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冥婚花童引路
「天道輪迴轉、蒼天饒過誰」,古人常言的「因果報應」並非危言聳聽、封建迷信,作惡者必將在世間輪迴中遭受多倍痛苦。在科技進步、經濟發達的現代社會中,世界上一些不為人知的黑的角落開始被媒體頻繁曝出,尤其是令人不寒而慄的失蹤案件,也層出不窮。
女童失蹤遇害
失蹤案件的被害人大多善良無辜,這其中不僅有正值豆蔻年華的青春少女、清純學生,也有不喑世事、天真爛漫的女童。今天所說的這起失蹤案令人髮指,相對於19年發生的「冥婚花童」案件,這起案件的惡劣程度更是令人痛心。在說近期發生的失蹤案時,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冥婚花童案」。
年僅十歲沉海
2019年7月份,九歲女童章子欣離家失蹤,帶走她的則是她家的租客,這對租客生活無望、負債纍纍、信奉邪教,為了能在陰間結成夫妻,便計劃用花童引路,傳說用白白胖胖的女童做海上花童可以永生在一起,這對夫妻帶走章子欣後,將其拋屍於象山石浦海域檀頭山島,一條無辜的生命就此消亡、令人痛心。九歲的章子欣對人彬彬有禮、心地善良,她原本可以在家中和爺爺奶奶一同遊玩嬉戲,卻沉屍湖中。人性的罪惡永遠難以直視,若無警方的挺身而出,世間會有正義嗎?
關愛未成年人,人人有責
本以為這將會是失蹤案件的頂級作惡,無獨有偶,在近期,一起女童失蹤案再次引發了社會的軒然大波,這個失蹤的女童不同於「花童」,她的失蹤原因至今都在調查中。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失蹤者的個人信息,這個失蹤女孩出生於2013年1月,年僅七歲的她自幼乖巧可愛、聰慧伶俐。她的父母給他取名叫做張小雪,就是希望她能夠像雪一樣潔白無瑕、善良乾淨,小孩的世界純淨美好,而惡人毫無下限,他們利用孩子的善良,將魔爪伸向了張小雪。張小雪是湖北襄陽人,在2020年8月2號深夜一夜未歸,她的爺爺奶奶非常著急,在通知了父親張新利之後,張新利頓生疑惑:生性乖巧的女兒從沒有過離家出走的任性行為。怎麼會徹夜未歸?
張小雪失蹤的這天晚上,張新利在朋友圈傳發布了三則尋人啟事,對這個堅強的男子來說,,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巨大的煎熬。他內心有過萬種想像,最好的和最壞的結局都有預料,但出於父愛的本能反應,他都只祈求蒼天:希望下雪可以倖免於難、死裡逃生。當媒體記者得知這個新聞後,他們通過以往經驗作出預測:小雪神秘失蹤、兇多吉少,可能已不幸身亡。當看到記者發出的新聞後,張新利始終不願相信,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張新利忍住拗痛配合警方調查,在此期間,他多次祈禱上天可以眷戀他的女兒。手機號公布後,社會愛心人士紛紛電聯張新利,出於禮貌、出於期待,張新利一遍遍重複著女兒失蹤前的信息,他希望有人可以告訴他:「別著急,小雪回來了。」
警方在受理這起案件後立馬部署調查、緊急搜救,此時已經是8月4日,警方帶動警犬開始搜救,警犬出動,必定不同一般。張新利大概也猜到了警方的用意,雖然萬念俱灰、萬分悲痛,但他依然想要親眼看到自己的寶貝小雪。而在此時,曾有人提出:「曾經看到過張新利的鄰居高啟良衝一個地方下跪叩頭。這個信息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出於證據不足,警方選擇獵犬搜救。
8月4號,小雪依然下落不明,在警犬走到了村高啟良的門前時,警犬突然狂吠不已,這個反常舉動似乎證實了小雪的已亡的猜測。警方始終敲不開高啟良的門,於是破門而入,他們發現:此時高啟良已經翻牆出逃。警方立馬通知各卡口要嚴密搜查。通過警犬的指引,8月5號深夜,警方最終確定了小雪的埋葬地點,小雪的遺體隨後被挖出。小雪的家人得知消息後崩潰大哭、幾度昏厥:他們疼在手心的女童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更沒有人知道小雪生前遭受了怎樣的絕望和痛苦。8月6號,犯罪嫌疑人高啟良落網,對於作案動機、作案工具目前依在調查中。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作惡終將會有報應。
「抬頭三尺有神明,心懷敬畏一生平」,高啟良的作惡令人氣憤交加,他是如何對一個年僅7歲的女孩痛下殺手?作惡者高啟良是一個沒有工作的無業游民、是一個婚姻不幸福的離異老之人、更是一個小偷小摸的慣犯。三觀不正之人做出此事迅速引發了網友熱議,有人說:犯罪嫌疑人高啟良難道是心理扭曲,張新利為人老實本分,從未和他有過過節,他如此狠厲,難道是想要對這個七歲的女童採取侵犯?也有人說:「難道是小雪發現了高啟良不為人知的秘密,所以他想殺人滅口」?這些猜測令人不寒而慄,孩子何其無辜,他們在無憂無慮、自由天真的環境中本應玩耍撒嬌,卻在別有用心之人的狠厲中無辜喪命,這是孩子的悲哀、更是家長的心痛。
好在這些已去的孩子,有警方給以申冤,有警聲護送,正義或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章子欣也好、小雪也罷,她們是弱勢群體的悲劇代表,保護未成年人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一起參與。孩子是愛情的結晶、是婚姻的紐帶、是家族的希望,小雪遺體被挖出後,意味著,張家人7年來的疼愛消失殆盡,高啟良也將會為他的所作所為付出慘痛代價。身為父母,可以為保護子女付出所有,而子女無辜喪命,父母的痛心疾首能有幾人懂得?你覺得應該增強未成年人的防範意識嗎?你覺得孩子如何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