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是對產品精心打造、精工製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斷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造出新成果。 「工匠精神」不僅是一種工作態度,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其精神實質被賦予敬業、實幹、專注、精益求精等新時代內涵。
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我國鐵路事業的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時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要實現2035年的遠景目標,需要廣大鐵路人堅定初心使命,厚植「工匠精神」,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最好的成效,創造出不同的時代新成果。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工匠精神」在新時代賦予實幹者新的使命,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幹事創業、責任擔當、信念信仰等各個方面,不斷「雕琢」自己,以堅定政治信念和初心使命引領鐵路事業發展,使自己朝著成為一名優秀的「奮進者」而奮鬥,才能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摒棄「差不多就行」「隨便應付了事」等心態,以敬業、專注、踏實、堅持等精神面對生活、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人生。
敬業是態度。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群」「忠於職守」的傳統,敬業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之一。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主張在人的一生中始終要「執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 。「執事敬」是行事要嚴肅認真不怠慢;「事思敬」是做事要專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加強自身修養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敬業是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品格。現下社會風氣比較浮躁,面對各種誘惑,青年人更應該心無旁騖的沉下心來幹工作,要有甘於坐冷板凳的心態,思考自己該如何在普通的崗位上做出成績,發揮自己最大的能量,這才是最重要的。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才能行穩致遠。
實幹是關鍵。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不論是技藝精湛的「木工匠鼻祖」魯班,亦或「目無全牛」的「解牛大師」庖丁,都用實踐證明實幹是脫穎而出的關鍵。「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青年一代的鐵路人要將「工匠精神」精髓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不同的職位都不能摒棄「實幹」才是發展的精髓,走「捷徑」是行不通的。要想幹事就要防止精神懈怠,要想幹事、能幹事、幹實事,重實際不圖虛名,鼓實勁不尚虛榮,求實效不務虛功。才能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實現人生價值。
專注是途徑。專注就要有恆心、有毅力、有定力,不受外界幹擾。不管是一名普通的工人,還是管理人員,既然選擇了這一份工作,就要有不懈怠心態,樹立起對職業敬畏、對工作執著、對群眾負責的態度,在工作上注重細節,把工作幹到實處,思群眾所思,解群眾所憂,將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始終秉承初心,不越紅線,將廉潔從政貫穿始終,用行動踐行著使命。始終嚴格要求自己,而不是以權謀私,讓權力或金錢蒙蔽了雙眼後追悔莫及。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只要我們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以民族復興為己任,自覺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偉業之中,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擼起袖子加油幹,苦幹實幹拼命幹,就一定能夠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創造新的時代輝煌、鑄就新的歷史偉業。
文/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