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遺城海龍屯》用50分鐘告訴你一個4年的故事

2020-12-15 浙江在線

2018-07-03 13:4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董小易

提到考古,很多人的知識可能都來自於《鬼吹燈》,《盜墓筆記》這樣的暢銷小說。至於那些既長又專業的歷史紀錄片,除了那些對考古題材很感興趣的觀眾,多數人還是會選擇望而卻步。

但是前段時間一部央視出品的考古發現類紀錄片《土司遺城海龍屯》,卻為我們普通觀眾帶來了驚喜。豆瓣分數也很高,8.5分。

它一共兩集,只有50分鐘,但製作團隊卻用了將近4年來精心拍攝。它很專業,但不無聊,「考古+懸疑推理」的結合讓人絲毫不覺得枯燥。

第一次見到這個記錄片名字實在讓人索然無味,甚至有點撓頭。其實《土司遺城海龍屯》,分解來開其實就是「土司+遺城+海龍屯」。

那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麼呢?土司,土司又稱土官、酋,是古代中國邊疆的官職,用於封授給西北、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部族頭目。

海龍屯則是一處宋明時期的「土司」城堡遺址,一座在貴州遵義市龍巖山發現的一組神秘建築群。

是誰建造了它們?又為何變成了一座遺城?這座龐大的山巔石城到底埋藏著怎樣的秘密?

這些疑問,都在《土司遺城海海龍屯》裡得到解答。

2012年4月,李飛帶領他的考古團隊來到海龍屯,900個日日夜夜、21600個小時駐紮在這裡,開啟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考古探尋。那時的考古隊員們心情是無比忐忑的,海龍屯背後的主人楊氏一族的多個墓葬已被盜掘,現在的他們是在與盜墓團夥賽跑,搶救歷史已刻不容緩。

2014年,紀錄片《土司遺城海龍屯》攝製組入駐海龍屯遺址現場拍攝紀錄土司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一跟就是兩年。在盜墓題材影視劇大熱的當下,一部根正苗紅的考古紀錄片能引起多少人的關注,製作方同樣心存擔憂。海龍屯,這座歷史上神秘的土司遺城自他的最後一任主人楊應龍被明廷圍剿後,這座見證多年悠悠歲月的政治軍事堡壘連同楊氏一族的歷史一道隱於深山,幾百年來未曾有人正式研究,這在考古界一直是個遺憾。

自2012年,在考古工作者歷經三年的努力下,這座沉睡了百年的巨城終於向世人揭開面紗。在考古者看來,最驕傲的事情莫過於看到在歷史悠悠長河中沉睡的文明被自己的手鏟輕輕喚醒。海龍屯的重見天日不是土地的饋贈,而是考古者苦心經營的結果。即便這樣,考古也是被許多人所誤解。不知何時,考古與合法化盜墓被世人劃上等號,這也使考古工作者背負了巨大的壓力。

《土司遺城海龍屯》中有一個片段,年輕的考古學家將歷經百年早已與泥土化為一體的文物帶回實驗室,用毛刷一點一點地去除雜物,去恢復文物最初的形態,僅一件文物,枯燥的工作持續數月。面對鏡頭,他眼中似乎還是流露出些許無奈:「許多人覺得我們考古和盜墓是一樣的,別的不說,我就相信盜墓賊絕對不會像我們這麼幹。」

4年,50分鐘。

為了高度還原出圓領、補服、飛魚服、革帶、馬面裙、罩甲、旗盔等各個時代的服裝。劇組成員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查找資料。

雖然一種服飾的鏡頭只有幾秒鐘,但依舊一絲不苟,其製作之精良,連史學家都稱讚不已。其中劇組拍攝時使用的飛魚服還被博物館收藏並展覽。

片中出現的虎尊炮、迅雷銃、三眼銃等經典古武器,也是根據典籍裡的圖紙精心復刻的。

尊重歷史、高度還原,只有在這樣的精心打磨下,一段關於海龍屯楊氏家族的興衰歷史才在觀眾眼前真實地鋪開。海龍屯,應當是幸運的,也的確是幸運的。四季的更迭漸變了遺蹟的顏色,歷經275天山野考古暫時告一段落,待來日繼續去探索遺留在歷史的奧秘。

如果中國的影視作品,呼籲這樣的「匠人精神」。

1530596836000

相關焦點

  • 《土司遺城海龍屯》時光沉澱出的故事
    大型歷史紀錄片《土司遺城海龍屯》讓我們回看了這段歷史。相傳這裡埋著數不盡的寶藏,而今天終於得以在考古者的指尖甦醒。由十幾噸重的巨石雕刻而成的武將文官使者童子皆栩栩如生。64平方米的寬闊墓室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 央視紀錄片《土司遺城海龍屯》豆瓣評分高
    這部紀錄片的名字叫《土司遺城海龍屯》,乍一看這個名字,許多人也許和小編一樣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大家不用擔心,繼續跟著小編往下看。這部紀錄片有二集,單集長度只有26分鐘,也就是說,整部紀錄片總共長52分鐘,對於常見的電影來說,這個長度算是短的了。但是這部紀錄片完全沒有廢話,一氣呵成;沒有多餘的鏡頭,一穿到底。
  • 漲知識|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貴州海龍屯土司有什麼背景?
    當時屬四川、如今屬貴州的遵義海龍屯楊氏土司,在中國具有「標本」意義:海龍屯作為中國西南地區歷史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之一,於2015年與湖南永順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一起,在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從而使這座沉睡了700多年的土司城堡受到全球關注。
  • 賞燈猜謎吃燒烤 遵義海龍屯土司城也有夜生活
    正式對外開業兩年來只有核心景區對外開放,遊人探尋歷史的遺蹟,卻無法體會真實的土司文化生活。而今年海龍屯打造了專屬自己的飛魚文化節,連同國慶節、中秋節構築三重驚喜,並首次開放播州土司城,全方位還原楊應龍鼎盛時期風貌,讓黃金周到來的遊客們能感受到古老播州的穿越體驗。   以往通常是元宵節鬧花燈,然而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中秋節,播州土司城也用心布置了花燈,貫穿9月28至整個黃金周。
  • 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城堡,距今已有700多年,震撼人心的文化遺產
    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城堡建於1257年,以「雄奇古秀」聞名世界。其位置坐北朝南,丹峰凸起,四面是懸崖絕壁,絕壁下是以小溪峽谷,唯一上去的路就是靠石臺階。此地易守難攻,曾經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是一座不可撼動的古城堡,也被稱之為「懸崖絕壁上的城堡」。
  • 詩寫貴州丨50餘名詩人赴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採風
    10月12日至13日,由貴州省詩歌學會組織的採風團赴遵義市匯川區海龍屯採風,50餘名詩人體驗世界文化遺產的神韻和風採。採風期間,貴州省詩歌學會與遵義海龍屯文化遺產管理局創建貴州省詩歌學會創作基地,計劃每年組織貴州省詩歌學會會員到海龍屯進行採風創作及學術交流,合作創辦學會會刊《海龍屯》,舉辦國際詩歌周,用詩歌藝術傳播貴州文化。
  • 海龍屯重見天日記:荒煙蔓草斷垣殘壁,現在已是世界文化遺產
    ,傳了29世的播州楊氏土司灰飛煙滅)  420年前,明軍攻克海龍屯時點燃的那場大火,燒了不知道幾天幾夜。葛鎮亞相信,只是過去三四百年,一定還能找到海龍屯的蛛絲馬跡。  為了尋找海龍屯,葛鎮亞幾乎走遍了整個遵義縣。這年冬天,葛鎮亞從遵義以北一個叫「海龍壩」(在今遵義紅花崗區海龍鎮)的村子出發,向北一頭扎進了連綿高峻的婁山山脈深處。他一路走一路打聽:「老鄉,曉得海龍屯在哪裡不?」「不在這裡,還遠得很喲!」
  • 海龍屯遺址‖這個你所不知道的景點在古代竟這麼重要
    遵義的另一個地方在歷史上也非常有名,這個地方就是海龍屯。海龍屯遺址海龍屯是目前貴州境內僅見到將軍事防禦與政治統治結為一體的土司城堡遺址,它是中國唐宋的羈縻之制和元明土司制度結合的地域產物,它見證了從唐到明不同時期中央對少數民族政策的變化
  • 【世遺】中國土司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網圖片庫 李維君 攝2015年7月4日消息,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三十九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土司遺產」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土司遺產」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這次申報的三處遺址為中國規模較大、格局完整、遺存豐富且最具價值特徵代表性的土司城遺址。
  • 海龍屯:文化遺產如何改變一座荒山
    直到今年5月,我才結束了海龍屯上的田野考古發掘工作,8年來的絕大部分時間,我都是在屯上度過的。李飛在海龍屯考古工作站2012年4月23日,我帶著團隊,背著沉重的設備,攀爬陡峭的石階,登上沉睡了數百年的古堡海龍屯。
  • 文化|海龍屯:文化遺產如何改變一座荒山
    李飛在海龍屯考古工作站2012年4月23日,我帶著團隊,背著沉重的設備,攀爬陡峭的石階,登上沉睡了數百年的古堡海龍屯。考古隊就像一個工程隊一樣,我是領隊,一方面要使隊伍有統一的工作方向,一方面要把枯燥的工作賦予積極的意義,將其傳遞給每一個隊員,鼓舞鬥志。我猜測這些瓷片很可能是個公道杯,這公道杯的神奇之處在於一旦倒水超過某個位置就會一滴不剩地全部消失。我就用牛奶盒做了一個虹吸原理的實驗,將牛奶盒改造後,當水面超過吸管的位置,水果真全部漏掉了。
  • 遵義山民義務當文物管理員38年 讓古城堡遺址成為另一張旅遊名片
    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是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中僅次於長城的軍事城堡,被譽為失落的土司王國,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以及考古的價值。如今海龍屯土司遺址已成為遵義市除紅色文化之外的又一張重要的文化旅遊名片。在這張旅遊名片上,義務管理員劉遠光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土司無城:海龍囤再認識——孔學堂考古專題系列講座第21期開講
    12月6日,第808期貴陽孔學堂傳統文化公益講座(考古專題系列講座第21期)在明倫堂舉行,貴州省博物館館長李飛做了題為《土司無城:海龍囤再認識》的專場講座,400餘名市民、學生共同聆聽了此次講座。李飛館長開篇指出,明代郭子章在其萬曆《黔記》中記載:「土司無城,例也。懼尾大也。即播悍且叛,不敢城夜郎。今水西、永順、保靖猶無城也。」並據此引出問題:海龍囤是一座城嗎?為回答這一問題,李館長結合海龍囤遺址的發掘與資料整理工作,從問題提出、為什麼是海龍囤、海龍囤誰人所建、海龍囤因何而建、海龍囤是什麼五個方面做了系統闡釋。
  • 習水土城:「雄關扼要」九龍屯【組圖】
    「這個屯雖沒有海龍屯大,但比海龍屯更艱險,更神秘!」曾多次體驗遵義海龍屯之高險的貴州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長李飛,在9月7日隨隊探訪習水土城九龍屯時由衷讚嘆。 當天中午秋雨綿綿過後,赤水河邊的山巒,在大霧中若隱若現。在土城鎮周邊大山裡,有4座軍事屯堡,分別是九龍屯、金子屯、天賜屯和七寶屯。
  • 考古親歷者告訴你,播州土司遺存有多驚豔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應騰 李楨 實習生 龍儀妃)當我們談到貴州文化特色,不得不提「土司文化」。從唐代楊端入播,到末代土司楊應龍,播州楊氏一共經歷了30世的傳承沿襲,時間長達700多年。
  • 土司遺址:中國古代山城的傑出代表
    其中,貴州遵義播州海龍囤、湖南永順彭氏老司城、湖北鹹豐唐崖覃氏土司遺址和鶴峰容美田氏土司遺址作為中國土司遺址的代表,2012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下面,就讓我們簡單地領略這幾個土司遺址的風採。海龍囤遺址:傑出的古代山城防禦體系海龍囤遺址位於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及紅花崗區。
  • 10種關於土司皮、土司邊以及土司的神奇料理.
    今天小普君就要教大家善用整個土司,一丁點都不浪費,創意料理土司一共十道不同的土司全料理,等你來學哦!2、小黃瓜洗淨用鹽搓揉,靜置約3分鐘後以清水洗去鹽份,切斜片。3、依次在去邊土司上交錯鋪上雞蛋沙拉、火腿片、小黃瓜片以及起芝士片,最後在對等處插入四根叉子,對切成4小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