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二戰再敗,該不該繼續考下去?過來人給出建議

2020-12-13 刊行教育

隨著考研人數的年年增長,考研「二戰」的同學也越來越多。能夠選擇「二戰」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有魄力的行為,但是即便是「二戰」,也並不能百分之百保證成功。

考研結果出來後,一方面是面對親朋好友的冷嘲熱諷而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焦慮的循環怪圈,「我真的不是考研的料嗎」;另一方面,又有自己的不甘心,「既然選擇了考研這條路,不甘心就此放棄」在這種情況下,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繼續考研還是找工作?

在做決定前,大家首先應該分析「二戰」依然失敗的原因,這個過程是很艱難的,但是絕不要逃避,而是要實事求是地面對自己。

如果你覺得自己在能力上沒有問題,只是敗在擇校或心態上,若不甘心,你完全可以繼續選擇考研;如果你覺得是能力上的問題,那麼你就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考研、適不適合讀研,或者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複習策略,理性分析一下如果繼續「三戰」,自己能有多大把握上岸。

總之,不要空有一腔滿腔熱血,也不要自欺欺人,而是要認真審視自己,理性分析然後作出決定。

除了理性分析原因以外,我想說,我見過「四戰」才考上的,但是他告訴我他覺得後悔,因為自己把最寶貴的青春都獻給了書本和試卷,而上岸後發現「不過如此」;我也見過「一戰」失敗後直接就業的,他也不後悔,因為他覺得「條條大路通羅馬」,沒必要把青春都賭在考研這條路上。

總而言之,究竟要不要「三戰」,都取決於自己,取決於你如何看待時間與前途的關係,以及由此帶來的投入和報酬的權衡。

思考清楚了以上問題,如果你依然堅持考研,再來審視一下自己選擇的專業和院校是否合適,「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如果學校不合適,請果斷換學校,除非你有很強的名校情結,否則不要在學校上「硬磕」。

如果你想放棄考研,那麼也不要被就業的壓力嚇倒。

二戰的最大機會成本就是會錯過校招,而這是應屆生最大的就業渠道。但是錯過了校招並不代表著就錯過了所有的就業機會,就算工作再難找也要硬著頭皮從考研失敗的情緒中走出來,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把心思投入到找工作的大任當中去。無法參加校招就參加社招,工作總能找到。其實,很多時候難的並不是找工作,難的是選擇大膽地向前邁一步。

尚年輕,考研失敗哪怕多次其實也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選擇依然有很多,年輕時走一些彎路錯路並不是壞事,只要這些挫折不把我們的銳氣信心全部折損,就是利大於弊的。

相關焦點

  • 孩子25歲,考研二戰又敗,該何去何從?
    2019年考研複試火熱進行中,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啊!前天,我一朋友在朋友圈曬孩子的考研佳績,雖然複試幾經波折,最後還是被復旦大學錄取!興奮之情爆表!可碰巧的是同事的孩子,今年考研二戰失利,同事有點鬱鬱寡歡。
  • 考研失敗後到底該不該選擇「二戰」呢?張雪峰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考研失敗後到底該不該選擇「二戰」呢?張雪峰給出了這樣的建議!如今考研已經成為了當下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主要也是因為大學生人數變得越來越多,不少畢業生總是抱怨就業壓力太大,甚至有時候會遇到幾十人甚至幾百人競爭一個崗位的情況,所以同學們為了能夠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紛紛選擇了考研,不過考研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每年都有很多同學被刷下來,那麼對於這些第一次考研失敗的同學來說,到底還該不該選擇考研「二戰」?
  • 考研二戰失敗了,到底要不要繼續堅持下去?張雪峰給出這樣的建議
    考研二戰失敗了,到底要不要繼續堅持下去?張雪峰給出這樣的建議考研是當下的一個熱門,二戰考研的學生很多,可是,二戰考研失敗後,自己到底還要不要堅持呢?這成為了多數考研生的一個難題,下面就聽聽考研名師張雪峰的建議吧。
  • 2019再戰,拒絕再敗!致二戰的你
    很多同學沒出成績糾結焦慮,出了成績更糾結焦慮,複試怎麼準備?分不上不下,是否要調劑?還是二戰?回顧這一年的考研路程,在這段孤獨的旅程上哭過、迷茫過、焦慮過、忐忑過,其中的滋味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述飛也衷心感謝每位同學一路的支持與陪伴。
  • 二戰這一戰,到底該不該戰?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數據顯示,隨著考研人數不斷的增加,考研大軍中往屆生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截止2019年,往屆生的佔比就已達到48.2%。也就是說,將近一半的考生是往屆生。並且根據這樣的趨勢,未來往屆生考研的比例還將繼續增加。在這千千萬萬的二戰大軍中,二戰並不丟人,連二戰的勇氣都沒有的人才丟人。
  • 二戰考研最該考慮的兩個現實問題,不做好選擇依舊難成功上岸
    2020年考研可以說是已經接近尾聲了,也將會有新一批參加考研的小夥伴加入到2021年的考研隊伍中,每年考研隊伍裡,有應屆畢業生考研的考生、二戰的考生、在職考研的考生……不管是哪一種考生,面臨的壓力都很大,面臨的壓力也不盡相同,今天知之君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關於二戰考生的一些選擇難題,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吧:二戰考研最該考慮的兩個現實問題,不做好選擇依舊難成功上岸!
  • 土木工程專業該不該考研?或者繼續讀博,聽聽考學長的建議
    對於土木工程專業該不該考研,是否需要繼續讀博這個問題,曾經也是困擾我整個大學的問題,但我最終還是選了考研。我本科的專業也是土木工程,當時萌生考研的想法主要是想提升學歷,其次是避免本科畢業後的簡易工作環境。
  • 那些選擇在家專職「二戰」考研的同學,再落榜該怎麼辦
    每年的大學畢業後,同學們都將各奔東西,大部分同學選擇工作,可還有小部分同學,他們對生活還是充滿著不甘心,選擇花一年的時間二戰考研,或者二戰考公。再戰提不起勇氣,放棄又不甘心。他們到底該何去何從?我們班裡的那幾個同學全部選擇全職備戰考研,考公。剛開始我並不理解,我以為邊工作邊讀書並不衝突,慢慢的我懂了,他們的人生關鍵時刻是不容許有任何僥倖心理的,在人生關鍵節點的選擇上,沒有人會允許有任何一種風險對自己進行幹擾。
  • 考研堅持不下去了該怎麼辦?
    先等等,我這個二戰學姐還沒說啥呢,怎麼就堅持不下去了?考研很難,但是放棄也就一瞬間的事,這樣的話就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啊,不可惜嗎?●為什麼堅持不下去?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多問問自己原因!這個方法是我高中老師教給我的,想不出來的時候就寫下來!
  • 研究生在學人數將破300萬,學生是否都該考研?過來人給出建議
    隨著教育的發展,現在的整體教育水平和教學資源都在進步,人均學歷也有所提高,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而且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學歷要求也不僅僅滿足於大學本科,他們還想去更高的平臺深造。2020年研究生在學人數將突破300萬據教育部相關數據顯示,我國2020年研究生在學人數將突破300萬,這無疑是一個龐大的數字,要知道,在1949年的時候,我國的研究生在學人數僅629人,經過了70餘年
  • 考研落榜後,學生是該準備「二戰」,還是直接找工作更好?
    不管怎麼樣,結果出來了終究是需要勇敢面對的,考研落榜後,學生們就需要面臨下一輪選擇了,是該準備「二戰」,還是直接找工作更好?成為了大家糾結的問題,今天就和大家談一談考研落榜後的選擇!1、準備「二戰」,選擇繼續深造一些成績不錯的同學在高考時,發揮失利沒有考上心儀的大學,就讀了普通的本科院校,所以想通過考研實現自己的「名校夢」,自身實力不錯,而且意志力堅定,目標非常明確的話,再複習一年考一次是可以的,而且有過一次失敗的經歷,從中吸取教訓
  • 21考研:考完研應該做些什麼?該不該放飛自我?
    今天是考研的第二天,經歷過兩場考試後,除了部分28日繼續考試的同學,大部分21考研人迎來了「解放」,寒窗苦讀了一年時間,終於結束了檢驗成果的考試,此刻的你想要怎樣的度過接下來的時間呢?今天遼小都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考研後我們應該做什麼?該不該放飛自我?
  • 2020考研落榜,找工作OR二戰,我該何去何從?
    6月過半,在20考研中失利的同學們面臨著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是二戰還是工作?在這場疫情的影響之下,又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想必大家一定是十分焦慮。想脫產學習,再來一年?又怕第二年又考不上,在家待業還覺得自己在啃老。
  • 到底該不該二戰? | 研究生了沒
    CV:亞酸 五噠噠原案:霸霸隨著各大學校複試的結束2017考研終於要落下帷幕榜上有名的同學可以鬆一口氣開開心心地等待開學沒考上的同學打算二戰嗎每一年的形勢都會被刷新考研的風險也越來越大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 考研二戰數學的逆襲成功經驗
    考一次不就夠了嗎?大概是因為我浪費了第一次的考研時光而心存遺憾,對自己期望太高卻失望之後的不甘,更多的是我在數學方面下了很大的無用功卻一心想要徵服它享受那一刻的喜悅,從一戰的數二80分到二戰的數二137分,這50多分的鴻溝是我靠著自己的理解和努力收穫的,也是數二成功拉分,給大家分享一下自身兩次考研對數二的一些坑和理解之處,希望對大家有用,也希望今年的你可以甩開眾人成功上岸。
  • 考研二戰失敗,我該如何找工作?
    @那年花開等考研出分,就像等死刑,差8分。結束了,我根本不敢想像自己的慘狀,覺得自己沒倖存下來。@飄蕩的靈魂是二戰。去年離複試差一分,今年英語作文沒寫完。考研二戰失敗,不是應屆生了,該如何找工作?我到底怎麼辦,到底怎麼辦啊。
  • 考研二戰失利,天都黑了!過來人:還有比你更慘的!
    考研的成績塵埃落定後,很多學生都唉聲嘆氣,尤其是考研二戰失敗的同學,更是難過的不知所措。再加上目前是正處在疫情期間,每天都呆在家裡,不知道如何是好,真的是非常迷茫。我只能說考研二戰失利不算最慘的,我身邊還有考研三戰失敗的,但是人家說明年繼續考,我覺得這種心態就很好,只不過你們唯獨不同的是他現在在職工作,所以她根本就不用擔心考研屢次失敗的問題。
  • 考研失敗,是否應該繼續二戰?我建議這幾類人最好先工作
    如今隨著社會上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通過考研來提升自己。研究生畢業,不僅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而且對本專業領域的技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而近些年隨著考研人數的增多,每年考研失敗的人也會越來越多,考研失敗,就會有人選擇二戰,甚者三戰。然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考研,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讀研,到底哪幾類人不適合讀研呢?
  • 考研為什麼會失敗?二戰、三戰如何擇校才能保證上岸?
    第三類考生的情況比較棘手,因為這一類人的發揮很不穩定,建議多與老師、同學、家人溝通,及時調整心理狀態,這類考生如果心態調整不佳,可能降低目標也於事無補,所以一定要把自身狀態調節到最好,考研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一場「心理仗」。
  • 二戰考研,戶口該如何調動?
    但是畢業後,由於未能找到工作而打算二戰,那麼這時候戶口該如何調動呢?二戰考研的所在地又是否和戶口有關呢?這裡小編來為大家做下解答。畢業後戶口怎麼調動首先我們要知道,畢業生畢業後,如果沒有找到接收戶口的單位,戶口要「打回原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