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式學習,提升網課學習效率,適應資訊時代的教育方式

2020-08-26 GreatAnita

2020一場疫情,讓有孩子的中國家庭,體驗了一把前所未有、規模空前的線上教育。

「我孩子在房間關著門,也不知道他是在玩遊戲還是聽課」

「老師催著孩子,說他作業又沒交,我說他還不聽,還和我爭論。」

「我家孩子掛著網上課,可在一邊看視頻。」

「我家那個,8點鐘的課,我開著上課界面,他睡在床上不起來,還嫌我吵。」

……


一、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學習

孩子不主動學習,需要催著、管著才會學,這一直是家長的痛點;怎樣讓「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也一直是教育的難點。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都如此。

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的留存率

上圖看到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的學習內容的留存率的差別,主動學習學習內容的留存率比被動學習要高得多。

可是即使是疫情期的網課,目前也僅僅是把傳統教學方式放到了網上,孩子們還是被動學習:聽講、閱讀、視聽、演示,沒有主動學習的討論、實踐、教授他人。

傳統標準教育模式的基本要素是統一的教學內容、統一的教材、統一的進度、統一的考試,這是為適應工業化大生產而產生的教育模式,是把人的培養也變成流水線上的產品生產,教授出來的學生可以很快適應工業化批量生產的技術要求。

「信息爆炸、數位化和全球化以及其他不確定因素,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複雜的思維能力和合作能力,這遠遠超過了對父輩時代的要求。而我們的教育卻幾無改變!」(《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

「傳統教育強調教,而非學。這種方式錯誤地認為,一盎司的施教會給受教者帶來一盎司的學識。」(《翻轉式學習:21世紀學習的革命》)

可是我們看到上面的圖,再厲害的老師講授,運用傳統方式——聽講、閱讀、視聽、和演示,學習者都是被動學習,學習內容的留存率最高只有30%。

這種流水線的教育模式,沒有考慮學習者不同的特點,有一部分早就學會了,有一部分是正好跟上統一的步伐,還有一部分還沒有熟練。

沒有熟練掌握學習內容的人,授課老師只能根據教學進度,照顧到大多數孩子的水平,這些孩子就被放棄了,他們在沒有掌握前面概念的情況下,就被無情地拖到了下一個環節,以至於聽不懂,對不會的內容產生了恐懼,慢慢也對學習這門學科產生了畏懼。

這樣對學習心生畏懼的孩子,面對網課的種種誘惑,以及在家學習沒有人監督,怎麼可能主動學習?

不僅僅是網課,這些孩子即使是在學校學習,也會逃避和被老師家長催促,只是因為在校學習,學校有統一的作息和學習環境,沒有網課那麼鬆散,只是網課讓這種家長催促的痛點凸顯了出來。。

我每個學期,都會接到因為學習不好,輟學或抑鬱的心理諮詢案例。


二、孩子不願意學習的破解之道是什麼?

教育的目的是學,而不是教——《翻轉式學習:21世紀學習的革命》

真正孩子們喜歡有用的東西,不是教出來的,比如吃飯、穿衣。

我們必須要知道到底該學什麼,該教什麼,如何才是真正的學習。

如何讓孩子們對所學的東西真正精熟、自動自發學習,提高孩子們的學習留存率,激發孩子們的天生就有的學習的欲望,有不少教育家在嘗試。

100年前美國芝加哥市郊的溫內特卡鎮推出了溫內特卡計劃,該計劃的核心就是精熟教學法所謂精熟學習法就是在學生進入更高難度的學習階段之前,應充分理解以前學習的概念。

20世紀20年代,溫內特卡計劃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但沒過多久,精熟教學法就被人們淡忘了,幾十年後,它被徹底拋棄。部分是經濟因素。教師的再培訓也是個問題。將精熟教學法扼殺在搖籃裡的主要原因是20世紀20年代的人們懶於嘗試,甚至排斥新潮並具威脅性的想法。

上世紀60年代,美國發展心理學家班傑明·布魯姆和他的學生對精熟教學法提出了改進建議:教師主要負責指導,學生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學習,學生之間要積極互動,改進考試模式,重視反饋。這一方法在美國進行了大範圍的試點,在一項又一項研究中,與傳統的教育模式相比,精熟教學法總能表現出顯著的優勢。

但這一理念得到了短暫的發展之後,又遭到了傳統教育模式的排擠。和以前一樣,經濟和技術因素是其中部分因素,政府及傳統教育人士對改革的過程也心生畏懼。

傳統教育模式是教師教,學生聽


資訊時代為每個人都呈現了新的歷史性機遇,主要包括:

在全球範圍內直接獲取最新知識的能力。

獲取任何領域內最佳榜樣的能力。

可在任何地方與其他有共同興趣之人進行互動的能力

把新思想、新發明和新藝術創造廣而告之的能力。

接受對於任何文化貢獻所做的及時反饋的能力。

以適合自身的速度把個人興趣發揮到自己希望達到的程度的能力。

一生中從一種生活轉向另一種生活能力。

這是資訊時代帶給我們教育改革的機會——《翻轉式學習》


因為技術的興起,根據翻轉式學習理念進行的課堂,稱為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指的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在家中聽課,然後在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一起解決疑問。

翻轉課堂最有名的教育實例是美國的可汗學院。隨著可汗學院視頻課程風靡全球,這一概念也逐漸成了主流的教育思想。

可汗學院錄製了大約2000多視頻,從基礎數學到向量計算的所有內容,視頻都短小精悍,從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正好在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候放完,每個視頻針對一個具體的知識點,可以暫停、回放。

看完視頻,還會自動生成相關知識點試題,讓孩子們以遊戲的方式來通關學習。

另外隨著視頻增多,可汗學院還將所有知識點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個知識結構網——「知識地圖」(knowledge map)。這樣一來,軟體就可以自動告訴學生他們下一步該學什麼,很受學生歡迎。

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軟體,清晰的知道哪一個孩子在學習,是遇到困難、正在學習、還是已經精熟

可汗學院,教師可以通過軟體清晰知道每個孩子的狀況


可汗學院,學生案主自己的節奏學習。教師有更多的數據清晰了解孩子具體學習情況


孩子們遇到困難可以求助老師,也可以找已經精熟的孩子教授,還可以找同樣遇到相同困難的夥伴一起攻克難關。

一個知識點出題庫自動出8-12題,需要連續答對10題,才可能進入下一個視頻學習。

這樣做最大的優點是:由於學生認為連續答對10道題是件很困難的事,所以當他們做到時,便能體會到一種成就感,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會得到大幅提升,進而對更高難度的挑戰充滿期待。

這正是促動孩子們主動學習所要達成的效果。

這是一種完全是以學生學習為主的方式。

可汗學院還獲得比爾·蓋茨的捐助,得以以非營利方式向更多人推薦這種學習方式,包括正規的學校教學,也會用到這樣的視頻和軟體。

可汗學院創辦人,和比爾·蓋茨在TED上演講

竟然我們已經不能阻止網課,為什麼不好好利用網絡為孩子們提升網絡效果呢?

可汗學院已經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換一種思維面對,也許我們解決的辦法更多。

三、我和孩子的一次翻轉課堂經歷

我也觀察我家高中孩子的網課效率,他是標準的好孩子,絕大部分時間按時上課,偶爾遲到一下卻從不缺課,電腦手機前一坐一天,可常常神不知在哪裡,作業也需要老師和爸爸催交,考試常常是班上倒數。

可是讓他講講課堂之外的東西,比如新聞、交通知識等等,他則神採飛揚,邏輯清晰,有時還會有一些讓我意想不到的見解。



開始,我也是在孩子網課走神時,旁敲側擊,提醒專心,孩子講學校學習之外的東西,強力阻止,好幾次後,收效甚微,孩子反感我的「嘮叨」,甚至我的提醒還被孩子爸爸判斷為影響孩子聽課。

爸爸堅定地認為「老師講,學生聽」是天經地義的的教育模式,孩子聽了總比沒聽好!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孩子學習的效果提升比爸爸的道理正確重要,孩子學習要達到效果,就得提升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提升孩子網課學習效率,讓孩子自律自覺,不受網絡信息的引誘,怎麼做?

這對我和孩子來說是問題也是機遇!


首先我從學習問題專家核聚老師那裡,學到了進步本的方式,即把孩子學習的所有的困惑、收穫等等進行記錄,在這個記錄中,有一道孩子自己記錄的不會的地理題,是關於地球黃赤交角與對應春分點的選擇題。

我首先想到的是讓他問老師,可發覺他問了老師後,只是知道了這道題的答案,對於黃道、南北回歸線、黃道在地球上對應的投射點等等都沒弄清楚,他只想快點把答案記住,考試過關即可。

這種結果不是我想要的,因為同一個知識點換一個題目類型,他記得答案就沒什麼意義了,



我拿著地球儀,嘗試引導引導孩子真正理解的題目的內容,他發覺我比老師講得更容易讓他懂,不是我有多牛,而是因為面對面交流更形象,也在於我沒有老師那種非要把課講得多好的壓力,我的目的只在於能否讓孩子理解這個知識點,不知不覺中運用到了翻轉課堂中以學為主的理念。

接下來,我提出要求,請孩子了解什麼是黃道和黃赤交角等等,與這個題相關的知識。

這些內容,我講不了,結果孩子非常迅速的在B站上找到了相關視頻,一起觀看!網際網路學習資源的便利性,唾手可得,視頻演示又非常形象生動!


然後,讓孩子用他的話講給我聽,如何讓我懂這個題怎麼做。

為了向我這個「比較挑剔的媽媽」(孩子語)講清楚,孩子反覆找到相關視頻和文字來學習,把之前不熟悉的東西基本弄清楚了,完全是精熟學習法。

當孩子比較淡定的跟我講清楚這個題時,我除了及時給予他肯定,同時促進他反思:

·找答案的過程就是真正學習的過程,你的體會是怎樣的?

·古人在天文望遠鏡等等觀測設備都沒有的時候,是怎麼得知這些知識的呢?


這些問題的答案,孩子沒有給到我,可我看到他興奮的眼神,不亞於他看新聞和交通知識時,查找網絡的那種自豪感和沉浸感。

現在回顧起來,這一次無意中我和他創造的翻轉課堂,真正讓我理解了翻轉課堂和主動學習,和他一起學習,我都沒想到離開高中課堂幾十年的我,竟然還能學懂高中地理。

我也成為孩子討論和教授的對象,教授這些知識給我,他是學得最好的,關鍵是他覺得學習的內容有用有興趣!


四、總結

讓孩子從被動學,到我要學,提升孩子學習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本身就是一個教育改革,是適應資訊時代的教育方式。

做為父母,疫情期的網課,我們不是拒絕新的教育方式,而是需要去理解和運用好資訊時代的教育工具。

父母與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完全是互動的關係。父母的成長會帶動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也會促進父母的成長。——朱永新《未來學校》

感謝孩子不斷挑戰我成長的極限,也感謝這麼多年,我對心理學、家庭教育持續不斷的學習精進和實際經驗的累積,還有網際網路的學習的便利性,這才有這次誤打誤撞的翻轉課堂。

成長,中文的意思很明確,即長大、成熟,就是一個人自身不斷變得更好、更強、更成熟的一個變化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過程。——朱永新《未來學校》

我們期待教育的改革,不如起而行和孩子一起來學習和創造,把網際網路變成我們終身學習的最好的工具和幫手!

作者簡介:GreatAnita 本名方瑾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講師,高中男孩的媽媽。和你一起面對家庭和孩子學習、生活、成長中的種種問題!

相關焦點

  • 《翻轉式學習:21世紀學習的革命》
    書籍簡介《翻轉式學習》兩位教育專家認為,工業化教育體系已經不適應後工業化時代,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如何終身學習,如何讓孩子們更自由地學習
  • 在線自主學習:一場正在發生的翻轉式教育變革
    在面向終身學習、全民學習的時代,在線自主學習新模式的出現,帶給我們很多值得關注和探討的新趨勢。但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就是在線教育場景必須呼喚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否則,沒有了線下固定場景約束的線上教育,最後可能會淪為一場無效學習時間和浪費老師精力的饕餮盛宴。從在線教育到在線學習,催生出翻轉式自主學習方式在線教育,早就不是一個新鮮概念。
  • 什麼是「翻轉式學習」?你的孩子需要的一種學習方法!
    六個方面認識「翻轉式學習」第一,所有孩子都參加的大眾教育不過150年左右的歷史,是為了滿足工業革命的需要誕生的。在工業革命之前,無論東西方的教育都不是現在這樣。代表工業化巨大成功的工廠模式也被複製到教育上來,學生被視為等待加工的原材料,然後把他們變成就業市場上有銷路的產品。在後工業化時代,這種類似兵營式的教育效率越來越低,想要適應後工業化時代,恰恰最需要工業化教育體系不看重的創造力。第二,教育的目的是學,不是教,學比教更重要。工業化教育體系中的「教」更像是一個傳遞過程,老師努力教一斤知識,學生努力接受八兩。
  • 遠程教育如何提高學習效率?遠程教育學習效率提升方法大全
    遠程教育如何提高學習效率?遠程教育學習效率提升方法大全遠程教育如何提高學習效率?以上呢,就是遠程教育考試的一些基本情況,其實其他的也是差不多的,因為是統考卷子,所以並無不同。機考這種方式呢,是由系統自動評卷。這對於報考遠程教育考生的考試能力的測試可能會有更多的意義。
  • 翻轉式學習,才是學生需要的學習方式!
    現在我是一名高校老師,從事教育。我學習了很多年,發現自己的知識框架不聚焦。可以說我認為教學是需要改革的。你也這樣認為嗎?我先來簡單說說我的感受。也就是說自己的被替代性比較強,沒有太多的獨特性,這個我認為有自己的問題,但也是教育存在的問題,我想現在很多的學生都是這樣,很標準化,像一個有標準的螺絲釘一樣,所以學習真的需要翻轉。
  • 深度解讀|翻轉式學習,到底翻轉了什麼?
    剛才有提到一種學習方式叫翻轉式學習。那什麼是翻轉式學習?翻轉式學習(Flipped Learning)即是將過去課堂授課和課後作業複習的順序倒轉過來,學生於網絡平臺完成課程之後再於課堂與老師進行提問互動等。
  •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翻轉式學習》顛覆你對傳統教育的認知
    作為80後的我,從小是在傳統應試教育下長大的,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初學的很多課本上的知識都忘得差不多了。現在用的知識都是自己後來在生活、工作中摸索、積累的。同樣是學習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差距呢?是教育出了問題,還是我們的方法出了問題。
  • 《翻轉式學習》讀後感:不要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要快樂的學習
    《翻轉式學習》讀後感:不是你能教給孩子什麼,而是孩子想要學習什麼今天這本書叫做《翻轉式學習》,因為讓孩子學習這個問題,一直困擾這所有的老師和家長,但是卻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其實這本書中講述的翻轉式學習,在中國很早時候就有人採用了。這個人叫做孔子。他的教育方法就是帶著學生去四處週遊,當學生向他提問時,他才會去指導。
  • 【芥末翻】翻轉式MOOC:遊戲化與學習分析在MOOC設計中的應用
    而這篇文章的研究者試想,如果把線下教育較為成熟的新型教學融入進來,將會給MOOC帶來哪些改變。於是這篇文章將「翻轉課堂」的概念融入進來,試圖加大老師與學生的互動。線上學生自學的部分,則融入遊戲化學習的概念,吸引學生,提升學習者興趣。「學習分析」作為學習結果的重要反饋環節,也被納入MOOC設計的考慮因素中。
  • 疫情下的網課時代,留學生如何適應轉變?
    在「停課不停學」的趨勢下,全球網課時代正式開啟。而開始接觸到網課的同學們,也面臨著一些困難。Ken:不知道大家在家上網課是如何做到自律的,每次上課我的內心都好掙扎,告訴自己要好好聽課,但我都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聽進去。VC:我從英國回國後,本來還慶幸自己提早回來了。
  • 師大教育打造AI個性化教學,提升學習效率
    師大教育打造AI個性化教學,提升學習效率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逐步改變人類的生活、工作、學習等方方面面,「AI+教育」不再是人類對未來的創想,而是眼下正在發生的教育革命。課程改革、課堂改革、教學模式改革已經成為了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每個教學單位都在積極地探尋適合自身的教學特點。
  • 鸚鵡式還是烏鴉式,疫情下,哪種學習方式才能適應不確定的未來?
    教育體制的前世今生中國的國情是九年義務教育,加上高中的三年,一共是12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K12教育。這個K12的教育基地,是100多年前,1893年由普魯士人法明實施的。他們通過把知識點進行分學科、分模塊進行教學,而學生通過記憶背誦、模仿訓練來學會這些知識點,是不是有點類似於「鸚鵡式」的學習方式呢?
  • 松鼠AI智適應教育是什麼 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嗎?
    教育的本質是獲取知識和轉化過程,而人工智慧發展方向之一正是提升人類信息獲取效率,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教育企業也開始探索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在傳統教學模式仍未擺脫大班課堂、題海戰術等低效的信息獲取方式的情況下,人工智慧為實現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當AI遇到教育,將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呢,松鼠智適應教育給出了一個完美的答案。何謂松鼠AI智適應教育?
  • 疫情下如何幫助在家學習的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二、學生在家學習效率不高,該怎麼辦? 疫情期間,高中生小明在家學習時,學習意願很強烈,但始終感到學習效率不高,看起來一天在書桌前坐了8個小時,但事實上真正投入到學習之中的時間不超過3小時,學習效率極低。於是他給老師打電話訴說自己的苦惱,並諮詢老師:我該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 「網際網路+」教育時代大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和應對策略
    摘 要:「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將帶領人類社會進入智能時代,新的時代對大學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和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愈發重要。傳統大學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面臨著新的調整和改變。
  • 孩子在家上網課學習效率低?學會這8招,助力孩子學習更上一層樓
    那麼,既然網絡教學有這麼多的難題出現,是不是就否定網絡教學的方式呢,肯定不是的,在新冠病毒疫情還沒有徹底的解決以前,停課不停學的方式仍然是解決當前孩子學習知識的最好方式。做為家長,我們不能把孩子的這種特殊時期,特殊的學習知識的模式拒之門外,而是應該從我們家長和孩子自身的角度出發,想辦法來解決線上學習效率低下的現象。
  • AI智適應教育掀起新一輪的學習革命
    近日,第二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世博展覽中心召開,上海市副市長陳群、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出席了論壇並進行了致辭,對教育深度變革創新進行了未來展望,還發布了《人工智慧助力教育健康發展倡議書》。我國教育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全面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教育總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其中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發展智能教育是面向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AI智適應教育的發展如火如荼,開始掀起新一輪的學習革命。
  • 疫情期間網課學習調研情況
    但無論再燥熱的天氣也阻擋不了我們學習調研小組對「疫情期間網課學習」的調研。眾所周知,2020年我們遭受了新冠肺炎的侵襲,中個國家仿佛按下了暫停鍵,但我們秉著「停課不停學」的理念,在網上進行了平時課程的學習。
  • 如何提高學生網課在線學習的效果——奧圖碼以科技助力線上教育
    疫情影響,上半年我國約上億中小學生在家接受遠程教育,在線教育市場爆炸式增長,老師、學生和家長都迅速融入了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之中。在線教育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隨時隨地學習成為現實。多媒體教學視頻的觀看,讓人足不出戶就可以深造的奇蹟出現。
  • 提升師生信息素養保障教育質量
    顯然,疫情及其防控對青少年的學習模式、思維模式、社交模式、身心狀態的影響是客觀而長遠的,有些改變可以通過未來教育的努力改善,有些改變則會影響他們更長時間的學習。後疫情時代應對角色焦慮新冠疫情對中小學教育最大的影響是各種角色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