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憑藉一項通過基因編輯使得一對雙胞胎嬰兒具備先天抵抗愛滋病能力的試驗讓自己成功站在了全世界輿論的中心。
但是從目前信息看來,事件發酵的24小時之內,相關資料顯示的所有與這項試驗相關的各方面均已出面否認與賀建奎該項試驗有關係。
人民網深圳頻道:已撤稿輿論引爆自人民網深圳頻道一篇名為《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報導。不過,現在人民網深圳頻道已經找不到這篇稿件。
文中稱,「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文中並沒有提及賀建奎的官方身份: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
優酷與YouTube各上傳5段視頻:優酷上已全刪除不過在11月25日、26日兩天,賀建奎卻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身份分別在國內和海外視頻平臺優酷與YouTube上各上傳了5段詳細講述該試驗的解說視頻。
賀建奎在視頻中稱,一次基因手術可以拯救兒童免受如囊性纖維化或愛滋病毒等疾病對生命的威脅。不僅可以讓孩子在健康的生活中獲得平等的機會,而且還能為整個家庭帶來新希望。
賀建奎稱,「我認為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不會通過基因手術去增強胎兒智商、改變頭髮或眼睛的顏色。這都應該被禁止。我知道我的工作會有些爭議,但我相信這些家庭需要這個技術。為了他們,我願意接受指責。」
他堅信,把孩子叫做「定製寶寶」是錯誤的,「倫理將站在我們這邊」。
不過,目前YouTube上5段視頻仍在,優酷上均已刪除,是賀建奎主動刪除還是網站平臺下架尚不得而知。
倫理審查醫院:與賀建奎沒有合作根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信息,賀建奎上述試驗的倫理審查方和研究實施地點均為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
在一份名為《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的文件上,包括該院領導黃華鋒在內的7人籤字同意了賀建奎試驗「符合倫理規範,同意開展」。
不過,11月26日,該醫院總經理程珍回應媒體稱,「醫院和賀建奎沒有過合作。該項目不是在醫院做的,孩子也不是在醫院出生的。」
同時,該院一位已經離職的醫務部主任秦蘇驥表示,他詢問了部分籤名者,均表示筆跡是真實的,但對此事件確沒有任何印象。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的法人代表為林玉明,是「莆田系」代表人物。
南方科技大學:學校不知情,賀建奎已停薪留職作為賀建奎的工作單位。南方科技大學在官網發布聲明稱:看到賀建奎對人體胚胎進行了基因編輯研究,該校深表震驚。
南方科技大學還稱,賀建奎副教授已於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離職期為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
南方科技大學在聲明中表示,此項研究工作為賀建奎副教授在校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不知情。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
不過,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上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顯示,賀建奎的基因編輯嬰兒項目時間為: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也就是說,在進行試驗時,賀建奎仍未停薪留職。
深圳科創委:從未資助賀建奎基因編輯項目根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官網信息,賀建奎已於11月8日在該中心註冊了《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項目。
根據註冊信息,該項目申請人為覃金洲(覃金洲為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實驗室的一名研究員,也是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的一名細胞研究員)
,研究負責人為賀建奎,申請人所在單位為南方科技大學,批准該研究的倫理委員會為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委員會。
並且,據網頁註冊信息,該研究的經費或物資來源為「深圳市科技創新自由探索項目」。經查詢,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每年都會舉行「基礎研究自由探索項目」申請、公示。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在11月26日晚間緊急回應稱,經核查,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從未立項資助「CCR5基因編輯」、「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等自由探索項目,亦未資助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在該領域的科技計劃項目。該研究的臨床註冊信息上登載「經費或物資來源為深圳市科技創新自由探索項目」不屬實。
公益組織「白樺林」:幫助聯繫志願者後再無聯繫根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官網信息,賀建奎這項研究的研究對象是通過HIV公益組織徵募而來,隨後證實是通過愛滋病感染者互助組織「白樺林」徵募而來。
相關資料顯示徵募對象是男性罹患愛滋病的一對夫妻。這點也在賀建奎接受美聯社採訪時予以證實。
白樺林全國聯盟創始人「白樺」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賀建奎團隊在去年三四月份初次聯繫了該組織,向該組織徵集願意參加基因編輯試驗的患者。
「白樺」稱,該公益組織只轉發了相關信息後,把不符合賀建奎條件的志願者篩除後,將剩下的約50多人在經過志願者同意的情況下將他們介紹給了賀建奎。「後續就沒有參加了。」
「白樺」還表示,剛剛接觸賀建奎時對方並沒有學校介紹信,是搜索了他的相關信息才決定信任他。
百名科學家聯名反對: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形容在「賀建奎宣布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發酵數小時之後,上百名中國學者聯合署名發表聲明,直指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來形容。
學者們在聯名信中直指,科學上此項技術早就可以做,沒有任何創新及科學價值,但是全球的生物醫學科學家們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為脫靶的不確定性、其他巨大風險以及更重要的倫理及其長遠而深刻的社會影響。
科學界對賀建奎的主要批判集中在:一是其所用技術本身並非重大突破,西方科學界如果不考慮倫理問題早就能做出;二是基因編輯後的嬰兒能否完全抵抗愛滋病尚未可知,但完全有可能存在其他基因風險。沒有經過業內評審,卻通過一家「莆田系」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准便直接進行人體試驗,更是荒唐而草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