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學本科生,考研二戰985大學失敗,選擇三戰還是直接工作?

2020-08-27 研路有你

211大學本科生,考研二戰985大學失敗,選擇三戰還是直接工作?

考研雖然是本科畢業生其中一種好選擇,除此之外,就業、考編、考公都是不錯的出路,但是大部分想在名校讀研的考生還是願意多花幾年時間奮鬥,爭取達成所願。

不過,考研競爭越來越大,二戰考研上岸的依舊是少數,還肯選擇三戰考研的人更是勇氣可嘉,但失敗的危險依舊伴隨。那麼,本科是211大學的考生,二戰考研失敗,是選擇三戰名校研究生還是直接工作?

保研失敗,二戰985大學又失利,作為211大學的考生應該何去何從?

近來收到一位考生家長的留言諮詢,他的孩子今年二戰失敗,調劑也沒成功,一直在糾結要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再考一次。回想當初他孩子的考研經歷,不禁令人唏噓。

當時第一次考研,是在保研失敗的情況下。當時這位考生一直是按照保研準備的,但是到了九月份才發現沒有獲得保研名額,這個時候才準備考研,確實來不及了。幾個月的時間備考,沒有考出理想的成績來,這是第一次失敗。

由於這位考生本科是211大學的管理類專業,考研擇校方面肯定不會低,因而第二次考研選擇的是一所985名校,但是考研的結果是分數沒有達到學校的複試線,可以調劑讀研,但調劑至今也沒有成功。

這位家長覺得自己孩子的基礎還算不錯,在第二次考研的時候覆習不到位,功夫沒下到,所以再次失敗。如果要他的孩子直接工作的話,無論是家長還是考生,都會覺得不甘心。但是再考的話,卻沒有多大的信心,這才如此糾結!

比較讓小水欣慰的是,難得有家長願意支持孩子再考一次研究生。對於這位家長的情況,他的孩子繼續考研與否,先不要操之過急,最好是先和考生溝通一下,看看他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打算。

經歷過二戰的人,肯定都知道二戰的苦和累,三戰的話這種壓力和苦累是呈幾何倍增長的,不少人不願意選擇,寧願去工作。如果這位考生願意再考一次,那麼工作就暫時別找了,父母既然支持,那就再給多給他一次機會。

由於他本科是211大學,所以在擇校方面最低也要選個211大學,也可以再次嘗試衝擊二戰時候的985名校。不過,在決定三戰考研之前,以下的這些問題要提前做好,讀研才更有把握!

01、總結失敗經驗,看看有沒有可能再考成功的可能

第一次保研失敗,是因為保研失敗,考研時間不充足,沒準備好,沒考上情有可原,那就不用提了。但是二戰的時候報的學校是985,沒有過線,也沒有調劑成功。需要總結出具體原因,到底為何失敗?

沒有達到複試線,是不是英語或者專業課考差了?二戰的成績距離複試線差了多少?這些都需要考慮清楚,要是因為英語單科線沒過,可以考慮報個英語方面的課程。若是專業課差了,那就得在專業課上多下苦功夫。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初試成績,爭取過複試線!

02、要不要降檔換學校?或者堅持考985名校

985大學還是非常有難度的,特別是清北複試線不低,又難考高分。若是三戰堅持985,看看差距,能不能通過一年的刻苦努力達到複試線,有沒有成功讀研的可能。不然的話,考慮是不是要降檔換一個穩一些的211大學?比如自己的本科院校,這種情況比較穩,關係和資源也比較好獲取。

03、考研三戰失敗的打算,如何從容應對?

考研三戰成功上岸,自然是可喜可賀,那就沒啥顧慮,去讀研就好了!但是既然選擇三戰考研,再考也有失敗的可能,也得提前想好失敗的打算,最起碼要想清楚未來的出路。

三戰失敗後再考的同學小水沒有遇見幾個,而且那時候作為父母也多有懈怠,很可能從支持轉為反對。所以,三戰破釜沉舟考一次,考上了就去讀研,考不上調劑讀研,去差一些的學校也行,不然就只能去工作了。

俗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這位家長要和考生說清楚,再考也儘量一次成功。要是沒有打算再考,趁著現在還有一個月的調劑時間,再看看有沒有可以去的調劑院校,興許還能抓住最後的二次補錄的機會,調劑讀研。

於小水而言,個人是主張考生再考一次的,但是三戰的壓力非常大,有的考生可能不願選,或者在中途放棄。作為父母的話,能鼓勵儘量鼓勵,多給一次機會,多點支持。能考上,在名校讀研,畢業後的前景是非常好的。

現在最重要的是調節心態,家長最好找個時間專門和孩子好好聊一聊,不要讓他沉浸在失敗中沉淪,這樣對他成長極為不利。以後的路怎麼走,讓他想清楚,如何選擇在他。要是他真有魄力再考一次,打心底想在985名校讀研,我相信三戰考研的話肯定不需要家長催促,他自己就會加倍努力的。

其實,本科是211大學的考生在就業方面,肯定好過一般大學生,在某種程度上,不考研也容易拿高薪。但不可否認的是,本科是名校的考生在考研複試和調劑時比較有優勢,讀研出來後也更有前途。

如果你連續兩年考研,報考的都是同一所985名校,但分數都沒有達到一志願的複試線,你會選擇三戰嗎?如果選擇第三次考研,你會堅持當初的選擇,還是降檔選擇一所容易考上的大學呢?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相關焦點

  • 考研為什麼會失敗?二戰、三戰如何擇校才能保證上岸?
    每年考研大軍裡面都有很多二戰、三戰的同學,這樣的的考生常常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要換學校嗎?這個問題看似很沉重,但是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二戰、三戰的考生往往比一戰的考生更迫切希望上岸,那麼二戰、三戰如何擇校才能保證上岸?
  • 為何很多人在考研失敗後不再二戰?原來這些好選擇不比讀研究生差
    考研調劑正在進行中,最近看到不少考生曬出自己被錄取的消息,小水也替他們高興。但是也有一些報考211或985名校研究生考研失敗的同學,因為發揮失常,只能調劑讀研或者再考。也有一些考研失敗的同學卻沒有這麼做,即使考的不好,他們沒有想過二戰,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有比二戰考研更好的選擇嗎?2020考研失敗後考生應如何面對?這些好選擇不輸於考上研究生提到二戰考研,很多考生內心深處是非常懼怕的,經歷過考研,那些努力學習的人還沒考出好成績,知道備考的苦,所以不願選擇二戰考研。
  • 考研調劑時,為何不建議雙非應屆生選211大學的非全日制研究生?
    如果本科出身較高,211或985的本科生,肯定不會考慮非全日制研究生,哪怕是985大學的。今年調劑的情況不容樂觀,調劑讀研確實很難,雙非的211大學可以讀,但大部分的人都不願選。現在選擇考研的人非常多,對於大部分的考生來說,普通大學的研究生讀出來沒什麼大的作用,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考211和985了,就連用人單位也是喜歡要名校的研究生。
  • 為何在考研大軍中很少見到985大學的本科生?並非是他們不考研!
    如今考研似乎成了各大高校本科生普遍的選擇,不少人是為了躲避就業壓力,也有人是為了求一個高學歷,但大部分的同學都是被形勢所迫,別人都考研就,自己不考研,無論是就業還是升學豈不是都比別人矮一大截?小水認識一位二戰考生,他花了近三年的時間才考上華東師範大學,當時他選擇的復旦大學,但因為太難考,招生名額又少,所以改選了華東師範大學。在備考和改還學校的過程中,和他一起備考的大都是普通大學的本科生,到了複試階段也沒有遇見幾個本科是985大學的同學。相反,和他一樣考上研究生的都是二本大學的學生,其中還有的是跨專業考研的人!
  • 為何985本科生考研失敗,寧願出去工作也不願調劑到二本讀研?
    為何985本科生考研失敗,寧願出去工作也不願調劑到二本讀研?2019年考研已經結束,但是考研失敗的同學卻在尋求出路,不少同學選擇了二戰。但是也有不少人調劑成功了卻放棄了讀研的機會,其中有很多都是985大學的本科生。
  • 二本大學的本科生,考研能否考上211或者985大學?
    二本大學的本科生,想要以211或者985為考研目標,可行嗎?我覺得還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在我看來,二本大學和一本大學的學生相比,剛開始的差距很可能差在高考時的臨場發揮上,或者差在其他方面的偶然性上。就拿我外甥女來說,以她在高三階段的平時成績,雖然考取985或者頂尖的211是有難度的,但是她想要爭取考上好一點的一本還是完全有希望的。但是高考第一天,她感冒發燒了,高考當天就發揮得不怎麼樣。高考成績出來後,她被省內的一所口碑不錯的二本大學所錄取。我們知道,高考,不單單是你分數夠了就能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還要看你的高考分數在你所在地區的位次是多少。
  • 想在名校讀研,二戰考研失敗換來的經驗,2021考研黨注意避坑!
    如今考研成了大部分考生的普遍選擇,不少考生為了自己能進211或985名校讀研不惜選擇二戰。但是細心的同學發現,有很多二戰考生在第二次參加研究生考試之後,考出的成績反而不如第一次。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 雙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襲到211或985名校讀研,這條路到底有多難?
    雙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襲到211或985名校讀研,這條路到底有多難?近幾年考研是大部分本科生普遍關注的問題,而關於研究生和讀研的話題時常霸佔熱搜榜。對於211和985名校是大多數考生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但是高考考上的人不多,很多人為了讀取名校就選擇了考研這條路。雙非名校的考生想通過考研這條路來改變現狀,也想借著自己的努力成就未來。然而不久之前南郵研究生自焚事件讓導師的師德問題擺在大眾考生的面前,也曾有考生控訴考研名校在研究生錄取時存在性別歧視,更有某些研究生學術造假使得更多的大眾對考研產生了懷疑。
  • 北大本科畢業,考研考了個雙非,這個選擇錯了嗎,評論區直接炸了
    考研,現在已經成了很多大學生的標配。尤其是一些本科雙非的大學生,為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無不在拼命爭取考上985,211院校的研究生。 儘管第一學歷不怎麼樣,但至少讀研的學校相當不錯,至少能反映在大學的學習相當不錯,至少在學習上一直呈現上升趨勢。
  • 勸專科生放棄考研,只因報考211大學沒資格?真實原因到底為何?
    為何很多人會勸專科生放棄考研?想在211大學讀研,專科生應該如何備考?如果你打算考研,親戚朋友卻勸你放棄,你會繼續堅持嗎?如果你是因為沒資格報考211大學,你會直接放棄考研,還是想辦法獲得報考資格?在很多計劃考研的專科生面前,這看似不是問題的問題,卻讓他們犯了難!
  • 本科讀985、211和考研讀985、211的含金量差異
    兩者難度不同 2019考研報考人數達到了290萬,6月份的高考報名人數是975萬,雖然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是競爭的激烈程度還是有明顯差距的。 對比研究生,近年來的報錄比大約在3:1,最近的2017的數據更是達到了2.5:1,錄取率為40%,985高校的平均報錄比大學也在10%左右,211高校還更高一些。
  • 你選擇用三年保研上岸,還是用三年考研上岸
    考研是不是需要三年這個不是我說的,而是看很多情況來定,從去年大熱門考研的人數340萬來算,全國的本科生人數也就340萬,這從廣義上理解就是全部本科生都去考研了,但是事實上是很多人進行著二戰或者三戰,據我的一個朋友說,他現在已經是教育學知名的考研教育大V,他說其實每年買他課考研的學生,百分之七十都是考不上,這些人中有一大半都是要二戰或者是三戰,但是這樣的事實考研機構又怎麼會如此大的宣揚哪?
  • 三本學生考研985/211失利,能調劑到二本院校,該調劑還是二戰?
    ,該調劑還是二戰,或者是放棄讀研之路,直接去工作呢?道理有幾點,如下:1、如果作為一名三本學生,當年並不是因為高考嚴重失誤,發揮得很不好,本來可以考入一個很不錯的大學的,結果只能進入三本就讀,也就是說,當年的個人成績也就三本水平的話,那麼,個人的學習能力,相比於985/211的學生,還是有一些差距的,這個真不能否認。
  • 考研失敗就工作,不甘心就二戰!百因必有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今天小編給一些考研失利的童鞋們分享一些故事,我們都清楚,考研固然重要,但考研失敗不能代表我們的人生就註定平凡!1、二戰失敗,選擇另外的出路網友一:今年二戰失利,在分數出來後感到傷心夢碎,但是不後悔自己曾經的努力與掙扎。
  • 考研考985、211大學英語要過6級嗎?考過六級還是有好處的
    考研名校是很多人的夢想,考上以後不論是在個人自信、學習環境,還是求職找工作當中都是非常有好處的,當然好的學校所存在的競爭自然也更大。除了考生之間的競爭以外,考研考985、211大學需要過英語6級嗎?這是一位網友私信我的問題,今天就來解答下,本科生們有必要了解一下。
  • 不是211大學,也不是985名校,這樣的雙非大學研究生值得讀嗎?
    不是211,也不是985,這樣的雙非大學研究生值得讀嗎?從最近幾年就業的形勢看,本科學歷已經很普遍,就算是研究生畢業時都不見得一定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這就使得很多同學在考研的時候只把目標鎖定在211和985名校,以期望借用名校的光環,為未來的自己增磚加瓦。
  • 清北本科去上師大讀研究生,是考研難了,還是研究生文憑值錢了?
    上海師大2020研究生新生數據大揭秘,有400餘人來自雙一流高校,有300多人來自985、211高校,如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上海師範大學不就普通一本嗎,而且在有省還是二本招生,985生源為何要考超級普通的上師大?疑惑不已!就這樣為啥還非讀碩士啊,直接出來找工作都比讀完了碩士找工作更好找吧。清華北大的本科去上師大讀研,更是不知所云了!
  • 高考只考了普通一本,是復讀衝985大學還是未來考985大學的碩士?
    每年高考都會有許許多多這樣的考生,想考985高校但是只考了普通一本。於是,考生都會糾結,是復讀一年拼一把985高校,還是踏踏實實的學習將來直接考985大學的研究生?這個問題確實很複雜,在做抉擇之前,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兩條路。
  • 考研考985,211大學,英語6級證可以錦上添花,也可雪中送炭
    上大學,上好大學,都上211,上985,本科不是211/985的學生,考研也想考一個211/985院校。不過不少人有一個問題:考研考211/985時候,需不需要過英語6級?對於大學生來說,英語6級可是一道關卡,當然考研也是一道關卡。因為英語6級還是比較難的。大學生本科學位證是和四級掛鈎的,所以大學生必須過4級,沒有4級,你學位證是拿不到的,沒有4級證,找工作也是很難的。
  • 選擇偏遠985「蘭州大學」,還是沿海211「普通大學」?
    選擇在哪裡讀大學,不外乎有2個考慮:一是對未來前途有什麼影響;二是大學四年生活過得如何。先從前途考慮,讀完大學四年,不外乎就業和考研。如果是從考研繼續深造方面來說,蘭大是個不錯選擇,比所有211高校都要好。這一點毋庸置疑。作為一個985高校來說,而且是西北新疆、甘肅、青海區域唯一一個綜合類大學,蘭大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尤其是在某些強勢學科方面,非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