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失敗選擇二戰與應屆生考研有什麼區別?

2020-12-25 考研嘟妹說

2019考研國家線發布,相比以往今年分數線上漲比較大,尤其像經濟學管理學上漲都有15分之多,很多考生可能會沒有過線或者是沒有達到學校分數線被刷掉或是調劑失敗,肯定會有很多考研人會選擇二戰,其實近年來考研二戰甚至三戰的人佔比也是越來越多了,目前很多剛剛準備二戰的考生可能會不清楚考研二戰跟應屆生考研有哪些區別,嘟妹為大家整理下

考研二戰與應屆生區別之報考

大家知道考研分為預報名和考研正式報名,一般來說預報名只有應屆生能參加而往屆生不能參加,其實這個整體上沒什麼影響只是一個先後的問題。

還有一點區別的是考研二戰考生的檔案問題,因為一般二戰考研人下半年報考時已經畢業,可能需要在工作地或者是回老家報考,而在工作地報考可能需要當地的居住證或者是相關的材料,而應屆生則可以直接在學校考點報考。

注意:可能有部分院校專業只接受應屆生,以當年招生簡章為準!

考研二戰與應屆生區別之備考

總體來說備考有以下4點區別:

1.複習經驗以及資訊收集

應屆生因為都是第一次報考很多考生其實對於考研都是懵懵懂懂,甚至很多考研常識的東西都不是很清楚,而且面對繁雜的課本知識無從下手,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背單詞什麼時候開始複習政治,而二戰考研的學生就不一樣了,對於考研的各個流程環節都已經非常清楚,知道哪些是重難點、考點、各個階段的考研節點是什麼,知道去哪裡收集最新考研資訊信息,到哪裡可以找到考研資料等等,而且因為考過一次所以更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複習計劃,更清楚自己的目標!

2.考研備考場所及狀態

就一般情況而言,應屆生考研場所首選肯定是學校圖書館,住所肯定是學校宿舍,相對比較簡單,而且應屆生考研很多都是幾個同學一起有幾個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度過這艱苦的備考歲月,尤其是備考棄考高發期暑期的時候,還是很煎熬的。二戰考生就不一樣了,有的二戰考研人可能是邊上班邊考研,一般都是在外面租房備考或者是住在自己家裡備考,相對而言可能備考環境上面會比應屆生要差一點。

3.心理壓力

這個對於二戰考研生來說是很大的,就算是邊上班邊考研的人來說這個心理壓力也還是蠻大的,畢竟付出的時間成本和精力都是非常大的,湖北文都考研小編在這裡建議今年想要二戰的考生一定要先跟家裡溝通好,跟家長好好取得一致的觀點,然後再全身心的投入到二戰備考當中,不然後期對於自己的備考影響還是很大的,跟家裡人的關係和諧相處對於自己的努力和奮鬥都是大有好處的,畢竟最在乎你的還是自己的家人。而應屆生考研相對來說壓力就沒有這麼大了,畢竟也還沒有畢業直接可以去找工作,或者是說考不上明年再來一次的想法,所以心理壓力方面二戰考研人還是比較大的。

4.考研成功率

一般來說二戰考研人的成功率還是相對要高的,就像高考一樣一般復讀之後分數線大部分還是會考的高一些的。當然也跟應屆生基數大有關係。

總體來說二戰考研人在心理壓力和備考環境方面是要比應屆生有劣勢一些的,但是在備考及流程上面,同時對自身的認識上面還是要優於應屆生的,要調節好自身的心態不能在最關鍵的時期心態崩了就得不償失了!

相關焦點

  • 同樣是2020年考研,應屆生跟二戰考生有什麼區別?看完你就知道了
    很多人都覺得大學生畢業都選擇了考研才導致了考研人數的激增,但事實上應屆生僅僅佔了一半左右,二戰三戰考生和其他類型的考生人數迅速地增加,才促使考研報名人數水漲船高。同樣是2020年考研,應屆生和二戰考生以及其他考生之間有何區別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新祥旭一對一:應屆生和往屆生考研有什麼區別?
    近幾年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雖然應屆生仍然是考研的主力軍,但是隨著在職研究生納入統考後,以及往屆生對於提高自身就業競爭力的需求增加,往屆生的考研比例也逐年提高,2019年,非應屆生比例達到了48.23%,那麼應屆生和往屆生考研有區別嗎?
  • 考研二戰失敗,中間沒有找過工作,還算不算應屆生?
    對於考研來說,只要不是當年畢業的學生,都只能以往屆生的身份報考。對於二戰的學生來說,如果考研又沒有成功,找工作時還算應屆生嗎?首先關於什麼算是「應屆生」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以國考為例,不同的省份對應屆生的定義不同,國家規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在2年內沒有找到工作,可以按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但是我們在找工作時,企業對應屆生的定義往往是,當年畢業的高校學生才稱為應屆生,也就是說從學生拿到畢業證到下一屆的考生畢業前的這段時間都算應屆生。
  • 應屆生和往屆生考研,有什麼區別?誰更容易成功?
    那麼,在考研這件事上, 應屆生和往屆生有什麼區別?誰更容易成功? 是應屆生優勢大、還是往屆生優勢大呢? 我們來聽一聽小夥伴們怎麼說吧!
  • 考研話題:二戰考研成功率高達70%,為什麼應屆生卻那麼低?
    而應屆生當中,很多考生都是隨波逐流因為逃避就業而選擇考研的,選擇目標不明確,考研更像是在「划水」,知識儲備根本沒有達到考研錄取要求,這部分考生與二戰的考生相比,高低立分。所以很自然的拉低了應屆生考研的成功率。
  • 考研二戰成功率高過應屆生 | 應屆生:我們就這麼差嗎?
    為了能夠找到更理想的工作,許多同學都選擇考研繼續深造,也正是因為如此,考研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到今年,考研人數達到290萬人,創歷史新高。在這290萬人當中,二戰考生的所佔比例非常之大。據不完全統計,二戰考生中考研成功率達到了70%,而應屆生卻只有15%。為什麼差距會如此之大,應屆生就這麼差嗎?
  • 考研二戰失敗,我該如何找工作?
    2019年2月15日,對很多同學來說,一定是極其煎熬的日子。這一天,考研出分了,也是從這天起,「考研成績」和那些哭泣的表情,就一直霸佔了熱搜。@梧桐半夏為了考研,辭了工作,如今我沒有班可上。等了兩個月成績,就做了兩個月噩夢,每天晚上都是大大小小、又好又壞的夢,從沒停過。
  • 二戰生考研成功率高達70%,遠高於應屆生
    一、信息渠道廣應屆生對於考研階段的流程不熟悉,每一步都需要摸索,不清楚整個流程,在考研方面搜集信息能力也很差。而二戰考生已經經歷過一年的考研學習,清楚考研流程。所以在備考時候主要任務是查漏補缺,集中複習自身薄弱關鍵,因此複習效果相比應屆生更好。而且選擇進行二戰的考生一般都是實力比較強的,在複習備考時,目標清晰明確,能夠迅速進入備考狀態,複習效率較高!
  • 為什麼有些考研二戰的人考不過應屆生?
    每年考研時,有人一戰成碩,有人二戰三戰仍舊名落孫山。為什麼有些考研二戰甚至三戰的同學會考不過應屆生?還有些同學考了三次,不但沒進步,反而成績一次比一次差?這個話題對於二戰三戰失敗的考生而言,或許有些殘酷。
  • 一戰和二戰考研人究竟有啥區別?
    數據表明二戰考研比一戰考研成功率高!很多一戰的考研兒表示有點慌。這個數據是真實的嗎?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一戰和二戰考研有何區別,這些個成功率是否真實? 一戰二戰考研區別在哪?同時作為二戰的同學來說一般都是抱有破釜沉舟之心來備考的,選擇考研院校一般也是求穩的心態,所以考研目標明確決心較強。缺點就是壓力會比較大,一戰失敗的情感可能得不到發洩,同時複習時也比較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
  • 二戰考研與應屆生相比,誰更佔優勢?
    在考研大軍中,往屆生不少,但應屆生應該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很多應屆生會擔心,自己第一次考研,經驗不足,會被往屆生秒殺!往屆生更擔心,應屆的同學一直處於學習的環境中,而自己都與世隔絕了!據網友們的不完全統計,二戰成功率高達70%,而應屆生卻只有15%。
  • 應屆生和往屆生考研,有什麼區別?誰更容易成功?歷史學考研網
    考研圈,也一直流傳著應屆生和往屆生的地位之爭,有不知來源的數據顯示往屆生考研成功率高達70%,也有小道消息稱複試時往屆生會被歧視。然而,往屆生和應屆生的地位,真的有高低之分嗎?往屆生真的比應屆更容易上岸?本周我們就來討論討論這個話題!
  • 工作還是二戰,考研失敗的人需面臨這樣的選擇
    然而,對於第一次考研失敗的人來說,又是考研的季節,該如何抉擇,對於第一次失敗心有不甘,是先工作,還是繼續二戰。考研2018年考研報名的人數達到了238萬,這並不是一個小數字,近年來考研的報錄比基本上都在3:1這個範圍之內,也就是說去年參加考研的人,有一百多萬成為了「炮灰」,2019年考研報名即將開始
  • 考研失敗,需要二戰嗎?
    自5月初研究生招生考試複試開始進行到現在,2020年大多數考研學生上岸旅程就此已經結束了。對於選拔類型的研招考試,大家肯定有人歡喜有人愁。有許多考生因為種種原因希望二戰或者三戰,按照今年研究生擴招的趨勢,大家對於考研的熱情度肯定會更加提升,加之就業市場的壓力,想必2021屆考研報名人數可能會突破400萬人數創歷史新高,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 考研一二戰的區別,二戰真的會考得更好嗎
    一戰的準備時間更充裕一戰雖然是在學校準備,偶爾也會有專業課要上,但是時間還是相對寬裕的,沒課的時候還有周六周日都可以去自習室複習。二戰的考生,大多數都是有工作的,每天上班需要時間,只能晚上抽空出來複習。
  • 考研:二戰成功率比一戰高的原因是什麼?聽學姐說
    網傳,二戰考研成功率高達70%,而一戰成功率卻不到30%!但這個統計是真是假還不能一口咬定定,可一戰與二戰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考研經驗方面二戰的考研同學,失敗後往往會總結自己的失敗原因。從考研失敗中走出來後,可以根據一年的複習對於一些自己的薄弱點進行針對性的練習。更容易避開考研的一些坑。一戰的考研同學,由於沒有相關的經驗,往往找不到自己學科的薄弱所在,比較容易犯一些複習方法和策略的錯誤。
  • 在決定是否考研二戰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什麼情況適合二戰?
    如果現在來搜這個問題,那代表你有想二戰的想法。如果你想二戰當然要想好怎麼分配自己的時間,這邊說的不是僅僅考研上時間的分配,而是你生活甚至工作時間分配。二戰代表你已經不再是應屆生的身份,你已經是社會的一份子。這意味著一旦失敗你畢業半年多或者更長,也意味著你沒有工作經驗,這點是至關重要的存在。絕大多數企業的校招已經與你無關,你要被排擠到社招的洪流中去。
  • 2021考研,應屆生和往屆生誰上岸機率大?表格分析
    ,應屆生、往屆生和在職考研。每年意味著有 80% 的人會落榜,多數人會選擇二戰、三戰,那應屆生就沒有優勢了嗎?來看看小媛的分析,應屆生和往屆生誰上岸機率大?1往屆生優勢1、往屆生往往是二戰、三戰甚至是四戰考研的畢業生。與還在上學的應屆生相比,承受的壓力更大。
  • 都說二戰考研成功率遠超應屆生,高達70%?
    我們都知道,現在考研熱度很高,每年考研的人數都在增加,這其中二戰的人佔比也很大,而且據不完全的統計,二戰考生的考研成功率高達70%,真的是這樣嗎?小編通過了解二戰考研黨的各種情況總結出了這三點,或許就是二戰考研成功率大的原因吧~一:二戰考生有一定的基礎。選擇二戰的考生基本上都是因為第一次考研的時候,初試差幾分或者是複試的時候被刷下來的。
  • 2020應屆生:「考研失利、求職碰壁,還好這項政策拯救了我」
    從前,考研的隊伍中只有一種人,應屆生。後來,這支隊伍越來越龐大,加入了往屆生,在職考研生,辭職考研生等等。對於在職或是辭職的考生來說,考研前他們至少還有份工作作為保障,但對於二戰考生,不僅什麼保障都沒有,還失去了「應屆生」的這塊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