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的中小學教育不僅小孩要參與,家長也要「陪同」,平時的考試不僅考孩子,也考家長。
家長除了每天接送娃上下學,孩子課後作業也要輔導,相比以前的教育,現在的家長負擔太大了,而老師們看起來卻輕鬆了!於是有的家長被累「炸了」,深夜質問老師。
家長深夜在群裡質問,一句話引起「眾怒」,老師果斷退群了
深夜時,小添爸爸在三(2)班的家長群@了老師並發了一段文字,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怒氣:我輔導孩子了,那還要你幹什麼呢?
接著又說:我把孩子送去學校,是讓他去學習的,而不是讓他把作業帶回家給我輔導的。
小添爸爸表示「老師給孩子布置的作業交由家長批改,和把孩子放書店沒有什麼區別」。小添爸爸說了許多家長不敢說的話,引起了「眾怒」,家長群立即熱鬧了起來,家長們也紛紛發表意見。
有的家長表示自己白天上班已經很累了,晚上回家還要輔導孩子的作業,那真的是勞累暴擊。
有的家長非常贊同小添爸爸的觀點,跟著反問:「是的,檢查批改作業這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為什麼讓家長做了」。
有的家長則表示以前上學的時候從來不會有這樣的操作,小孩送去了學校,全靠老師管,家長群本來是家長了解孩子學習情況的,現在卻變成了「作業群」。
有的家長甚至「批評」老師,上課教的東西不多,孩子還得去補習班學習,課後作業也全交給家長檢查批改,老師真的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嗎?
本以為看完這些指責,老師會給家長們一個說法,但是家長們等來等去,卻等到了老師果斷退群的消息,不少家長對此怨氣更大了!
家長在家長群裡這樣說,會帶來哪些影響?
1.老師方面:打擊老師積極性
許多家長也有和小添爸爸一樣的想法,認為家長輔導孩子,就是老師的「偷懶行為」。
直接在家長群裡如此「批評」老師,實際上是不理解老師的表現,家長否定了老師的努力和辛苦,這樣只會讓老師心寒,打擊老師的積極性。
2.家長方面:與老師的關係惡化
家長與老師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讓孩子變得更好更優秀,因此雙方應該是同盟的戰友關係。但家長不信任老師,質疑老師的做法,這就等同於單方面解除同盟關係,多少都會給老師心裡留下芥蒂,這樣老師又怎麼會盡心盡力教家長的娃呢?
3.孩子方面:學習和成長受影響
家長此舉無疑是向老師提出了挑戰,但家長也許因為憤怒而忘記了孩子的存在,「兩虎」相爭,最後受傷的孩子夾在中間的孩子。
家長認為老師不用心教學、不信任老師,孩子也會順著家長的想法不信任老師。而老師則因此事心裡或多或少也對孩子有不好的想法,最後影響的不好是孩子的學習甚至成長嗎?
其實家長輔導孩子,是時代大勢所趨,現在的老師並不是以前的老師,現在的孩子也不少以前的孩子。老師的做法也並不是個例,大趨勢如此,難道老師能獨善其身、特立獨行嗎?那倒未必可以。
那麼,在這個家長輔導孩子的時代,家長怎麼做才更好?
1.擺正心態,從容面對
養育孩子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成長等都應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對於輔導孩子這件事,家長不妨換一個角度思考,輔導孩子其實是參與孩子成長的一種方式,能夠更加了解孩子,幫助孩子變得更優秀。若家長不希望孩子變得優秀,也大可不必為此煩惱,讓孩子自由成長也就可以了。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輔導孩子的家長千千萬萬,但並不是每個家長都有如此「怨言」,若家長有這樣的想法,一定是有什麼原因導致的。
比如孩子作業拖拉、不會寫等,原本1小時可以完成的作業硬是3小時才完成等等,這些原因導致家長「暴怒」。
其實最佳的解決做法就是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主動去學習,想辦法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這樣一來,孩子學習完全不用家長操心,家長還會為此煩惱嗎?
家長不容易,老師未必就輕鬆,像小添爸爸這樣近乎公然怒懟老師的做法並不可取,畢竟沒有什麼是溝通解決不了的!
今日互動話題:你怎麼看待輔導孩子這件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