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胰腺癌日:多位權威專家解讀「癌中之王」

2021-01-17 澎湃新聞
世界胰腺癌日:多位權威專家解讀「癌中之王」

2020-11-18 0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胰腺癌——致死率極高的癌症,因其症狀隱匿、惡性程度高、致死率高,被稱為「癌中之王」。據國家癌症中心2018年數據顯示,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7.20%,成為生存率最低的癌症之一,至今仍不足10%,嚴重低於我國總體癌症生存率40.5%

在2020年世界胰腺癌日前夕,施維雅中國攜手《Journal of Pancreatology》及胰腺領域頂級專家發起的「世界胰腺癌日公益科普行動暨「胰腺生機」首個中國胰腺癌患者生存現狀調查項目啟動會」線上舉辦,旨在提高對胰腺癌的認知,早診早治,提高患者治療獲益。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華醫學會常務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Journal of Pancreatology》主編趙玉沛院士,擔任本次大會主席,多位胰腺癌領域國內權威專家參與會議。作為項目的支持方,施維雅中國總經理MASCARAU Stephane連線參與,並共同啟動我國首個胰腺癌患者生存現狀調查項目。

 

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於43.3%和46.6%癌症之王——胰腺癌便成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重點和難點。趙玉沛院士致辭時提到,「針對胰腺癌的公益科普將成為提升患者生存、治療率的關鍵起步。通過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對胰腺癌的認知度,醫生、患者、公眾和全社會一起努力抗擊胰腺癌,多一份關注、為健康加分。」

 

北京協和醫院吳文銘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楊尹默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劉喬飛醫生,復旦大學中山醫院樓文暉教授,上海長海醫院金鋼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郝純毅教授,上海仁濟醫院王理偉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徐近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王槐志教授,北京世紀壇醫院石漢平教授,等多位我國胰腺癌領域權威專家,分別從早期症狀和診斷、手術治療及術後注意事項、藥物治療、多學科診療模式、綜合治療及隨訪、營養治療及居家照顧等多個角度,深入剖析胰腺癌的診療、綜合管理現狀。

 

「對於胰腺癌患者而言,了解他們診斷、治療的真實情況,疾病管理生活的日常點滴能夠幫助廣大腫瘤領域專業醫生深入判斷患者疾病情況,為患者就診和醫生臨床提供更多參考。」協和醫院劉喬飛醫生表示:由《Journal of Pancreatology》發起的: 「胰腺生機」首個中國胰腺癌患者生存現狀調查項目隨之啟動。

 

據了解,此次調研以線下問卷和大資料庫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預計收集1000位患者及家屬、500位腫瘤學科臨床醫生、50位臨床藥師的信息;深入了解胰腺癌患者的診斷治療、經濟負擔及生活護理等現狀、需求和期望;並將結合疾病控制中心數據,全面總結目前國內胰腺癌患者的診療現狀。調研預計將持續到2021年5月,並將發布我國首部記錄大量患者真實診療生活情況的《中國胰腺癌患者生存現狀調研白皮書》。為全方位提升胰腺癌診療服務、建立診療規範提供科學依據。

「滿足患者的需求是施維雅所有業務開展的核心考量,正因為此,施維雅集團已經將抗擊腫瘤作為集團發展核心戰略之一,並將40%的集團研發投入用於腫瘤學領域。」施維雅中國區總經理Stephane MASCARAU先生介紹道,「了解到中國胰腺癌患者迫切的治療需求,施維雅中國將進入腫瘤領域的第一個適應症定為被稱之』癌症之王』的胰腺癌領域。我們期待通過與協會,專業機構、專業醫生的緊密合作,在全面了解患者需求基礎上提供優質治療藥物,同時開展針對性的項目、並提供更為完善的健康服務。」

 

目前,施維雅中國正在加速引入胰腺癌治療藥物脂質體伊立替康。作為轉移性胰腺癌治療藥物,脂質體伊立替康已經在中國臺灣、美國、歐洲、韓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並在今年7月被《2020 CSCO胰腺癌診療指南》列為1級專家推薦。

該公益科普通過多平臺線上直播,盡力覆蓋更多公眾,其中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在線觀看人數超過了17.4萬人次,第一視頻觀看人數超過37.5萬讓人次,央視頻、騰訊視頻、搜狐視頻、春雨醫生、快手等多平臺直播,全平臺累計觀看量達到82.55萬人次。

關鍵詞 >> 健康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世界胰腺癌日:面對「癌中之王」,並非「束手無策」
    最致命、最難發現、擴散最快——讓胰腺癌成了令人生畏的「癌中之王」。世界胰腺癌聯盟將每年11月的第三個周四定為「世界胰腺癌日」。近年來胰腺癌的發病率在世界範圍內呈上升趨勢,是一種死亡率高的惡性腫瘤。但是,隨著早診意識和手段的增強以及醫學技術的進步,胰腺癌5年生存率有所改觀。2000年左右統計數據顯示,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期不到5%,如今到了2020年,這一數據已接近9%。
  • 世界胰腺癌日|70歲大伯得了「癌中之王」,確診晚期的他這樣找到...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吳朝香 通訊員 王蕊 胡梟峰每年11月的第三個周四是「世界胰腺癌日」,因為「一發現就是晚期」、死亡率高、無法根治,胰腺癌一直被稱為「癌中之王」。但最近幾年,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治療胰腺癌的方法越來越多。
  • 世界胰腺癌日 關注「癌症之王」男子腹瀉大半年 一查竟是胰腺癌
    11月17日是「世界胰腺癌日」,胰腺癌素有「癌中之王」之稱,已躍升死亡榜的第五位。周家華主任與多學科術前討論後,決定為李先生施行腹腔鏡下胰腺癌切除術。術後當天,李先生就能下床活動。目前,他已經康復出院。   「癌症之王」 確實很「毒」   周家華主任介紹說,根據美國的數據顯示,胰腺癌每年新增人口3萬人,死亡人口也在3萬例左右。
  • 最隱蔽的「癌中之王」:胰腺癌究竟有多厲害?
    最隱蔽的「癌中之王」:胰腺癌究竟有多厲害?——胰腺癌。胰腺癌號稱是所有惡性腫瘤中的「萬癌之王」,這個名號聽起來就能讓人對它的「殺傷力」知曉一二。確實,在所有惡性腫瘤中,胰腺癌的發病率雖然並不高,但是死亡率卻居於榜首。5年的生存率僅為5%。近年來,我國胰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處於上升趨勢,而且惡性度更高,預後更差。已經成為導致人口死亡十大惡性腫瘤之一的胰腺癌,我們必須要加以重視與防範。
  • 全面解密胰腺癌:「癌中之王」並非不可戰勝
    癌症,被稱為眾病之王,人人聞「癌」色變;而胰腺癌,則被稱為「癌中之王」。胰腺癌有多兇殘?有人說,有多少人診斷出胰腺癌,就有多少人死在胰腺癌上。知名如蘋果前CEO賈伯斯、歌王帕瓦羅蒂、香港知名藝人沈殿霞,也都被胰腺癌擊倒。面對胰腺癌,我們該怎麼防範,如何及時應對爭取最大的生存希望?
  • 胰腺癌是什麼病?為什麼它被稱為「癌中之王」
    原創 羅思文 羅醫生健康說本文編輯:Daisy胰腺癌一直被稱為「癌中之王」,其實胰腺癌是屬於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在惡性腫瘤中發病率並不是很高,也只排在全球癌症排行榜中第6位。
  • 胰腺癌是什麼病?為什麼它被稱為「癌中之王」?
    胰腺癌一直被稱為「癌中之王」,其實胰腺癌是屬於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在惡性腫瘤中發病率並不是很高,也只排在全球癌症排行榜中第6位,但是能被譽為「癌症之王」的原因在於胰腺癌的死亡率是所有癌症中的第一名。胰腺中的內分泌細胞就會產生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控制人體血糖的平衡。那麼胰腺癌就是屬於外分泌胰腺癌,癌細胞是從胰導管的腺細胞而來。在早期胰腺癌的症狀都是以消化道的症狀為主,極容易於消化道疾病混淆。一般出現了症狀後都表示癌細胞已經發生轉移。因此出現這4個表現一定要引起重視。黃疸。
  • 胰腺癌為什麼會被稱為「癌中之王」?生活中預防胰腺癌的方法有哪些?
    胰腺癌為什麼會被稱為"癌中之王"?生活中預防胰腺癌的方法有哪些? 胰腺癌因其病情兇險、存活率低,素稱"癌中之王"。臨床上,多數胰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
  •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這3個表現是胰腺癌給你的警示!
    胰腺癌是一種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多發於中老年人,男性高於女性,發病隱匿,手術切除率低,發展迅速,死亡率高,被稱為癌中之王,病死率已躍居所有腫瘤的前5位。胰腺癌的發病原因有哪些呢?遺傳因素:如果家族中有一個患胰腺癌的患者,那麼該家族中其他人患胰腺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群的4倍。
  • 出現這些症狀,可能提示患上「癌中之王」胰腺癌!
    關注我,讓我成為你的專屬小太陽吧 談到難發現、易復發的」癌中之王「胰腺癌,人們往往望而生畏。如今,在專家們的不斷努力下,」癌王」在多種新技術和手段的不斷攻克下,手術時間不斷縮短,術中出血越來越少,患者生存期不斷延長…… 先來個科普 何謂胰腺癌
  • 治癌27年,腫瘤專家因胰腺癌離世!他留下5個建議,不妨看看
    「癌王」胰腺癌果然名不虛傳 癌症種類那麼多,偏偏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這是為什麼?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胰腺位置隱秘,症狀不明顯,早期難以發現。
  • 治癌27年,腫瘤專家患上胰腺癌晚期,從確診到死亡僅15個月
    胰腺癌,癌中之王,來勢洶洶,患者的生存期很短,是唯一一種發病率:死亡率接近1∶1的癌症。 談及患上胰腺癌的感受,外人難以想像有多麼痛苦。
  • 癌王專家倪泉興:胰腺癌致死率或超肝癌達第二,但有人能活20年
    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是人體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之一。它到底有多可怕,或者說,是不是真的那麼可怕? 22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終身教授、胰腺肝膽腫瘤多學科治療協作組首席專家倪泉興,上了一堂《人文與醫學》共享學分課。
  • 癌王胰腺癌確診即晚期?別忽視:3大症狀,是它的「敲門聲」
    患胰腺癌醫生:救了無數病人,卻唯獨救不了自己 「儘管只有一面之緣,我至今仍然時時牽掛王磊醫生的病情。」提及王磊醫生的癌症,80多歲李愛蓉奶奶只剩下惋惜。 誰都想不到一位醫術精湛、宅心仁厚的癌症專家,有一天也會被癌症纏上。
  • 胰腺癌是「癌中之王」?早期的這4個症狀,很容易被忽視
    胰腺癌屬於較嚴重的惡性腫瘤,在發病過程中胰腺功能的受損,癌變的持續發展會引發各種不良症狀,作為棘手的惡性腫瘤要通過合理的措施積極控制,否則沒有做好預防措施,胰腺癌出現之後,患者的生命健康會受到威脅。很多人都說胰腺癌是癌症之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 「癌王」早篩不是夢?這種常用標誌物,有望用於胰腺癌篩查
    癌 王 胰腺癌素有「癌王」之稱。即便在醫療發達的國家,其治療也充滿挑戰。以美國為例,胰腺癌僅佔每年新診斷癌症的3%,但它卻是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 胰腺癌治療藥物進展:攻克癌王已現曙光
    作者:雲天胰腺癌是消化系統常見惡性腫瘤,素有"癌王"之稱。之所以稱為"癌王",主要是由於胰腺癌具有惡性程度高、進展迅速、治療效果差、患者生存期短的特點。這些特點的由來與胰腺的解剖位置、腫瘤生物學特性和轉移途徑密切相關。
  • 為何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醫生:三個主要因素,需了解
    提到癌症之王,可能大家會脫口而出兩個字:肝癌!肝癌在我國五年內生存率的確不好,患者總生存率12.%。但是,肝癌和一種癌症比起來,卻要遜色得多;這類癌症患者五年內生存率還不足5%,絕大部分都在確診後的1年內死亡,確診即晚期的患者5年內生存率等於0,它就是真正的「癌王」:胰腺癌!我們日常所說的癌症,指的都是起源於上皮組織的癌變。而胰腺癌是所有上皮組織癌變、實體惡性腫瘤中,死亡和病發率唯一接近1:1的存在。它就像是一個武藝高超的劍客,只要出手往往就箭無虛發!
  • 「癌中之王」難攻克? 冷熱交替「折騰」死癌細胞!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中晚期患者生存時間一般在3到6個月。一直以來,醫學專家都在探索治療方法。今天(8月18號)記者了解到,近日南京有專家創造性地使用"冷熱消融複合"技術治療胰腺癌,通俗一點說,就是通過冷熱交替來反覆"折騰"死癌細胞。
  • 「癌王」難治,這4個胰腺癌症狀越早發現越好!
    胰腺癌素有「癌王"之稱,發病率較高,主要和遺傳、抽菸酗酒、不良飲食習慣、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其中,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關係值得我們注意。那麼,慢性胰腺炎會發展成胰腺癌嗎?當確診為胰腺癌時,應該如何提高生存率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