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紅五月" 有熱力無驚喜――2006年5月中華英才網就業指數點評
關於"英才就業指數"
「英才就業指數」是由國內領先的人才招聘網站――中華英才網(ChinaHR.com)於2002年1月率先推出。數據全部來源於對網上空缺職位的監測結果。就業指數數據的內容主要包括對空缺職位的行業、職業、地區、企業性質分布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為了便於統計,將2002年1月份的就業指數、行業指數、職業指數、城市指數均以100點作為基準。
「英才就業指數點評」每月初發布一次,逢年中進行一次年中總結,逢年底進行一次年底盤點,並對下一年的職場行情進行預測。數據來源客觀、真實,分析結果獨到、透徹,為企業和求職者把握行業行情、趨勢以及職業動態提供專業支持。
企業的招聘計劃越來越不"遵從""招聘高峰季"的準則。即將步入傳統招聘淡季的今年初夏,卻迎來了企業發布職位數普遍上升的可喜局面。近日,中國第一招聘網站――中華英才網(ChinaHR.com)發布的最新就業指數調查顯示,2006年5月的就業指數為1069.46,大大高於4月1007.62,上升了61.84。
就業熱度「北熱南溫」
進入5月,北京招聘企業突然發力,為人才市場供獻出大量職位。據中華英才網統計顯示,在全國城市的職位分布中,北京以40. 84%的市場份額佔據了絕對優勢。上海、廣州、天津緊隨其後。
據了解,北京之所以有較多的職位與各大企業的校園招聘不無關係,北京院校眾多,為了將其中優秀的畢業生儘早攬入旗下,IBM、微軟、聯想等各大企業在年初就打響了校園招聘戰。在中華英才網改版的校園頻道上,各大企業的校園招聘廣告已經顯山露水。
另一方面,餐飲、消費、服務等行業由於營業旺季的到來,紛紛開始補充人手,這些都為5月的人才市場提供了不少職位。此外,受五一長假影響,不少企業將招聘計劃從4月底推遲到5月,也促使5月的英才就業指數全線飄紅。
觀察中華英才網5月城市職位分布(見下圖),可以看出一個有趣的現象,北方城市的表現要普遍強於南方城市。以深圳為例,這個招聘的熱點城市在5月被天津擠出四強之列,而西安則意外超過長沙、成都、武漢、杭州等城市。這個結果不免讓人聯想:5月北方城市氣溫持續升高,莫非企業招聘也會受到溫度、氣候的影響?
行業職位分布無驚喜
各城市職位分布儘管差別較大,但行業職位分布卻鮮有差別,5月亮點也並不突出。從全國行業職位整體分布來看,與上月並無太大變化,計算機、信息服務行業仍以近20%份額"霸佔"著招聘熱點行業首席,而電子、電信、諮詢服務、教育科研、醫療等行業則瓜分了剩餘的大半份額。(見下圖)
計算機、信息服務類的職位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些網際網路公司需求量最大、爭奪最為激烈的是技術和研發人才,包括當下炙手可熱的搜尋引擎研發人員。市場調查公司的研究表明,2005年,網際網路搜索市場規模達40億美元,今後四年每年的增長率超過35%。中國有上網用戶1.03億,在"用戶經常使用的網絡服務"中,"搜尋引擎"以64.5%排在第三位,僅次於電子郵箱和瀏覽新聞。網際網路企業生存和競爭的核心在於技術,技術/研發人才永遠是這些企業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另外3G人才也是招聘企業爭搶的對象,自通信行業3G標準投入運營以後,每年將為我國創造80萬至100萬的新增就業機會。從中華英才網招聘職位看3G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設備開發人員、運營人才和增值服務人才。中華英才網人力資源專家張廷文指出,相對而言,目前的3G人才主要集中在研發領域,企業在這方面的人才儲備也較為充分。但3G的市場營銷人員則非常短缺,3G的興衰最終將由消費者的需求決定,所以3G最終要推向市場,營銷人員對產業的推動將顯得非常重要。據張廷文預測,未來市場營銷人才將是3G行業人才需求的重點。儘管3G行業需要的多為有相關行業從業經驗的人才,但許多具有長遠眼光的企業也在積極儲備新鮮血液,因此大學畢業生也並非沒有入行的機會,關鍵在於要從自身入手,積極適應企業的需要。要加強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了解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從這個角度做好自我定位。
三大主要城市行業職位分布
從中華英才網的北京行業職位分布(見下圖)可以看到,北京目前的熱門職位仍集中在"計算機、信息服務"、"教育、科研"以及諮詢業、電子電信業等,與上月相比,熱門行業和職位的變化並無太大亮點。
而上海也與北京類似,5月只是延續了上月的走勢。與北京相比,諮詢行業的人才需求成為上海獨樹一幟的特點,諮詢業在中國是個新興行業,前後只有不到20年的歷史。但近幾年來,麥肯錫、波士頓、羅蘭·貝格、畢博,一連串國際著名諮詢公司先後叩開中國的大門,讓中國的諮詢業星光熠熠。據調查,上海高端領域諮詢服務業收入位居榜首,高出其他行業30%。其中諮詢總監以22萬年薪拔得頭籌,即便是級別較低的諮詢員,平均年薪也有6萬元。但如果進入本土管理諮詢機構,薪酬水平就和頂尖外企就會有很大差距。 因此要想擠身於麥肯錫、波士頓這樣的國際頂尖諮詢公司,不僅要有深厚的專業理論背景;還要儘可能多地接觸各個領域,多爭取一些不同行業的工作機會,隨時更新、補充專業知識。
廣州受房價暴漲的影響,房地產業發展迅猛,5月份招聘職位也隨之增多,佔到該市職位總數的8.42%,超過了上海和北京(見下圖)。不過,由於前不久"國六條"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預計廣州的房地產業將進入休眠期,該行業的招聘也將隨之減少。一項對房地產從業人員的調查顯示,同比去年,從今年上半年房地產從業人員的收入情況來看,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有六成是收入持平,沒有變化;13%收入增加數倍;8%收入翻番;還有16%的人收入有所降低。房地產行業職種較多,從業者數量也極其龐大,中低端人才已經出現相對過剩的局面。對於處於中等薪酬水平的從業者來說,積極向高級管理崗位或資深崗位發展才是出路,否則很容易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