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現在已經成了很多大學生的標配。尤其是一些本科雙非的大學生,為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無不在拼命爭取考上985,211院校的研究生。
儘管第一學歷不怎麼樣,但至少讀研的學校相當不錯,至少能反映在大學的學習相當不錯,至少在學習上一直呈現上升趨勢。
然而事情一旦倒過來,問題就出現了。在一個知名學習論壇上,有這麼一個帖子,一位北大本科畢業的學生,考了國關的研究生,問大家這個選擇是否理性,評論區直接炸了。
l本科北大,研究生雙非,直接社死
絕大部分人的觀點相當一致。北大保研率將近50%,北大本科畢業即使沒能夠保研,考研至少也是985保底吧。
本科北大,即使考個華五的研究生,也已經十分掉價了,考個211幾乎已經是極限了。考個雙非研究生,你究竟想證明什麼?證明你江河日下嗎?
這只能證明2件事,要不就是當初進北大就是運氣或者是專項特招的,要不就是整個大學全是混過來的。
無論哪一種,在就業市場上,HR一看本科北大,碩士雙非,這已經不是丟人了,而是直接社會性死亡。不可能有第二種結果。
l國關並不差,考國關研究生還行
部分人認為,國關並不差。只不過是規模太小,太偏科。起碼也是211的水準。國關的研究生含金量並不低。
如果選好了未來的發展方向,那麼即使是北大畢業的學生,考個國關的研究生也不是不行,至少學歷上是呈上升趨勢的,碩士怎麼說都比學士要強。
國關的就業形勢相當不錯。北大畢業的背書也會給學生加分。在就業市場上反而會被高看,畢竟國關碩士畢業的,極少會出現北大的本科生。
這個說法爭論極大。但不能說沒有道理。至少在國關碩士畢業生中,這位學生確實很有競爭力。
l二戰考北大研究生
另外一種建議是不應該考國關的研究生,寧可二戰或者三戰考北大研究生,至少也要考個985院校的研究生。
高考能夠進北大,除了極個別特殊渠道保送或者專項錄取的學生外,絕大部分學生的智商不存在任何問題,至少碾壓絕大部分同齡人。
以這樣的智商,即使大學裡沒有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學習上以至於成績有所下降,但無論是天賦還是底子都不會差。
只要靜下心來,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拼個一兩年,即使考不上清華北大的研究生,考個985研究生並沒有太大的難度。
l還不如直接就業
也有部分人認為,北大畢業,學歷已經碾壓了絕大部分本科生。與其考個雙非的研究生,還不如直接進入就業市場。
如果不考研,至少北大的光環依然存在,在就業市場上先天就佔據了極大的優勢,在本科生中幾乎是無敵的存在。
考個雙非研究生,至少需要3年的時間。且這3年,並不能給自己增色,甚至某種程度來說,是在給自己減分。
還不如直接就業,把這3年的時間用在職場的拼搏上。以北大畢業的身份,反而會在職場上佔據相當的優勢。
一些思考:
客觀來說,這幾種說法,各有各的道理,很難說哪種選擇就一定是最明智的或者說是最合理的。環境不同,選擇不同,結果很大可能也會不同。
相對而言,直接就業或者二戰考研相對而言更為理智,至少價值觀和目前的社會現實相吻合,其結果相對理想的概率要大很多。
在這個帖子中,很多同學發出了一個靈魂拷問,你大學在幹什麼?當年怎麼上的北大?樓主的回答是打遊戲混社團荒廢了學業。GPA低得讓人髮指。
很明顯,這位大學就是混過來的。今天這個尷尬的局面就是因為大學階段摸魚造成的直接後果。相當令人遺憾。
對於這位同學來說,無論是哪種選擇,其實都是在為大學的不努力買單,都是在還債,都是不得已的選擇。
因此,大學絕對不是終點站。相反,大學只不過是一個新的起點,學習這條路,從來就沒有盡頭,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永遠是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