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教學該如何改革?翻轉式學習,才是學生需要的學習方式!

2020-12-27 教育在前行

親愛的朋友,想請問你,對現在的教學滿意嗎?現在我是一名高校老師,從事教育。我學習了很多年,發現自己的知識框架不聚焦。可以說我認為教學是需要改革的。你也這樣認為嗎?我先來簡單說說我的感受。

我真實的感受

1. 我的感受

我認為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以前的教育呢?基本上是一種灌輸式的課堂,其實現在,只是改變了一點點,現在加上了課堂的討論,還有讓學生去做一些事情,但是呢,總體上我覺得教學的模式上面改變不是太大,因為我自己認為教學不僅僅是改變課堂形式,而是要有更深入的改變。我自己的感覺就是我學的知識太散,不聚集,以至於我學習了很多年(我是一直讀到博士的),都沒有自己拿得出手的有特色的知識框架和東西,沒有建立起很強的信心。也就是說自己的被替代性比較強,沒有太多的獨特性,這個我認為有自己的問題,但也是教育存在的問題,我想現在很多的學生都是這樣,很標準化,像一個有標準的螺絲釘一樣,所以學習真的需要翻轉。

標準的螺絲釘

2. 學習需要翻轉

翻轉式學習不再以老師為中心,而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習翻轉的優點,主要是哪些呢?我從以下三點來談談我的想法。

第一點,我覺得翻轉式學習受益的是學生,而不再是老師,平時的灌輸式學習,就是傳統的教學,其實最受益的是老師,很驚人吧!的確是這樣!因為老師進行了系統認真的學習,並把知識教給了學生,學生聽到知識記住的並不是特別多,有的學生還沒理解,而是老師的印象比較深,這樣翻轉過來的話,會讓學生更加的受益,因此學生需要培養自己學習的主動性,而老師作為一個輔助的角色。讓學生學習,而不是僅僅讓老師從教學中大受益。

激發學生創造力

第二點,翻轉式學習,以學生為中心,所有的教育的課程和知識都應該來圍繞學生,來把學生打造成一個不再是標準的知識集合,更多的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使他自己知道自己該學什麼,在哪方面比較擅長?老師需要對他們做引導,並他們提供學習的環境和資源。

引導學生

第三點,翻轉式學習能使學生具備更強的主動性,每個學生的興趣都不一樣,學生應該發現自己的興趣,自己想學的方面,自己想學的科目,這樣他才有內在學習的動力,而老師和學校,為學生提供好環境和適度的引導即可。

教學需要改革

總之,現在的教學真的是需要改革,上面我談了一些我自己對教學的感受和翻轉式課堂具備的一些優勢,大家可以再仔細來思考這個問題,並且可以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如果有不同的觀點,也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進行評論,大家可以關注我,我們一起來探討教育!

一起探討會很棒

相關焦點

  • 翻轉式學習,提升網課學習效率,適應資訊時代的教育方式
    可是即使是疫情期的網課,目前也僅僅是把傳統教學方式放到了網上,孩子們還是被動學習:聽講、閱讀、視聽、演示,沒有主動學習的討論、實踐、教授他人。——《翻轉式學習:21世紀學習的革命》真正孩子們喜歡有用的東西,不是教出來的,比如吃飯、穿衣。我們必須要知道到底該學什麼,該教什麼,如何才是真正的學習。
  • 《翻轉式學習:21世紀學習的革命》
    書籍簡介《翻轉式學習》兩位教育專家認為,工業化教育體系已經不適應後工業化時代,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如何終身學習,如何讓孩子們更自由地學習
  • 深度解讀|翻轉式學習,到底翻轉了什麼?
    剛才有提到一種學習方式叫翻轉式學習。那什麼是翻轉式學習?翻轉式學習(Flipped Learning)即是將過去課堂授課和課後作業複習的順序倒轉過來,學生於網絡平臺完成課程之後再於課堂與老師進行提問互動等。這是一種落實以學員為中心與提升學習成效的良方。到底翻轉了什麼?
  • 什麼是「翻轉式學習」?你的孩子需要的一種學習方法!
    六個方面認識「翻轉式學習」第一,所有孩子都參加的大眾教育不過150年左右的歷史,是為了滿足工業革命的需要誕生的。在工業革命之前,無論東西方的教育都不是現在這樣。代表工業化巨大成功的工廠模式也被複製到教育上來,學生被視為等待加工的原材料,然後把他們變成就業市場上有銷路的產品。在後工業化時代,這種類似兵營式的教育效率越來越低,想要適應後工業化時代,恰恰最需要工業化教育體系不看重的創造力。第二,教育的目的是學,不是教,學比教更重要。工業化教育體系中的「教」更像是一個傳遞過程,老師努力教一斤知識,學生努力接受八兩。
  •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翻轉式學習》顛覆你對傳統教育的認知
    現在用的知識都是自己後來在生活、工作中摸索、積累的。同樣是學習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差距呢?是教育出了問題,還是我們的方法出了問題。愛爾蘭詩人葉芝曾經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傳統應試教育下的學習就是把孩子當作那個桶,老師負責往桶裡注水。
  • 《翻轉式學習》讀後感:不要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要快樂的學習
    《翻轉式學習》讀後感:不是你能教給孩子什麼,而是孩子想要學習什麼今天這本書叫做《翻轉式學習》,因為讓孩子學習這個問題,一直困擾這所有的老師和家長,但是卻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其實這本書中講述的翻轉式學習,在中國很早時候就有人採用了。這個人叫做孔子。他的教育方法就是帶著學生去四處週遊,當學生向他提問時,他才會去指導。
  • 【芥末翻】翻轉式MOOC:遊戲化與學習分析在MOOC設計中的應用
    導讀:我們現在接觸到的大量MOOC都是「老師講,學生聽」的視頻模式。而不少研究已經注意到這種模式存在的大量弊端,比如提不起學生興趣、完課率等等。而這篇文章的研究者試想,如果把線下教育較為成熟的新型教學融入進來,將會給MOOC帶來哪些改變。於是這篇文章將「翻轉課堂」的概念融入進來,試圖加大老師與學生的互動。線上學生自學的部分,則融入遊戲化學習的概念,吸引學生,提升學習者興趣。
  • 《翻轉式學習》完全顛覆了我的學習觀,教育該不該反思下?
    ,才發現,首先問題出在作為家長的我們不懂事。其實教育的受益者不是學生而是老師,哪怕是當年的學霸,畢業後,哪些背過學過的知識和題海,也差不多趕到爪哇國去了吧?為什麼呢?我們也知道,工業化教育的前提是把人變成機械化、標準的人,你只能學這個,我才不管你是不是比進度快了還是慢了,你只能按我的來。
  • 在線自主學習:一場正在發生的翻轉式教育變革
    無聊的Zoom,正在讓老師們越來越有創造力根據一份調研數據,對於今年普遍實行的「居家學習」模式,很多老師們感到最焦慮的事情,並不是如何掌握在線教學技巧,而是如何得到來自學生們的積極反饋,也就是如何提高網線那頭學生們的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習動力,才是讓老師們普遍頭疼的問題。
  • 線上教學優秀案例(87)| 「翻轉式」《綜合商務英語》基於「錄播+直播」的課程線上教學案例
    如通過問卷調查方式,教師了解到學生對英式幽默和美式幽默不甚理解,而英式幽默和美式幽默對於理解語篇較為關鍵,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會對該知識點進行專門介紹。該課程將學生優秀作品在各班進行演示,並將優秀作品放在學習通平臺上,供大家學習交流。優秀作品的展示方式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並營造了無形的競爭氛圍,學生從被動地參與討論和演示活動轉變成主動地參與。學生主動去學習演示的技巧,認真搜索相關信息,並主動思考如何能更完美地完成任務,使其成為優秀的展播作品。
  • 翻轉式教育模式(二)
    《翻轉式學習:21世紀學習的革命》作者:
  • 學校教學改革中,考察教師課堂教學方式如何轉變,你怎麼看?
    課堂教學改革從來就沒有中斷過。我國古代教育採用的書院或私塾教育,課堂教學的概念,乃是近代新式學堂建設才提出,但書院或私塾仍舊有課堂教學的實踐操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從改革目標和教學過程兩個方面,倡導改革課堂教學,促進和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轉變,關注學生個性差異,推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
  • 2021:走向基於學習科學的微創教學改革
    因此筆者大膽預判,2021年,基於學習科學的微創教學改革將會受到推崇,那麼,如何把握微創教學改革本真、精髓?如何打造支撐微創教學改革的教室、課堂文化系統?如何選擇、優化微創教學改革的切入口?微創教學改革的顯著路標、有效著力點又有哪些?針對上述問題,筆者願與同行分享如下。如何研究、把握微創教學改革核心理念?
  • 2021課堂改革趨勢預判:走向基於學習科學的微創教學改革
    因此我大膽預判,2021年基於學習科學的微創教學改革,將引起基礎教育領域教學改革的高度關注。如何理解微創教學改革微創教學改革是從醫學領域微創手術遷移過來的一個概念。微創教學改革中的「微」指的是細微(小)、稍微(少)、精微的意思;「創」指的是創新、創意、創變的意思。所謂微創教學改革,特指小切口、無陣痛、低成本、高效果、可持續、有溫度的教學改革。
  • 教學方式改革方向—項目制學習
    Projects一般是指項目制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是一種動態的學習方法,通過對某一真實存在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進行調查和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領會到更深刻的知識和技能。國家不斷提倡教育改革、課程改革、教學方式改革,以此實現教育改革創新,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
  • 中考英語改革已經啟動,學生該如何調整英語學習策略
    新朋友可
  • 周振宇:以項目學習深化教學改革創新實驗
    ,既包括項目學習課程的建設,也包括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這種改革目標在於優化傳統基於知識體系的分科學習方式,真正實現以項目推動,基於情境化、團隊式,強調學科融合、思維創新的新型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基於核心素養的主動學習、深度學習機會。該項目被江蘇省教育廳列為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項目。
  • 鍾秉林:如何從容應對在線教學與學習革命新挑戰?
    這集中體現在教育的主要矛盾發生轉化,從過去的上學難,轉變為現在的上好學難,解決這個矛盾的根本的途徑是要拓展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這個矛盾就可以得到緩解。但是辦好學校是需要遵循內在規律的,需要長期積累,厚積薄發。
  • 雷浩:如何以學習為中心進行素養為本的教學設計?
    而教學是實現課程目標最直接的方式,因此世界各國都把提高人才質量寄託於教學變革。經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持續探索,各國均認識到傳統的、只關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教師中心教學已經遠遠不能夠滿足當今人才激烈競爭的要求,更無法滿足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學習中心的教學開始受到各國教育界的重視,並且逐漸成為各國課程改革的標誌性詞彙之一。
  • 學習總是枯燥乏味的?現在才知道:那是因為教學不得法!
    現在走上教師崗位崗位,才發現現代教育對老師的要求很高,首先是要激發學生興趣,其次要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知識,那才是優質教學,優秀教師。而無論是激發學生興趣、還是幫助學生更深入的理解,都需要高效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