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玩手機」,你會怎麼回應?不妨來看看猶太父母的回答

2020-12-14 張杰雯的寶貝日記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家庭教育是一條漫長的路,在這條路上,由父母帶著孩子探尋方向。很多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像指路燈,總能對孩子產生影響,比如回答孩子的「我能玩手機嗎?」這個問題時,不同的回答方式會有不同的結果。

01「媽媽,我可以玩手機嗎?」不同的回答方式,造就孩子不同的思維

愛玩和好奇心強是孩子的特性,喜歡提問就是孩子的好奇心強的一大表現,比如逛超市時,好奇心強的孩子一定不會放過認識新事物的大好機會。看到蘋果問「為什麼蘋果不長毛?」看到魚就說「為什麼它們沒有腳?」……

孩子的這些奇奇怪怪的問題雖說屬於科普知識,但總是讓家長們啞口無言,無法回應。但很多時候,對於孩子一些普通的提問,家長們也是含糊回答。

當孩子提出的「我能玩手機嗎?」這個問題時,大多數家長的回覆僅限於「能」或「不能」。

這樣的交流實際上屬於「低質量交流」——家長沒有藉此機會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這樣的回覆不能引發孩子的思考。

家長不同的回答,造就孩子不同的思維。

聰明的家長總是借著與孩子交流的機會啟發孩子,不妨看看這個由猶太人家長發明的「海沃塔溝通法」。

02「海沃塔溝通法」是什麼?

「海沃塔(Havruta)」可以理解為中文的「夥伴關係」,這一溝通法是後人從猶太精英家庭教育中總結出來的一種有目的和意識的溝通方式。

即聊天雙方通過對話、提問、回答或討論來研究問題,從而讓孩子得到啟發,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扎克伯格談及母親的教育,最感謝的就是母親用了這樣的溝通方式和他交流。

例如這個場景:孩子的玩具被朋友弄壞了很難過,哭著將事情經過告訴媽媽「我不給彤彤,她非要搶,我一拉她一扯就壞掉了」。

大多數家長可能會說「壞了就再買一個」這樣的話,而懂得用海沃塔溝通法的家長會第一時間接受孩子的情緒,並給予安慰——「是不是你最喜歡的那個芭比娃娃?那你現在一定很傷心」;

再問孩子事情原委,和孩子一起探索問題——「為什麼彤彤會搶你的娃娃呢?」,接著引導孩子發散思維——「我想其中一定有什麼原因,如果你是彤彤,為什麼一定要這個娃娃呢?」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既安撫了孩子的情緒,同時給孩子提供了更多思考的機會,更好地鍛鍊了思維能力,這樣的回答才對孩子有幫助呀!

03怎樣掌握「海沃塔溝通法」

1.傾聽孩子的內心

「海沃塔溝通法」的第一步就是去傾聽孩子的內心,鼓勵孩子說出真實想法,比如孩子想要玩手機時,讓孩子說出手機好玩在哪?想玩什麼?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想玩?家長願意聽孩子講,孩子自然就會喜歡表達。

2.多探索多聚焦

和孩子聊天,家長們不能敷衍,讓話題因自己的簡短回復停止,而是通過「往返」雙方面的交流引導孩子進一步思考。

孩子想玩手機,家長可以問孩子「你的同學也喜歡玩手機嗎?他們為什麼喜歡玩?」等,讓孩子找出自己的玩手機的理由和依據,從而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

3.與孩子「爭辯」

與普通的溝通不同的是,海沃塔溝通法更注重親子間的平等。

父母不會以家長的身份作為「根據」與孩子聊天,而是通過不斷地問「為什麼」與孩子「爭辯」,讓孩子尋找依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可取的,在這個「爭辯」中誘導孩子不斷深入思考,學會多方面佐證自己的觀點。

和孩子溝通講究方法,這個「海沃塔溝通法」適合所有家長,家長們不妨現在學起來,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啟發孩子思考!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想玩手機時,你是怎麼做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媽媽,我能玩會手機嗎?猶太父母的回答方式,值得所有父母借鑑
    「媽媽,我能玩會兒手機嗎?」孩子問出這個問題的場景在大部分的家庭中都出現過。而大部分的家長會對孩子的請求加上一個「前提條件」,比如會讓孩子先寫完作業,或者先完成什麼別的事情,然後再玩手機。另外有的家長還會直接拒絕或者答應孩子的請求,然而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一種猶太人的回答方式,這種回答方式值得所有父母來借鑑。
  • 「媽媽,我想玩一下手機」,兩個不同的回答,決定孩子人生的不同
    導讀:「媽媽,我想玩一下手機」,兩個不同的回答,決定孩子人生的不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我想玩一下手機」,兩個不同的回答,決定孩子人生的不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爸爸我想玩我的手機, 大多數家長回答:玩一會兒
    父母的語言和行為對孩子的習慣發展至關重要。許多家長報告說,孩子在家裡對自己說的最常見的句子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我的手機。」大多數家長回答:玩一會兒。因此,當涉及到假期時,許多孩子會沉迷於移動世界,無法自拔。
  • 「媽媽,我想玩會手機」,三流媽媽回應最可怕,生活中卻佔大多數
    很多家長心中都有這樣的疑問:當孩子說想要玩手機時,父母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當孩子提出想要玩手機,家長如何回應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常見的回應方式有哪幾種?對孩子有哪些不利影響呢?1、「那就玩一會兒吧!」如果遇到一位好脾氣的媽媽,孩子提出要玩手機時,通常會答應孩子的請求,媽媽會說:「手機給你玩一會兒,但是不要玩太久。」這樣的媽媽看似很在意孩子的感受,及時滿足了孩子的需求,也提醒了孩子不要玩太久,但這種做法對孩子傷害很大效果如何呢?
  • 「媽媽,我想玩手機」,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李玫瑾說:「孩子的心理問題,所有的表現,都一定是折射父母的水準。」在手機這個問題上更是如此,孩子是否沉迷手機,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當孩子說「媽媽,我想玩手機」時,父母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一生!於是當孩子提出想玩手機時,家長就會強勢的拒絕孩子,甚至威脅孩子「再玩就揍你」!家長不讓孩子玩手機這種認知是對的,但是拒絕孩子的方式卻錯了。家長強勢的拒絕,可能一時之間能起到一定效果,孩子短時間內不敢再提出玩手機的請求,但實際上治標不治本。
  • 孩子說「媽媽,我想玩手機」,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導讀:孩子說「媽媽,我想玩手機」,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說「媽媽,我想玩手機」,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說「我想玩手機」,聰明的家長不會直接拒絕,而會這樣回答
    導讀:孩子說「我想玩手機」,聰明的家長不會直接拒絕,而會這樣回答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說「我想玩手機」,聰明的家長不會直接拒絕,而會這樣回答!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我想玩手機」,你的回答,跟孩子的未來有關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玩手機」時,父母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一生!一、「去玩吧,別煩我」對於有些家長來說,手機就是一個哄娃神器。於是當孩子提出想玩手機時,家長就會強勢的拒絕孩子,甚至威脅孩子「再玩就揍你」!家長不讓孩子玩手機這種認知是對的,但是拒絕孩子的方式卻錯了。
  • 「媽媽,我想玩手機」,這3類媽媽不同的回答,造就不同的孩子
    像牛牛這樣,早早迷戀上手機的小朋友越來越多了,很多大人一味責怪孩子,但同時自己卻沉迷於手機。當孩子問「媽媽,我要玩手機!」時,父母的回應很重要,是一味妥協退讓,還是強硬的拒絕?還是採取折中的辦法呢?下面這3類媽媽給出的答案,造就不同的孩子。
  • 娃想玩手機,三流媽媽的回答對娃傷害最大,一流媽媽的回答最管用
    部分孩子會偷偷拿走大人的手機玩遊戲,不少父母為了讓孩子遠離手機,幾乎用盡了各種方法和招數,但是都不見效果。不過在這其中,也有一些聰明的媽媽會懂得用巧妙地方法拒絕孩子,但有些媽媽只是不讓孩子玩手機,但是並沒有告知孩子為什麼不讓玩。那麼不同媽媽給孩子的回答,也會對孩子造成不同的影響,效果也各不同,有好也有壞,那麼哪種方法值得各位寶媽借鑑呢?
  • 「我可以玩手機嗎?」父母不同的回答,影響著孩子不同的未來
    (爸爸)我想玩手機。」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而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孩子變乖了,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機,孩子仿佛就不用怎麼管教,也會乖乖的坐著。的確,孩子專注於玩手機,的確會讓家長輕鬆不少。
  • 「媽媽我沒考好……」這位猶太母親的回答堪稱經典,值得家長借鑑
    面對孩子的提問,猶太母親的回答值得家長借鑑當孩子回家問你:"爸爸媽媽,我沒有考好,我是不是天生比別人笨?"假如你能克制自己的脾氣和怒氣,你是否想好了該怎麼回答呢?是直接簡單回復孩子"沒關係,下次努力就好",還是說刻意激勵告訴孩子他很聰明,這次只是失誤?
  • 「媽媽,我想玩手機遊戲。」你的回答是什麼?
    她上一年級的兒子看到別人玩遊戲,回家做完作業後便提出這樣的要求:媽媽,我想玩手機遊戲。她第一次猶豫了之後選擇拒絕。可孩子連著幾天都表達了想玩遊戲的想法。她不知道該讓同意還是拒絕。而且她小時候也玩過市面上大大小小的遊戲,覺得遊戲並不是一無是處。到底能不能讓孩子玩遊戲呢?我認為,電子產品普及的時代,完全杜絕不太現實,父母不焦慮,放鬆心情對待,也許是最好的方法。
  •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玩手機」時,父母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
    蔣方舟說:「現在的小孩一定是捧著手機或ipad,才不管你,也不屑與大人交談。都是在各自的微信群裡,沒有任何溝通。」竇文濤回憶了很多小時候的趣事,感嘆道:「小時候沒有電子設備,但那時候我們真的很多快樂,大人小孩都很快樂,是真正的天倫之樂。 今天的世界卻分崩離析。」
  • 「媽媽,我要玩手機」,媽媽三種不同回答,成效也是完全不同的
    兒子扭頭一看,是媽媽回來了,兒子瞬間顯得非常興奮。媽媽想走過去親親自己的寶貝,這時兒子說:「媽媽,我要玩手機,上次那個思維遊戲我還沒有玩夠呢?」一潑冷水倒在了欣怡的身上,她氣不打一處來:「玩手機,就知道玩手機,媽媽都出去6天了,你都不想媽媽,只想著媽媽的手機?我怎麼養了你這麼個兒子?」
  • 「媽媽,我能玩一會手機嗎」作為家長,你該怎樣回答?
    由於現在手機隨處可見,自然手機上有很多吸引人的東西,對於大人也是,孩子同樣也是。很多父母應該聽過這樣一句話「媽媽。我能玩一會手機嗎」你是怎樣回答的呢?」  這位王媽媽下班回家之後正在做飯,爸爸在一旁看手機,孩子問「媽媽,我能玩一會手機嗎」,由於沒有時間陪孩子,孩子比較調皮,想著玩手機就可以安靜一會,因為媽媽這樣的舉動,導致孩子只要媽媽的手機閒著的時候就會拿去看,後來這位媽媽一次不讓孩子玩手機導致孩子動手去抓媽媽,一邊哭著一邊罵著,因此家人都覺是孩子媽媽的錯誤。
  •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怎麼回答迷茫了
    關於「為什麼想玩手機」,孩子們給了下面的回答:,為什麼不讓我玩?孩子抬眼看了一眼媽媽,眼神裡滿是悲哀,想說什麼來辯駁,但最後什麼都沒說,又低下頭玩手機。當孩子的生活變得豐富了,自然沒有時間去想著玩手機,手機對孩子的吸引力會降低為0。
  • 「媽媽,我想玩手機」,三流媽媽回答最常見,一流媽媽回答最機智
    「媽媽,我想要玩手機」,三種寶媽的回答完全不同在生活中,處於同一個階段的孩子雖然看似差不多,但我們會發現孩子和孩子之間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非常的優秀,但有的孩子就很普通,而這更多的是來自媽媽對待孩子日常的態度。
  •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玩手機」時,父母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現在很多成年人一玩手機就是大半天,明明知道該睡覺了,可是就是放不下手機。一位網友曾詳細描述自己是如何被手機「套牢」的:「想就看一會兒,可只要我點開瀏覽器,就發現有吸引力的內容接踵而來。也許下一條更有趣?一小時過去了,我想停下來,但沒有成功。兩小時過去了,我告訴自己不能再看了,但我還是沒有起身。
  • 「放假了,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
    如果孩子問: 「放假了,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你會怎麼   回答呢?「放寒假了,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小靜追著媽媽反覆問著。媽媽被問得煩了,就隨手把手機給了小靜,想了想,又說:「那你答應我,只能玩一會兒。」小靜捧著手機,盯著屏幕裡的動畫片,連忙點頭應著,看都沒看媽媽一眼。同樣是假期,面對孩子想玩手機的請求,媽媽們的回答也不盡相同。笑笑媽媽卻回答:「媽媽帶你去遊樂園吧,你不是老想去玩。」「有媽媽的陪伴,還能去遊樂園,這可比玩手機好太多了呢。」媽媽們想要手機成為孩子親近的人,取代自己的位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