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二戰失敗,我該如何找工作?

2020-12-25 中博教育ZBG

2019年2月15日,對很多同學來說,一定是極其煎熬的日子。這一天,考研出分了,也是從這天起,「考研成績」和那些哭泣的表情,就一直霸佔了熱搜。

@梧桐半夏

為了考研,辭了工作,如今我沒有班可上。等了兩個月成績,就做了兩個月噩夢,每天晚上都是大大小小、又好又壞的夢,從沒停過。

@那年花開

等考研出分,就像等死刑,差8分。結束了,我根本不敢想像自己的慘狀,覺得自己沒倖存下來。

@飄蕩的靈魂

是二戰。去年離複試差一分,今年英語作文沒寫完。考研二戰失敗,不是應屆生了,該如何找工作?我到底怎麼辦,到底怎麼辦啊。

考研結束了,有人在安心準備複試;有人還在焦急的等待國家線和校線,在調劑和找實習、工作中徘徊;有人糾結於二戰還是工作……

不論最終結果如何,是繼續讀研還是參加工作,對考研黨來說都是好事。考研也好,讀研也罷,這也只不過是人生中的小插曲,而非必經之路。人不可能一輩子只讀聖賢書,終究還是要參加工作,要到職場上去歷練。

1.不是應屆生,該如何找工作?

考研是一場孤注一擲的前行,在考研失敗後,找工作成了最為重要的事。

根據教育部數據,2019年有290萬考研黨,但僅有72萬人考上,218萬人成了陪跑,且這290萬人中有將近半數是往屆生。

相對於應屆生,往屆生找工作存在一定的難度。一來失去了應屆生的身份,不能實習,也不能參加校招;二來很多企業在社招時,往往都要求1-3年工作經驗。所以,往屆生成了求職市場上較為尷尬的存在。

2.對找工作,應該有個初步的規劃。

首先根據自己的專業或者興趣,確定求職的行業和崗位。可以通過招聘網站了解現在企業的招聘要求,對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較為合適的崗位。

認真製作簡歷,梳理一下大學四年的經歷,尤其是一些實習經歷、校園經歷、項目經歷,回顧一下當時自己具體做了什麼,收穫了什麼。

寫好簡歷之後,要勇敢的去投遞和面試。在簡歷投遞和面試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不斷優化修改簡歷。

3.突破自身局限,實現自我升級。

若你家境平平,又沒有名校背景,更沒有突出的專業優勢,那麼你現在要做的就是突破自身局限,實現自我價值升級。

突破自身局限有什麼方法?

當然是學習。

知識是無止境的,人一生都需要學習,學習能讓你獲得很多東西並提升自己。現在這個社會,學歷的確很重要,但能力更重要。通過學習,能使自己的能力達到目標工作的要求。當然學習有很多方式,看書、聽課、工作歷練等等。

如何實現自我價值升級?

無非是考證。

與其羨慕別人的優秀,不如沉澱下來打磨自己。爭取早日考下一些專業資格證書,並進行一些社會實踐。

前不久,關心祖國大學生成長的人民日報推薦了13張高含金量的證書,你可以選擇心儀的證書,並給自己制定一個考證計劃。

CPA證書

作為財會領域頂尖級別的證書,擁有CPA這種頂級證書是對專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最好的證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頂尖金融名企,都將CPA證書視為招聘人才的重要考量,可見含金量之高。考生在考證時,更多的趨向於其地位的穩定性。因此,在財會行業,CPA一直都是會計人的終極目標。

ACCA證書

ACCA證書排名僅次於CPA,ACCA在國內被稱為國際註冊會計師,是全球權威的財會金融領域的證書之一,更是國際認可範圍高的財務人員資格證書。在國際上,ACCA的含金量非常之高。在一線城市,擔任名企以及外企的國際財務人員,ACCA幾乎成了必備證書。

如今,證書在就業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很多名企在招聘時,都會要求具備某些證書,這種情況下,擁有CPA、ACCA等證書,便成為企業之間爭搶的香餑餑。

對於大學生而言,一張白紙式地走向社會,能力難以直接衡量。這個時候,擁有一些類似ACCA、CPA等高含金量的證書,將給你帶來加分作用。對於財會人來說,多一個證書傍身,在職場上就多一個籌碼。相比身邊的人而言,在找工作和升職加薪時就多一分機會。有能力才是自己一輩子的籌碼,有證書才是財務人的依靠。

不論今天你有多麼迷茫,總有一天,你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我們要做的是在失敗的時候,收拾心情,重新整裝待發,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道路,並勇往直前。

相關焦點

  • 2020考研落榜,找工作OR二戰,我該何去何從?
    6月過半,在20考研中失利的同學們面臨著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是二戰還是工作?在這場疫情的影響之下,又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想必大家一定是十分焦慮。想脫產學習,再來一年?又怕第二年又考不上,在家待業還覺得自己在啃老。
  • 考研二戰失敗,中間沒有找過工作,還算不算應屆生?
    對於考研來說,只要不是當年畢業的學生,都只能以往屆生的身份報考。對於二戰的學生來說,如果考研又沒有成功,找工作時還算應屆生嗎?首先關於什麼算是「應屆生」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以國考為例,不同的省份對應屆生的定義不同,國家規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在2年內沒有找到工作,可以按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但是我們在找工作時,企業對應屆生的定義往往是,當年畢業的高校學生才稱為應屆生,也就是說從學生拿到畢業證到下一屆的考生畢業前的這段時間都算應屆生。
  • 工作還是二戰,考研失敗的人需面臨這樣的選擇
    然而,對於第一次考研失敗的人來說,又是考研的季節,該如何抉擇,對於第一次失敗心有不甘,是先工作,還是繼續二戰。大學生找工作工作經驗的缺失,二戰也未能上岸,那麼這個選擇壓力巨大,反過來,如果選擇了工作,雖然能夠短時間內解決經濟負擔問題、爸媽也露出滿意笑容,同時,在職場方面也會有一些經驗「加成
  • 考研落榜後,學生是該準備「二戰」,還是直接找工作更好?
    不管怎麼樣,結果出來了終究是需要勇敢面對的,考研落榜後,學生們就需要面臨下一輪選擇了,是該準備「二戰」,還是直接找工作更好?成為了大家糾結的問題,今天就和大家談一談考研落榜後的選擇!2、直接找工作考研落榜後,有些學生會選擇直接找工作,一部分同學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考上了就去深造,落榜了也沒有關係,有的同學是出於家庭經濟條件的原因,不想給家裡造成負擔,選擇直接就業。
  • 考研二戰失敗,一無是處沒有任何實習經驗,我還能找到工作嗎?
    對於大多數考研生來說,出成績的日子猶如刑場前的最後宣判。到底是「絕處逢生」還是「置之死地」都在查出分數的一剎那瞭然。尤其是在考研困難重重的2019年,這一年考研人數劇增,75%的超高淘汰率都讓很多人夢斷考研路。尤其是對於那些二戰,三戰一直失利的學子來說,「上岸」成了遙不可及的夢。
  • 考研失敗就工作,不甘心就二戰!百因必有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想說人生軌跡每個人都不同,不要焦慮,這不算失敗,只是人生的一個小插曲而已。@網友三:考研失敗兩次,心灰意冷考公務員結果一次上岸,找到了Mr.right擁有了穩定的感情。考研失敗那兩次真的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時光,無數次的否定自己感覺活著對不起自己對不起父母,但是我現在只想說不論怎樣都不要放棄努力樂觀的自己,上天給你關了一扇門,也許真的會給你來一扇窗的!
  • 211大學本科生,考研二戰985大學失敗,選擇三戰還是直接工作?
    211大學本科生,考研二戰985大學失敗,選擇三戰還是直接工作?考研雖然是本科畢業生其中一種好選擇,除此之外,就業、考編、考公都是不錯的出路,但是大部分想在名校讀研的考生還是願意多花幾年時間奮鬥,爭取達成所願。
  • 考研為什麼會失敗?二戰、三戰如何擇校才能保證上岸?
    每年考研大軍裡面都有很多二戰、三戰的同學,這樣的的考生常常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要換學校嗎?這個問題看似很沉重,但是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二戰、三戰的考生往往比一戰的考生更迫切希望上岸,那麼二戰、三戰如何擇校才能保證上岸?
  • 考研二戰失敗,沒有應屆生身份不好找工作,求有經驗人指點迷津?
    雖然已經開始工作了,但二戰失敗的經歷是埋藏在我心裡永遠的痛。面試的老師說我很優秀,筆試成績是最高的,只是面試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小失誤,但他可以幫我介紹,調劑北京別的學校的這個專業。那所學校雖然不錯,但比我現在的學校差了些,我婉言謝絕,開始了二戰之旅。因為周圍的同學要麼工作,要麼讀書了,我也不想過於依賴家裡,就一邊實習,一邊二戰。實習的補貼很少,但剛剛夠付我租來的那個房間。
  • 考研二戰失敗的感受
    我不知道有些人怎麼那麼順利,那天成績出來後,我硬是楞了半天,辛辛苦苦一年二戰真的很不容易,記得一戰時,總分還可以,數學傻眼了,為此我晚上哭了好幾次,這次,我感覺心衰,真的,一直煩,一直難受,每天睡前,醒來都可煩,總會想到考研失敗的事,感覺人生跟沒有希望似的,
  • 考研二戰再敗,該不該繼續考下去?過來人給出建議
    考研結果出來後,一方面是面對親朋好友的冷嘲熱諷而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焦慮的循環怪圈,「我真的不是考研的料嗎」;另一方面,又有自己的不甘心,「既然選擇了考研這條路,不甘心就此放棄」。在這種情況下,到底該如何選擇呢?繼續考研還是找工作?
  • 二戰考研如何走出失敗壓力、重拾信心?
    俗話說「失敗乃是成功之母」。二戰更多考的是環境因素和心境,你們敢於破釜沉舟的追逐夢想,還能巨大的壓力下堅持初心,那麼如何在面對就業壓力和經濟能力的情況下堅定信念,在枯燥的重複學習中獲得成功呢?如果你已經明確了自己的院校和專業,那麼請堅持。
  • 考研失敗,需要二戰嗎?
    >每年 ,考研大軍中都有許多學生沒有為考研做好準備,害怕步入社會,害怕面對競爭,害怕面對失敗,對畢業生就業沒有方向或計劃。第三類:心理承受能力心態處理不好的人,一戰極有可能會失敗,雖然我們會在「一戰」中積累出不少的經驗和教訓,但「二戰」的壓力是不限於學習複習上的,還有家庭、工作、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壓力,如果承受不了「二戰」的心理壓力,
  • 考研失敗後到底該不該選擇「二戰」呢?張雪峰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考研失敗後到底該不該選擇「二戰」呢?張雪峰給出了這樣的建議!如今考研已經成為了當下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主要也是因為大學生人數變得越來越多,不少畢業生總是抱怨就業壓力太大,甚至有時候會遇到幾十人甚至幾百人競爭一個崗位的情況,所以同學們為了能夠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紛紛選擇了考研,不過考研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每年都有很多同學被刷下來,那麼對於這些第一次考研失敗的同學來說,到底還該不該選擇考研「二戰」?
  • 想在名校讀研,二戰考研失敗換來的經驗,2021考研黨注意避坑!
    那些二戰考研失敗的同學都經歷了什麼?犯了這些錯誤想讀研都難!考研成功之後,很多考生會曬出自己被錄取的結果著實讓人羨慕!也有同學被邀請去分享自己的備考經驗,但很少有人關注那些考研失敗的人。在小水看來,有的考生二戰考研失敗換來的寶貴經驗,才更值得考生注意,特別是踩過的坑避開之後,考研成功的概率就大了很多!小水今年遇到一個二戰的考生,她報考的是江南大學,但是她全力複習一年,考出的成績還沒去年高。她的總分只有351,單科線英語只有48分,連調劑的資格都沒有。要知道她去年總分還有360多,還能調劑讀研呢!
  • 考研失敗,是否應該繼續二戰?我建議這幾類人最好先工作
    如今隨著社會上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通過考研來提升自己。研究生畢業,不僅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而且對本專業領域的技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而近些年隨著考研人數的增多,每年考研失敗的人也會越來越多,考研失敗,就會有人選擇二戰,甚者三戰。然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考研,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讀研,到底哪幾類人不適合讀研呢?
  • 二戰考研失敗的我打算轉戰雙非院校了,雙非一本值得讀嗎?
    文:大學老班長二戰考研失敗的我打算轉戰雙非院校了,雙非一本值得讀嗎?就業難,考研熱,普通本科的學生希望通過考研考入985、211高校,圓自己的名校夢,也造成了普通本科考研的學生越來越多。但現在考研形勢很嚴峻,選擇大於努力,我想穩一點報考一個雙非一本,是否就像他們說的沒有可讀性呢」弄清自己考研的目的
  • 三次考研全都失敗的我想告訴你:我為什麼執著於考研
    這個時候的我對於考研、科研、工作這些關於未來的詞彙沒有任何直觀的認識,缺乏社會實踐經驗也沒有任何正式的實習經歷。此時的我對於為什麼考研基本上沒有任何認識。只是聽到許多同學都在討論考研,家裡人也一直說考研之後工作會很好找。當時的我也沒有想從事的工作或者想去的公司,似乎考研就跟高考一樣成了我唯一可選的出路。
  • 二戰學姐考研心酸失敗史!
    二戰學姐表示,考研大概就是可惜——無奈——奮起——平靜的過程吧!說著說著就想流淚,我已經準備了一年半,簡直要崩潰了,複試翻車的我感覺很難受,接下來好好聽,我就跟大家說說從得知成績到現在的一些經歷和感悟!
  • 2019考研失敗選擇二戰與應屆生考研有什麼區別?
    2019考研國家線發布,相比以往今年分數線上漲比較大,尤其像經濟學管理學上漲都有15分之多,很多考生可能會沒有過線或者是沒有達到學校分數線被刷掉或是調劑失敗,肯定會有很多考研人會選擇二戰,其實近年來考研二戰甚至三戰的人佔比也是越來越多了,目前很多剛剛準備二戰的考生可能會不清楚考研二戰跟應屆生考研有哪些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