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小侄子剛出生的時候,吃完奶總是吐奶,為此我哥和我嫂子焦慮得不得了,四處向有經驗的寶爸寶媽「取經」,詢問該怎麼處理。結果有熱心人告訴他們,每次給孩子餵完奶,試試「拍嗝」,就是抱著孩子靠在大人的肩上,確保孩子的頭和脖子得到支撐,然後家長再用一隻手抱著孩子,另一隻手非常輕柔地拍肩胛骨之間,看看孩子吐奶的情況會不會好轉。但是,嫂子動手給侄子拍嗝時,發現沒有明顯的效果,侄子還是會吐奶......
之後,嫂子問我,給剛吃完奶的小侄子拍嗝是對是錯,為什麼給孩子「拍嗝」了他還吐奶?我估計很多寶媽都有類似的疑問,所以專門解答一下:
孩子在剛出生的前六個月,胃比較「特殊」,他們的胃呈水平橫位,容量也比較小,加上賁口比成年人鬆弛,收縮不是很好,容易導致奶液回流的情況。如果遇上孩子吃奶比較著急的情況,吃進去的空氣會通過打嗝的方式自己排出去,所以拍嗝有助於減輕或者防止孩子吐奶。
但實際上,生理髮育並不是導致孩子吐奶的全部原因。如果孩子出現了奶粉過敏或者其他健康問題,也是容易導致吐奶的。所以,給孩子拍完嗝他還吐奶。原因可能比想像中更加複雜。
在大部分情況下,家長給孩子餵奶後「拍嗝」,幫助孩子把胃裡的氣體排出,就能有效減少孩子吐奶的情況。但是,在有些情況下,拍完嗝孩子還是會吐奶:
①拍嗝的姿勢不正確。有的家長給孩子拍嗝,只是是簡單給把孩子抱起來,輕輕地拍兩下就算了。但其實給孩子拍嗝的講究很多,比如抱起孩子拍嗝的時候,動作要輕柔,同時在孩子平靜下來後,再開始拍嗝。所以,家長給孩子拍嗝,一定要研究出正確的姿勢和方法。
②孩子對吃的奶粉不適應。如果孩子吃的奶粉,他非常不習慣,家長不知道,也沒有及時更換,奶粉進入胃裡以後孩子出現不舒服的情況,也容易吐奶。
③疾病的原因。孩子年齡小,體質弱,如果患上幽門梗阻、賁門鬆弛、各系統感染等疾病,也容易吐奶。所以,如果孩子吐奶比較嚴重,建議家長帶他去醫院看看。
孩子吐奶,容易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危險狀況,所以建議各位家長日常做好預防孩子吐奶的措施,比如孩子吃奶,要注意少食多餐;孩子吃完奶後,要避免過度的玩耍或者洗澡;平時孩子吃完奶後平躺時,最好把上半身適當抬高;注意觀察孩子的進食情況等等。
【話題討論:你平時給孩子餵完奶會「拍嗝」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