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
免費獲取一對一考研選校選專業指導
今年北京大學法律(非法學)專業的錄取名單公布,其中一位來自阜陽師範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的學生被錄取,格外引人注目,要知道這所學校本身是掛靠在阜陽師大下面一個不知名三本院校。
從三本逆襲到北大,還是競爭如此激烈的法律(非法學)專業,相信這位同學在背後一定付出了遠超常人的努力。
實際上,在這份錄取名單中,還能看到不少來自雙非院校的同學身影。正所謂前有「實錘」,後有「熱搜」。
由於這些「逆襲案例」,知乎上的用戶也開始了熱烈討論,相關話題頻上熱搜,比如:
「為什麼很多二本三本學生,考研時可以挑戰清華北大?」為此,宗師君也採訪了一位本科雙非,後來上岸北大的考研過來人。
一起聽聽他當初是如何下定決心,將擇校目標定在國內 Top 2 ?對還未上岸的考研黨,又會給出什麼擇校建議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管綜考研貓大哥
我本科是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為了提升以後的就業競爭力,周圍有不少同學都準備考研,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大四考研時,我被北京某財經院校錄取,因為當時想法很單純,覺得讀研一定要讀一個名校,所以多方衡量,最終選擇放棄這個讀研的機會。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大學畢業後,我去了一家考研機構做「打工人」,期間也輔導了很多學員成功上岸。當看到學生向自己分享錄取喜悅的時候,我那顆想圓夢名校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
再加上,自己多年來一直沒有放下北大夢,所以綜合考量下,我選擇在職考研北京大學非全日制的 MPA 。
附往期相關推文:北京大學公共管理碩士考研解析:專業概況、報錄比、分數線、學費、複試、備考建議 | 北大MPA考情分析(附管理類聯考免費資料)
(@管綜考研貓大哥 的學生證)
為什麼呢?這主要是因為管理類聯考不考高數和政治,只考 204 英語二和 199 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相較於其他專業動輒要考高數、政治或者一兩門專業課來說,管理類聯考可以說是「神仙」專業了。
附往期相關推文:「我想學商科,考研適合選哪個專業?」揭秘管理類聯考及經濟類聯考三大區別!(附管綜&經綜免費資料)
再來說說擇校這塊,我當時沒有糾結太多。一方面,是自己已經明確了以後工作發展的地點——北京;另一方面,自己的考研動機也比較明確,想圓夢名校,而我的小時候做過的白日夢,就是考上北大。
加上北大非全 MPA 是雙證,含金量高,且排名靠前、師資強大,分數線也沒有那麼高不可攀,所以我的考研目標院校專業,就呼之欲出了——北大非全日制的公共管理碩士。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近年來,我也輔導過很多同學備考管理類聯考,其中不乏第一學歷不高(專科、自考本科),或是本科來自二本、三本的同學。
在前期諮詢的時候,發現這些同學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不自信,尤其是在考研擇校方面。
有人覺得能考上一所 211 大學就很好了,985 院校都不敢奢想,還有人只想考一個研究生學歷,普通大學都可以。
後來,一個個都是「真香」體驗,紛紛考上心儀的學校,向我報喜。
(部分輔導案例)
考研選校,固然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出發,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盲目自信,但是過於「自謙」又努力的人,往往後面會出現「考高分、錄低校」的情況,到那時候再捶胸頓足感到後悔,就來不及了。
需要注意的是,考研報名只能填寫一個志願,所以大家在擇校上要慎之又慎。
如果你像我一樣,也準備報考管理類聯考,那麼建議前期在選校的時候不要著急,因為管理類聯考是統考統改的,每個院校的考試內容和範圍都是保持一致的。
可以等到九月份的時候,結合自身複習節奏、答題水平以及對於目標院校的預期,再進行合理定位也不遲。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接著上述內容,我再分享下考研擇校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管理類聯考的擇校的基本原則是:先選地區,再選專業,最後選院校。
為什麼選地區是第一步?一方面,你選擇讀研的城市,很大可能就是你今後會繼續留下來工作和生活的城市,而地理位置的好壞,更是決定了所在城市的經濟水平、教育資源、交通便利程度等,與你接下來的生活起居息息相關。
另一方面,有句話叫做「強龍壓不過地頭蛇」,除了清北等幾所頂尖 985 高校,其他院校都會有自己的輻射範圍,一般就輻射到院校所在地及周邊幾個省份。
這裡打個比方,如果你想以後在成都工作,那你選擇北京的 211 大學可能就比不上成都或者四川本地的 211 大學,因為當地的 211 大學在本地的認可度更高,對你以後找工作的幫助也更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地區選好以後,第二步就是選專業。對於專業選擇,一種是選擇考自己的本專業,另一種就是選擇跨專業考研。
而考研選專業,無非從三個角度出發——興趣、前景、上岸性價比,大家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選擇自己意向報考的專業。
附往期相關推文:哪些專業高薪易就業、發展潛力大?未來最具「錢景」的考研專業及其就業方向大盤點!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年選擇跨專業考研的同學越來越多,因為確實對於本科專業不喜歡,想通過考研換到一個自己喜歡或者更有「錢途」的專業。
具體到管理類聯考,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跨考,因為初試內容簡單,又不涉及到專業課。其中,最熱門的就是會計專碩,另外就是審計和圖書情報,雖然在複試的時候會考到專業課,但是難度並不大。
如果你是已經畢業多年的在職考生,那工商管理專業(MBA)和公共管理專業(MPA)是你的最佳選擇。
根據我多年的輔導經驗,在一般情況下,會更建議在企業工作的考生報考 MBA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人員報考 MPA 。
為了便於同學查閱,我簡單製作了一張管理類聯考適考人群的區分圖,以供參考。
實際上,當你確定完考研地區以及專業後,你可以選擇的院校就已經非常有限了。
這時候只要根據自己的複習情況,預估一下自己能考到的分數,選擇一所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相對最好的院校即可。其他非管理類聯考的專業,也是同理。
附往期相關推文:99%的考研黨都不知道研招網除了進行預報名,還有這些「實用功能」!
最後,想提醒大家一句,在初篩完自己感興趣的院校專業以後,可以先去了解一下這些院校專業往年的分數線以及報錄比。再根據自己是以「求穩」為導向,還是以「名校」為導向,再調整自己的考研目標。
好啦~考研擇校建議就分享到這裡了,如果在管理類聯考備考過程中遇到問題,也歡迎在本篇推文下方留言,宗師君會邀請貓大哥親自來解答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考研,不僅是毅力戰,更是一場心理博弈戰。除了系統的複習規劃、高效的學習方法以及同學自身的努力外,能否如願考研上岸,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擇校擇專業上。
「為什麼很多二本三本的學生,考研會挑戰清華北大?」
因為每個考研人,在決定考研時,都滿心希望自己能夠力爭上遊,突破桎梏,提升自我。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雙非逆襲名校的故事,雖然並不多見,但也絕非常人難以企及的個例。
要知道,2020 年中國應屆畢業生人數高達 874 萬,重點大學的學生只在其中佔據很小的比例。本科生僅佔我國人口 4%,而 985、211 還不到 1% 。
2020 考研報名人數有 341 萬人,其中,非 985/211 大學的生源有 80% 。這相當於,五分之四的同學都是來自雙非院校。
所以,本科來自二本(及以下)的院校,是一件挺常見的事情。不能用這個來標籤化一個人的能力,更不能因此來定論一個雙非院校出身的同學,無法通過考研逆襲名校。
畢竟這個答案,只能取決於你個人的選擇與努力。
宗師君有一句很喜歡的名言,想和大家分享:伸手摘星,即使徒勞無功,亦不致一手汙泥。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如果我們一直拿刻板印象去束縛自己、定義自己,甚至連嘗試的念頭、努力的舉措都沒有,那麼在摘星途中,很容易會因為地上的六便士,而放棄了空中的明月。
你的選擇,將決定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距離 2021 考研初試已不足 20 天,這意味著 22 考研黨也即將踏上考研徵程,開啟自己長達一年的「打怪升級」之旅,希望同學們能夠勇於追夢,並以夢為馬,如願上岸!
附往期相關推文:為什麼985/211考研"考不過"雙非本科?揭秘雙非考研上岸的逆襲攻略!
這是宗師考研第 188 篇原創文章,我們會繼續日更考研乾貨及資訊,並上線各院校專業上岸過來人的獨家考研經驗貼!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注,小夥伴們看完文章也記得順手點擊文末的 [ 轉發 ] [ 贊 ] [ 在看 ] 哦!微信改版後亂序推送,只有多多保持互動,才能第一時間收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