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隨著孩子學業壓力的增大,不少家長也開始跟著叫苦不迭。
老師每天布置的作業厚厚一摞,孩子一寫就要寫到深夜,有時候甚至到了凌晨一兩點還沒寫完。孩子不睡,家長也懸著心,一家子動不動就一起熬到深更半夜。
這還不算,孩子寫完作業要家長籤字,孩子背書要家長拍視頻打卡,孩子網絡考試要家長在旁監考……也難怪有的家長會訴苦:
「這哪是折騰孩子,分明是折騰我們家長!」
「作業家長改,要老師幹什麼?」寶爸深夜質問老師,引家長共鳴
前段時間,兜媽聽一位朋友說起過,有位家長可能是沒有按捺住怒氣,居然有天深夜在班級群裡懟老師。
朋友說,那天老師在群裡發了試卷文檔,要求所有的家長列印出來監督孩子寫完,並且寫完以後,需要家長自己給孩子批改,並督促孩子改正試卷上的錯誤。
發布文檔的時間不算早,而且當天老師已經布置了其他的作業,如果孩子要全部完成再來寫這個試卷,恐怕又得寫到很晚。
這時候,有位寶爸可能是忍不住了,直接在群裡@老師:
「作業要我們家長改,要老師幹什麼?」
朋友說,她當時看到這位寶爸發布的消息,第一反應是被嚇了一跳。老師看到這條消息後也沒有做過多回應,只是表示家長應該多支持老師工作,群裡就沒人再說什麼了。
不過,家長們還有一個單獨的群,老師並不在其中。在這個「小群」裡,從那位寶爸質問老師開始,就已經炸鍋了:
「我覺得剛才那位家長說得對,試卷家長改,作業家長批,手工家長做,孩子闖禍找家長,孩子學不好找家長,孩子考不好找家長,我也想問問什麼都家長做了要老師有什麼用?」
「現在的家長太難了,下午四點忙著接孩子,買菜做飯,然後忙著輔導孩子做作業,經常到晚上十點以後,有些甚至更晚,班級群裡還要一聲一聲說老師辛苦了!」
家長:教育是老師的本職工作,不應推諉
在家長群裡,不少父母都被質問老師的寶爸引起了共鳴,認為家長承擔了太多本來應該由老師承擔的義務。
不少家長認為,教書育人是老師的職責,有很多教育孩子的事情本應該是老師的分內事,現在卻變成了家長的事情。
比如說批改作業,大部分家長覺得這就是老師應該做的事情,更何況有的學生家長知識文化水平不高,可能對著答案都改不好孩子的作業。
還有家長認為,老師有時布置的作業或任務,已經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沒有家長的協作根本就無法完成,就比如說幾乎所有小學生都做過的手抄報。
家長說,手抄報做出來以後,孩子知道是家長做的,老師也知道是家長做的,但最後作品照樣被拿去評獎評優,真正靠自己努力做手抄報的孩子反而得不到鼓勵。
在家長心目中,學校布置給孩子的類似這樣的任務,除了浪費大人和孩子的時間,讓孩子學會弄虛作假,裝點學校的面子工程,其他什麼作用都沒有。
老師:教育並不只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家長也需要參與
很多老師對於家長的這種觀點表示不贊同,甚至還有些委屈。
兜媽有不少女性朋友都畢業於師範學校,任教於各個學校。大家難得都有時間聚一聚時,朋友聚會很容易就變成了訴苦大會。
不少朋友都表示,現在老師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大部分老師並沒有社會大眾想像中那樣輕鬆。如果孩子們七點半開始上課,老師可能七點就要到班級;如果孩子們下午五點放學,老師備課寫教案批作業就要到深夜。
到了寒暑假,老師也不能休息,大部分學校會在這個時候組織老師們的集體培訓,而且基本上公立學校的老師都不允許在校外開班授課。
除了以上這些,學校還會給老師們安排教研任務,老師們想要評級還要準備公開課、寫論文、研究課題等等,說一句忙得腳不沾地也不為過。
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讓家長多監督孩子,並不是推諉責任或對孩子不管不問,而是僅靠老師在學校教育孩子,根本得不到教育的最大效果,老師會有很多顧及不到的地方。
兜媽認為:要想做好對孩子的教育,需要多方合作,通力配合
其實,綜合老師和家長的意見,我們不難發現,大家雖然各自有各自的煩惱和不理解,但最終的目標,都是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習。
事實上,孩子的教育確實不能僅僅依靠學校和老師。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來說都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性。
家長和老師之間,最好能通過良好溝通,達成教育理念和方式上的共識,互相配合,傾力協作。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受到最全面最完善的教育。
兜媽寄語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肯定都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學習,收穫好的學習成果,並在未來考取好的學校,成人成才。
從這個角度出發,家長和老師的最終目標其實是一致的,雙方本不應該存在矛盾和分歧,即便有意見上的不合,也可以通過溝通協商,友好解決。
唯有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孩子才能接受到更好更完善的綜合教育。
你認為老師應該讓家長批改作業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表達你的觀點~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