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0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胰腺癌——致死率極高的癌症,因其症狀隱匿、惡性程度高、致死率高,被稱為「癌中之王」。據國家癌症中心2018年數據顯示,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7.20%,成為生存率最低的癌症之一,至今仍不足10%,嚴重低於我國總體癌症生存率40.5%
在2020年世界胰腺癌日前夕,施維雅中國攜手《Journal of Pancreatology》及胰腺領域頂級專家發起的「世界胰腺癌日公益科普行動暨「胰腺生機」首個中國胰腺癌患者生存現狀調查項目啟動會」線上舉辦,旨在提高對胰腺癌的認知,早診早治,提高患者治療獲益。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華醫學會常務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Journal of Pancreatology》主編趙玉沛院士,擔任本次大會主席,多位胰腺癌領域國內權威專家參與會議。作為項目的支持方,施維雅中國總經理MASCARAU Stephane連線參與,並共同啟動我國首個胰腺癌患者生存現狀調查項目。
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於43.3%和46.6%癌症之王——胰腺癌便成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重點和難點。趙玉沛院士致辭時提到,「針對胰腺癌的公益科普將成為提升患者生存、治療率的關鍵起步。通過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對胰腺癌的認知度,醫生、患者、公眾和全社會一起努力抗擊胰腺癌,多一份關注、為健康加分。」
北京協和醫院吳文銘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楊尹默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劉喬飛醫生,復旦大學中山醫院樓文暉教授,上海長海醫院金鋼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郝純毅教授,上海仁濟醫院王理偉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徐近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王槐志教授,北京世紀壇醫院石漢平教授,等多位我國胰腺癌領域權威專家,分別從早期症狀和診斷、手術治療及術後注意事項、藥物治療、多學科診療模式、綜合治療及隨訪、營養治療及居家照顧等多個角度,深入剖析胰腺癌的診療、綜合管理現狀。
「對於胰腺癌患者而言,了解他們診斷、治療的真實情況,疾病管理生活的日常點滴能夠幫助廣大腫瘤領域專業醫生深入判斷患者疾病情況,為患者就診和醫生臨床提供更多參考。」協和醫院劉喬飛醫生表示:由《Journal of Pancreatology》發起的: 「胰腺生機」首個中國胰腺癌患者生存現狀調查項目隨之啟動。
據了解,此次調研以線下問卷和大資料庫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預計收集1000位患者及家屬、500位腫瘤學科臨床醫生、50位臨床藥師的信息;深入了解胰腺癌患者的診斷治療、經濟負擔及生活護理等現狀、需求和期望;並將結合疾病控制中心數據,全面總結目前國內胰腺癌患者的診療現狀。調研預計將持續到2021年5月,並將發布我國首部記錄大量患者真實診療生活情況的《中國胰腺癌患者生存現狀調研白皮書》。為全方位提升胰腺癌診療服務、建立診療規範提供科學依據。
「滿足患者的需求是施維雅所有業務開展的核心考量,正因為此,施維雅集團已經將抗擊腫瘤作為集團發展核心戰略之一,並將40%的集團研發投入用於腫瘤學領域。」施維雅中國區總經理Stephane MASCARAU先生介紹道,「了解到中國胰腺癌患者迫切的治療需求,施維雅中國將進入腫瘤領域的第一個適應症定為被稱之』癌症之王』的胰腺癌領域。我們期待通過與協會,專業機構、專業醫生的緊密合作,在全面了解患者需求基礎上提供優質治療藥物,同時開展針對性的項目、並提供更為完善的健康服務。」
目前,施維雅中國正在加速引入胰腺癌治療藥物脂質體伊立替康。作為轉移性胰腺癌治療藥物,脂質體伊立替康已經在中國臺灣、美國、歐洲、韓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並在今年7月被《2020 CSCO胰腺癌診療指南》列為1級專家推薦。
該公益科普通過多平臺線上直播,盡力覆蓋更多公眾,其中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在線觀看人數超過了17.4萬人次,第一視頻觀看人數超過37.5萬讓人次,央視頻、騰訊視頻、搜狐視頻、春雨醫生、快手等多平臺直播,全平臺累計觀看量達到82.55萬人次。
關鍵詞 >> 健康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