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法治之美丨陝西省創新特色立法模式 促進營商環境優化

2020-12-15 西部網

「法者,治之端也」「法令行則國治,法令馳則國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立法工作,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要推進科學立法工作,加強重點領城立法,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

陝西省司法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師建平主持會議

作為中國法治思想起源地的陝西,膾炙人口的「立木為信」變法故事就發生於此,中國律法經典《周禮》《秦律》《唐六典》等亦出於此。近年來,陝西的行政立法工作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努力實現立法與改革決策相銜接,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著力提高立法質量,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布局之際,11月12日,初冬時節的古都西安,鳳凰網國際智庫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仁文,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院長傅蔚岡,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周戶與鳳凰網陝西頻道記者組成「發現陝西法治之美」走讀團來到陝西省司法廳,與廳領導及行政立法相關處室人員共話陝西行政立法大計。

堅持民主立法,創新「開門立法」新模式

座談會上,陝西省司法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姚會芳介紹了「十三五」期間陝西省行政立法工作情況。她說,五年來,我們始終秉持「三個堅持」,嚴格把好「四個關口」,全力推動陝西行政立法高質量發展。即堅持立法中的重大事項提請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專題研究;堅持立法計劃和立法草案等重大立法決策事項經廳黨組會集體研究決定;堅持將黨的領導貫徹到行政立法工作的全過程及各方面,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推進黨的領導體現在法規規章的具體規定中。在具體落實推進立法項目過程中,嚴格把好「政治關、法律關、質量關、時效關」等四個重要關口。

陝西省司法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姚會芳介紹了「十三五」期間陝西省行政立法工作情況

姚會芳介紹了陝西建立基層立法聯繫點的情況,從傳統的主要以徵求相關部門意見,到網上徵求廣大群眾意見,我們在創新的路上不斷摸索。為了使立法工作更接地氣,設立了基層立法聯繫點,確定了一批基層立法聯絡員。2018 年,經過推薦和篩選,在全省範圍內確定了12家基層單位作為首批立法聯繫點,確定了50名基層立法聯絡員,依託基層立法聯繫點,去年徵集群眾意見100多條。積極為民營企業參與制度建設創造條件,2019年出臺了《陝西省司法廳民營企業立法聯繫點工作暫行規定》,首次確定了14家民營企業為立法聯繫點。今年,我們在制定或修訂《陝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辦法》等法規規章過程中,突出民營企業立法聯繫點作用,通過其了解掌握第一手資料。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院長傅蔚岡十分肯定陝西省的這項工作,他認為設立基層立法聯繫點非常有創意!在全國來看,設立基層立法聯繫點及聯絡員的做法非常好,立法工作不但需要聽取廣大群眾的意見,更需要關注管理相對人和利益相關人的意見,尤其是在民營企業設立聯繫點,在全國並不多見。這種做法能夠為民營企業提供良好的的訴求建議渠道,也使立法部門能夠更準確地了解民生民意,為良法善治提供民意基礎。陝西的做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可以向全國推廣。

姚會芳介紹,為了廣泛徵集民意,我們藉助信息化手段,創新方式、推陳出新,建成了「智慧立法」信息系統,依託「立法民之聲」民意徵集微信小程序,探索立法信息公開化、民意徵集便捷化、互動反饋實時化、徵集方式多樣化,暢通了立法渠道,敞開了立法大門,為群眾搭建了參與立法的直通車。《陝西省物業管理條例》修訂過程中,共徵集社會公眾意見建議 5394 條,其中,通過「智慧立法」信息系統徵集意見 5176 條,佔 95.96%,匯聚民意,提升了立法的知曉度、參與度和滿意度。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周戶表示,從這些創新作法可以看出,陝西省司法廳在廣泛徵集群眾意見方面確實下了很大功夫,做了很多研究探索工作,真正體現了立法為民的思想。

堅持目標牽引,開啟優化營商環境新思路

法治既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其良性運行的根本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市場主體有沒有活力、社會有沒有創造力,對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社會的創造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營商環境的好壞。「十三五」期間,陝西在全國率先制定《陝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條例的制定對於規範市場主體行為,保護各類產權利益,維護公平競爭,完善市場經濟制度,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使陝西營商環境提升到新水平,除了「立」,還要「改」和「廢」。近年來,陝西根據各時期的形勢發展要求,先後針對產權保護、涉外企業營商環境、生態環保立法等進行了十餘次全面清理,對每部規章有無妨礙公平競爭的規定等指標逐一審查,真正為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掃清了制度障礙。

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周戶發言

王周戶對此提出見解,在全國來講,陝西省的行政立法工作在率先立法方面做得比較好!如2017年陝西先行出臺了《陝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先於國務院出臺,對國家立法是有積極影響,對其產生了推動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仁文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仁文對於營商環境也有自己的見解,對於企業而言,優良的營商環境好比陽光雨露,也是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多年來,我國不斷採取各種有效措施,致力於優化營商環境,並取得顯著成效。因此以立法的方式優化改善營商環境,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提供制度保障,無疑既是一個新突破,也更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意義重大,值得期許。對企業及公民來講,只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都可以去大膽的創新嘗試。

堅持問題導向,開創特色立法新局面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院長傅蔚岡發言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問題導向,提高立法的針對性、及時性、系統性、可操作性。「十三五」期間,陝西的行政立法圍繞改革發展中面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結合本地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實際選擇立法項目,把地方立法同解決本地特殊問題結合起來,具有突出鮮明的地方特色。

姚會芳介紹,陝西省為加強延安革命舊址的保護,發揮革命舊址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延安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修訂《陝西省延安革命舊址保護條例》;為依法保護和治理渭河,為其他流域保護和治理立法提供示範,推動修訂《陝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條例》;為改善秦嶺在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生態功能,築牢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及時修訂《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制定和修訂這些條例都堅持問題導向,瞄準解決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突出鮮明的地方特色,為陝西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會議現場

劉仁文對陝西特色立法的做法十分感慨,地方立法應該在符合法治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再發揮地方的積極性、自主性、創造性,既要符合法治的宏觀要求,又要在地方特色上做文章,可以結合當地的風俗、民族特點等,發揮地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劉仁文認為,目前很多地方存在著立法資源的浪費,立法的重複率太高,照搬上位法太嚴重,因此提高立法質量,要避免資源重複浪費,照搬照抄上位法。地方立法要有特色,但是也要遵循法理,要把握好度。

傅蔚岡也認同此觀點,陝西的特色立法做得非常好,針對特殊的領域,突出地方特色,在堅持「不牴觸」的前提下,努力增強法規的針對性、可執行性,確保了法規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劉仁文談到,新時期,新時代,廣大人民對法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的社會結構變化了,時代的要求不一樣了,人民群眾的期待更高了,所以立法部門要提高觀念,改變觀念,要樹立法律是服務老百姓的這一觀念。法治觀對我們的立法部門很重要,這樣的基本觀的改變會對我們目前的法治觀,法律觀產生很大的影響。

編輯:王瑜

相關焦點

  • 廣州優化營商環境怎麼做?
    廣州作為千年商都和國家中心城市,是2017年中央確定的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4個特大城市之一,此次在粵港澳大灣區率先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地方立法,是廣州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法治化的裡程碑事件,將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助力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建成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的目標。
  • 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部綜合性行政法規出爐——法治是最好的營...
    但一直以來還缺少一部專門優化營商環境的法規,《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出臺剛好填補了這一立法空白,在我國營商環境建設制度史上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優化營商環境,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新形勢新發展新要求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需要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 發現法治之美丨王周戶:讓法治政府建設融入人民群眾生活
    「讓法治政府建設融入經濟發展、社會治理以及人民群眾生活之中。」11月12日,「發現陝西法治之美」鳳凰網國際智庫行活動走進西安市蓮湖區,在參觀完市民中心後,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周戶寫下了這樣的建言。
  • 人民法院優化營商環境的著力點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人民法院責無旁貸。如何能夠精準對接融入、體現司法特色,需要人民法院主動作為,聚焦關鍵,大膽創新,要著力圍繞以下三個方面用心發力,務求實效。扭住「關鍵處」,精準辦好涉營商環境案件。人民法院要圍繞主業主責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就是抓好涉營商環境案件的辦理。
  • 廈門緊扣優化營商環境主線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勇於探索先行先試做成做好廈門緊扣優化營商環境主線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廈門市委依法治市辦負責人對《法治日報》記者說,自2019年7月中央依法治國辦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活動以來,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緊扣優化營商環境這個主線,抓好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這個關鍵,精心打造特區版「楓橋經驗」,法治政府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
  •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必將促進我國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譚敬慧仲裁員2019年10月22日,《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頒布,《條例》確立了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的營商環境基本制度規範,為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奠定基礎。《條例》出臺的核心意義,在於從國家層面確立了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性行政法規,必將促進我國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
  • 大連日報評論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更是一個城市發展軟實力的重要體現。當各類市場主體如魚得水、充滿活力,大連經濟定會生機勃勃。 剛剛閉幕的市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圍繞營商環境優、創新能力強、開放程度深、生態環境良、幸福指數佳、文明程度高的奮鬥目標,作出一系列周密部署,為我們描繪出「十四五」時期和2035年大連振興發展的生動畫面與宏偉藍圖。
  •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解讀三
    通過法治化手段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最大限度激發微觀主體創業創新創造的活力,有利於把微觀主體發展動力更好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對於穩定經濟增長、促進就業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持續深化改革。我國營商環境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和短板,必須在「放管服」改革上有更大突破、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有更大進展。
  • 優化營商環境需處理好十個關係
    營商環境的本質內涵是市場主體在其運營全生命周期所付出時間成本、制度交易成本的效度,其衍生的外延包括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要素環境、設施環境、開放環境和社會環境。本文以矛盾論作為方法論,著重分析營商環境建設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認為破解營商環境體制機制障礙、全面優化遼寧營商環境,需要正確處理十大關係。
  • 多「點」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新階段要從應對國際經貿規則新變化,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推動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高度,通過完善體制機制要素和條件多「點」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敲響理念創新「鼓點」,營造多重領先優勢的治理結構。政府應與市場主體和社會主體凝聚共識、建立互信,提升營商環境建設的協同治理能力。
  • 政企糾紛專業律師團:優化營商環境更應注重法治保障
    營商環境是指市場主體在準入、生產經營、退出等過程中涉及的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等有關外部因素和條件的總和。本文將針對優化營商環境,做進一步討論分析,營商環境有哪些新需求?服務好企業,給企業一個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更注重自身的發展動力,去不斷開拓創新,提高生產力,供應豐富的產品。
  • 營造法治氛圍優化營商環境
    本報許昌訊(河南法制報記者胡斌通訊員朱迪)9月25日下午,許昌市建安區法院聯合建安區科工局、經濟開發區科工局、東城區科工局、示範區中原電氣谷發展服務中心、建安區「四個一百」辦公室組織轄區18家企業代表召開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座談會。
  • 優化營商環境需關注的十大關鍵詞
    【環球網 記者 田剛】營商環境好,則人才進、資金聚、企業興、產業旺,因此營商環境是地方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指出,「國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原創性、差異化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11月26日,2020環球趨勢大會在北京舉辦。
  • 營商環境之跨境貿易:中國海關優化營商環境改革
    三、海關在跨境貿易中改革、成效和意義在當前特殊時期,中國海關不僅是嚴守國門安全的重要監管部門,還擔任我國政府優化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度的具體實施部門這一關鍵性角色,承擔著落實國務院《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的重要任務,主導了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度的改革工作。
  • 人民時評 |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
    報告顯示,我國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積極成效,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明顯提升。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的培育之土,是市場主體的生命之氧,只有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才能真正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近年來,我國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 關於陝西省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五篇
    三是要貫徹落實好《陝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對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進行多角度的宣傳和解讀,努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5.推進中介機構健康發展。積極引導政府投資項目以競價方式選擇中介機構,保障企業投資項目自主選擇中介機構,促進中介服務市場公平競爭、良性健康發展。推進政社分開,真正從源頭切斷中介收費和行政職權的利益關聯,打破"中介性質、行政保護、行業壟斷"的部門利益化格局。
  • ...數字政府周刊第87期》—我國稅收營商環境的現狀及優化路徑
    》、《關於進一步深化不動產登記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等相關要求,現在不動產登記登記領域推行容缺受理及告知承諾制。【詳情】5.海關總署等部門推出一系列新舉措 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促進貿易便利化9月4日消息,減少單證、優化流程、提高時效、降低成本,海關總署等部門推出一系列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新舉措,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今年以來進出口通關時間進一步縮短
  • 寧吉喆:制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是史無前例、開創性工作 「5個...
    今天下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制定專門行政法規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以政府立法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提供制度保障,是深化改革開放、促進公平競爭、增強市場活力和經濟內生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條例》總結近年來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經驗和做法,把解決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政策性創新取得的改革成果,把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
  • 《民法典》與優化營商環境研討會今日在蓉舉行
    為助力交子公園商圈加快建成世界級商圈,賦能成都城市國家化營商環境,加深各界對《民法典》改善營商環境的深入了解。8月8日,《民法典》與優化營商環境研討會在成都首座萬豪酒店開展。來自全國知名高校的專家學者、律所大咖等,圍繞《民法典》實施帶來的新機遇、營商環境優化等事宜,展開深入探討。
  • 兩會今日談①|下好「硬」功夫 改善「軟」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代表...
    即日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推出兩會系列報導《兩會今日談》,每日聚焦兩會上的熱點話題,快遞兩會聲音,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本期,代表委員們將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建言獻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一個城市發展得好不好,其中一個重點就是看它的營商環境好不好。」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冠達控股集團副總裁、重慶冠達世紀遊輪有限公司總裁劉彥說道。近兩年來,她深刻感受到重慶營商環境的改變,「《重慶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方案》出臺了,政府部門也變得越來越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