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領域真正NB的人,都是了解人性的高手

2020-12-13 前瞻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識管理中心KMCenter(ID:KMCenter),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你的知識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剛,該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 1 —

在歷史上,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擁有淵博知識的人一般都比較驕傲。

在我國,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有知識的人一般喜歡去做官的,而做官是一種管理和服務的工作,然而,一些自命清高的知識分子又有「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情結。

在國外的中古時代,知識通常是由僧侶階層掌握的,他們代表著道德上的高地。

上帝創造的伊甸園裡面有兩棵樹,一棵是生命之樹,另一棵是知識之樹,而上帝所禁止人們偷吃的恰恰是那一顆知識之樹的果實。因為吃了知識之樹上的果實,人們就能夠明辨是非,從而擁有聰明才能和智慧。

上千年來對知識和知識分子的重視,使國人雖然討厭「恃物/權傲才」的人,但在我們傳統文化中對於恃才傲物、傲權的人卻非常寬容,甚至有許多讚賞和推崇。

譬如,對於李白這樣的天縱奇才、大名鼎鼎的超級名人,其嘚瑟甚至狂妄,可是人們卻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甚至李白戲弄高力士、唐貴妃這樣的皇親國戚的故事被編成戲劇、評書而被千年傳唱。

在這種文化下,一些有知識、有才能的人很少考慮如何去與人相處,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從心裡形成了一種扭曲的觀點:

有知識的人就應該張揚,說的話只要是對的就不需要照顧聽者的感受,要不就是聽話的人有問題,沒有雅量、心胸狹窄等等。

— 2 —

當年20歲的鹹豐皇帝繼位後,為顯示自己的胸襟和明君氣派,下詔「求言」。

以謹慎聞名的湖南年輕、耿直的老實人曾國藩就信了,然後很真誠的直指鹹豐皇帝的三個缺點,並且將自己的摺子送回老家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傳閱,以顯示自己是一個有立場的人。

他的摺子核心意思是批評鹹豐皇帝的三大不是:

一是見小不見大,小事精明,大事糊塗。他批評皇帝有「瑣碎之風」,「謹於小而反忽於大」,天天把精力用於挑大臣們禮儀疏漏之類的小毛病,苛於小節,疏於大計,對派往廣西鎮壓起義的人員安排不當。

二是「徒尚文飾,不求實際」。鼓勵大家進言,大家提了不少意見,其中有些是很有見解的,可是結果卻都被批成「毋庸議」仨字而已,沒有一項落實。

三是剛愎自用,飾非拒諫,出爾反爾,自食其言。

看到這樣的建議,你什麼感觸?相信普通人看了也會十分惱火,更不用說年輕氣盛、想沽名釣譽的小皇帝了。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疏上,帝覽奏大怒,摔諸地,立召軍機大臣,欲罪之。」

鹹豐皇帝真想治曾國藩的罪,無可奈何其他大臣苦苦求情,更重要的是鹹豐皇帝不願意落下氣量窄小的評價。

可以看出,雖然鹹豐皇帝最終沒有因為這個奏摺治曾國藩的罪,但是在其心中卻對「曾國藩」有了成見。

除了給皇上的摺子,在社會上和工作中的曾國藩也是這樣,最終,「憤青」曾國藩變成了「孤家寡人」。

後來他母親去世時,曾國藩請假回家守孝三年。在這三年中,他不斷自省和反思,並對世態進行深入觀察和分析,最終,他改變了自己,這才有了後來的「外圓內方」、成就一番事業的曾國藩。

他認識到,在短時間內,僅以一己之力很難去改變整個社會的陳規陋習,在堅持自己原則的同時,也必須與大部分同僚、上下級之間建立相對和諧的關係,才能使自己有機會去實現個人的抱負。

同時,他還認識到,如果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就必須與各式各樣的人物建立好關係,雖然他仍然有自己內心堅守的原則與底線,但是在外在表現上已經不是那樣咄咄逼人、非黑即白了,而是去適應、去利用各種資源與人脈,從而去實現自己的偉大目標。

— 3 —

小孩子們看電影和電視的時候總愛問:那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在他們眼裡,世界上的人是可以涇渭分明地分出好人和壞人的,但這種幼稚的認知在社會上時則會處處碰壁。

從人的成長來看,作為一種動物,人無疑是弱小和珍貴的。所以人類擁有了所有動物中最長的被庇護成長的時期,從嬰兒到大學畢業這十幾二十年的過程中,人們都在家庭、學校、社會的「關懷」下生活、生存,這個時候的年輕人看到的世界其實不是真實的世界,是我們成年人為他們創造出來的、過濾過的「美好「世界。

所以當大部分年輕人走向社會的時候,會對現實有「天真和幼稚」的預期,但當看到真實的社會的時候,他們就會憤世嫉俗,當看到社會上的陰暗面的時候就會恨之入骨,當看到與自己年幼無知而「假想」出的世界不一樣時,就感覺」三觀「崩塌了。

但成年人應該知道,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的想像而變得更加美好,而是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一滴的改變才會如意起來。

作為有志於成為專家的人們,需要儘早擺脫「天真和幼稚」狀態,不要認為社會是非黑即白,不要以直言為榮而不考慮交流對象的感受,不要認為自己滿腹才華就應該受到重視而相信社會不會滄海遺珠,不要認為前輩有義務幫助你而讓你不顧起碼的禮貌。

你還應該知道,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而且每個人都有各自性格上的弱點和好惡,由於生長環境的差異致使其看世界的角度都會有所不同,因而,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際關係負責,並與你所在環境的各個成員友好相處,而不能自認為整個社會對你都不友好,從而將自己的人際關係搞得一團糟。

許多有才華、志向的人就因為陷入這種無休止的鬥爭中不能自拔,最後自己成為了社會的冷嘲熱諷和批判者,而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建設者,這樣不僅浪費了自己的才華,而且也讓自己失去了很多得以成長的機會。

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認為:「一個領導人重要的素質是方向、節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適的灰度。」

領導者需要灰度,專家也要能夠容忍這個世界的灰度。灰度既不是黑,也不是白;既不是對,也不是錯;既不是好,也不是壞;是一種融合體,而不是走極端。

灰度思維既不是「非白即黑」的反向思維,也不是「白加黑」的並存思維,而是「黑白融合」的和合思維。

任正非曾經說過:「在變革中,任何黑的、白的觀點都是容易鼓動人心的,而我們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們需要的是灰色的觀點,在黑白之間尋求平衡。」

在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個人的努力和有價值的實踐都極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夠與自己所在的環境建立相對和諧的人際關係,那麼其他人有意無意施加的阻力就可以讓你的所有努力付之東流,而個人也會陷入無盡的鬥爭和衝突中走不出來,甚至可能成為怨天尤人的怨婦一般。

— 4 —

你也許會想「我又不是人民幣,怎麼能讓人人都喜歡我?」

沒有人可以做到讓人人喜歡自己,作為一個想成為高手的人而言,你不必去學習那些奴顏婢膝、溜須拍馬的技巧與方法。

實際上,也只有那些真正有自己立場、觀點和方法的人,才能真正地贏得人們的尊敬。但每個想有所成就的人都應該學會洞察人性、理解人的弱點和缺陷。

達爾文曾經說:

「我們必須承認,儘管人類有著所有的高貴品質(具有對最為卑劣的人的同情心,具有善心,不僅僅對人,還延伸到最為卑微的生物;具有上帝般的智力,滲透到太陽系的運動和構成),但人仍然在他的身體裡承載著出身低微(注『來自於動物所抹不掉的烙印』)。譬如,每個普通人的內心深處都會妒忌、都不願意離開自己的舒適區域而因循守舊,哪怕明明知道自己觀點不正確,也要堅持和固執等。」

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人性弱點,為了完成我們的目標,我們需要承認這些弱點並勇敢面對它。

當你與人交往的時候,不要去激發人性惡的一面,而是創造讓「善」發揮的環境,只有這樣你才能有一個好的外部環境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歌德說「希望其他人能同我們相協調是非常愚蠢的,我從來沒有這樣希望過。我總是把每個人都看作獨立的個體,我努力去了解他的所有特點;但是從他們那裡,我從不希望獲得進一步的同情。這樣一來,我就能夠同每個人交談,並因此獲得不同性格的知識和控制生活所必需的圓滑機敏。」

雖然我對卡耐基那句流傳甚廣的「專業知識在一個人成功中的作用只佔15%,而其餘的85%則取決於人際關係。」一直持懷疑態度,但這無疑從側面說明在全世界任何國家和地區,要想有所成就都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和人際關係。

別忘了發明情商的丹尼爾•戈爾曼也是一個美國人,這說明,即便在美國的任何領域,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在與人交流相處時讓人感到舒服,並贏得人們的認可與信任,也是想要有所成就的基礎。

本文來源知識管理中心KMCenter,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真正的高手,都是深知「人性」
    文章作者:琢磨君(助力個人成長,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真正的高手,都是深知人性。比如,老子在《道德經》云:「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因為他懂得人性,所以才說:凡是輕易許諾的人,最終肯定難以兌現諾言;那些把事看得太容易的人,最後肯定會遇到太多的困難。真正的高手,都是反人性的。因為高手能夠讀懂人性,然後避開人性中不好的一面,而多採取人性中好的一面。
  • 《人性的十大特徵》——認識人,了解人,你將無所不能!
    他說過一句話:「如果你能認識人,了解人,你將無所不能!"無論社會如何演進,商業模式怎麼變化,幾千年來,人性的本質沒有根本的變化!掌握了人性,你今後與人合作、談判、銷售,哪怕是家庭經營兩口子講感情,你都會無所不能,如魚得水。所以,人性思維講究沒有營銷,只有人性。所有營銷高手都是研究人性的高手。今天我們來掌握成為營銷高手必須掌握的十大人性特徵。
  • 真正的高手都是悄無聲息的擺渡人!每個真正的高手都是洞察人性的大師!
    因為太出色,每個人都覺得北大和清華非他莫屬。 高中校長找他,說,學校每年都有幾個報送北大、清華的名額,經考察,他符合條件,決定將名額給他。 他問校長:「如果這個名額他放棄,可以給別的同學嗎?」校長驚訝他的回答,說:「當然,名額是不會作廢的。」他說,「那好吧!
  • A股真正賺錢的人:高手都「反人性」炒股,這是我見過最透徹文章
    五大反人性技巧反人性1要賣掉虧錢的股票投資者買股票建倉的時候雄心萬丈準備大賺一把但是手中的股票未必都那麼給力被套住是家常便飯如果手裡有多隻股票在賣股票的時候一般人都會選擇賣賺錢的股票虧錢的股票一般人都捨不得賣因為這從心理上來說就是割肉承認失敗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然而往往是賺錢的股票繼續上漲的概率大
  • 天道:真正的高手都善於偽裝,這2種人不出眾,往往都是狠角色
    天道:真正的高手都善於偽裝,這2種人不出眾,往往都是狠角色在自然中有一個奇特的現象,:「虎行似病,鷹立如睡」,老虎在行走時,感覺軟弱無力生病一般,你不知道的是,這是一種偽裝技巧,明明是個高手,卻顯示的很軟弱,正真打起架來,一招必殺。
  • 碎月導師:拆解人性的底層邏輯,了解人性你更容易成功
    我是碎月老師,這期內容給大家分享的是:拆解人性的底層邏輯,了解人性你更容易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或者在商業活動中,只要你了解人性,你就能佔領主動權,而且還能把握談話的節奏。那麼人性是什麼呢?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人性包含很多方面,例如:貪婪、厭惡、同情、善心等等,這些都是人性的體現,但是這些都是表相,最裡層的最核心的東西卻不是這些。那人性的核心是什麼呢?在這裡我只展開一個點,因為人性的邏輯價值太大了,任何人只要學會了其中的一兩個,都能成為行業中的高手,那這個人性的底層邏輯到底是什麼呢?就是兩個字:相信。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反抗熵增」的高手
    而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是對抗這種自毀趨勢的高手。1熵增:系統的宿命系統的這種自毀趨勢,叫做「熵增」。物理學家薛丁格在他的名著《生命是什麼》中,提到了類似觀點——「生命以負熵為生」。要理解這句話,首先要理解什麼是「熵」,而要理解「熵」,需要了解一個重要的物理知識點: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在任何一個孤立系統裡,總體的混亂程度,只會增大不會變小,直到達到混亂的最大化。所謂孤立系統,就是沒有物質和信息等能量輸入輸出的系統。而「熵」,指的就是一個系統的混亂程度,越混亂,熵值越高。
  • 為什麼很多人選擇NB-IOT實現定位功能?NB-IOT優勢有哪些?
    在無線通信領域,nb-iot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企業和個人使用nb-iot技術和nb-iot設備的可靠性和快速連接性來逐步改變技術系統,並通過與網際網路的連結實現智能世界。 nb-iot即窄帶物聯網。在nb-iot模塊中,許多設備通過傳感器相互連接。
  • 師瑾:你想不想成為人性高手洞察人性,抓住人性,操控人性?
    師瑾社群創業你想不想也成為人性高手,洞察人性,抓住人性,操控人性?人也好,東西也好,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事情經歷多了,人經歷多了,自然,知道,真假,騙不了自己!我們每個人,做假人,做假事,弄虛作假,假模假樣的時候……哪怕再漂亮,再光鮮亮麗……你有沒有發現,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心慌?心虛?沒能量!而且師瑾知道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很假?包括我們每個人,包括你!為啥有頂級的產品?
  • 真正的高手,都是利他主義者
    大叔想要強闖禁行路段,被制止後心有不甘,稱:為考生繞路很沒道理,高考跟自己沒有任何關係! 大叔還說:「他們高考做了官之後,跟你一毛關係都沒有,看都不會看你一眼。」高考選拔出來的人,會繼續貢獻力量,只不過自私自利的人眼中根本看不到。」是的,看不到,是因為眼中只剩下自身利益。過度利己,其實是害己。人在世間,學會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而越是優秀的人,越懂得利他,真正的高手,都是利他主義者。
  • 真正的高手,都有一眼看穿本質的能力!
    舉個例子:人類自古以來就有想飛的夢想,在飛機發明之前,無數人都嘗試過飛翔,但是都沒有成功,是為什麼呢?因此,任何事物都有表象和本質之分,大部分人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只有看透事物的本質,才能徹底掌控整個事物。世界上真正的牛人,都有一眼看穿本質的能力。如何訓練這種能力呢?
  • 真正厲害的人,都比較「冷淡」
    只有真正掌握了一個領域,才能做到簡潔,才可以用簡單的關鍵詞或者語句概括這個領域。但在開始學習的時候,我們都是從紛繁複雜開始的,經過不斷的抽象、提煉和實踐校驗,最後變成極簡的方式。當對一個事情真正理解並實踐過以後,頂尖高手的表述更加通俗易懂,他們甚至可以不用名詞概念術語即可說明複雜的問題、將這個領域概括出來。
  • 以史為鑑,以人為鏡,任何商業套路背後都是滿滿的人性
    以史為鑑,以人為鏡,任何商業套路背後都是滿滿的人性!世上哪有什麼營銷?任何行業、商業發展的機遇,都是在琢磨如何滿足人性的需求。你需要,我恰好有;你的需求,我恰好可以解決;你個性化要求,恰好我可以滿足,隨後而產生的價值交換而已。
  • 原理:從股市賺錢的人都是懂人性的高手
    今天呢來跟大家討論一下股市與人性之間的關係。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呢,我們先講一講社會之中的一些現象吧。我們這個社會上呢很多企業家或者做生意的人都是善於利用人性的人。而且呢很多做大生意的人也是善於利用人性的人。比如說我們經常用的美團,它就是利用了很多人啊懶懶惰的心理。
  • 他們都是利用人性的頂尖高手,告訴你,人性之惡才是利潤之源
    有一部電影名叫《七宗罪》,裡面列舉了人類的七種罪行,分別是淫慾、貪婪、暴食、懶惰、傲慢、嫉妒和憤怒,這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品性,是所有宗教要求戒除的人性之惡。而商業的底層邏輯與宗教邏輯相反,商業恰恰是利用甚至放大了人性之惡來成就的商業傳奇。
  • 為什麼真正厲害的人都是"直覺"高手?
    在心理學上,將人的思維方式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直覺,由於積累了該領域大量的經驗、技巧和熟悉程度的提升,不需要去深入的分析就自然產生正確的行動和判斷。開車的老手在正常路況下,憑直覺就可以很順利的行駛,下棋的高手根據棋盤的情況自然的下出妙招都是這種情況。
  • 三個方法,讓你在任何領域都可以快速牛逼起來
    帶團隊,養小弟如何讓自己或團隊在任何一個領域快速牛逼起來成功未必可以複製
  • 鬼谷子大智慧:真正精明的人,都懂得通過「利他」來成就自己
    真真正正的高手不是沒欲望,反而是能夠合理操縱慾望。只可惜,芸芸眾人卻時時刻刻被欲望操縱著,看到利益就想費盡心機佔為己有,卻不清楚利益的背後,極有可能是陷阱。至於,給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那更加是無稽之談。
  • 左威:期貨人性報告日記
    統計的結論是:在期貨市場,以年計,九成的人虧錢,以三年計,九五成以上的人虧錢。可以這樣說,期貨是一個表面賺錢容易、實際賺錢艱難的行業。所以,凡執著於過高盈利者,對這一整體概貌,不可不察!  二、每一個市場都有其遊戲規則和必然命運,介入任何一個市場最重要的是了解所有參與者。在期貨市場,博弈各方都有其不僅必然而且公正的命運,並成為遊戲規則的基礎。
  • 真正的高手都掌握這種思維,3分鐘讀懂《從為什麼開始》
    我們平時可能會驚嘆,高手瞬間看清事情本質的能力,也會為那些特立獨行的領袖心生仰慕,同時也會心生疑惑:這些高手思維方式和常人有何不同?多數人遇到事情會這樣思考:定了目標,制定計劃,立即去做。比如新年願望是學好英語,計劃是每天背10個單詞。知道目標(what),也明白過程(how),卻沒仔細想過為什麼要學英語(why)。有人學英語是為了陶冶情操,有人是為了應付考試,還有的只是打發時間,目的不同,做事策略和衡量標準自然不同。俗話說,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