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高考季 難忘師生情

2020-09-10 福建閩南網

在這個不平凡的2020年,疫情下的高三畢業班被稱為最特殊的一屆。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師生經歷了太多波折——重大疫情、超長假期、在線學習、高考延期……高三學子能順利畢業,背後有著各科任教老師付出的數倍心血。

今日是教師節,這個節日也註定是特別的,老師們有著不同的感觸,畢業後的學生對老師也有別樣的感恩之情。近日,記者採訪多個學校2020屆高三畢業班的師生,一起回顧那段難忘的經歷。

培元中學高三複課後,學生中午在教室吃飯。(林勁峰 攝)

別樣課程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高三下學期是最緊張的衝刺階段,師生們都卯足了勁。而年初疫情的爆發,讓各個學校的師生猝不及防。學生上網課不認真怎麼辦?複課後一個班拆成兩個,如何在短時間內保障同樣的教學量?高考延期一個月,如何幫助學生調節心理壓力?

停課不停學,老師通過電腦線上教學。

線上教學

學生無智能機上網課 校方特批經費購買

疫情爆發後,各地中小學延遲了春季開學時間,採用網絡授課方式開展線上教學,保證學生停課不停學。永春美嶺中學距離泉州市區110公裡,地處永春、安溪、大田、漳平三市四縣交界處,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疫情期間,該校校長廖獻文第一時間組織高三各學科骨幹教師返校上網課,配備兩間教室用於直播授課。

「學校有少部分學生居住在偏遠的農村,家裡沒有信號,使用的手機也是老式的,無法上網。」該校上屆高三段長阮旺昌回憶,開展線上教學三四天後,一位居住在一都鎮魯山村的同學向他求助,由於家裡沒有信號,手機也很破舊,無法上網課。「當天早上接到求助後,我立即向學校匯報,廖校長第一時間聯繫了電信運營商,當天工作人員趕到該生家中,為其接通網絡信號,學校當天撥款給該學生買了一部智慧型手機,確保他能順利開展線上學習。」

老師備課量加倍挨家挨戶「突擊」督促

接到上網課的通知時,南安國光中學老師張斌的第一感受是「淡定」,因為該校此前就推廣信息化教學,還成立信息技術融合中心,他擔任中心副組長。不過,高三畢竟不同於平時,技術上有了準備,老師授課方式的轉變和對學生上課狀態的應對,也是一個大挑戰。「線上授課經驗較少的老師會圍觀其他老師的課程,提前網購直播器材,千方百計吸引同學注意力,備課量也加倍了。」張斌說。

同樣感到備課量增加的還有泉州一中高三語文老師蘇曉燕,她說,例如早讀課,通常是提前一兩天她就準備好早讀素材,在前一晚或當天課前15分鐘時,以文檔形式發送到班級群。7時20分在班級群建立視頻早讀,清點人數,還要電話通知未進群的同學。

每日網課課程結束後,張斌負責收集後臺學生上線時長等數據,反饋給班主任、科任老師,他們再與家長溝通。對於學生上網課不認真的擔憂,上屆高三年段長、班主任陳建福笑稱自己和學生「鬥智鬥勇」。他早上出門,從梅山開車到洪瀨、詩山、水頭、樂峰、羅東等鄉鎮,逐一到學生家裡「突擊」,其間確實發現有的學生未聽課,正在睡覺。上網課期間,班上35個學生的家裡,他平均去了3次。

雖然是線上教學,線下考卷也不能少。學校接到家長反映,兩個星期光列印卷子就花了三四百元,是筆不小的費用。為了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學校決定列印試卷郵寄給學生。「列印、分揀、打包……全年級18個班700多名學生,每名學生6科試卷,工作量大。當時,包括後勤在內的多個崗位老師都來支援。」張斌回憶。

同樣進行家訪的還有永春美嶺中學高中生物老師林豐開,2005年至今,他已帶了13屆的高三學生,在他看來,今年是最特殊的一屆。「我們學校是住宿制,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和生活都由老師負責,但上網課期間,自律性差的學生存在敷衍應付、學習效率下降的情況。」為了提高學生在家的學習效率,他對班級裡的部分同學進行家訪。「當時班上有一位郭同學居住在橫口鄉,距離學校二十多公裡,當他看到我上門時很驚訝,通過面對面的鼓勵,他上網課時的自律性有所提高。今年高考,該考生取得優異成績,考取了理想的大學。」林豐開笑著說。

關注學生心理動態針對性給予鼓勵建議

不同於教室濃厚、緊張的備考氛圍,有的學生在家自律性不夠,出現懈怠現象;有的學生高三下學期之前就因成績與其他同學有差距,承受較大壓力。此時,老師在心理上的鼓勵和引導尤為重要。

泉州一中上屆高三七班班主任吳進強通過屏幕,關注著學生們的心理表現和學習狀態。他每周進行一次班會,經常性地鼓勵:「因疫情所發生的改變反而是個機會,你頂住壓力,保持良好習慣,當別的同學鬆懈時就是你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他還指導學生每天學習之餘,適當運動放鬆。有一名家在安溪的同學曾因跟不上同班同學的步伐壓力很大,在老師的鼓勵下,他會在壓力大時到屋頂鍛鍊、看看風景,加上模擬考試減少、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增多,複課後,該學生的成績有了較大提升。

返校複課

複課後嚴抓防控 一天查3次體溫

為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學校複課後疫情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阮旺昌介紹,複課後,全校師生每日入校都要測量體溫,進行晨檢、午檢和晚檢。曾有2名高考生在晚檢測量體溫時,體溫出現異常升高,剛巧都是他值班。發現情況後,他第一時間向學校領導反映情況,並根據事先做好的學校疫情防控預案流程進行處理,緊急聯繫120急救人員,將學生護送至永春縣一都中心衛生院的發熱門診,並通知家長。

「經過醫生的專業診斷,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性,2名學生都只是普通的感冒發燒,隨後讓家長將孩子接回家休息三天。」阮旺昌回憶,當時他從醫院返回學校已經是晚上十點多。還有一名高考生是夜裡返回宿舍後感覺不適,趕緊向老師求助,當時值班的是一位副校長,幸運的是,這名學生送醫後經診斷也是感冒。虛驚一場,家長隨後將孩子接回家休息,而副校長返回學校時已經是凌晨一點多。

老師轉變上課方式注重排解學生壓力

4月7日,泉州高三複課,採取小班教學,一人一桌,這意味著大部分班級需要拆分成兩個班,老師的工作量加大。有的老師一堂課上兩次,有的老師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創新授課方式,提升效率。陳建福說,當時他製作的PPT在兩個班級同時播放,他來回穿梭講課,也有老師在一個班講課,在線直播給另一個班觀看,有的老師各上半節課。

今年高考時間延期一個月,在本應高考的6月,不少學生的壓力攀升至頂峰。老師們為幫助學生釋壓操碎了心,「有的班主任帶著同學們繞操場走了整整十圈。」陳建福說,6月25日端午節前夕,他們一直在考慮採取何種方式排解學生壓力,最後想到了做手工粽。他錄了一段包粽子步驟視頻在全年級播放,大家先裁紙,在紙條裡寫下心願,再跟著視頻包粽子,最後掛到教學樓附近的樹枝上,「高粽」寓意考試「高中」。

在吳進強的班級,過去每個月一次的生日會被疫情中斷。複課後,當月和此前累積的八九個學生一塊過生日。「我給每個孩子送一個小禮物,以前不注重包裝,這次挑選了包含鯉城元素的文創產品,放進精美的禮品袋,送給學生更有『儀式感』。再把一個晚自修第三節課交給學生,讓他們辦生日會,自行組織互動節目。」吳進強說。

同學們將心願寫進紙條

感恩之心

開學延遲、在線學習、戴口罩開學、每日體溫監測、推遲高考……這些特殊經歷,是屬於2020屆高三學子的「獨特記憶」。這些特殊經歷,讓眾多學子更自律,也更懂得感恩。

一封封感謝信 一份份感激情

今年7月9日高考結束後的第二天,泉州市高考理科第一名佔可盈在教室裡寫下6封感謝信,親手將信交到班主任吳進強及各科任老師手上。

在寫給吳進強老師的感謝信中,她寫道:「三年時光飛逝,轉眼間一段旅途已至終點……高三這一年,老師耗費心血整理的基礎知識梳理,相信對我在內的所有同學都是大有裨益,難能可貴的知識寶藏,在三年之中,我自知給老師添了很多麻煩,在此謹表歉意,祝老師工作順利……」

與她同班的王以柔在8月底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後,同樣以感謝信的方式表達對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師的感激之情。在寫給吳進強的信中,她寫道:「感謝您在這三年來對我的關懷……複課後,我們下課一起聊天一起玩,高三並沒有一種苦不堪言、得喘不過氣來的感覺,我們攜手共進,共赴美好前程,非常感謝您……」

純真質樸方式表達感恩之情

除了寫感謝信,還有學子購買小禮物感謝老師的教導。今年是泉州外國語學校洛江校區小花老師第一次帶畢業班。「三年來,全班37名同學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高考前,孩子們為我和其他科任老師送去了一份小禮物,感謝我們三年的教導。」她點開手機照片說,由於備戰高考,她中午都留在學校辦公室,此前的抱枕丟了,同學們送了她一個粉色的小熊抱枕,「如今孩子們各奔東西,希望所有孩子未來都前程似錦。」

也有學生用含蓄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感謝。採訪當天,張斌說,一位同學拿到錄取通知書,邀請他和陳建福當晚一塊到家中聚一聚。他向記者展示一位同學與他的聊天記錄,其中有一句「幸好有你斌」,原來,網課期間他常常催促這名同學上課、寫作業,高考後的填報志願他也給予幫助,於是這位同學「直呼其名」說了肺腑之言。陳建福說,高考結束後,不少學生約各科老師聊天,無所不聊,甚至有17名同學「組團」與老師見面。他們或許未將「感謝」之語說出口,卻用純真、質樸的方式讓老師感受到他們的心意。

「我跟同學們的關係更像是朋友。」蘇曉燕回憶,高考結束後,一個即將到北師大報到的女生,掐著她下課的時間點,帶著她高三年常喝的咖啡來告別。還有一個男生,在山上遊玩時特地拍了星空照發給她。

永春美嶺中學高三複課後,學生隔著座位上課。

關懷激勵

對於畢業班的老師來說,高考前教學任務繁重,每天從早到晚「泡」在學校,身體和心理都承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壓力。為此,家長、學校、教育部門及社會各界人士,也為畢業班的老師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

老師「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採訪過程中,不少老師直言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吳進強說,家長以及學校心理輔導中心、教務、總務、辦公室等科室的老師都在共同「戰鬥」,科任老師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

在複課初的封閉式管理階段,陳建福等所有高三老師與學生同吃同住,學校免了他們的食宿費。該校校友為了給學弟學妹補充營養,特意採購肉羹、水餃、麵包和牛奶等夜宵免費發放,家委會的熱心家長也常常送來水果,為師生「加油」。

高考後發放獎學獎教金

「我校是公辦民助校,為了激勵畢業班老師追求卓越,高三階段,美嶺集團每月向高三教師提供人均400元補助。」阮旺昌介紹,每年高考結束後,根據當年錄取情況,永春縣教育局會向各個學校發放一筆獎學獎教金,「今年我校預計可領近20萬元的獎學獎教金,再根據高三所有老師的教學情況,按比例獎勵給每位老師。」(記者 王麗虹 陳靈 通訊員 黃瑋虹 文/圖)

來源:泉州晚報、東南早報

相關焦點

  • 泉州:特殊高考季 難忘師生情
    (林勁峰 攝)臺海網9月10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在這個不平凡的2020年,疫情下的高三畢業班被稱為最特殊的一屆。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師生經歷了太多波折——重大疫情、超長假期、在線學習、高考延期……高三學子能順利畢業,背後有著各科任教老師付出的數倍心血。今日是教師節,這個節日也註定是特別的,老師們有著不同的感觸,畢業後的學生對老師也有別樣的感恩之情。
  • 難忘軍訓苦,最暖師生情
    2020年的軍訓季註定不凡,連日的高溫天氣嚴峻考驗著訓練場的每個人。徐州市華傑實驗學校的操場上,一排排迷彩色成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同學們飽滿的鬥志、高漲的情緒彰顯出華傑學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在數天的軍訓中,華傑學子經歷著豔陽的考驗,風雨的洗禮,在軍訓的苦與累中,也體味到暖暖的師生情。
  • 畢業季,說說那些難忘的師生情
    我們截取了部分故事,說說那些難忘的師生情。每天一首「打油詩」大多是與學生有關的故事桐鄉市高級中學的褚建利,是一位「網紅」老師。他是學校高三年級班主任,每天寫一首「打油詩」的習慣,已經堅持了好多年。在他的「打油詩」裡,常常可以讀到學生、讀到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濃濃感情。
  • 陪你一程,感念一生——難忘的師生情
    美麗的畫面也是最難忘的。此時此刻,我的腦中就清晰地浮現出了很多年前的一系列畫面。02、高考前的最後一課記得高考前的一個月,同學們都進入了緊張狀態。文老師用比平時慢的語速對我說:你人比較聰明是優勢,但是馬虎,寫字潦草不認真卻是你最致命的缺點,無疑這在高考中很是吃虧。現在我可以忍你,因為你是我的學生,可是高考閱卷老師可不會容你,看不清楚就直接給的是個×,你好好想想吧。文老師的此番教導,影響我至今。
  • 高明鄉完小:鮮花獻恩師,難忘師生情
    本網訊 9月10日,我們迎來了第36個教師節,在這溫馨幸福的時刻,高明鄉完小德育處組織開展了「鮮花獻恩師,難忘師生情」的慶祝活動。活動中,同學們手捧鮮花,滿懷敬意地把花獻給可親可敬的老師,老師們接過這充滿感激和祝福的鮮花,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此次活動,對同學們進行了一次良好的感恩教育,也讓老師們深刻感受到了職業的幸福感和責任感。
  • 畢業「寄」|濃濃師生情,難忘畢業「寄」
    隨小編一起感受其中的濃濃師生情吧~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7月4日一大早,學院的教師們便如火如荼的開始為畢業生們打包行李。老師們來到學生公寓,拿著打包箱、泡沫膜以及手套等材料,在與學生進行視頻連線的同時,一件一件仔細地打包,力求讓每一件行李都完好地寄送到每一位畢業生的手中。
  • 暖心畢業季!送特殊禮物感謝「學長」培育情!
    又是一年畢業季,老師們的悉心栽培,又換來了多少桃李滿天下。 自古以來,教師是人類思想文化的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尤其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
  • 最是難忘同學情……
    文:鄧星廣「情」人皆有之!有人會說:「七情六慾」!我認為不然。「情」千情萬鍾(種)、親情、愛情、友情、戀情、師生情、戰友情、工友情、還有很多。同學情、情切切、情似親兄弟。歡中是我的最後一所母校,同屆兩班120多人,同班亦有60人左右,1972年春,我們來自歡口鎮所轄各村相聚一起,共同學習,共同生活了兩年半(因鄧公.小平復出二年制,改三年制,寒假就業改暑假就業、特殊時期)。我們結下了不解之緣。同學情深之似海,終生難忘。上學期間結下了很多要好的同學,親如手足,經常跟其到家中玩樂。
  • 熱評丨在這個特殊高考季裡,做自己的英雄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高考格外特殊,受到的關注也高於往年。 這幾天的網絡熱門話題,都離不開高考。無論是那個身穿旗袍祝學生們旗開得勝的男老師,還是玩諧音梗祝福考生魚躍龍門的特警叔叔;無論是教育部提醒考生提前準備好有關證件和考試用具等,還是各地交管部門推出多項措施保障高考交通秩序;無論是公安部規定可按「先考試後處理」的原則對輕微違法的涉考車輛警告後放行;還是武漢市允許外語聽力考試期間如遇強雷電幹擾可採取暫停考試等辦法應急處置……這些,都是全社會給予這個特殊高考季的重視與關心。
  • 畢業季到了,老師你可以給學生送些什麼難忘的「禮物」?
    又是一年畢業季,學生們即將離開你的懷抱,重新啟航。有些老師是不是已經「提前」準備好畢業「禮物」啦?給老師們曬一些格外走心的畢業「禮物」,有大動作有小細節,挑你最喜歡的送給學生們吧!今年情況尤為特殊,如果不能在學校裡留下師生的倩影,但又不想因為無法聚集拍照而留下遺憾,形式多樣的「雲合影」是你和學生的首選!行動前徵求學生意見,集思廣益,拍單人照或集體照,或任意切換精美背景,不用走到腳痛的多場景拍照,或DIY著裝和各種表情,這種別樣的離別方式也很美。
  • 常銘:珍貴的T-恤衫,難忘的師生情
    而我也珍藏了一件T恤,我把它珍藏起來是因為它是我的六十九個孩子送的,它的上面有每個孩子工整的籤名。我的思緒飄飛,回憶之門,緩緩打開……六月七日下午放學時,我和孩子們有個約定,要在我們三六班拍集體照。六月八日上午,和平時一樣,我在早上六點五十到達學校。和平時不一樣的是,我的心情有點沉重,因為學校給我的孩子們開過畢業典禮後,他們就要離開母校了。
  • 莘莘學子夢,悠悠師生情
    記利辛縣第四中學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為祝福利辛縣第四中學九年級學生踏上新的人生旅途,感受美好珍貴的校園回憶,7月3日下午,我校在操場隆重舉行了以「莘莘學子夢,悠悠師生情利辛縣第四中學黨支部、校委會全體成員、九年級畢業班師生、七、八年級全體師生參加此次典禮,本次活動共十項議程,學校文明辦主任王凱主持。
  • 郴州北湖區回龍山瑤族鄉:諄諄啟蒙恩 深深師生情
    紅網時刻9月11日訊(通訊員 趙一璐)今年的教師節對於郴州北湖區回龍山瑤族鄉烏石村原民辦教師曹學文來說,是一個特別而難忘的節日。曹學文沒有想到,在離開教師崗位多年後,他的學生曹湘平還輾轉聯繫上自己,為他送上了節日的祝福。「曹老師,我是您的學生湘平,祝您教師節快樂!」
  • 特殊畢業「寄」,傳遞「雲上」師生情
    2020年註定是應屆大學畢業生永生難忘的一年,受疫情影響,經歷了寒假和暑期,同學們仍舊無法返校。但隨著高校畢業的日益臨近,各大高校卻如期迎來了畢業季,同時也迎來了一場特殊的畢業「寄」。剛剛進入七月,北京市西城區分公司動物園營業部經理劉永順接到了一個特殊電話。「當然可以。」劉永順趕緊回答道。「但是我們今年有些特殊情況,畢業生不能到現場,所以我們要通過視頻來進行物品的清點與封裝,這樣可能很耗費時間。」一聽郵政可以幫忙郵寄,曲老師便介紹起了實際遇到的問題。「好的,根據您的實際收寄需求,我們儘快給您制定一個實際收寄方案的確定。」
  • 「勤勞」「愛國」「師生情」「民族復興」今年的高考作文怎麼寫?
    從師生情入手,再往深一點就是表面寫師生,但實際是寫「情」;3. 從師生關係延伸至人情世故,繼而成為一種「情」的傳承,最後突出中國人民重情義的文化傳統。以上便是齊老師對今天各個地區高考作文題的解析。但齊老師提出高考作文題最有用的價值不是出什麼,而是體現了一種趨勢,未來高考作文命題的趨勢。
  • 給老師 | 畢業季到了,你可以給學生送些什麼難忘的「禮物」?
    又是一年畢業季,
  • 特殊的畢業季幼兒園老師送愛祝福給寶寶
    今年六月是一個特殊的畢業季,第一個「博雅寶寶」將在實驗武漢市江岸區實驗星匯(博雅)幼兒園中告別幼兒園。雖然師生暫時無法團聚為了迎接這一重要時刻的到來,老師們還是用一種特殊的方式給寶貝帶來一種十足的儀式感。老師們專門錄製了溫馨的畢業微信回顧孩子們三年來的發展歷程,我們對彼此的好夥伴心存感激,暖心的文字和難忘的圖片承載著老師們祝福到寶貝的熱情。
  • 特殊時期情更濃
    廣大教師迎難而上,奮戰在抗擊疫情和「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兩條戰線上,守護著學生們的身心健康,師生共同書寫了一段難忘的經歷。生活與工作沒有了時間的界線□本報首席記者 李雲萍教師節前夜,石家莊一中高一年級班主任張建永晚上將近8點才從學校回到家。
  • 同學情難忘
    同學情難忘      時間在一天天逝去,作為朋友同學的我們,已進入中年人的系列!因種種原因,我們有十多個春秋沒有見面啦!而最難以忘懷的就是同學情!同學情難忘!最難以忘懷的是上學時光的日日夜夜,期間充滿了青春的激情與年輕不懂事的幼稚,而隨著這一切的逝去,我們同學生活也隨著我們的年齡的增長也隨之而去啦!
  • 中牟一高 一封特殊的感謝信 一段難忘的暖心事
    本報訊 「因孩子今年高考後動了手術,現在還在醫院接受治療,無法到校領取大學通知書,由我代兒子到校領取,當我拿到兒子河南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內心激動的心情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真誠地謝謝你們!」郭宗強說著,面朝校領導和全體任課教師深深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