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前後,中國IT市場曾經發生過一次空前巨變,無論從網際網路的興起、國內IT品牌的群雄並起還是論及眾多中國IT零售體系的誕生,對中國IT渠道造成了深遠的影響。這引發了筆者希望為眾多資深IT人提供一次回顧和剖解自己十年曆程的想法。 |
懵懂闖入
1998年3月29日,中關村的一棟大廈正在奠基,這就是後來被稱為「中關村一號」的海龍大廈。海龍大廈的投資方是我主政的海龍集團,這座大廈在建設工程中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1999年,海龍大廈竣工,其中1~6層的商業面積被規劃為後來稱之為「IT賣場」的電子市場。就這樣,海龍電子城於1999年12月18日開業,從此開始了它的傳奇過程。
魯瑞清:競爭對手不會打垮IT賣場,自身不變革將是零售行業的災難。
其實,在海龍電子城開業前,包括我在內的海龍人,並不知道「IT產品渠道」為何物,「電子市場」又為何物。我們只是憑著在中關村多年的觀察和思考,看到那些前期的電子市場成功運行,發現這是新的商機,便懵懵懂懂地闖了進來,而且一下子開辦了當時中關村體量最大的海龍電子城(2萬平方米)。那時候,我不懂什麼是IT產業,不知道Intel、AMD,更不了解網際網路和亞馬遜。
值得慶幸的是,海龍是商人出身,有著自己獨到的優勢。所以,從海龍電子城開業之初,海龍就提出了「市場化經營,商場式管理」的運作理念,後來我們發現,這居然是業內第一次提出此類理念。按照這個理念,海龍電子城在店面布局、統一工裝等方面初步試水,竟然成了行業創新的帶頭人。
研究行業
供銷社出身的海龍人,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好學,對不懂的東西虛心進行學習和請教。中關村第一代電子市場幾乎都是海龍學習的對象,他們如何招商、管理、運行,都是海龍人感興趣的內容。當時獲悉深圳賽格是業內老大,海龍便輾轉前去請教。也正是在這段歲月裡,海龍人惡補了各類IT產業和渠道知識——我們訂閱各類專業刊物,參加各種論壇,遊蕩於網絡平媒之間。各類新知識吸引著海龍人的眼球,豐富著海龍人的大腦。從「摩爾定律」到INTERNET,從比爾•蓋茨到史蒂夫•賈伯斯,從技術到產品,從流通渠道到競爭對手,海龍人發覺自己一下子闖入了一個神奇世界。
漸漸地,海龍人對IT產業、IT渠道、IT賣場不再陌生,他們敏銳地發現,IT賣場是受三個行業規律支配,包括IT產業、商業和地產,而IT產業則發揮著主導作用。他們開始用自己學習到的產業知識指導實踐,開始進行多方面的產業、行業探討。終於有一天,神州數碼老總林楊對我說:「你們是IT業內人士了。」猛回首,海龍人發現自己的的確確已經成為IT產業和IT渠道的一員……
行業領軍
海龍進入IT賣場行業以後,逐步確立了自己的使命和目標——行業領軍。大約在2001年,海龍就提出「做中國最好的科技服務供應商」、「做中國IT賣場行業的領跑者」等理念。從此,行業研究和創新、行業發展和領軍始終是海龍不懈的追求。
2001年,中國電子商會組建市場專業委員會,海龍是發起的「七君子」之一,市場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秘書處就設在海龍。
2002年,海龍開通了為電子城服務的網站——海龍資訊網,在業內率先通過網際網路為客戶服務。
2003年,海龍率先開展刷卡消費,推出「先期賠付」等措施,以提升行業服務水平。
2005年,海龍率先開展商業革命,對賣場全部重新規劃、重新裝修、重新招商,使賣場的經營管理水平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海龍電子城開業幾年來,在賣場和經銷商的共同努力下,在消費者追捧下,很快進入行業領先地位。國內各家賣場,經常來海龍進行交流活動。微軟、三星高管,日本通產省官員和JEITA負責人等,都來先後造訪海龍。
行業貢獻
海龍在自身進步的同時,始終在為行業做出自己的貢獻。這主要表在兩個方面,一是積極推動行業組織設立和發展;二是潛心進行行業研究。
從中關村電子一條街開始,中關村始終缺少一個IT渠道方面的行業組織。2003年,我和時任矽谷電子城總經理的祁燕等人發起創立了中關村電子產品貿易商會,我出任會長。幾年來,商會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不僅在中關村,而且在全國業內,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後來,我又兼任了北京電子商會、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等職務,零售舞臺上的空間更加寬廣。
從2001年開始,海龍利用中關村電腦節的機會,邀請國內同行參加並舉辦了「中國IT賣場高峰會」,該活動堅持了8年之久,期間探討了眾多話題。
經過七、八年時間的行業積累,2007年,我出版了業內第一本專著——《解讀中關村一號——IT賣場的秘密》,受到各方的關注和好評。
在行業探討方面,海龍和有關專業媒體形成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其中,《電腦商報》是重要的合作夥伴,國秀娟社長也是我很好的朋友。
未來思考
目前,IT賣場行業面臨三大挑戰:一是誠信缺失;二是渠道競爭、特別是網絡購物的分流;三是進入行業發展的平臺期。
展望未來,IT賣場行業需要經歷一場商業革命,用現代服務業的理念、技術和經驗推動行業變革。賣場商場化是可行的選擇,借用百貨商場變革的經驗、管理的辦法,全面提升行業素質。
在以下幾個方面,我們這個行業應該取得一些突破性的進展:現場布局和動線合理;商品組合滿足顧客需要;賣場對經銷商的統一管理;開展賣場統一收銀;擴大展示體驗功能;售後服務提供保障;改善購物環境和秩序;推動發展網絡購物;全面提升誠信水平。
競爭對手不會打垮IT賣場,自身不變革將是零售行業的災難。創新可以使行業永葆青春,零售行業未來需要有識之士共同努力!
魯瑞清 於2010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