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部:中美俄核力量不在同量級,中國參加核裁軍談判時機遠未成熟
每經編輯:周宇翔6月1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美國軍控事務特使比林斯利9日發推特稱,呼籲中方重新考慮其無意參加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的決定,要獲得強國地位,就應該帶著強國的責任行事。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已經多次闡明了立場,中方無意參加所謂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這一立場是明確和一貫的。眾所周知,中國的核力量與美俄不在一個量級,中國參加核裁軍談判的時機遠未成熟,擁有最大核武庫的國家對核裁軍負有特殊、優先責任。
-
美軍控特使稱北約盟國也支持美國將中國拉入軍控談判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0月21日報導稱,美國總統軍控事務特使馬歇爾∙比林斯利日前表示,北約盟國也支持美方提出的旨在讓中國加入軍控談判的觀點。另據早前報導,美方軍控談判代表還曾聲稱俄羅斯也「希望」中國加入所謂的「三邊軍控談判」,然而此舉很快就遭到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駁斥。
-
外交部:中國參加核裁軍談判時機遠未成熟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記者朱超)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1日在回答中國無意參加所謂的「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相關問題時說,中國的核力量與美俄不在一個量級,中國參加核裁軍談判的時機遠未成熟。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美國軍控問題特別代表比林斯利9日發推特稱,呼籲中方重新考慮無意參加「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的決定。「要獲得強國地位,就應該帶著強國的責任行事。」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表示,中方無意參加所謂的「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這一立場是明確和一貫的。
-
一項國際條約獲通過,發起國:歷史性的一天
10月25日,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稱目前全球已經有50個國家和地區批准了《禁止核武器條約》,已經達到了條約生效的最低國家數量要求,該條約將於明年1月22日起生效。這一條約是無核國家欲加速無核化的努力,但由於缺乏有核國家參與制定,該條約的有消息、推進的實際效果均受到懷疑。
-
外交部:中國無意參加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
會上,趙立堅表示,中國無意參加所謂的「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這一立場是十分明確的。中方願與各方一道,繼續在五核國機制等現有多邊機制框架內加強溝通與協作,就事關全球戰略穩定的廣泛議題進行討論。圖片來源:外交部網站有記者問:據報導,美國方面5日就《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生效50周年發表聲明稱,將同俄羅斯、中國提出一項大膽的新三邊軍控倡議,以避免昂貴的軍備競賽,共同努力建設更好、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
2019全球核態勢:核武器競爭加劇,核軍備控制遇阻
美俄核裁軍齟齬不斷美國與俄羅斯的前身——前蘇聯早在1991年就籤訂了《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在2001年銷毀計劃完成時,美俄雙方已拆除了當時兩國擁有的戰略核武器的80%左右。2009年該條約到期後,美國與俄羅斯又籤署了《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將舊條約代替,繼續核裁軍。
-
毫無道理可言,北約提出無理要求:俄中必須銷毀核武器,慘遭無視
目前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也就只有5個,他們也都是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最近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對外呼籲,希望各國加快銷毀核武器的進程,以建立一個「無核世界」,他在北約年度武器大會上發表了讓人感到無比震驚的言論。據路透社消息,北約秘書長指出,為了建立一個美好的世界,銷毀核武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
《禁止核武器條約》將於明年生效,中俄美英法均不同意
該條約是多邊國際合作條約,主要目的是為了完全禁用核武器,但是中美在內多個國家均是沒有參與本次投票,且聯合國五常也表示明確反對。此前,美國對這一條約表示強烈反對,直言這是一個戰略錯誤,並要求北約國家都不要同意,在這次中國俄羅斯等國都罕見地沒有反駁美國,可見,在這一問題上,聯合國五常立場一致。
-
北約秘書長異想天開,稱中俄等國家應該核裁軍,但美英法除外
北約秘書長異想天開,稱中俄等國家應該核裁軍,但美英法除外 2020-11-16 16:53:22
-
禁止核武器國際條約於明年生效
有專家指出,現階段所有國家所持核武器全部拿出來,足以把整個地球毀滅上百次。這足以說明,對核武器使用,應當加以相應制約。歷史協議正式誕生據澎湃新聞報導,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對外推文稱,隨著宏都拉斯近期正式加入《禁止核武器條約》,第五十位成員國席位就此填補。
-
大戰一觸即發,美將核武器搬到家門口,俄方悍然發出戰爭警告
為了確保核武器不會在戰爭中被濫用,世界上擁核國家籤訂了條約,以此來維持世界和平的秩序,但美國的一些行為激怒了不少國家,尤其是將核武器部署在俄家門口,對此俄方悍然發出戰爭警告,外界表示大戰一觸即發?還有專家稱,是川普想在最後的任期之內,通過所謂的「大國競爭」來豐富自己任職期間的「成績單」,因此第一個下手的目標自然是頭號對手俄羅斯。不久前據媒體報導稱,俄方呼籲美國應當立即停止在北約成員國的領土上部署核武器的行為,俄方表示,此舉在違反現有條約條款的同時,還加大了爆發毀滅性衝突的可能性。
-
俄飛彈試射,駐德美軍基地誤警「空襲!」「空襲!」
報導稱,拉姆施泰因基地被認為是俄羅斯瞄準北約的主要攻擊目標之一。俄羅斯在加裡寧格勒以及與北約成員國接壤的整個西部邊境附近都部署有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克裡姆林宮還擁有發射巡航飛彈的海上和空中平臺,可以從德國附近的波羅的海地區發射。延伸閱讀罕見!
-
核武器不能隨便使用,但為何如此重要?俄羅斯給世界上了生動一課
5月10日,北約秘書長延斯·斯託爾滕貝格在德國《法蘭克福匯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稱北約在尋求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但只要核武器存在,北約就仍將是一個核聯盟。斯託爾滕貝格稱,「如果俄羅斯還擁有數量巨大的核武器,但北約不擁有核武器,這樣的世界將是不安全的。
-
典型的雙標,北約比美國還要目中無人,向中俄提出一個過分的要求
核武器是被允許擁有的,但是在核武器的絕對擁有數量上,還是會需要面臨國際協議的控制。或許很多國家也想過要將核武器盡數銷毀,讓國際社會的核武器數量再度被縮小,甚至完全消失。但是針對性的銷毀控制,這實在是讓人不能理解。北約認為自己不應該銷毀核武器,卻堅持要讓中俄銷毀,這不是典型的雙標行為嗎?
-
中方解釋為何對聯大有禁止核武器條約議案投棄權票
中國網新聞10月28日訊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遵循「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和「各國安全不受減損」的原則,循序漸進加以推進;應堅持在現有多邊裁軍機制下處理,另起爐灶、破壞協商一致的原則可能只會適得其反。
-
中國核武器威脅鄰國?華春瑩火了,美方敢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嗎
近日,美國國務院顛倒黑白,無端指責中國「不透明發展核武器建設,並對鄰國構成嚴重威脅」。對此,在中國外交部1月5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有力駁斥。據外交部網站1月5日消息,在1月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道,美國務院4日發表題為《中國的核瘋狂》文章稱,中國不透明且具有威脅性的核武器建設威脅到無核鄰國,削弱外界對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信心,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美對俄軍事圍堵再現「成本強加」
原標題:升級前沿兵力活動,妄圖加快俄「戰略失血」——美對俄軍事圍堵再現「成本強加」美國及北約對俄羅斯持續進行戰略圍堵與軍事挑釁,有渲染外部威脅以保持聯盟內部凝聚力的因素加強在俄周邊的兵力部署。美國在波蘭、羅馬尼亞、韓國、日本以及本土阿拉斯加部署的「宙斯盾」「薩德」「愛國者-3」等飛彈防禦系統,形成了對俄的反導「包圍圈」。2017年開始,美國拉攏北約以輪駐的方式向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國部署4個北約戰鬥群,每個戰鬥群約1000人。
-
新條約、新措辭、新含義-評美俄籤署核裁軍協定(圖)
·新條約、新措辭、新含義 雖然美俄此次所籤署的核裁軍條約不是這兩個核武器超級大國90年代以來籤署的第一個協定,卻是美國同俄羅斯第一次籤署「後反導時代」的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的協議。隨著反導條約走向死亡,原來美蘇和美俄在相當長時間內都禁止的飛彈防禦系統就成為了「合法的」的戰略防禦武器。因此,戰略武器的概念在美俄核裁軍的政策領域第一次發生了深刻變化。原來有反導條約的存在,戰略武器就是指進攻性戰略核武器,因此,前兩個美俄核裁軍協議才一概被稱為「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和「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
-
專家:日本可年產2千枚核武器 或已產核爆裝置
回顧2013年世界核形勢,儘管國際社會對實現「零核世界」的期待很高,儘管核大國高舉「核裁軍」大旗,然而世人看到的卻是更加複雜和充滿變數的核形勢。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6月發表的2013年年鑑稱,全球核彈頭總數減少,其中美國從8000枚減至7700枚,處於實戰部署的核彈頭1722枚;俄羅斯從1萬枚減至8500枚,實戰部署1499枚;法國300枚,英國225枚,年鑑認為中國有250枚核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