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本科畢業,考研考了個雙非,這個選擇錯了嗎,評論區直接炸了

2020-12-13 騰訊網

考研,現在已經成了很多大學生的標配。尤其是一些本科雙非的大學生,為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無不在拼命爭取考上985,211院校的研究生。

儘管第一學歷不怎麼樣,但至少讀研的學校相當不錯,至少能反映在大學的學習相當不錯,至少在學習上一直呈現上升趨勢。

然而事情一旦倒過來,問題就出現了。在一個知名學習論壇上,有這麼一個帖子,一位北大本科畢業的學生,考了國關的研究生,問大家這個選擇是否理性,評論區直接炸了。

l本科北大,研究生雙非,直接

絕大部分人的觀點相當一致。北大保研率將近50%,北大本科畢業即使沒能夠保研,考研至少也是985保底吧。

本科北大,即使考個華五的研究生,也已經十分掉價了,考個211幾乎已經是極限了。考個雙非研究生,你究竟想證明什麼?證明你江河日下嗎?

這只能證明2件事,要不就是當初進北大就是運氣或者是專項特招的,要不就是整個大學全是混過來的。

無論哪一種,在就業市場上,HR一看本科北大,碩士雙非,這已經不是丟人了,而是直接社會性死亡。不可能有第二種結果。

l國關並不差,考國關研究生還行

部分人認為,國關並不差。只不過是規模太小,太偏科。起碼也是211的水準。國關的研究生含金量並不低。

如果選好了未來的發展方向,那麼即使是北大畢業的學生,考個國關的研究生也不是不行,至少學歷上是呈上升趨勢的,碩士怎麼說都比學士要強。

國關的就業形勢相當不錯。北大畢業的背書也會給學生加分。在就業市場上反而會被高看,畢竟國關碩士畢業的,極少會出現北大的本科生。

這個說法爭論極大。但不能說沒有道理。至少在國關碩士畢業生中,這位學生確實很有競爭力。

l二戰考北大研究生

另外一種建議是不應該考國關的研究生,寧可二戰或者三戰考北大研究生,至少也要考個985院校的研究生。

高考能夠進北大,除了極個別特殊渠道保送或者專項錄取的學生外,絕大部分學生的智商不存在任何問題,至少碾壓絕大部分同齡人。

以這樣的智商,即使大學裡沒有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學習上以至於成績有所下降,但無論是天賦還是底子都不會差。

只要靜下心來,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拼個一兩年,即使考不上清華北大的研究生,考個985研究生並沒有太大的難度。

l還不如直接就業

也有部分人認為,北大畢業,學歷已經碾壓了絕大部分本科生。與其考個雙非的研究生,還不如直接進入就業市場。

如果不考研,至少北大的光環依然存在,在就業市場上先天就佔據了極大的優勢,在本科生中幾乎是無敵的存在。

考個雙非研究生,至少需要3年的時間。且這3年,並不能給自己增色,甚至某種程度來說,是在給自己減分。

還不如直接就業,把這3年的時間用在職場的拼搏上。以北大畢業的身份,反而會在職場上佔據相當的優勢。

一些思考:

客觀來說,這幾種說法,各有各的道理,很難說哪種選擇就一定是最明智的或者說是最合理的。環境不同,選擇不同,結果很大可能也會不同。

相對而言,直接就業或者二戰考研相對而言更為理智,至少價值觀和目前的社會現實相吻合,其結果相對理想的概率要大很多。

在這個帖子中,很多同學發出了一個靈魂拷問,你大學在幹什麼?當年怎麼上的北大?樓主的回答是打遊戲混社團荒廢了學業。GPA低得讓人髮指。

很明顯,這位大學就是混過來的。今天這個尷尬的局面就是因為大學階段摸魚造成的直接後果。相當令人遺憾。

對於這位同學來說,無論是哪種選擇,其實都是在為大學的不努力買單,都是在還債,都是不得已的選擇。

因此,大學絕對不是終點站。相反,大學只不過是一個新的起點,學習這條路,從來就沒有盡頭,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永遠是至理名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985/211考研「考不過」雙非本科?揭秘雙非考研的逆襲攻略!
    本科 985 / 211 的同學,考研真的考不過雙非本科的同學嗎?上述情況到底只是個例,還是絕大多數情況?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跟著宗師君一塊了解這種情況存在的原因,揭秘「考研的真相」。為什麼本科 985 / 211 同學「考不過」雙非同學?1. 雙非院校考研人數多這是一個令人心酸的事實:985 / 211 院校的學生除了考研還有保研、留學、拿高薪工作 Offer 等多種選擇。
  • 985本科考研調劑到雙非學校,網友:這研究生還有必要讀嗎?
    但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本科是985大學畢業,到了研究生卻是一所名不經傳的雙非大學,到時候找工作的時候HR會怎麼看?又或者說,拿出這樣的學歷,是否有競爭力?一名同學說的非常扎心。到時候本科985,研究生淪落到雙非你讓面試官怎麼想你?還不如直接拿本科畢業證去找工作。如下則是另外一些同學的看法,同樣認為沒有必要去讀,不如二次考研。
  • 考研複試因本科院校「雙非」被刷,屬於歧視嗎?
    針對教育部提出的招生單位「不得出臺歧視性規定」,有考生提出:以相同或更高的成績進入複試,卻因本科畢業院校不好被刷掉,這是否屬於歧視呢?因本科畢業院校「雙非」被刷,可以說每年都有很多這種現象,在一些普通的二本高校中,幾乎每年都能聽到很多師生在討論。
  • 北大本科生考研雙非院校?這位北大本科生的經歷讓人唏噓不已
    前不久在百度貼吧爆出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有一名貼吧網友發帖稱自己是北大本科畢業生,但是考研想去考一所雙非院校的研究生。這個帖子發出來以後,許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質疑,質疑樓主是來作秀的,他的本科肯定不是北大,北大的學生怎麼可能會考雙非院校的研究生呢?
  • 如果本科畢業後,你選擇了雙非高校讀研……
    不管是報考選擇還是調劑,最後都有可能進入一所「雙非」學校,小夥伴們會如何看待這個事情呢?@期待留在時光裡本科雙非一本,二戰某985,失敗。應該會調劑到某雙非一本。之前也很心高,非985不讀,但二戰還算盡力了,後來仔細想了想,「雙非研究生有啥讀的」這句話。說這句話的人站的角度比較高,要麼985,要麼211,但人外有人,哈佛的可能會說985是什麼,而雙非研究生,很多在職、三本、專科考不上。
  • 已經是三本生了,考研時,還有必要考「雙非」大學研究生嗎
    現在的大學本科畢業生,選擇考研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一部分在本科階段,僅僅在三本學院就讀的大學生,更希望通過考研,提升自己的學歷,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強化找工作的優勢。但是,三本生考研,通常面臨著這樣一個選擇:到底應該考重點大學研究生呢?還是考雙非大學研究生?
  • 難道真的考一個雙非院校的研究生沒什麼用?
    別說考研上岸985、211難度很大,就是想要在考研大軍中衝破包圍成功上岸也不是一件易事,你不僅需要跟自己同層次的競爭還要跟高層次競爭。這不,一位本科211的同學,在考研一志願衝刺985,結果以失敗告終,無奈只能調劑到「雙非」,擬錄取之後,掙扎許久,打算放棄深造,直接去工作。
  • 二戰考研失敗的我打算轉戰雙非院校了,雙非一本值得讀嗎?
    文:大學老班長二戰考研失敗的我打算轉戰雙非院校了,雙非一本值得讀嗎?就業難,考研熱,普通本科的學生希望通過考研考入985、211高校,圓自己的名校夢,也造成了普通本科考研的學生越來越多。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熱議的問題「為什麼很多學生高考上不了985,而考研就可以」。這也是近期一個網友的留言「身邊有很多考研的同學,他們的意思是最差也要考211,雙非沒有可讀性。
  • 考研複試時導師會歧視雙非考生嗎?為何名校那麼看重本科出身?
    考研複試時導師會歧視雙非考生嗎?為何名校那麼看重本科出身?如今考研成了大學本科生的普遍選擇,每年都有大批的應屆畢業生選擇讀研這條路。有本科出身不好的同學,覺得應該慎重選擇名校進行考研,主要是擔心在考研複試中被刷,很可能會出現歧視。那麼,在名校的研究生複試中,導師會歧視本科是雙非的考生嗎?為何考研複試時,有的院校的研究生導師會歧視雙非考生?最近有考生諮詢小水,雙非考生考取名校的研究生,會被歧視,這到底是否是真的。
  • 「為什麼很多二本三本的學生,考研會選擇挑戰清華北大?」
    為此,宗師君也採訪了一位本科雙非,後來上岸北大的考研過來人。一起聽聽他當初是如何下定決心,將擇校目標定在國內 Top 2 ?再加上,自己多年來一直沒有放下北大夢,所以綜合考量下,我選擇在職考研北京大學非全日制的 MPA 。
  • 雙非碩士遭「歧視」?考研不考985/211,不如不考?造謠
    大家好,這裡是考個研吧!「考研不考985/211,還不如不考!」「考雙非院校的研究生沒用!」研究生學歷要比本科學歷多很多福利待遇。而且很多雙非院校的研究生學歷含金量也很高,所以雙非院校的研究生也值得讀。
  • 考研|如果考不上211/985,無奈進入「雙非」,你會後悔嗎?
    這裡邊至少有一半是來自於本科是「雙非」院校的學生。「雙非」,即非211/985,其實有很多「雙非」院校的實力是很突出的,或者是在某一個領域特別拔尖兒,培養的學生也比較優秀,有的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上211/985,實現名校夢,讓人非常的佩服與尊敬。但是現在考研哪像以前啊,以前我考研那會兒,公認的考研比高考簡單。
  • 本科「雙非」的同學進入考研複試後會直接被刷?聽聽學姐怎麼說!
    本科「雙非」的同學進入考研複試後會直接被刷?聽聽學姐怎麼說!國家線即將下達,考研複試隨之就會接踵而來。每年考研的同學裡有很多來自二本和三本的考生,更有甚至是「雙非」考生。在考研複試的時候,很多考生擔心複試被看輕,甚至是被歧視,導致直接被刷。那麼,本科「雙非」的同學進入考研複試後會直接被刷嗎?為何在考研複試中首先被刷的是「雙非」考生?掌握這2點很關鍵!
  • 「研究生畢業後想考公務員,發現考研選錯專業,無緣好崗位……」
    尤其是今年疫情突髮帶來的就業市場動蕩,讓很多人都把目光放在了穩定性更好的體制內,甚至很多同學為了將來考公能謀求一個更好的職位而選擇先考研。那麼為了考公先花幾年時間讀研值得嗎?考研考哪些專業,有利於今後的考公?
  • 本科雙非,掛科8門,逆襲考上北大研究生,憑什麼是他?
    昨天,一個超級勵志的考研故事刷屏了:「我與北大隻差1.08」。詳細看了這個主人公逆襲的故事,小編在驚嘆之餘更是為說這句話的主人公瘋狂點讚。 網友:「2018最強雞湯,看了這個發現真的沒什麼不可能。」跟大多數考研人一樣,本科「出身」普普通通的雙非院校,不過他還有幾個標籤是「學渣」「掛科8門」「學分績點只有1.08」。當大家知道他今年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之後,立刻成了「逆襲的神話」。
  • 985畢業的大學生,考研被調劑到「雙非」院校,還有必要讀嗎
    考研現在是很多學生選擇提升自己學歷的一種方式,不光是普通的高校學生會選擇考研,一些985大學的學生,可能在畢業工作之後,也會選擇考研這條路,讓自己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有更大的可能性。所以,在親戚朋友的鼓勵下,我的表弟就選擇了考研,不過,可能是因為畢業了的關係,他的考研成績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就被調劑到了一所「雙非」的學校。因為他本身是一個985的本科生,結果考研卻考到了雙非的學校,所以他覺得很丟臉,就覺得不知道有沒有必要去就讀了?
  • 本科211去雙非讀研,真的值得嗎?這些情況需提前知道
    今天這篇文章給他講一下,本科是211,為了一個研究生學歷去雙非學校讀研究生值得嗎?考研同學小李整日無精打採,他就在考慮這個問題。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考研成績已於三月份出來,由於今年這個特殊的情況,國家線還沒有出來。複試也不知道在啥時候。但這幾天關於考研的事情上了一次又一次的熱搜。所以說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本科211,是否有必要去雙非學校讀研究生呢?這的確是一個讓人頭疼的話題。
  • 放棄了公務員,選擇了雙非院校研究生,同學們說我傻!真的錯了嗎
    我們每天都會面臨著諸多的選擇,誰也不知道自己當時的選擇是否正確?只有經過時間的檢驗,或許才能夠準確的認識到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對於大學生同樣也會有諸多的選擇,尤其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面臨著極為重要的選擇,是考公務員還是考研?
  • 考研時,為啥985、211畢業生考不過「雙非」學生?並非是不夠努力
    2020年考研人數已經達到了341萬,相比去年增長了51萬,而2020年畢業生有874萬,粗略的計算一下,快接近一半的大學生在畢業後選擇考研。然而在考研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個問題,那些來自985、211院校的優秀畢業生,在考研的時候卻考不過「普本」學生,按照常理,名校畢業生,各方面都要優於普本,難道是不夠努力嗎?考研時,為啥985、211畢業生考不過「普本」學生?
  • 雙非出身就別考清北了,普通人想考研到985/211院校到底有多難?
    早知道就報一所普通一本了,我就想上個985院校改一下本科出身有這麼難麼……」我把他的故事轉述給另一個準備考帝都一所名校的小夥伴聽,他說:「400分?考清北嗎?我知道的上了清北的,是那些本科就是985,或者高考就很有希望上清北的人……勸這個姑娘還是換個目標院校吧,現在應該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