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出身就別考清北了,普通人想考研到985/211院校到底有多難?

2020-12-16 廣州文都考研

在距離21考研只剩210天的日子裡,我收到了一位小夥伴的私信,字裡行間透露著焦慮。

「我本科學校一般,考研報了一所985院校的大熱專業,現在非常後悔。聽學長學姐說要考到400分才有希望,而且據說複試的時候還會有學校歧視,學校差的考生壓根就沒戲。早知道就報一所普通一本了,我就想上個985院校改一下本科出身有這麼難麼……」

我把他的故事轉述給另一個準備考帝都一所名校的小夥伴聽,他說:「400分?考清北嗎?我知道的上了清北的,是那些本科就是985,或者高考就很有希望上清北的人……勸這個姑娘還是換個目標院校吧,現在應該來得及。」

雖然網上有很多二本甚至三本出身也考上了名校的例子,但是今天還是想冷靜地思考一下:作為一個普通人,想考研到985/211院校到底有多難?

01、考研考上985/211名校有多難?這裡有一些數據。

某年,全國考研的人數為238萬人,全國985大學收的研究生人數大概在10萬人左右,這10萬中,大約有一半學生是保研的,這樣一來,人數就只剩下了5萬人了。在這5萬人當中,大約還有一半學生是考本校的研究生,因為人家考本校的研究生肯定是相對好考一些,所以你的競爭力就又下降了,那麼這時候再去掉一半人,還有2.5萬人的名額。

算上其他985/211院校考研的人,這樣一來幾乎報考985大學研究生的學生當中,985、211畢業的就佔到了90%左右。以一個專業招30人為例,30*90%=27,這樣一來「雙非」學校能考過來的大概也就是兩三個人,而全國雙非高校的學生佔多數,所以從普通本科考研985大學是真的難度不小。

另外,學校歧視還是存在的。一位過來人這樣說:

「我畢業於一所普通本科,曾經和我同屆的幾位學霸同學,獲得了學校的保研名額,同時向省內的一所985院校、一所211院校投遞了簡歷,211院校給出了拒絕的答覆,而985院校連回復都沒有。」

02、難是很難,但你會輕易放棄嗎?放棄雖易,但是你放棄的可能就是未來了。名校出身的畢業生,通常會有一個巨大的優勢。

很多企業會直接把學歷作為第一準入門檻。很多企業會根據學歷進行一輪初篩,部分同學的簡歷可能會直接被「略過」,連被HR查看的機會都沒有。

△上圖分別為唯品會-IOS開發、K.P.Moritz-產品助理、網易遊戲-法務實習生的任職要求

雙非院校裡確實有很多能力突出的學生,但通過學歷進行初篩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篩人方法。畢竟,我們從國內TOP 100院校的學生中就能找到足夠的優秀候選人。一旦放寬學歷限制,HR的工作量會大大增加,而且能「撈」到優秀簡歷的概率也會大大減少。

好學校給你的除了一張文憑,除了有可能的好的工作機會以外,好學校對一個人的鍛造,不只局限於在校期間的那短短幾年,它給予你的圈子、資源、見識和格局,會終生受用。一旦踏上這條路,你的下限就已經超過許多人的上限,人生自動進入了快車道。

03、道理都懂,但很多夥伴還是過不好這一關。

有一些同學說:我確實想考如果考985/211院校,但是如果考不上,「白白浪費」一年時間怎麼辦?你要知道,處在學生階段,做選擇的機會成本其實已經很低了,大不了再來一年。

人會長大三次: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是個普通人時;第二次是在發現即使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時;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盡力爭取時。年輕不要給自己設限,只有不設限的人生,才是完美的青春。

你看,不給自己設限的他們,不就成功了嗎?

@玻璃茶:本科畢業於一所三流大學,不想以此成為自己職業學習生涯的終點,選擇考研。研究生考入某985院校,慢慢了解到什麼是學術、什麼是研究、什麼是圈層。對自己實實在在且看得見的影響是在求職中站在了更高的臺階,收穫了一份待遇豐厚的工作(月20k,坐標魯B)。有些東西比如學歷和學校,是一輩子的標籤,有機會爭取一定要爭取,不要留下遺憾。

@Khwen:三本的人考上研究生的也多的是。社會把你分類了,但你自己不可以。不管在什麼地方,只要努力就沒錯。我是三本生,今年考研已過江蘇某985複試線。我身邊很多人初試成績都不錯,還有超400的。

@撈仔:本人三本,第一年考帝都某211,複試被刷,分數還可以(無奈複試太晚),無處調劑;第二年改考中流985,當時想的是就算複試被刷,還可以調劑,最後考上了。最後要說的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夕陽西下:我本科三本,報考211,跨考,考研分數365,排名居中進了複試。我相信一本學生和二本學生,差別不是智商,而是努力程度。考研是場修行,但,你也要明白為了什麼選擇考研。切記,別辜負自己,別辜負苦難。

普通人想進985/211,你需要把自己變得足夠優秀。與其糾結到底有沒有可能考上,還不如腳踏實地補足實力。定個合適的院校目標,就不要輕易動搖。你只管努力,其他就交給老天吧。

考研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21考研的難度,然後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好學校了、好專業了。無論你是要去985名校、還是要去211高校,這兩個問題一定要優先考慮!

雙非出身就別考清北了,普通人想考研到985/211院校到底有多難?對此你有什麼想法?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雙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襲到211或985名校讀研,這條路到底有多難?
    雙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襲到211或985名校讀研,這條路到底有多難?近幾年考研是大部分本科生普遍關注的問題,而關於研究生和讀研的話題時常霸佔熱搜榜。對於211和985名校是大多數考生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但是高考考上的人不多,很多人為了讀取名校就選擇了考研這條路。雙非名校的考生想通過考研這條路來改變現狀,也想借著自己的努力成就未來。然而不久之前南郵研究生自焚事件讓導師的師德問題擺在大眾考生的面前,也曾有考生控訴考研名校在研究生錄取時存在性別歧視,更有某些研究生學術造假使得更多的大眾對考研產生了懷疑。
  • 考985/211到底有多難?那些二三本報考名校的人怎麼樣了?
    有那麼一部分人考研,是為了離自己心中的名校更進一步,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學校認可,去到自己想去的大學。但考研又是十分困難的,想要考取名校的人數不勝數,最後被錄取的人又寥寥無幾,考985/211到底有多難?我們今天用數據來說說這個問題。
  • 本科是雙非院校,考上985院校也沒用!歧視這麼嚴重?
    一個案例:一名學習算法的某985高校博士,工作三年後辭職,本以為很快能找到新工作,然而兩個月過去,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據稱,一名獵頭曾聯繫了這位博士,但在得知其本科就讀院校為「非211」大學時,表示公司對學歷有規定,委婉地拒絕了他。
  • 為什麼985/211考研「考不過」雙非本科?揭秘雙非考研的逆襲攻略!
    以 20 年同濟外院德語方向考研情況為例。8 位進入複試的同學中有 3 位來自雙非院校,5 位來自 985 / 211 ,複試結束後來自雙非院校的 3 位同學全部順利上岸,一位 211 大學的同學以複試倒一的成績被淘汰,另一位來自 985 的同學總成績墊底出局。
  • 本科是雙非,研究生考上985院校也沒用嗎?
    據稱,一名獵頭曾聯繫了這位博士,但在得知其本科就讀院校為「非211」大學時,表示公司對學歷有規定,委婉地拒絕了他。其中有一個本科就讀的還是「三流」院校,然而這位本科出身「三流院校」的博士,科研水平卻相當出眾,現已拿到國家優青。
  • 大學生應該從什麼時候準備考研?想要考上985、211到底有多難?
    時代在變化,國家在進步,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是越來越大,為了能在眾多畢業生中脫穎而出,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很多同學把眼光瞄向了考研這條道路。大家都希望能在社會上立足,有一席之地,所以關注考研,重視考研。事實上,考研確實是一個最佳的選擇。雖然考研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想要走好這條路,卻沒有那麼容易。
  • 考研有必要去雙非(非985/211)院校嗎?看完後仔細考慮下吧
    現在考研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大家都想扎堆去考985/211院校。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不難理解,畢竟本科985/211的學生,考研不會去讀比本科還差的學校,而本科不太好的學生,則想通過考研來逆襲。不管本科學校好不好,考研的學生都想通過考研來提升學歷、提高眼界、提升自身硬實力以及能找到一個好工作等等。
  • 雙非和211考生考研差別大嗎?導師更傾向後者
    985出身,提升了門檻,對於很多雙非院校畢業的小夥伴就極其不利了。尤其在考研這種場景下,大多數985、211高校保送的研究生比較多,留給考研的指標本就不多,在這種情況下,跟上面我們說的應聘一樣們對於本科文憑有要求
  • 雙非碩士遭「歧視」?考研不考985/211,不如不考?造謠
    「考研不考985/211,還不如不考!」「考雙非院校的研究生沒用!」等等諸如此類的話,在你準備計劃考研的時候一定聽過不少。這些話讓很多考研人心中都有顧慮,①「雙非院校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讀?」全國985/211院校是有限的,招生人數也不多,但是想考的人卻巨多,所以競爭是非常大的,如果你沒有很強的實力,那考985/211院校的研究生,就等於「炮灰、陪跑」,純粹就是在浪費時間精力和金錢。
  • 這些雙非院校已成報考重災區!2020年這些985、211院校考研人數少!
    今年考研熱度持續走高,很多同學都想為了避開激烈的競爭。有的選擇放棄985、211院校選擇「求穩」報考雙非院校,殊不知已有很多雙非院校的報考人數破萬!其實雙非院校的報考人數持續走高除了受總體考研報考人數增長的影響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雙非院校自身實力的增長!現在不少雙非院校實力已經達到了211級別,只是奈何211院校名單已定,只能吃了這個虧。
  • 2020考研|定位保研目標院校,7條經驗一擊必中!
    見過一些從「雙非」鯉躍龍門、成功保到清北人的案例,也聽過一些出自名校、各方面都不錯卻保研失敗的故事。保研,說到底是一場個人定位與自身實際的匹配。  定位,在保研成敗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定位正確,則事半功倍;定位失敗,則白費功夫。尤其是在時間越來緊迫的情況下,有效定位就顯得格外重要。那麼,到底該如何準確定位目標院校?
  • 高考:二本院校可以考研考上清北嗎?考生快來看!
    清北是我國最頂尖名校,上清北是很多學子的夢想,高考時沒能實現這個夢想,那就研究生時來實現,那麼,普通二本學校考研可以考上清北嗎?葉秋所在學校部分專業是一本專業,大多數是二本專業,可能是個人所了解信息有限或者沒多加了解,至少葉秋學校近幾年沒聽過有考上清北的,當然其它二本學校學生可能考上,但這個概率肯定很低。考研上清北的概率低,那保研上清北的概率呢?
  • 二戰考研失敗的我打算轉戰雙非院校了,雙非一本值得讀嗎?
    文:大學老班長二戰考研失敗的我打算轉戰雙非院校了,雙非一本值得讀嗎?就業難,考研熱,普通本科的學生希望通過考研考入985、211高校,圓自己的名校夢,也造成了普通本科考研的學生越來越多。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熱議的問題「為什麼很多學生高考上不了985,而考研就可以」。這也是近期一個網友的留言「身邊有很多考研的同學,他們的意思是最差也要考211,雙非沒有可讀性。
  • 考研複試時導師會歧視雙非考生嗎?為何名校那麼看重本科出身?
    有本科出身不好的同學,覺得應該慎重選擇名校進行考研,主要是擔心在考研複試中被刷,很可能會出現歧視。那麼,在名校的研究生複試中,導師會歧視本科是雙非的考生嗎?為何考研複試時,有的院校的研究生導師會歧視雙非考生?最近有考生諮詢小水,雙非考生考取名校的研究生,會被歧視,這到底是否是真的。
  • 本科是「雙非」,就算是清北碩士也難找工作,上進之路如此難走
    什麼是「雙非」? 「雙非」被社會廣泛認同的概念是指畢業院校既不是國家985工程也不是211工程。而985工程其實是指我國政府為了建設具有先進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工程,而211工程則是指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相比之下,985工程下涵蓋的學校會更加具有含金量。
  • 「我雙非出身,考研會不會被歧視?」
    摘要:很多考研備考的小夥伴都在擔心自己報考的目標院校會不會有歧視,尤其是一些三本院校和專科院校的同學,今天幫幫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考研過程中是不是真的有歧視。
  • 985畢業的大學生,考研被調劑到「雙非」院校,還有必要讀嗎
    考研現在是很多學生選擇提升自己學歷的一種方式,不光是普通的高校學生會選擇考研,一些985大學的學生,可能在畢業工作之後,也會選擇考研這條路,讓自己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有更大的可能性。不過,再就業一段時間後,他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就決定要提升自己,想要讓自己有一個更廣闊的空間。所以,在親戚朋友的鼓勵下,我的表弟就選擇了考研,不過,可能是因為畢業了的關係,他的考研成績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就被調劑到了一所「雙非」的學校。因為他本身是一個985的本科生,結果考研卻考到了雙非的學校,所以他覺得很丟臉,就覺得不知道有沒有必要去就讀了?
  • 考研|如果考不上211/985,無奈進入「雙非」,你會後悔嗎?
    這裡邊至少有一半是來自於本科是「雙非」院校的學生。「雙非」,即非211/985,其實有很多「雙非」院校的實力是很突出的,或者是在某一個領域特別拔尖兒,培養的學生也比較優秀,有的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上211/985,實現名校夢,讓人非常的佩服與尊敬。但是現在考研哪像以前啊,以前我考研那會兒,公認的考研比高考簡單。
  • 醫學考研,985VS雙非,選哪種更好?學長:能上雙非一本就不錯了
    醫學院校考研難度大,競爭激烈,是否就說明醫學院校的畢業生過剩呢?其實目前醫院的醫生數量並不多,但就業就是難,畢竟很多醫院需要自負盈虧,到找一名醫生醫院的開支就更大,這就是為什麼目前在職的醫生工作量大,每天連軸轉的主要原因,也是醫學生就業醫院就業,醫院非碩博不要的原因所在,醫學專業考研是必須的,選擇院校就應該靈活機動了。
  • 985、211院校與雙非院校的就業差距,網友評論:扎心了!
    高考是我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轉折點,對於普通階層的學生而言,高考進入一所好的學校意味著命運的一次轉折,高考時我們人生的一道分水嶺,要知道,985院校和雙非院校畢業後的就業差距是天差地別的,可是對於未來就業的好壞完全在於你從前的努力,要明白,6百多的成績為何要與4百多分的你從事同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