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以下簡稱「東大科技園」)成立於1999年,是國家科技部、教育部15家試點和22家首批授牌的國家大學科技園之一,是東南大學服務地方區域經濟建設的主要平臺和重要窗口。自成立以來,東大科技園積極與地方政府開展合作共建,在南京分別建有玄武、棲霞、高新、江寧、下關等園區,在江蘇省內建有蘇州和揚州園區,科技創新創業載體面積達15萬平方米,在園企業40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近80家,已成功培育以江蘇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途牛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蘇澳格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1000餘家科技型企業。通過參與學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東大科技園有效推動一批國家級重大科研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協助籌建多個專業領域的工程技術中心和校企聯合中心,促進政產學研的有效融合。
發展規劃
根據東南大學「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綱要,東大科技園全面服務學校「雙一流」建設,融入學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充分發揮對學校建設的平臺支撐作用。東大科技園將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推動創新資源集成,促進開放協同發展,努力建設成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重要基地、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的主要載體以及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分園介紹
1、玄武園區
2001年,東南大學與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政府籤署科技創新合作協議,共建東大科技園長江后街園區。該園區毗鄰著名的珠江路創業大街,載體面積1.8萬平方米,累計孵化企業500餘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近30家,已形成電子信息技術、創意設計、工程設計、集成電路設計等產業的集聚。
2、棲霞園區
2012年2月,東南大學與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政府籤署科技創新合作協議,共建東大科技園棲霞園區。該園區由東南大學原曉莊學院改造而成,佔地150餘畝,配有人才公寓等生活配套設施。一期載體6萬平方米,規劃載體27萬平方米,2013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園區累計孵化企業150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餘家,已形成物聯網、機器人、電子信息、新能源等產業的集聚。
3、揚州園區
2012年4月,東南大學與揚州市政府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研究院和大學科技園。揚州園區依託東南大學優勢學科,吸引揚州市優秀資源,努力打造以先進裝備製造研發、軟體信息研發、智能電網研發等領域為主的科技、人才、商業集聚中心,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園區建有省級眾創空間「東創星輝」。
4、下關園區
2012年9月,東南大學與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政府籤署科技創新合作協議,共建東大科技園下關園區。該園區位於幕府東路199號,一期載體總面積1萬平方米,二期科技綜合服務載體約7萬平方米,累計孵化企業450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餘家,已形成光電顯示、節能環保、文化創意、信息技術等產業的集聚,建有「智能光電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中心」。
5、江寧園區
2012年12月,東南大學與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籤署科技創新合作協議,共建東大科技園江寧園區。園區打造的眾創空間「九龍5G創業谷」於2016年被認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
6、高新園區
2013年7月,東南大學與原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籤署科技創新合作協議,共建東大科技園高新園區。該園區由原校區2萬平方米建築改造而成,2016年4月正式投入運營,累計孵化企業70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7家,已形成電子信息、先進設備製造、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聚。園區建有省級眾創空間「東科?3S優創空間」。
服務體系
1、教師創業企業服務體系
幫助教師解讀政策、提供商業策劃,協助教師轉化科技成果、組建企業、聘請職業經營管理團隊等。
2、學生創業服務體系
提供創業導師、創業基金、創業培訓、公司註冊、財務管理、法律諮詢和專利代理等「一站式」服務。
3、眾創項目特別服務體系
出臺《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管理辦法》,利用地緣優勢,整合網際網路技術和各類創新資源,建設屬地化管理、差異化發展的東大特色眾創空間,為創業者提供場地、人才、技術、資金、項目、融資、服務等一站式服務。
4、線上服務體系探索(匯創空間O2O平臺)
立足現有科技服務體系,基於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建成了線上-線下的「網際網路+服務」的孵化服務O2O平臺。
服務說明
中商產業研究院是一家「產業大數據+研究+規劃+招商+基金」的一體化產業諮詢服務機構,致力於為企業、地方政府、城市新區、園區管委會、開發商提供產業規劃、產業空間、產業平臺、產城運營、產業金融、產業申報及產業升級轉型領域的諮詢與解決方案。核心業務包括: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規劃、產業項目包裝策劃、產業園區升級轉型規劃、產業地產拿地策劃、特色小鎮申報及規劃、田園綜合體申報及規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以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撰寫編制、行業研究報告及定製化調研報告、產業白皮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