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實「鼠」不易,但我們攜手穿越了疫情的「寒冬」;2021年,我們「牛」轉乾坤,帶著希望與熱忱,朝未來出發!
在牛年新春到來之際,為了讓同學們度過一個快樂、有意義的寒假,小學部老師們給大家精心設計了一份「牛年作業套餐」。
叮——請籤收!
牛年就要到了,咱們中國人對牛的感情可不一般。這個寒假,用你善於發現的眼睛去尋找「牛」的身影,和小牛合個影,感受濃濃的節日氣息!
以「牛」為主題,用巧手創作一幅畫,讓你的寒假「牛」起來!
孩子們,盼了許久的寒假來了,是不是很激動呢?這個寒假或許我們還是要宅在家裡和「新冠病毒」作鬥爭,不過牛年我們有的是力量,讓我們一齊踏上牛年「趣讀」之旅,去書本中尋找快樂吧!想看英文書可以來學校電子圖書館找找哦!
今年是牛年,你的身邊有屬「牛」的人嗎?請你做回小記者,採訪一下:ta今年幾歲了?發現歲數裡的秘密了嗎?給ta送上一份牛年祝福語吧!
「一年春作首,六畜牛為先。」牛年就要到啦!除夕之夜,開口送上祝福,你有怎樣閃亮的話語呢?當諧音梗遇上新年祝福語,會衍生別樣的精彩,讓我們一起去發現吧!
說一說自帶「牛」味的創意成語,喜歡的話,把它寫在摘抄本上哦!看看開學後誰收集得多。
假期裡,同學們可以和家人合作完成,角色扮演「鬥牛士」和雄壯的「牛」。遊戲開始,「鬥牛士」拿上紅色的鬥篷(其它布也可)沉著應對怒氣衝衝的「牛」。「牛」頂到布就算贏,「鬥牛士」快速躲閃,「牛」頂不到紅布,則「鬥牛士」贏。請把你的快樂瞬間和大家來分享吧!
牛在中國人心中一直享有尊貴的地位,它任勞任怨,是人類的親密夥伴。歷代文人墨客,對牛讚頌比比皆是,如唐代詩人韋莊、杜甫的詩句:「綠桑深處哺牛鳴」「一寸荒田牛得耕」。魯迅稱頌牛「吃的是草,擠的是奶」,還自白「俯首甘為孺子牛」。
在我們的生活中,活躍著許多有著牛的品格和秉性的人物,敢於開拓創新的「拓荒牛」,吃苦耐勞的「老黃牛」,認準真理而不退讓的「老犟牛」,年輕而不畏困難艱險的「初生牛犢」……
你知道哪些人具有牛的品格呢,寫一寫他們的故事吧!
牛有著生動可愛的形象,或萌態十足,或威武雄偉,人們常常將牛的形象進行藝術化表現。每當牛年即將來臨之際,商品的櫥窗裡、家裡的掛曆上、民間的窗花剪紙,寄託著人們對新年的期盼:希望在新的一年牛氣沖天,幸福美滿。
這個假期,我們一起以牛為主題創作手工作品,可以是剪紙、繪畫、泥塑……
沙茶肥牛金針粉絲煲,迷迭香烤牛小排,牛肉釀番茄,港式瀨尿牛丸,秘制牛肉乾,川味牛肉麵……怎麼樣,親愛的同學們,聽著就流口水了吧?牛年就要到了,讓我們開動腦筋,親自下廚,做幾道牛味美食吧!請同學們用相機,記錄下製作美食的精彩瞬間,開學來秀一秀吧!
「牛」在西方文化中是財富與力量的象徵,而它在中國文化中是勤勞的象徵。牛渾身是寶,牛肉、牛奶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牛糞也是很重要的肥料。中國人把股票價格持續上升稱為「牛市」,牛在印度教中被視為神聖的動物,「鬥牛」則是西班牙的國粹,享譽全世界。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喜歡牛嗎?關於「牛」,你們還知道哪些內容?在牛年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用手抄報的形式,來展示一下我們心中的「牛」吧!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進生動多彩的生活大課堂,在參與中有所收穫,在積累中有所成長,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2021年,我們一起向前「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