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說二本三本的學生考研逆襲,升進985/211大學,為什麼?

2020-12-13 觀老師聊一聊

德州學院是山東省一所普通的公辦本科院校,全校2 020屆共有9個「學霸宿舍」集體考研成功,考研錄取率比2019屆增長3.4%,其中不乏考取了中國海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這類955、211高校的學生。

每年研究生考試,都會湧現一批出身二本、三本的學生成功逆襲考入985、211名校,而一些985、211名校很少宣傳學生考研的事跡,985/211的學生考研落後了?

1、高考和考研,地域影響不同

高考是省內錄取,各省的分數線不一樣,地域影響明顯,比如在偏遠地區500多分可以進985,而在山東省600分上二本,一些高分考生難免被「擠」出985、211隊列。

所以,考研沒有地區差異,大家憑成績錄取,二本學生「逆襲」就顯得很正常,一些985、211學生反而沒有能夠考入本校的研究生。

2、高考拼「綜合能力」,而考研拼「毅力」

「高考是素質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遠遠超過考研。」高考的難度係數比考研要大,參與人數也比考研人數多,稍有閃失,後果就會被放大。

特別是要考上985、211,不能有一門偏科,要有出色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技巧,是智力和天賦等綜合能力考查。智商不高的學生,刷多少題恐怕也難以考上清華北大。

考研呢?通常只有四門功課,數學、英語、政治和專業課。只要認真背,政治的分數多數在60~80分之間。英語的分數,能考到70分就算不錯的水平。數學能拉開分數差距,但是勤能補拙,多做多練,也能搏一個不錯的分數。

專業課可以選擇,迴避弱項,有的學校專業課的試題重複率很高,學生平時多背多記,考試不需要創新,直接「套」過去就行。

2020屆考研初試成績公布後,一些二本、三本的學生初試分數要高於985、211的學生。考研拼「毅力」。如果二本、三本學生提前準備,從大一開始認真學習,全力準備考研,不信考不上研究生。

考研除了筆試還有面試,如果面試發揮出色,完全可以彌補筆試的差距。這也是一些985的本科生有時會瞧不起二本、三本考進來的研究生。

3、名校學生考研率高,追求更高

高校的檔次不一樣,學生的追求也不一樣。985、211的學生往往是優秀的學生申請出國留學,較好水平的保研推免,一般水平的考研。

清華大學2019年本科畢業生深造率超80%,如果以2020屆畢業人數2900為基數推測,實際保研率在53%左右。北京保研率在50%左右,復旦大學接近30.4%。

和985、211高校相比,一些二本、三本大學對學生考研非常支持,會邀請校外輔導機構專家、學校輔導經驗豐富的老師,組建考研複試模擬面試小組,從大三開始就為考研讓步,幫助學生「逆襲」。

學生為了自身的前途也會努力考研。不過,雖然有些學生憑藉高分通過考研去了相對更高的平臺,但能力素質差,基本功薄弱。

所以,名校不宣傳,不代表考研率不高;二本、三本學生考研逆襲985、211成功,更多的是離不開個人的努力。當然,還有更多的二本、三本學生考研失利,連初試都沒通過,成為「陪考」。

相關焦點

  • 「三本院校」學生可以考研考上985,為什麼在高考時卻考不上985?
    現在的考研隊伍日漸壯大,很多同學都在大四之際選擇了考研之路。尤其是很多普通高校的學生,他們夜以繼日的辛苦奮戰,為的就是能讓自己有一個理想大學的學歷。因此,985和211高校成為了很多同學所追求的目標。我們也聽說過很多勵志故事,某三本學校的學姐學長通過自身堅持不懈的拼搏之後,終於如願地考取了985大學的研究生。此類故事如果要一一道來,恐怕說個三天兩夜都不能悉數講完,畢竟三本學子通過考研逆襲985大學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可很多人就納悶了,為什麼三本院校的同學可以考入985大學的研究生?卻不能在高考的時候考入985呢?這是一件令很多人都費解的問題。
  • 為什麼985/211考研「考不過」雙非本科?揭秘雙非考研的逆襲攻略!
    為什麼本科 985 / 211 同學「考不過」雙非同學?1. 雙非院校考研人數多這是一個令人心酸的事實:985 / 211 院校的學生除了考研還有保研、留學、拿高薪工作 Offer 等多種選擇。除了清華外,大部分同學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同濟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這類雙一流院校。也就是說,985 / 211 院校學生擁有更多保研名額,不必千軍萬馬擠在考研這條獨木橋上。2.
  • 考研:考研為什麼一定要選985、211大學?過來人告訴你答案
    考研為什麼一定要考985和211大學?我們通過網絡問卷調查等方式向考研的學長學姐進行了調查。即使你考上了一個學校的王牌專業,將來也不會很吃香,因為現在很多企業都不會看不屬於985和211大學的學生的簡歷。所以學歷是敲門磚,學校是墊腳石的說法一點也不假。下面我們聽聽部分考研的過來人怎麼說。
  • 部分本二本三高校已淪為「考研基地」(圖)
    在談到「大學文化創新的困惑與出路」時指出,目前國內部分高校的教育儼然成了高中的翻版——專門應試,部分本二本三高校已經淪為了「考研基地」。大一剛進校就開始準備考研「一年級,就開考研啟動大會;二年級,動員考研大會;三年級,考研動員大會;最後還有一個考研表彰大會。」
  • 三本畢業生考研,能否勝過「985學生」逆襲?鄭強教授告訴你答案
    三本學校畢業生是可以憑藉學歷正常考取公務員、研究生等考試的,因為在招生規則上面,並沒有指定學生必須畢業於哪所本科大學!三本畢業生考研,能否勝過「985學生」逆襲?鄭強教授告訴你答案對於三本畢業生「考研」這件事情,外界一直存在著很大的質疑聲,有很多人認為三本考研是很厲害的,也有很多人認為三本畢業生就算是考研,也比不過那些985的畢業生。那麼三本畢業生考研,到底能否勝過985的學生逆襲呢?針對於這個問題,鄭強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告訴了我們答案。
  • 高考只能上三本,考研順利進入985高校,這些學生的訣竅在哪裡?
    文|冷絲欄目|絲說考研國內985和211高校總體數量也只有120多所,而全部本科院校有1200多所,所以,考研的學子大多集中在「雙非」高校,也就是我們過去常說的二本、三本高校。但是,「冷絲說人文教育」提醒你,考研大軍主要由一般普通高校學生組成,每年考上985高校的學生也是數量巨大的,你可不要小瞧哪些出身並不好的高校學子,他們可是你考研路上最具有競爭力的對手!很多人對一個問題特別好奇:這些一般性高校,尤其是三本院校的學生,他們是如何逆襲成功的呢?
  • 為什麼通過考研比高考更容易考上985?三本大學生有望實現逆襲
    985大學在我國只有不到40所,這類學校的存在,是為了能夠為國家培養出一批真正的人才。985高校在大多數省份的高考錄取分數普遍在600分以上,考上985大學意味著我們未來找工作的時候多了一個優勢。能夠考上985大學的學生其學習成績都很優異,是眾多學生中的佼佼者才有被錄取的機會。
  • 三本考研能逆襲?能否勝過「985」學生,浙大鄭強教授給你答案
    學生自從高考以後,就會有很多的學生種類,有的學生在高考的時候已經考上一所985、211這樣的重點大學了,有學生考上的是一所普通的一本大學。畢竟人都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可能每一個人都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學,這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做的事情。
  • 普通本科學生:不是985、211、雙一流,還能不能逆襲?
    能夠升入大學,無論如何是一件值得祝賀的事情,但是,希望考入大學的學生能夠清醒認識自己情況,合理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從社會認可程度來說,大學分為985、211和普通大學,現在稱為雙一流和普通大學。有的地方還稱為重點本科、一本、二本、三本、民辦本科等。無論稱呼如何,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大學和大學有著很難逾越的鴻溝。
  • 為什麼好多985和211的學生,考研考不過雙非及二本的學生?
    最近有學生在社交平臺提問了一個問題,引發同學們熱議:某211學校獎學金獲得者,拿了各種比賽獎項,卻沒有考過一眾雙非跨考學生,故而作問:為什麼好多985,211的學生考不過雙非及二本的學生?——某學生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下這件事兒,從考研具體情況來看,應該有以下幾個情況。情況一:很多985,211的同學被保研了眾所周知,考研成功有兩條路可以走,一為保研成功,二為考研成功。
  • 為何二三本考研學生居多,而985大學的卻很少
    很多大學生在畢業的時候會選擇考研,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風氣,尤其是在二本三本大學裡到處都可以看到培訓機構張貼的廣告,隨著本科生越來越普遍,考研成為了大家緩解就業壓力的出口,不過熟悉考研的同學們會發現,很多考研的學生本科都是二三本的,985學生卻很少見,這是為什麼呢?
  • 為何考研上岸的研究生學長不建議三本考生選擇211或985大學
    一些三本考生在考研時,對考研院校的選擇費了不少力氣。但是,為何已經考研上岸的研究生學長或學姐不建議三本考生選擇211或985名校呢?其中的原因你懂嗎? 為何考研上岸的研究生學長不建議三本考生選擇211或985大學?
  • 為什麼很多二本三本學生能逆襲985?
    眾所周知,近幾年來考研人數激增,2020考研人數更是高達340萬,如此激烈的競爭下,卻也總是有人能夠逆襲成功。都說名校都歧視雙非學校的學生,但是新祥旭做考研一對一輔導這麼多年來,卻也見證了不少逆襲,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 為何考研的二、三本學生居多,而985大學的卻很少?
    很多大學生在畢業的時候會選擇考研,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風氣,尤其是在二本三本大學裡到處都可以看到培訓機構張貼的廣告。隨著本科生越來越普遍,考研成為了大家緩解就業壓力的出口,不過熟悉考研的同學們會發現,很多考研的學生本科都是二三本的,985學生卻很少見,這是為什麼呢?
  • 既然本科的畢業證都是一樣的,那麼劃分一本二本三本有什麼意義?
    我們大家應該都知道,這個大學是分為一本二本和三本的,再者就是985類和211類,根據高考分數的高低,我們會被分到不同類型的大學,但是一本二本和三本的畢業證都是一樣的啊,上面又不會標註說你是一本畢業,還是二本畢業,再或者是三本畢業,那麼劃分一本二本三本又有什麼意義呢?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三個方面來為你解釋,一本二本三本存在的意義。
  • 二本學生考研逆襲985,為何高考卻不能呢?可能因為你太貧窮
    哎,你都不知道什麼是985大學,又憑什麼能夠進入這樣的名校呢?我在心裡默默地嘆息了一聲。我不知道還有多少的高中生和我弟弟一樣,連985、211都不知道。這真夠「貧窮」的。但也不怪他。弟弟來自農村家庭,靠努力考上省內一所公辦二本,考研又到了一所985高校。
  • 為什麼985、211學生很少參加考研?真實原因令人意想不到
    雖然考取研究生在一些就業方面能有一定的優勢,但就業形勢依舊堪憂,隨著研究生畢業的人數增多,崗位供不應求,一個崗位可能出現幾十個人競爭的情況,入職機率的相當少的,我們都知道考研只是為了增加自己就業應聘的籌碼,但你會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985、211的畢業的學生很少參加考研?他們沒有競爭壓力嗎?
  • 考研:二本、三本同學考985、211大學,難度大嗎?碩士學姐告訴你
    前段時間在社交網絡上看到一個學妹留言說:說自己高考考的很不理想,只讀了一個普通的二本,想考研,目標是211類院校。但是之前看到有一種說法是說大多數985/211高校,更青睞於保研的學生,對於二本和三本考研的大學生,卻極為歧視,真的是這樣嗎?不知道難度有多大?
  • 二本三本院校成為了「考研基地」
    其實大多數都來自二本三本院校 而且網上也有不少人說 二本三本院校是考研的「基地」 當然,這種說法帶些貶義色彩 不過現實情況就是這樣 原因也是很顯而易見的
  • 985、211大學的學生,是不是都比二本、三本的學生更厲害?
    眾所周知,在我國985、211大學可以說是公認的最好的一批大學了,不管是歷史底蘊還是綜合實力、社會認可度都非常高,所以每年這些學校的錄取分數線都很高,能夠考上的可以說都是高中階段成績最好的一批學生。一、985、211大學的學生,就全都比普通本科學生更優秀嗎?顯然這是不現實的,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即便是清華北大這種名牌大學的學生也不例外,能夠考上985、211大學,這只能說這些學生在大學之前非常努力、很會學習,但到了大學之後又是一個全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