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性教育教材事件已經逐漸平息,但中國人仍然對性教育存在許多誤解。例如,歐美國家看似開放,但他們的兒童其實擁有更健康、謹慎的性觀念。這一切都歸功於性教育。
過去一周,北師大出版的小學性教育教材《珍愛生命》已經被人翻來覆去討論了無數遍,至今不少人依然認為該教材「 尺度太大」。
這些反對者不知道中國日益攀升的愛滋病感染率和兒童性侵案件,與中國性教育環境惡劣有直接聯繫。當然,他們也不知道那些看起來特別開放的「歪果仁」,卻因為從小接受的性教育,性行為更為謹慎,性心態也更為健全。
全社會都有性教育
我們今天回顧歐美國家的性教育發展,會發現他們經歷了相似的歷程。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性解放」運動和女權啟蒙運動,使得更多女性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嘗試自由決定性行為,如在美國,1971年已有75%的美國人贊成婚前性行為,這是五十年代的三倍。
但這也使得大量少女未婚先孕,性教育此時開始大範圍普及。如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澳大利亞已基本形成學校的性教育基礎。
而愛滋病在八十年代的蔓延,促使歐美各國將性教育把更多關注放在性病上,並將性教育與生理、繁殖、性安全結合於一體。如法國於八十年代,教育部倡議學校應將HIV/AIDS的信息加入到性教育課程中。
德國兒童性教育漫畫
大部分的歐美國家官方都對性教育有要求。一些國家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大部分國家把部分決定權交給學校、家長或學生。如在法國,中學學生可自行選擇是否上性教育課程,但必須在四年期間參與20到40個小時的性教育工作坊。
除了學校外,公益機構、政府機構、媒體、博物館也參與其中。荷蘭阿姆斯特丹有世界上第一個性博物館,該博物館建於1985年。從各種文化的性禁忌,維納斯裸體雕像到中國「春宮圖」,使性有更多被討論的可能。
2012年4月6日,荷蘭阿姆斯特丹,性博物館。/視覺中國
生理需求沒什麼大不了
這些歐美國家多數採用綜合性教育,瑞典為這類教育的典型。瑞典在1977年制定了性教育守則。從1993年開始將性教育寫進義務教育。
性教育始於6歲,由「我從哪裡來」開始,兒童了解懷孕和分娩,也會接觸和社會問題相關的不孕和收養;在高中後,學生開始不僅學習生理知識,還會學習戀愛關係、家庭關係,並討論性道德和性規範。
2015年10月8日,加利福尼亞,一所高中學校的學生正在上性教育課。/AP
這類綜合性教育「尺度」很大,但也很科學。在中國人看來相當難以啟齒的自慰,歐美兒童在青春期就相當了解,並且被教育自慰是正常的,是符合人類生理需求的。
在這類教育系統看來,了解自慰,既可以使兒童正視人類需求,也可以更好地明白何為猥褻和如何防止被猥褻。這類教育認為,只有科學地了解性,才可以更好地對待性。
2015年11月19日,成都某高校。許多中國人的性教育課從大學才開始。/視覺中國
同性戀是瑞典教育的一個重要主題。學生從青春期開始就開始了解同性戀——無論何種性取向,都值得被尊重。此外,是否選擇婚姻、是否選擇生育,也被認為是可自由選擇,並無論如何選擇,都應當被尊重和包容。在瑞典的性教育守則上,「學生需要學會包容」是守則之一——在瑞典性教育系統中,性教育遠非只是教授生理知識。
過夜是被允許的
「如果你的男朋友不願意使用保險套,你會怎麼回應?你的朋友是怎麼看待避孕措施的呢?把你認為的你朋友們的想法寫下來,然後去問他們是不是這樣想的。 」這是荷蘭性教育課堂的一個常見情景,這些學生可能只有12到15歲,而荷蘭的教師在獲得教師資格前,需經過性教育的培訓。
除了瑞典,荷蘭也是性教育的典範。除了教師須經過嚴格培訓,荷蘭的家長也會大量接觸性教育的圖書,公益機構則會提供性知識諮詢,荷蘭營造了全民的性教育氛圍。在荷蘭,甚至有8所醫院可提供免費提供墮胎手術。
荷蘭著名性教育家Sanderijn van der Doef 的著作封面
但沒有人會向青少年灌輸性觀念。荷蘭主張將傳授性知識,和引導討論性話題,但孩子究竟「何時開始第一次性行為」,「是否採取避孕」,這些都由孩子自己做出決定。
在家庭裡,開誠布公地與孩子討論性是常見的。如是否在交往對象家過夜,是家庭討論常見的主題。一個調查中,一位父親提到他的女兒曾打算在一位交往了數個月的男孩子家過夜,他提醒女兒,這很可能意味著那位男孩子打算和她發生性關係——但他也把決定權交給女兒手上。而最終結果是,女兒自行決定要交往更長時間、關係更穩定後再和對方過夜。
性知識越多越安全
比起不少中國青少年在第一次月經或夢遺時還一頭霧水,歐美青少年的性知識可謂「老司機」。2006年,有研究考察了芬蘭青少年在青春期、性器官、避孕、性交、懷孕、自慰、性疾病七個方面的知識,芬蘭青少年回答的正確率在一半以上,而在自慰和避孕上的正確率分別達到了84%和76%。
性知識越多,會容易發生性行為嗎?在評論北師大教材時,很多家長表達類似擔憂。然而,一項2008年的研究表明,如果此前接受過性教育,那么女性在15歲前發生第一次性行為的比例為9%,男性則為10%,而如果沒有接受過性教育,則比例上升為女性22%和男性32%。也即是說,性教育反而會推遲第一次發生性交年齡,青少年會更謹慎對待性行為。
2016年4月14日,上海成人展開幕。許多中國人的性知識來自於鄰國日本。/視覺中國
不僅如此,性知識越多,性健康上也更有保障。如在性疾病方面,在1965年到1970年,瑞典淋病在20-24歲的男性和15-24歲的女性群體中蔓延,後瑞典政府在學校的性教育中更加強調性疾病知識,後在五年間,淋病感染率下降了40%。
至於性安全,一項2005年的調查表明,85%的荷蘭年輕女性在第一次性行為中會採用避孕措施,而澳大利亞則為90%,法國為78.9%。
2016年2月27日,澳大利亞雪梨,在同性戀狂歡節到來前宣傳安全性行為。/視覺中國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時期的一個研究表明,中國年輕女性中曾採用避孕措施的比例僅為69%,可見中國女性性安全意識的低下。不僅如此,大部分曾經墮胎的年輕女性也不會吸取教訓,只有29.7%在墮胎後第一次性行為中會採取避孕措施——33%的墮胎女性此前已有過兩次或多次的墮胎經歷。這些血淋淋的教訓表明,性教育的缺乏只會導致盲目和愚昧。
參考文獻:
1.Guus Valk, THE DUTCH MODEL,world of learning
2.Carl Gustaf Boethius, Sex Education in Swedish Schools: The Facts and the Fiction,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 Vol. 17, No. 6 (Nov. - Dec., 1985)
3.Danielle L. Deaton, Amy T. Schalet: Not Under My Roof: Parents, Teens, and the Culture of Sex,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linois
4.Sex education, wikipedia
5.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6.白尚禎,時代背景下的美國學校公民教育中的性教育管窺,中國性科學
7.Heather Weaver , Gary Smith & Susan Kippax Corresponding author, School‐based sex education policies and indicators of sexual health among young people: a comparison of the Netherlands, France,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ex Education Sexuality, Society and Learning
8.Y. Chenga ,X. Gnoa, Y. Lia, S. Lib, A. Quc, B. Kangd, Repeat induced abortions and contraceptive practices among unmarried young women seeking an abortion in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 Obstetrics
9.探秘歐洲最古老的性博物館,國際在線
10.方剛,荷蘭性教育很「前衛」,效果很卓越,荷蘭在線
11.Trisha E. Mueller , Lorrie E. Gavin, Aniket Kulkarni,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x Education and Youth’s Engagement in Sexual Intercourse, Age at First Intercourse, and Birth Control Use at First Sex,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12.Osmo Kontula,The evolution of sex education and students』 sexual knowledge in Finland in the 2000s,Sex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