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失敗,需要二戰嗎?

2020-09-04 抬眉笑相依

自5月初研究生招生考試複試開始進行到現在,2020年大多數考研學生上岸旅程就此已經結束了。對於選拔類型的研招考試,大家肯定有人歡喜有人愁。有許多考生因為種種原因希望二戰或者三戰,按照今年研究生擴招的趨勢,大家對於考研的熱情度肯定會更加提升,加之就業市場的壓力,想必2021屆考研報名人數可能會突破400萬人數創歷史新高,競爭也會更加激烈。所以希望在戰的考生還是需要分析清楚自己是否還要繼續自己的考研之路,做一個合理的選擇。這之中的幾類考生在對於二戰的選擇上還是需要更加謹慎。


第一類:為了逃避社會工作

每年 ,考研大軍中都有許多學生沒有為考研做好準備,害怕步入社會,害怕面對競爭,害怕面對失敗,對畢業生就業沒有方向或計劃。這樣的同學的結果 ,會盲目地以後隨便 填校,隨便複習,最後的考試結果也不盡人意,因此還錯過秋招等實習實踐的機會和時間。

第二類:經濟條件

有一些家庭經濟並不寬裕的同學就需要考慮一下了,二戰期間的花銷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包括房租、自習室費用、生活費。這些對於脫產二戰的學生都是一股無形的壓力。之後研究生期間的學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學年學費:學碩8000,專碩12000+)。當然如果你肯努力,也可以邊工作邊讀研,前提是要保證身體健康。

第三類:心理承受能力

心態處理不好的人,一戰極有可能會失敗,雖然我們會在「一戰」中積累出不少的經驗和教訓,但「二戰」的壓力是不限於學習複習上的,還有家庭、工作、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壓力,如果承受不了「二戰」的心理壓力,建議還是提早選擇其他道路。

第四類:意志力

複習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自律性較差的同學,在「二戰」考研隊伍裡還是佔有很大比例的。如果自知是一個意志力和自治性極差的人,對二戰的選擇還是要謹慎。畢竟這是一場一個人的戰鬥。


反其觀之,這之中還是有很多人有更多的追求和目標希望二戰的。

第一類:清楚地知道自己失敗的原因

在二戰中,你必須知道失敗的原因!是公共課弱還是專業課沒有好好複習,還是考試學習過程中的哪個部分出了問題?如果你在考場上沒有犯任何心理錯誤,你所確定的目標院校都在你的能力範圍之內,並且如果你堅持今年進行認真踏實的複習,「二戰」肯定不會白來。

第二類:有學術研究的追求,希望繼續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些同學對學術研究十分感興趣,並且想把科研作為一種以後的就業方向,之後還有深入學習讀博和執教的打算,正所謂熱愛才會產生動力,有動力才會給予再來一年的勇氣和信心。這樣的同學目標堅定,取勝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考研這件事情是有AB兩面。考研的A面:研究生的學歷意味著就業有了更多選擇和機會、有了更多人脈、人際交往的圈子提升。考研的B面,那些失敗了錯過的同學,他們可以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從而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礎。考研的確是距離夢想較近的一條路,這之中不妨有的人一戰結束二戰,二戰結束三戰,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但是真正的世界裡,考上研的人有的也活得渾渾噩噩,沒考上研究生的人也未必就會發展得不好。

面對「二戰」時,其實你的心裡應該十分清楚你考研的動機,直接面對它,才能選擇你認為正確的道路。而每次做選擇都會有利弊,在理性分析之後得出最終的結果,最後別猶豫,拼盡全力向前衝就完了!在選擇工作的一些人中,也不妨有人是在工作穩定之後繼續考慮讀研的事情,當時也不會考慮經濟壓力、生活壓力等外界因素。對於複習來說,效率也會更加高。相信不管是否考研,大家規劃好自己人生道路之後,都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關焦點

  • 考研二戰失敗的感受
    我不知道有些人怎麼那麼順利,那天成績出來後,我硬是楞了半天,辛辛苦苦一年二戰真的很不容易,記得一戰時,總分還可以,數學傻眼了,為此我晚上哭了好幾次,這次,我感覺心衰,真的,一直煩,一直難受,每天睡前,醒來都可煩,總會想到考研失敗的事,感覺人生跟沒有希望似的,
  • 想在名校讀研,二戰考研失敗換來的經驗,2021考研黨注意避坑!
    那些二戰考研失敗的同學都經歷了什麼?犯了這些錯誤想讀研都難!考研成功之後,很多考生會曬出自己被錄取的結果著實讓人羨慕!也有同學被邀請去分享自己的備考經驗,但很少有人關注那些考研失敗的人。在小水看來,有的考生二戰考研失敗換來的寶貴經驗,才更值得考生注意,特別是踩過的坑避開之後,考研成功的概率就大了很多!小水今年遇到一個二戰的考生,她報考的是江南大學,但是她全力複習一年,考出的成績還沒去年高。她的總分只有351,單科線英語只有48分,連調劑的資格都沒有。要知道她去年總分還有360多,還能調劑讀研呢!
  • 首次考研失敗,來年要不要「二戰」?聽聽考研名師張雪峰怎麼說
    首次考研失敗,來年要不要「二戰」?聽聽考研名師張雪峰怎麼說隨著大學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而如果社會就業崗位並滿足不了這麼多畢業的話,那麼自然大學生就業就會成為難題。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計劃著手考研,僅最近兩年就有將近六百萬大學生報考研究生,因為考研大軍暴增,所以考研對於學生們來說必然也就很吃力,除非保研,否則大部分學生都將會拜倒在首次考研中。如果首次考研失敗的話,那麼要不要打起精神來再次報考呢?對於這個問題,聽聽考研名師張雪峰怎麼說吧。
  • 2019考研失敗選擇二戰與應屆生考研有什麼區別?
    2019考研國家線發布,相比以往今年分數線上漲比較大,尤其像經濟學管理學上漲都有15分之多,很多考生可能會沒有過線或者是沒有達到學校分數線被刷掉或是調劑失敗,肯定會有很多考研人會選擇二戰,其實近年來考研二戰甚至三戰的人佔比也是越來越多了,目前很多剛剛準備二戰的考生可能會不清楚考研二戰跟應屆生考研有哪些區別
  • 二戰學姐考研心酸失敗史!
    二戰學姐表示,考研大概就是可惜——無奈——奮起——平靜的過程吧!說著說著就想流淚,我已經準備了一年半,簡直要崩潰了,複試翻車的我感覺很難受,接下來好好聽,我就跟大家說說從得知成績到現在的一些經歷和感悟!
  • 211大學本科生,考研二戰985大學失敗,選擇三戰還是直接工作?
    211大學本科生,考研二戰985大學失敗,選擇三戰還是直接工作?考研雖然是本科畢業生其中一種好選擇,除此之外,就業、考編、考公都是不錯的出路,但是大部分想在名校讀研的考生還是願意多花幾年時間奮鬥,爭取達成所願。
  • 考研失敗就工作,不甘心就二戰!百因必有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近日,刷微博看到這樣兩條熱搜:#考研失敗的人後來怎麼樣了#、#考研失敗是種什麼體驗#,小編為大家收集了一些用戶的評論,一起來看看。@網友一:考研就像在黑屋子裡洗衣服,你不知道洗乾淨了沒有,只能一遍一遍去洗。等到上了考場的那一刻,燈亮了,你發現有的人忘記加洗衣粉,有的人用的是洗衣機。
  • 為何很多人在考研失敗後不再二戰?原來這些好選擇不比讀研究生差
    也有一些考研失敗的同學卻沒有這麼做,即使考的不好,他們沒有想過二戰,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有比二戰考研更好的選擇嗎?2020考研失敗後考生應如何面對?這些好選擇不輸於考上研究生提到二戰考研,很多考生內心深處是非常懼怕的,經歷過考研,那些努力學習的人還沒考出好成績,知道備考的苦,所以不願選擇二戰考研。
  • 二戰考研如何走出失敗壓力、重拾信心?
    俗話說「失敗乃是成功之母」。二戰更多考的是環境因素和心境,你們敢於破釜沉舟的追逐夢想,還能巨大的壓力下堅持初心,那麼如何在面對就業壓力和經濟能力的情況下堅定信念,在枯燥的重複學習中獲得成功呢?如果你已經明確了自己的院校和專業,那麼請堅持。
  • 工作還是二戰,考研失敗的人需面臨這樣的選擇
    今年考研大綱比去年,或者說前些年的考研大綱都出的早一些,對於不少考研學子而言,這是一個好消息,提前知道考研大綱,就能夠迅速調整自己的複習計劃,而不至於到了九月份大綱出來,如果有變動就比較麻煩。然而,對於第一次考研失敗的人來說,又是考研的季節,該如何抉擇,對於第一次失敗心有不甘,是先工作,還是繼續二戰。
  • 允許考研二戰,對應屆生公平嗎?作為考生的你希望杜絕這種行為嗎
    再過不久,考研的國家線就要出來了,通過了初試的就要為複試做準備了,而初試沒過的要麼準備找工作,要麼是繼續準備二戰。 其實每年考研都有很多二戰或者是三戰的考研生,那麼已經備考過一次或者是多次的學生,再次走上考研的道路,對於應屆生而言公平嗎?今天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
  • 考研為什麼會失敗?二戰、三戰如何擇校才能保證上岸?
    每年考研大軍裡面都有很多二戰、三戰的同學,這樣的的考生常常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要換學校嗎?這個問題看似很沉重,但是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二戰、三戰的考生往往比一戰的考生更迫切希望上岸,那麼二戰、三戰如何擇校才能保證上岸?
  • 考研二戰失敗,我該如何找工作?
    @那年花開等考研出分,就像等死刑,差8分。結束了,我根本不敢想像自己的慘狀,覺得自己沒倖存下來。@飄蕩的靈魂是二戰。去年離複試差一分,今年英語作文沒寫完。考研二戰失敗,不是應屆生了,該如何找工作?我到底怎麼辦,到底怎麼辦啊。
  • 考研二戰失敗,一無是處沒有任何實習經驗,我還能找到工作嗎?
    對於大多數考研生來說,出成績的日子猶如刑場前的最後宣判。到底是「絕處逢生」還是「置之死地」都在查出分數的一剎那瞭然。尤其是在考研困難重重的2019年,這一年考研人數劇增,75%的超高淘汰率都讓很多人夢斷考研路。尤其是對於那些二戰,三戰一直失利的學子來說,「上岸」成了遙不可及的夢。
  • 考研二戰失敗,中間沒有找過工作,還算不算應屆生?
    對於考研來說,只要不是當年畢業的學生,都只能以往屆生的身份報考。對於二戰的學生來說,如果考研又沒有成功,找工作時還算應屆生嗎?首先關於什麼算是「應屆生」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對於二戰考研的學生來說,找工作確實非常尷尬,因為如果二戰沒有成功,既沒有機會上學,又喪失了應屆生身份。按往屆生找工作時還沒有工作經驗,去社招也沒有優勢。有同學會爭論,我是二戰考研的,我沒有工作,為什麼不能算應屆生?這就屬於抬槓,整個社會的環境是這樣,企業就是這樣要求的,你個人去爭論沒有實際意義。
  • 考研失敗後到底該不該選擇「二戰」呢?張雪峰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考研失敗後到底該不該選擇「二戰」呢?張雪峰給出了這樣的建議!如今考研已經成為了當下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主要也是因為大學生人數變得越來越多,不少畢業生總是抱怨就業壓力太大,甚至有時候會遇到幾十人甚至幾百人競爭一個崗位的情況,所以同學們為了能夠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紛紛選擇了考研,不過考研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每年都有很多同學被刷下來,那麼對於這些第一次考研失敗的同學來說,到底還該不該選擇考研「二戰」?
  • 二戰考研失敗的我打算轉戰雙非院校了,雙非一本值得讀嗎?
    文:大學老班長二戰考研失敗的我打算轉戰雙非院校了,雙非一本值得讀嗎?就業難,考研熱,普通本科的學生希望通過考研考入985、211高校,圓自己的名校夢,也造成了普通本科考研的學生越來越多。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熱議的問題「為什麼很多學生高考上不了985,而考研就可以」。這也是近期一個網友的留言「身邊有很多考研的同學,他們的意思是最差也要考211,雙非沒有可讀性。
  • 二戰上岸失敗,淺談我的考研經驗
    一名二戰狗,兩次都是報考的華中科技大學行政管理(120401)專業。在這裡,並不想說什麼勵志雞血,因為我二戰失敗了。說一說一戰和二戰的情況,先通過下表看分數和分數線吧!二戰失敗,是管理學的專業課差兩分。這次,我不怪自己。管理學今年考綱變了,增加的部分我都有整理並認真記憶。但是最後拿到卷子,75分的題是完全陌生的(其中25分是開放性作答,大家平時都沒有準備,是本年時政)。這75分裡面,只有10分是考綱出現的,也就是說有40分的題目是要拼自己的平時積累了。
  • 考研二戰失敗了,到底要不要繼續堅持下去?張雪峰給出這樣的建議
    考研二戰失敗了,到底要不要繼續堅持下去?張雪峰給出這樣的建議考研是當下的一個熱門,二戰考研的學生很多,可是,二戰考研失敗後,自己到底還要不要堅持呢?這成為了多數考研生的一個難題,下面就聽聽考研名師張雪峰的建議吧。
  • 在決定是否考研二戰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什麼情況適合二戰?
    如果現在來搜這個問題,那代表你有想二戰的想法。如果你想二戰當然要想好怎麼分配自己的時間,這邊說的不是僅僅考研上時間的分配,而是你生活甚至工作時間分配。二戰代表你已經不再是應屆生的身份,你已經是社會的一份子。這意味著一旦失敗你畢業半年多或者更長,也意味著你沒有工作經驗,這點是至關重要的存在。絕大多數企業的校招已經與你無關,你要被排擠到社招的洪流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