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新教材安排,六年級、八年級學生都得專門開展演講活動,學寫演講稿。那麼,怎麼樣讓你的演講稿合乎規範、給人啟示、讓人愛聽呢?「嫩黃瓜作文」將結合秘制表格、秘制歌訣,具體講講演講稿入門寫作知識。
《讓我們都姓「禮」》這篇中學生撰寫的演講稿風趣幽默、鼓動性強,值得我們認真閱讀。
讓我們都姓「禮」
各位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我是咱們二班「禮」氏家族中的一員,很希望我們「禮」氏家族日益壯大。所以,今天我就當「說客」來了,希望大家能加入「禮」氏家族,人人都姓「禮」!
講文明禮貌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幾千年來,她哺育了代代華夏兒女,可是近幾年,卻出現了一種怪現象——很多人改名換姓,姓「錢」的人越來越多,而姓「禮」的人越來越少。同學們,你們說我這「禮」氏家族的人能不擔憂嗎?
有句名言說得好:良好的行為源於高尚的靈魂。禮儀是一種修養,是道德的外在表現形式,是一個人人格的具體反映。從某種意義上講,禮儀也是一種美德,一種教養。所以我們要用它來樹立和完善自我形象。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次,英國王室舉行宴會,招待印度部族頭領。宴會結束時,侍者為每一位客人端來一小盆洗手水。可是,新來乍到的印度客人不懂英國禮節,見精緻的器皿盛著清水,便接過來一飲而盡。這一舉動,使在場的英國人頓時愣住了。然而還沒等他們笑出聲,晚會的主人溫莎公爵馬上從容地端起洗手水,也一飲而盡。於是現場的其他英國人紛紛暢飲起「細菌水」來,化解了給印度頭領帶來的難堪。可以說,溫莎公爵喝下去的是細菌,樹立的是講禮貌、暖人心的美好形象。
相比之下,生活中,就有一些人缺乏這種教養、這種美德,我們有些同學也不例外。有一天放學時遇上下雨,小李同學的爸爸來校送雨衣。有些同學發現他是一個駝背,便指指點點、交頭接耳地議論,甚至笑出聲來。這些同學的舉動,實在是太沒禮貌了。別說同學的家長,就是一般的陌生人,也不該嘲笑人家的生理缺陷啊。
德國大詩人歌德說過:「一個人的禮貌是一面照出自己肖像的鏡子。」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說過:「禮貌是有教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可見,一個人講禮貌是何等的重要。我們一定要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拋棄粗俗的言行,注意待人接物的溫文爾雅,從而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一個懂文明禮貌的人。
那麼,同學們,我們為何不高高興興地繼承這優良的傳統呢?我們怎忍心拋棄這人類共同創造的先進文明呢?又怎能狠心地給「文明之邦」抹黑呢?
同學們,還猶豫什麼,等待什麼?來,趕快行動,都跟我姓「禮」去!
【嫩瓜恁評】
一、演講稿就是用來說服人、教育人、感染人的一種社交體裁,是演講的文字腳本,其質量高低直接決定著演講的成敗。以議論為主,但不受議論文固定格式的制約,主體部分可以敘述事情、發表看法、抒發感情等,顯得自由靈活。
寫作演講稿,必須主題突出、觀點鮮明,具有說服力。
二、演講稿的結構包括題目、開場白、主體部分和結尾部分。
開場白:常用「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等開啟。
主體部分:通常採用議論文的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開頭引用名言、小故事、生活現象引出自己的觀點,再選取典型事例、名言警句闡述、論證觀點,最後得出結論。
結尾部分:常用「謝謝大家」或號召語作結。
三、演講稿各部分的寫作方法,「嫩黃瓜作文」製作表格,讓大家一目了然。
四、《讓我們都姓「禮」》一文在兩個方面很值得學習。
一個是表達主題突出。文章以「文明禮貌」為主題,文中開門見山,用幽默的口吻突出「禮」,然後從我國的傳統、現實的狀況說明應該注重「文明禮貌」教育。然後用對比手法將「溫莎公爵」的事例同生活中不禮貌的行為作對比,引導大家思考該怎樣去做。最後,熱情地發出號召,呼籲大家都做文明禮貌的好學生。
另一個是語言個性鮮明。小作者在語言表達上很有個性,如「希望大家能加入我們『禮』氏家族,人人都姓『禮』!」「很多人改名換姓,姓『錢』的人越來越多,而姓『禮』的人越來越少」等等,幽默俏皮的詞句使演講更生動鮮活,緊緊地抓住了聽眾的心理,開頭、結尾巧妙呼應,既突出主題,又惹人喜愛。
最後,關於如何寫好演講稿,「嫩黃瓜作文」謹送秘制歌訣一首,供大家學習、記憶。
演講稿,重講演,打動人心排第一。
旗幟鮮明亮觀點,主要觀點闡到底。
演講思路要理清,演講內容要充實。
語言鮮活有文採,激情表達最提氣。
(關注@嫩黃瓜作文,你將持續獲得滿分作文、優秀作文,得到最有效的寫作指導。)
本文由「嫩黃瓜作文」原創發布。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本文配圖多數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