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十三》:數字符號「十三」無處不在,罪惡世界的罪與罰
文/院影電
「十三」這個數字,屬於比較熱門的數字,電影也好,生活也罷,「十三」無處不在,它是個包羅萬象的數字,也是具有強烈象徵性意義的數字。如撲克「鋤大地」,麻將「十三張」等,而電影方面,則有各種經典的「十三」影視劇:米基洛克和傑森斯坦森主演的《十三13》、曹保平導演的《狗十三》、港產文藝佳作《南海十三郎》、致敬七武士的日本群戲《十三刺客》、邵氏經典《十三太保》、《冷血十三鷹》、古惑仔片《慈雲山十三太保》、好萊塢明星雲集的《十三羅漢》、恐怖電視劇《十三號星期五》等等。而2018.6.15公映的《血十三》則帶來了懸疑重重的「十三」世界。
各種電影的「十三」,大多數是群戲,或者人物代號。懸疑電影一向都是和數字有關、車牌、儲物櫃編號、暗號、手機號碼、身份證。而《血十三》的「十三」, 則把本片所有疑點牽連在一起,可以說它是貫穿本片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符號,最大程度地把表面分散的劇情統一集中。本片是根據現實社會案件改編的犯罪文藝電影,充斥大量的罪與罰,城市案件時有發生,放佛進入罪惡之城。《血十三》故事內容燒腦層次步步高升,案件挑戰性逐漸增強,刻畫人性入木三分。單單說男女主角,黃璐扮演女一號刑警隊探長邢敏與謝鋼扮演的省廳老偵查員老周組成「連環殺人案專案組」的這一組合,也是常用的懸疑片設定。對此可謂做足功夫,對女一號的掌控全場的把握,做到深度處理,把破案和人物結合得恰到好處,突破了以往所有懸疑電影「主角以身試案」的格局。黃璐神探附體,通過鏡頭語言,再現神秘驚喜的查案過程,耳目一新,觸目驚心。
近年來的犯罪題材電影充斥了大量的泰國風、韓國風,如:《唐人街探案2》、《消失的子彈》、《催眠大師》、《記憶大師》、《踏血尋梅》、《追兇者也》、《心迷宮》、《烈日灼心》等等,而《血十三》無論是從海報,還是劇情核心,鏡頭語言,人性刻畫,畫面色彩等,從外到裡,走的是韓國風。
因是改變真實案件,所以情節都有所變動,對女性的刻畫和注重是本片的最大亮點和最大關注點,話題性十足。導演李聆聰、編劇胡塗本身就是女性人士。從女性角度對影片拍攝,對人物深度解剖,深刻揭露了她對社會女性地位和女性痛處強有力關注,女性觀眾也會深有感觸。如情婦、邊緣女等描述,算是制度審查下的敏感情節。本片劇本紮實,對懸疑場景拍攝做到精益求精,並非一筆帶過,每處內容均環環相扣,懸疑片往往被觀眾詬病為一驚一乍的恐怖片而被排斥。而本片在類型片最大程度上做到了情節關聯密切。
《血十三》「血」指什麼?「十三」表示什麼?「血」的場景和意境,意義非凡;「十三」符號的描述,點到即止。帶著疑問,引導觀眾有所思考,充滿無限想像,和大腦的較量,對電影傳播的女性關注,無一不透露出本片的拍攝高度和電影精髓,這就是和其他懸疑與眾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