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為什麼會被稱為"癌中之王"?生活中預防胰腺癌的方法有哪些?
胰腺癌因其病情兇險、存活率低,素稱"癌中之王"。臨床上,多數胰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
人的胰腺位置非常特殊
胰腺模樣細長,只有兩三釐米寬,和胃、十二指腸、肝膽等器官相鄰,在胃的後面,腰肌、脊柱的前面,普通的常規體檢不容易發現胰腺病變,也很少有人想起要給這個默默奉獻的小器官做個定期檢查。正因如此,胰腺癌一旦發現,往往已是中晚期。
因為胰腺的神經不豐富,早期不會引起疼痛,也缺乏典型症狀,有的病人會出現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吃飯時腹痛等症狀,這常會和胃病混淆。只有到了晚期,增大的腫瘤壓迫到周圍神經,引起劇烈疼痛時,才會被發現。
另一方面,胰腺由於周圍血管豐富,腫瘤生長很快,因此癌細胞很容易向周圍的臟器轉移。臨床上發現的胰腺癌病人,大部分已是晚期,其中相當部分已經發生了轉移,而胰腺癌本身對化療不敏感,有許多病人發現時已喪失了手術機會,這一切都使得胰腺癌的預後非常不樂觀。
幾招預防胰腺癌
胰腺癌的發生和飲食結構有著密切的關係,人們的飲食結構逐漸從清淡食物過度到高脂肪、高熱量飲食,這樣就會增加消化系統負擔,誘發胰腺癌。
要想遠離胰腺癌,建議這樣做:
調整飲食結構
胰腺癌的發生和飲食結構有著密切的關係,人們的飲食結構逐漸從清淡食物過度到高脂肪、高熱量飲食,這樣就會增加消化系統負擔,誘發胰腺癌,所以生活中保持穀類、豆類、甘薯等粗糧作為膳食的主體,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忌食燒焦和烤糊的食品,儘量少吃高脂、高油、多鹽的食物。
生活規律
生活節奏加快,使人們面對的壓力增多,長期熬夜會導致身體內分泌失調,也會成為誘發胰腺癌的原因,另外,飲食不規律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脹不適,重者引起急性胰腺炎,為胰腺癌種下隱患。所以要堅持合理的作息時間和飲食規律。
適當參加體育鍛鍊
適當的鍛鍊能夠促進消化,增加新陳代謝,避免超重和肥胖,尤其是長期坐辦公室族,在進餐後最好能夠慢走20分鐘,以防止脂肪堆積,影響胰腺的消化功能,誘發疾病。
保持良好心態
壓力會導致身體過勞,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體質下降,易感染細菌和病毒,間接誘發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