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妨礙了科技成果轉化 三份提案背後故事

2021-01-09 經濟觀察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宋笛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易建強剛剛錯失了一次科技成果轉化的機會。2015年,深圳一家公司對他的無人機系統及視覺識別技術表示了濃厚興趣。

從2017年1月開始,易建強便陷入了科技成果國有資產價格評估所需要的各項瑣碎工作中,在超過半年時間裡,他不斷向第三方評估機構遞交各種材料,最終熬到意向公司自身資金出現變化,這次轉化也不了了之。

這一事件的發生,讓易建強將《改進科研成果轉化手續的建議》,作為其今年全國政協會議的提案之一。他在這份提案中表示,「現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規定嚴重影響到科技成果轉化進程」。

這不是今年兩會唯一一份有關科技成果轉化的提案,事實上,此次會議,多份全國政協委員的提案,均指向了科技成果轉換的不同癥結。全國政協委員、中關村智造大街CEO程靜在提案中建議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生態服務平臺;全國政協委員、搜狗CEO王小川在一份提案中建議科研資金向具有科研和轉化實力的企業、機構傾斜。

讓科技成果轉化備受關注的原因是:在中國新的經濟形勢下,市場對於科技這一生產要素的需求度正在不斷增加——2016年中國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萬億大關,2017年技術合同再增17.68%,超過1.3萬億;但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轉化率依然令人擔憂,一個時常被引用的數據是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轉換率往往不到10%,

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特別是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率是一個系統工程,也非「一政一策」可以完成。從前期科研資金投入方式、高校估體系;中期的中試、產業化開發投入,市場需求對接,價格評估、產權明晰;到後期的稅收優惠,種種環節均被認為尚有優化空間。「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一個系統性的工程」,程靜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科研人員:改進科技成果轉化手續

2015年,易建強有關無人機系統和視覺識別的技術被深圳一家科技企業所青睞。

協商過後,一個初步的科技成果轉化方案形成:這項技術轉移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深圳公司以1000萬的價格受讓這一技術;另一部分,易建強的團隊也會進入這家公司,配合進行產業化開發,同時佔有20%的股份,這部分股權易建強團隊和中科院之間以5:5的形式劃分。

「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轉換案例」,易建強的一位科研領域朋友曾經對經濟觀察報如此評價過這一案例。

在科技成果轉化時,需要對這一成果的價格進行評估——這一評估是為了確定科技成果的價格是否低於受讓方的開價,以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按照2016年科技部、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這一鑑定往往由第三方機構進行。2017年1月,易建強提交了第一版評估材料。

出乎易建強意料的是,這一過程持續的時間竟會超過半年。易建強對經濟觀察報表示,負責鑑定的第三方機構往往精通於財務知識,但對於科技方面了解不足,評定方式也浮於流程,過程繁瑣。

由於高校、機構科研人員在研發時往往使用了科研經費,屬於職務發明。三方機構評估科技成果估值的一個重要依據,是此前這一科技成果在科技立項中花費的科研資金明細。易建強的科研成果涉及十幾個專利,每一個專利的科研立項不同,有些專利的立項甚至是十年前的立項。這就意味著他必須將每一個專利背後的科研立項中所花費的資金明細列的清清楚楚。

在此後半年的時間中,易建強與三方機構幾來幾往,不斷補充、修改提交的資料。最終在來往間,受讓企業的資金使用出現了變動,這一轉化便不了了之。

三方機構的謹慎並非無的放矢,實際上此前就曾經有科研人員,未能梳理清晰科研經費的使用問題,而面臨司法風險。

這一事件影響下,易建強在今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中提交了《關於改進科技成果轉化手續的建議》這一提案,在提案中,易建強建議,取消技術轉讓和技術作價入股時必須將科技成果進行第三方評估的要求,同時他還建議在技術轉讓和技術作價入股的協議模板中,增加單位免責條款。

科技服務機構:加強科技中介的能力

在易建強的案例中,一個細節值得關注:易建強是基於個人關係與意向受讓企業聯繫上的。這也是目前高校、機構科研成果轉化的普遍途徑,它意味著一個能夠有力連結市場和科研機構的機制仍然缺乏。

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在2016年開始嘗試推動綠色物流,其中一項是用生物降解塑料代替目前的傳統塑料包裝。但是其中存在一個難點,生物降解塑料原材料成本為傳統塑料的兩倍,這為項目的推進增加難度。

為解決這一問題,菜鳥聯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投入了1000萬,發起了一個「綠色物流研發資助計劃」,希望能夠徵集可以在環保材料研發方面可供轉換的科研項目。菜鳥方面相關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菜鳥也是在經過多方考量的基礎上,選擇用公開徵集的方式來尋找合適的科研項目。

程靜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在海外存在一些非常有力的科技服務機構和「科技經紀人」,他們熟知市場的需求和高校、機構的科研成果,並具有專業的技能,甚至對於高校教授的性格也有全面的評估,能夠有力幫助科研成果從象牙塔走向市場。「科技服務企業的能力不足是目前科研成果轉化的一個癥結所在,現在國內的科技服務企業能做的大部分都是申請專利、申請補貼等工作,這也導致高校不知道市場需要什麼,市場也不知道高校有哪些成果」,程靜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為此,程靜在今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中提交了一份《建議打造國家高精尖產業研究中心構建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生態服務平臺建議》的提案。在提案中她表示,需要「挖掘並解決市場需求是技術成果轉化的源動力,在技術和市場之間搭建一座橋梁,解決企業需求,釋放科技資源,從而讓科技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實現產業深度融合。」,同時,程靜還建議「成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混合所有制平臺,加速建立專業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生態服務平臺」。

企業:資金向有科研和轉化實力的企業、機構傾斜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科技研發的主體並不僅僅只有科研高校——在1.3萬億的技術合同交易中,企業法人作為輸出主體的技術合同交易額佔比已經達到88%。

但是,科研經費和科技激勵政策在這些企業間的分配,仍然存在可進步的空間。「科研項目集中於一些轉化能力有限,但是擅於申請科研項目的企業,導致有轉化實力的企業參與度不足,進而導致了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同時,部分科研項目的研究方向與市場需求的對接不足,技術需求方無法和供給方精準對接,導致科技成果含金量不高,在成果轉化應用時,無法經得住市場考驗,轉化受阻」,王小川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搜狗公司此前也參與了一些科技部、北京市和海澱區的,例如863計劃、產業發展專項、重大產業專項等科研項目,王小川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其中一些項目的商業化應用情況不錯。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看到了一些現象,這些情況導致搜狗在未來是否參與類似項目上態度更加謹慎。

「比如,流程上存在一些不便,課題申報過程時間要求較緊張、多數企業不擅長政府項目的行文方式。這些流程的問題,也是造成科研項目集中於一些擅長申請國家科研項目的企業,常年佔據大量經費投入的原因之一。甚至,還滋生了為企業套取科研經費的灰色中介。進而造成遴選科研項目申報企業時,未能將科研項目經費向真正具有科研和轉化能力的企業投入」,王小川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為此,王小川在今年的政協會議中提交了一份名為《《關於創新科技研發激勵措施的建議》的提案,提出了諸如:大型企業應用類科研項目補助改為事後依稅收補助方式;視中小企業應用類科研項目增強成果轉化評審比重;依科技成果轉化效益適當減免科研核心人員個稅等建議。「目前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的核心應該在於科技激勵機制的深度優化」,王小川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相關焦點

  • 政協委員朱曉進:建議高校構建科技成果轉化的企業化管理機制
    目前,由於高校體制機制等存在的相關問題,科技成果轉化仍存在諸多難點。為此,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朱曉進提交了一份「關於促進高校成果轉化的提案」。結合在高校的工作經驗,朱曉進總結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諸多問題,比如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發展缺少相匹配的市場環境和人才工作環境等。
  • 科技成果轉化「紅娘」戴斌的30年
    會議桌的對面坐著青年「千人計劃」、北京理工大學集成計算材料工程(ICME)中心主任王俊升,他們要談的是王俊升手裡的一個鋁鋰合金項目轉化後,科技人員的股權激勵問題。做了30年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戴斌覺得自己像是為科技人員和市場牽線的「紅娘」。30年走來,戴斌感慨頗多。
  • 技術經紀人視域下如何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技術經紀人自身的專業性及資源整合能力,能夠有效解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的市場缺失問題。本文所探討的就是從技術經紀人角度出發,以市場為導向,轉變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傳統視角,引入技術經紀人這一市場角色,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流程,提升高校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有效連結市場,從而從源頭上提升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的數量和質量。
  • 加快完善科技成果研究與轉化體系 推動北京高質量發展
    關於加快完善科技成果研究與轉化體系推動北京高質量發展的提案民盟北京市委習近平在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強調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保障機制、法規制度缺失。何謂科技成果,何謂科技成果轉化的認識尚需澄清。科技成果轉化機制陳舊,社會化、信息化程度尚需提高,政策、制度保障不完善、不對稱的現象時有發生。3. 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亟待改革重構。近四十年來建立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技術轉移中心、科技交易所等平臺,曾經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科技成果轉化如何破題?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黃震說搭「三座橋」
    上海創新策源地建設需要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新動能,科技成果轉化如何破題?2020年上海兩會期間,民進上海市委提交的《關於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的建議》提案中寫到,現行法律和政策將科技成果等同於國有資產,出於對「國有資產流失」和「追責」擔心,高校院所「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的政策一直舉步維艱,嚴重阻礙了上海科技成果的技術轉移。黃震介紹,目前,科研院所和高校實行的成果轉化模式一般是在成果產生效益,作價之後,再與科研人員進行分成。
  • 科技部沈文京: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的大小「三部曲」
    中國教育在線對話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沈文京處長,就此《實施意見》以及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進行深入解讀。  2015年,全國人大修訂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2016年,國務院頒布《實施く中華人民共和 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我們稱之為科技成果轉化「三部曲」。
  • 高校如何跨越科技成果轉化鴻溝
    本報開設「轉移轉化基地經驗談」專欄,深入報導相關高校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如何尋找適合自身特點的有效方法,以資借鑑。一直以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面臨著體系不完善、轉化機制不順暢、專業性人才隊伍缺乏、需求和供給渠道不通暢等客觀現實問題,逐漸形成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如何跨越科技成果轉化的鴻溝?
  • 重慶全面深化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加速成果轉化
    記者 張亦築12月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科技局了解到,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職務科技成果「三權」下放、轉化收益激勵、轉化服務平臺建設、初創期科技企業融資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激發了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積極性,也有效促進了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 河北省設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
    為了增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速度、質量和效益,河北省自2005年起,設立省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目前,河北省科技廳會同省財政廳制定已下發《2005年度河北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申報指南》,重點圍繞奶牛、肉牛、肉羊、蔬菜、食用菌、梨、棗、葡萄等優勢農產品優良品種示範與提質增效生產技術,小麥、玉米、棉花、大豆、水稻等主要農作物優良新品種示範與優質高效安全生產技術,名優水產健康養殖技術,農藥、飼料等農業生產資料生產技術四個方面,轉化一批農業高新技術成果,為加快全省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提供技術支撐
  • 北京這所高校再獲重要獎項,成果轉化為政協提案!
    9月10日,在四川省遂寧市舉行的第十三屆現代物流科技創新大會暨2019年度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上,北京工商大學電商與物流學院楊浩雄教授團隊的科研項目&34;榮獲2019度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 關於醫學科技成果轉化的十個認識
    醫學創新成果轉化本身是一個周期漫長、投入巨大的工程,本文就編者在國內醫學科技成果轉化領域的經驗和體會,對目前的現狀和認識做一些介紹。一、國內成果轉化的整體政策環境優於國外與國外相比,國內科技成果轉化權益相關的政策規定明顯更優惠,特別是在分配比例、淨收入計算、公示和稅收等方面,明顯有利於成果發明方。
  • 【學習】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現狀調查
    文章對上海高校在科技成果轉化領域體制機制創新和實踐案例進行了說明;通過對科技成果優劣思維的探討,闡述了成果轉化模式及專利申請對科技成果轉化的影響;落腳到成果轉化人才的問題,對技術轉移中心定位及民辦和公辦模式的區別對高校成果轉化的影響情況進行了分析。
  •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三個痛點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究竟面臨哪些痛點?痛點一:互相掣肘的政策、法規從科學技術到成果應用,除了專業的人員與平臺,政策更是至關重要的推動力。事實上,目前關於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政策與法規數量繁多,但如此眾多的政策法規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起到了怎樣的作用,還有待觀察。
  • 《100件有影響力重要提案的故事》出版座談會暨「新時代提案工作...
    本報訊(記者劉彤)9月29日,《100件有影響力重要提案的故事》出版座談會暨「新時代提案工作」讀書群線下總結交流會在全國政協機關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邵鴻出席並講話。
  • 努力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高質量發展
    高校要堅持與區域崛起同休共戚、與國家興盛同頻共振、與世界進步同向共行,努力擴大科技成果的源頭供給,加快探索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途徑,不斷縮短從「0到1」「1到N」「N到100」的突破進程,著力以卓越的全面創新貫穿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一要始終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高質量發展作為高校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使命。
  • 西南交通大學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
    西南交大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譽為「科技界小崗村」改革,實現了職務科技成果智慧財產權向發明人的實際讓渡,使發明人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從實質上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通道,充分調動科技工作者進行科技探索與創新,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新驅動發展。
  • 十個科技成果轉化好工具!
    工具|科技成果轉化操作指引內容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對科技成果轉化相關制度和操作程序的制定也提出了要求,為了讓科技成果轉化程序更清晰、流程更簡便、轉化更高效內容簡介:科研成果轉化流程是高校智慧財產權與成果轉化管理的關鍵環節之一,本文以教育部科技司發布的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典型經驗、《高等學校智慧財產權管理規範》、《科研組織智慧財產權管理規範》為依據,探討高等學校(也可為科研組織提供參考)的科研成果轉化流程。
  • 中日研討環保科技成果轉化—新聞—科學網
    由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和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共同主辦的環境技術評估與成果轉化論壇今天(6月14日)在京舉行,雙方就中日環境保護技術評估與成果轉化等主題進行研討
  • 智慧財產權運營與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訓班開班
    推動科技成果在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實現價值 廣東科技報訊(記者 劉肖勇)為提升企事業單位智慧財產權運營與科技成果轉化水平, 7月30日,由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和廣東省科學院聯合主辦,華研(廣州)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智慧財產權運營與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訓班在廣東省科技圖書館學術報告廳正式開班。
  • 哈爾濱培訓技術經紀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本次培訓活動由黑龍江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指導,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主辦,哈爾濱市科技服務業協會承辦。  培訓活動旨在貫徹落實《關於推廣第二批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國辦發〔2018〕126號)、《黑龍江省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黑政發[2017]16號)精神,加強哈爾濱市技術轉移人才培養,提升技術轉移專業人才從業能力,促進技術經理人(技術經紀人)全程參與科技成果轉化,激發科技成果轉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