,優質稀缺幼教資源「價高者得」本無可厚非。但一些幼教機構刻意誇大其在孩子「起跑線」上的助跑作用,在教學模式、設備和課程方面標榜「最貴的就是最好的」,直接讓「起跑線」成為孩子家長的「財富線」。試問,月收費動輒七八千萬甚至數萬元,張口閉口就是「國際學院」的那些所謂高端幼兒園真的就是品質一流嗎?
  • 「央廣時評」鄉村振興不能丟了文化這個「魂」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個字」的總要求,反映了鄉村振興戰略的豐富內涵。最近幾年,全國各地湧現出不少美麗鄉村、生態鄉村、和諧鄉村、富裕鄉村,特別是在筆者長期工作的浙江地區,越來越多的城裡人開始嚮往農村生活。但不得不說,有些地方搞鄉村振興,路走的還是有點偏,「拍腦袋」、跟風的情況依然存在。
  • 江西蘆溪:27萬尾魚放生 保護流域生態
    央廣網蘆溪12月10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謝友雲 易雯霞)12月10日,蘆溪縣2020年度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蘆溪袁河舉行。來自蘆溪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的執法人員、縣義務護漁隊和當地群眾共同參與了放流活動,共放流草魚、鰱鱅魚、鯝魚、萍鄉紅鯽等淨水育苗27.5萬尾。
  • 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生活而有所不同,先輩們面對的生存下去的物資難題等,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甚至零零後的我們,面對的生活難題除了生存,還有房貸、供子女上學、就業壓力、看病貴看病難等等,太多的問題,總是壓的大家喘不過氣。生活難題無法避免,生活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加油
  • 「央廣時評」擯棄畸形酒桌文化 需要勇敢地說「不」
    儘管事後該企業對打人的領導給予處分並扣罰工資,但強迫他人喝酒、打人、辱罵人就是涉嫌侵權、違法的行為,這個事實改變不了。給員工的身體和心理帶來傷害,不管是酒後失態還是有意為之,這位蠻橫的領導打的不僅是別人,還有自己與企業的「臉」。這種損人害己的畸形酒桌文化,還能要嗎?企業能否制訂更嚴格、明確的規定來清理職場上的這些陋習?
  • 「央廣時評」別用惡言傷了熱忱之心
    兩名有臨床搶救經驗的醫學生,遇到緊急情況時儘自己最大努力救人,他們應該被感謝,而非被指責,更不應該被惡評傷害。個別網民用不負責任的態度傳播不實信息,這一做法本身就是充滿惡意的。即便只是開玩笑,不分場合、對象的調侃,也非常不合時宜。
  • 「央廣時評」必須守住校園食品安全底線
    蔬菜腐爛、餐盤中有蟲、清洗過的蔬菜放置場地不規範……近日,雲南威信一中部分學生家長反映平橋校區食堂給學生吃發黴變質的蔬菜和肉類,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雲南威信一中食堂出現變質食材引發輿論譁然,看似是該校食堂承包方不合規行為造成的不良影響,實際上暴露出的,是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方面仍有短板。食堂承包方是否真如網絡傳言,存在利益輸送的可能?食品採購、加工等是否存在不合規合法的現象?學校是否對承包方各項責任列明考核措施?當地教育、市場監管等部門是否監管不力?一系列問題都待解答。
  • 「共舞長江經濟帶·央媒看江西」守護長江碧水 生態旅遊式工廠成新...
    江西晨報網訊11月18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的「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湖口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瑞昌市碼頭工業城。雖處長江之濱,但這些地方工業發展與生態修復兩手抓,綠色發展為這裡帶來了新的活力和生機。
  • 網友點讚央廣新聞app:有深度接地氣
    日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外公布,繼官網(https://china.cnr.cn/)後,再推便民資訊新體驗——「央廣新聞移動端app」(以下簡稱「央廣新聞」),該應用一經上線廣受好評。
  • 「央廣時評」高校「封閉式管理」:少點僵化 多點溫度
    按照新版《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對學校疫情防控的要求:一要嚴格做好校門管控,二是學生非必要不外出。這是否意味著高校要實行全封閉式管理,一入校門便再難踏出?隨著「十一」長假臨近,不少學生也紛紛擔心,一旦開學是否意味著放假也不能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