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自山東濱州的24歲女生,去年英國留學研究生畢業後,留在倫敦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
疫情發生以來,我關注的焦點從國內到身邊,也記錄下疫情下的英國情況。
以下是我的同學、同在倫敦的留學生小孫的日常記錄:
一、留學生群裡大家都互相提醒戴口罩
2月初國內疫情開始爆發的時候,因為擔心父母買不到口罩,我在亞馬遜下單了100個普通醫用口罩。
但是當時亞馬遜的口罩溢價還沒那麼嚴重,我當時花費了10磅買了100個口罩。
本來是想寄回國的,但是因為父母那邊已經有口罩所以就沒有寄,而後來我發現這批口罩是不符合標準的,只有三層無紡布。
此時英國的疫情還沒嚴重起來。
雖然留學生的群裡大家都互相提醒要小心,能戴口罩就戴口罩,但是由於很多因素2月初戴口罩的亞洲人非常之少。
那時候我也沒意識到英國疫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我甚至在2月下旬的時候還出去玩了兩次,而且也沒戴口罩,因為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因為戴口罩被歧視的消息,更擔心別人的眼光。
二、上課戴起口罩,但說服不了同學
轉折點出現在3月初,當時英國的確診案例越來越多,我開始害怕感染。
我們班上外國人比較多,好多歐美的同學都會選擇周末去別的國家玩,而且他們基本沒有防護意識。
於是在3月初的時候為了自己的安全,我就開始戴起了口罩,包括上課、上學的路上。
這時候英國政府宣傳的還是勤洗手不需要戴口罩,因此消毒洗手液已經斷貨了,當時我朋友從巴黎回倫敦幫我從機場才買到了兩瓶,倫敦已經完全買不到了。
這段時間有個小插曲,我開小組會議的前一天晚上,英國的衛生部副部長被確診了。我第二天去開會的時候全程都戴著口罩,並且和我的組員說「光洗手是沒有用的,你需要口罩保護自己」,但是我的組員認為口罩是沒有用的,我感覺他們的固有觀念裡就是口罩是沒有用的,於是我也就沒再說下去了。
雖然我上課戴口罩,但終究不是解決辦法,我決定到結課前3/20的課都不去教室上課,在宿舍裡面看錄播課。
但是我當時仍然很擔心,因為我們專業結課前兩天是有pre的,到時候做pre總不能戴著口罩。
由於疫情越來越嚴重,我們學校把最後一周的課變為網課,我們的pre改為online。
三、決定不回國,囤了2袋米
從三月開始疫情越來越嚴重,父母擔心我給我寄了口罩,越來越多身邊的人在買機票回去。
這應該是我除了擔心國內疫情之後,心裡波動最嚴重的一個階段。在我還無準備的狀況下,大家就要分道揚鑣。
關於回國這件事,我是一個特別嫌麻煩的人,飛行政策一天一變,計劃趕不上變化,雖然後面情緒有一些波動,但是在和父母商量之後,還是決定老實待在宿舍裡。
雖然住的是ensuit和別人共用廚房,但是我都有意識和室友分開用廚房,廚具用之前都會高溫燙一下,廚房窗戶也是長期開著通風的。在自己能做的範圍內儘量保護自己。
關於囤貨這件事,我就一開始囤了2袋米,一是宿舍冰箱空間有限,而是新鮮蔬菜在冰箱裡也放不長,加上我樓下就是超市,相對來說還是便利的,現在每周下去買點水果蔬菜夠一周的量。
寫在最後,雖然一開始英國政府群體免疫是很讓人無語,但是最近英國政府一些措施還是有所改變的,而且現在去超市能看到大多數人都戴口罩,有意識地遵循social distancing(社交距離)。
希望這個疫情能快快過去,大家都健健康康。
留學生收到的健康包 圖自微博
(壹點號 旅英日記)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