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上長「溼疹」,竟然是乳腺癌在作怪

2021-01-12 澎湃新聞

原創 警惕乳腺癌的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健康管理科

本文約1100字,閱讀僅需3分鐘

前幾天 ,一位皮膚科醫生的微博引起很多人恐慌:

原來當作富貴之兆的腳底痣,竟然可能因為摩擦而癌變,瞬間「整個人都不好了」。

其實,這在癌症的早期症狀中還真不少見。有時候,癌症非常狡猾,總是「躲」在一些常見且看上去沒什麼攻擊性的症狀後面。

除了痣以外,溼疹也可能是它們的「面具」。近期,湘雅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就通過一片小「溼疹」揪出一個乳腺癌。

乳房「溼疹」原來是特殊乳腺癌

今年4月份,62歲的肖女士在湘雅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體檢,女外科楊醫生發現其左側乳頭有皮屑並伴有糜爛,詢問肖女士,肖女士卻輕描淡寫地說:「長了溼疹,去年12月份就這樣,反反覆覆幾個月了,破了又結痂,除了偶爾有些癢也沒什麼感覺。」

正是這句話引起了楊醫生的警覺。

像肖女士這樣的中老年女性出現這樣無明顯疼痛、瘙癢的「溼疹」樣病變,很可能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而且她左側乳房9點鐘方向還可觸及一大小約3*2.5cm結節,邊界欠清、質硬、活動度一般。

綜合考量之下,楊醫生建議肖女士進行乳腺彩超和乳腺鉬靶檢查,同時對「溼疹」位置皮膚進行皮膚反射式共聚焦顯微鏡檢查(簡稱「皮膚CT」)。

檢查結果出來時,肖女士傻眼了,乳腺彩超和乳腺鉬靶檢查單分別寫著「左側乳腺聲像改變,BI-RADS5級,Ca?」和「左乳結節,BI-RADS5級,Ca?」;皮膚CT結果顯示:皮損區域淺表糜爛,棘細胞排列紊亂,見多個Paget細胞。在某醫院專科就診後行手術治療,術後病理確診為「左側乳腺高級別導管內癌並左乳頭Paget病」。

警惕:乳房Paget病有這些特徵

原本以為的普通乳房溼疹竟然是乳腺癌?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這需要從Paget病說起。Paget病又稱溼疹樣癌,是一種皮膚上皮性腫瘤,發生在乳頭及乳暈部稱為乳房Paget病,發生在其他部位(常見的外陰、肛周、陰囊等處)稱為乳房外Paget病。

而肖女士患的乳房Paget病又稱乳頭溼疹樣乳腺癌,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乳腺癌。它的主要表現為乳頭乳暈區溼疹樣改變,好發於中老年女性患者,60-70歲常見,多為單側,病程緩慢,經久不愈。

乳房Paget病初期患者一般無明顯自覺症狀或僅出現乳頭、乳暈部的感覺異常、紅斑、皮膚粗糙等,隨著病情的發展,乳頭乳暈部皮膚出現溼疹、脫屑、皸裂、甚至糜爛出血,範圍自乳頭向外逐步擴大;晚期患者乳頭部可萎縮甚至消失。

相對而言,乳房Paget病惡性程度較低,進展較慢,屬於比較「溫和」的乳腺癌。但這只是表象,因為它喜歡與乳腺導管原位癌「結伴同行」。

楊醫生提醒,因為戴著「溼疹」的面具,Paget病很容易被當作普通的皮膚病。女性朋友們(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如果發現乳房長了「溼疹」,千萬別掉以輕心。用藥後無好轉或反反覆覆,應提高警惕,儘早到醫院諮詢皮膚科或乳甲外科醫生排查病變,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相關資料:

皮膚CT是反射式共聚焦顯微鏡,是一種將顯微鏡探測器與特殊計算機連接並成像的輔助檢查裝置,為近年來新興的無創型皮膚影像檢查手段。主要運用於皮膚良、惡性腫瘤的輔助診斷(惡性黑素瘤、乳腺Paget病等)、色素性疾病(白癜風、雀斑、黃褐斑等)、炎症性疾病(接觸性皮炎、銀屑病、慢性溼疹等)、感染性疾病(帶狀皰疹、扁平疣、淺表真菌病等)的鑑別診斷,還可用於血管瘤療效觀察等。

參考文獻:

[1]WongSM, FreedmanRA, StamellE, eta1.ModernTrendsintheSurgicalManagementofPaget’sDisease[J].AnnSurgOncol,2015,22(10):3308.

[2]潘麗潔,楊猛,姜楠,等.20例乳房Paget病臨床分析[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14,6:326,385.

[3]李偉,許愛娥.反射式共聚焦顯微鏡在皮膚病診斷上的應用[J].國際皮膚性病學雜誌,2012,38(3):156-159.

[4] Ulrich M,Roewert—HuberJ,GonzalezS,eta1.Peritumoral cleftingin basalcellcarcinoma:corelation ofinvivoreflectance confocalmicroscopyandroutinehistology. JCutanPathol,2011,,38(2):190-195.

版權聲明

本文為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原創,

如需轉載請微信聯繫編輯設置白名單,

轉載時必須註明出處。

文章作者:楊賽琪

圖片來源:網絡

編 輯:胡新智

責 編:姚雯釗

主 審:曹霞 陳志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乳房長溼疹兩年一查是乳腺癌
    原標題:乳房長溼疹兩年一查是乳腺癌「兩年前乳房上長了很多溼疹,用手一抓就脫皮。醫生說是皮膚病,已經塗了好長時間的藥膏,每次一用藥皮疹就有好轉,一停藥又復發了。」近日,新洲的陳女士找到田巧萍導醫,希望能推薦一位治療頑固性溼疹的皮膚病專家。記者帶著陳女士找到了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段逸群教授,他擅長治療難治性皮膚病。
  • 乳房長溼疹?可能是癌!
    乳頭周圍的皮膚又紅又癢,乳房出現無名的紅腫和脹痛……出現這些現象,有誰會聯想到乳腺癌?「不是說乳腺癌都是乳房裡長腫塊嗎?
  • 莫把溼疹樣乳腺癌當普通溼疹
    提起溼疹,大家並不陌生。雖然溼疹常常反覆發作,算不上重大疾病,但有些惡性腫瘤卻能偽裝成溼疹模樣,被人忽視,導致延誤治療。近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外二科王寬宇主任接診了這樣一位患者。術中,醫生提取樣本進行病理檢查,化驗為惡性腫瘤,即乳腺癌。經由患者同意,王主任為孟女士進行了乳房癌改良根治術,切除掉病變組織,手術順利成功。
  • 乳房出現瘙癢脫屑等症狀要警惕溼疹樣乳腺癌
    56歲的宋女士3個月前感到乳暈部位發癢,並逐漸出現脫屑、瘙癢等症狀,以為是患了溼疹,就到藥店買軟膏塗抹,沒想到病變越發嚴重,以致乳頭出現潰爛。近日,她在哈醫大三院被確診為溼疹樣乳腺癌。   據哈醫大三院乳腺外科二病區黃元夕教授介紹,溼疹樣乳腺癌是一種發生於乳頭的乳腺癌,極易被忽視或被誤診。
  • 65歲女子「溼疹」拖三年發現乳房流膿,一查是乳腺癌
    龍頭新聞訊(記者 霍營) 提起溼疹,很多人並不陌生。雖然溼疹常常反覆發作,算不上重大疾病,但有些惡性腫瘤卻能偽裝成溼疹模樣,被人忽視,導致延誤治療。近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外二科王寬宇主任就接診了這樣一位患者。
  • 注意,乳腺癌來臨時,乳房會出現這7個變化!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僅次於子宮癌,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乳腺癌來臨時乳房上會有明顯變化,只是易被人們所忽略。 乳房上哪些變化或是乳腺癌?
  • 乳房出現這些變化,是乳腺癌發出的危險信號!
    門診上,遇到過太多太多年紀輕輕就患乳腺癌的女性朋友,甚至有些患者來的時候就已經是乳腺癌晚期,已有骨、肝轉移,實為惋惜!  因此,我們需要重視提示乳腺癌的一切蛛絲馬跡,儘量早期發現乳腺癌!    症狀一:乳房內出現腫塊  乳腺癌最常見的症狀是乳房內出現腫塊,它很少導致乳房疼痛,我們千萬不要因為它的不痛不癢而忽視它。
  • 濟南乳腺病醫院專家:乳房刺痛癢就是乳腺癌?看看究竟什麼原因
    乳房刺癢是女性並不少見的煩惱,雖然乳房刺癢一般不是大問題,但是卻讓女性非常苦難,甚至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那麼,乳房刺癢是什麼疾病?是乳腺癌的徵兆嗎?今天就一起了解!   並不是腫塊就是乳腺癌,不是乳房疼痛就是惡性。   乳腺癌的主要症狀有:   乳房腫塊   乳腺癌表現的腫塊多為單發,偶有多發。腫塊本身質地較硬、邊界不清,活動性較差,與周圍正常組織粘連,一般不會感到疼痛。
  • 乳頭癢當心兩種病 或是溼疹、乳腺癌
    一、溼疹。是乳房瘙癢最常見病因,會發生於各年齡段人群。有過敏病史或家族病史的人群更容易罹患溼疹。溼疹的環境誘因包括:皮膚乾燥、泡澡時間過長、護膚品中的染料和香料、清潔劑、羊毛和泡沫等環境過敏源以及壓力等。通常通過體檢及病史診斷。大部分治療方法是局部治療,比如用類固醇藥膏等。除此之外,專家建議,患者自我護理和防護,對於緩解溼疹也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避免已知過敏誘因。
  • 女子多年受「溼疹」困擾 發現原是乳腺癌作怪
    最近,金華市人民醫院胸外科接診了一位病情特殊的病人,患乳頭「溼疹」多年一直不見痊癒,反而一度出現糜爛的症狀,經過檢查才發現原來得的是乳腺癌,且因耽擱太久已經過了早期治療的階段,令人痛心。但由於病情耽擱得太長,病人的乳腺癌已不是早期,乳腺內有浸潤性導管癌伴導管內癌,腋窩淋巴結有轉移,術後還要進行化療、放療、分子靶向治療和內分泌治療等一系列後續治療。如果在乳頭出現溼疹樣改變時,這名患者儘早到乳腺專科就診,情況會好很多。讓病人疑惑的是,自己的乳頭「溼疹」怎麼就成了乳腺癌呢?
  • 太熱了乳房上長溼疹怎麼辦?教你幾招改善方法
    乳房是女性身體一個敏感部位,太熱了乳房長溼疹引起瘙癢,會讓人覺得尷尬難堪,如溼疹症狀得不到及時的話,往往會給人的心情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還會由於穿著化纖等材質內衣,使溼疹情況極易加重,由此可見,想要對抗乳房溼疹,先要對乳房溼疹症狀重視起來,然後再針對自身症狀找到有效的緩解方法。
  • 女性朋友注意:出現這幾種症狀,可能是乳房遇到麻煩了
    乳房是女性第二性徵,也是魅力的象徵,同時承擔著哺育下一代的責任,但乳房易出現問題如乳腺增生、乳腺炎以及乳腺癌等,特別是乳腺癌是非常兇險的疾病,沒有及早治療可威脅生命。女性需多留意乳房上的症狀,最常見的3種症狀可能是疾病在作怪。女性需留意乳房哪3大症狀?
  • 一旦乳房皮膚發生這7種改變,十有八九是乳腺癌,請立刻去醫院檢查!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僅次於子宮癌,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乳腺癌來臨時乳房上會有明顯變化,只是易被人們所忽略。 乳房上哪些變化或是乳腺癌?
  • 把腫瘤當成溼疹治療2年,女子一查竟是乳腺癌且淋巴結轉移
    最近,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新華醫院)乳腺外科接診了一位年輕的患者季女士,當被查出是乳腺癌時,她滿臉震驚,沒想到2年來自己認為的這塊「溼疹」竟是潛伏著的乳腺癌。去年夏天,季女士發現破潰處來越大,滲液也越來越多,有時會出現滲血,還有些疼痛,這樣子跟之前她腿上的溼疹很像。對付溼疹,季女士經驗很豐富,由於是過敏體質,她年輕時經常出現溼疹,尤其夏季皮膚上總是發出一大塊的紅丘疹。於是這次,季女士想當然地認為這是乳房溼疹,自己開始用百多邦等藥物治療。
  • 乳房有腫塊一定是乳腺癌嗎
    核心提示:乳房有腫塊一定是乳腺癌嗎?儘管乳房腫塊為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提供了條件,但我仍想諮詢專家以確定乳腺癌的關鍵。是否有必要能夠感覺到被診斷為乳腺癌的腫塊?   乳房有腫塊一定是乳腺癌嗎?
  • 乳腺癌的典型症狀有哪些 乳房會有什麼改變
    原標題:乳腺癌的典型症狀有哪些 乳房會有什麼改變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20歲以上的人群有一定的發病率,45~50歲達到發病高峰,絕經後女性仍有相對高的發病率,因此,超過45歲的人群都要加強健康體檢意識,以便於乳腺癌的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
  • 40歲女子乳頭糜爛、瘙癢,當做溼疹治療了3個月,最後發現是乳腺癌
    「我想著乳房的事情,就去掛了甲乳科,結果醫生叫我去皮膚科看看。」由於沈女士一個月前剛做過體檢,當時雙側乳房沒有結節,當地醫院再次查體後排除了乳房疾病,叫沈女士去皮膚科看看是否是皮膚病導致的。「你這個是溼疹,配個藥膏回家塗塗。」當地皮膚科醫生診斷沈女士的乳頭糜爛為溼疹,沈女士當時就安心配了溼疹藥膏回家了。
  • 乳房突然變大怎麼回事 如何預防乳腺癌
    乳房怎麼保養身體,各位都了解了吧,對於女性來說,大多數女性還是想自己可以擁有比較飽滿的乳房,這樣看起來會比較性感,並且也會比較有自信。但是,對於成年女性來說,乳房突然變大其實不是一件好事,它很有可能預示著乳房患有乳腺癌了。在中國乳腺癌的出現率其實並不低,有很多明星就是死於乳腺癌,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護好乳房,小或者大不重要,重要的是乳房要健康。
  • 26歲小夥挺了個B罩杯乳房 63歲大叔不幸患上乳腺癌
    說起乳房方面的毛病,許多人以為那是女性的專利,可現在,男人乳房方面的問題也多起來了,男人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等,臨床上已不少見,許多是因為太胖導致的。  前段時間,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急診室來了一位男患者汪先生,63歲,戴無框眼鏡,頭髮梳得很整齊。他捂著左邊胳肢窩說,「好像有很多小腫塊,密密麻麻,而且前天突然大了一些,我趕緊來看。」
  • 乳房若有這4個表現,別大意,恐是乳腺癌「近身」
    乳腺癌入侵身體,疾病影響讓重要器官功能下降,許多信號會產生。一旦察覺到身體有疾病的苗頭,符合乳腺癌的特點,應該通過積極的治療進行改善。大部分的乳腺癌都出現在女性身上,發病時乳房部位的特殊改變明顯,因此,有疾病的相關症狀產生及時應對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