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風波浪的綠城
最近我的認知,接二連三被刷新。
先是《乘風破浪的姐姐》,讓我見識到時間,可以是這個世界上最驚豔的褒義詞。那些「你姐還是你姐」的自信,正是來自於時間賦予的沉澱與光芒。
再是朋友圈刷到2020綠城「海豚計劃」正式啟幕,一轉眼竟然已經是第12個年頭。
聯想到不久前看到的一組綠城的園區煥新海報,他們針對已交付園區, 圍繞業主歸家動線、老人的頤養休憩需求、孩子的成長空間等,進行了大批量的硬體維修和升級。
深挖後才知道,這個被命名為「常青樹」的煥新計劃,已經在綠城山東區域進行了三年。更瞠目的是,所有的一切費用,並沒有動用業主的維修基金,而是綠城自己從結轉利潤中拿錢去做這件事。
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時代,但還有開發商,願意沉下心來,數年甚至十餘年如一日的將時間與精力花在「專注為業主做點什麼」之上。
不禁感嘆,乘風破浪中,綠城還是綠城。
━━━━
能修房子的「4S店」
在專注這件事上,綠城從來一騎絕塵。
早在2017年,為了給業主更好的居住生活體驗,綠城成立了修房子的「4S店」,即房屋全科醫生「綠城房屋4S+」,也是山東區域「常青樹」計劃的施工主體。
以青島理想之城為例,僅僅是2018年到2019年,已經投入上千萬元進行園區石材翻新。通過房屋4S+為已交付組團做的煥新升級和維護保養次數高達5002次。據悉,光維修討論會進行736次、現場實地問題查勘4625次、業主溝通協商500餘次。
其中,基於業主家人的安全考慮,以及孩子們的海豚計劃,理想之城不惜時間與精力對室外泳池和水景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翻新整修,讓園區的7座室外泳池和17處水景都煥然如新生,確保業主家人的後續安全使用。
在2020年已經鋪排好的計劃裡,青島理想之城將對交付時間較久,且沒有公共維修基金的園區公共區域、單元門廳、車庫門廳、園區出入口,車庫出入口,進行煥新服務。其中車庫出入口的藍牙識別系統,現在統一更換為自動讀取車牌號。
這就是綠城的魄力,也在用行動驗證那句「交付不是結束,而是服務的開始」。
━━━━
來自C位選手的「種草」
今年6月,綠城又榮光加身。
在中指院發布的2020年的居民居住滿意度調查裡,綠城以90.2分的成績位居前列,而綠城在青島的綜合居住滿意度又一次穩居第一名。更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個獎項是業主一票一票選出來的。
與其說青島人「認綠城」,倒不如因為有綠城在,說他們更通透自己想要的。
畢竟,在東李板塊,早已經有一座280萬方的理想之城,用15年的時間,將所有的生活理想以不同的方式盡情鋪陳出來。
豐富的業態,過硬的產品力,再加上建築顏值擔得起青島挑剔的審美,生活氛圍又濃馥生香,服務講究溫度,人性關愛深入到細微日常……有人說,這樣的綠城,堪稱是業界的「C位擔當」。綠城的房子,也總是一經推出就所剩無幾。
━━━━
機會不多,是時候上車了
6月19日,綠城·錦棠的這次開盤熱銷,意義已經遠超於新品。
為什麼這樣說,我們不妨先盤盤青島綠城的「存貨」。算上位於浮山灣的深藍中心,已近清盤的膠州紫薇廣場,青島綠城實際上只有3個樓盤,這幾年主力出貨的理想之城也迎來了收官年。
這意味著什麼?留給青島人結緣綠城的機會不多了。當醞釀已久的「上車」欲望,在收官情緒和市場情緒的雙重鼓動下,悉數湧向理想之城這一出口,錦棠已經遠不夠滿足。
幸運的是,接下來位於臥龍山麓的【雲棲】組團即將登場,這個建面約140-180㎡的新亞洲伴山洋房,無疑是青島高階中產們的下一縷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