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在談論「英倫範兒」的時候,許多人傾向於將其描述為「一臉慘白、一身漆黑」的冷峻形象,但傳統的英國人會反駁這個論調,並鄭重其事地說:我們不穿黑色西服。
1910年的英國皇家賽馬會改變了人們對黑色的看法
大衛·希克斯(David Nightingale Hicks)是一名英國室內設計師,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紅極一時,以色彩運用聞名。這名自學成才的設計師,在全世界十幾個國家開店,客戶包括英國王室、道格拉斯·范朋克、康泰·納仕夫婦、海倫娜·魯賓斯坦等世界名流。在其過世多年後,他那色彩明麗的牆紙設計,再次出現在人們眼前——這一次,是Gieves & Hawkes的西服。然而,在大衛·希克斯啟發下使用的彩色印花,真正呈現在西服上時,卻不甚起眼,粗看過去,依然是英國傳統的海軍藍西服。
「談到男裝顏色的時候,人們總是很謹慎。我們的問題是,我們的風格是冷靜、低調、中產式的,很少用明亮的色彩,而總是使用灰色、藍色和白色。」紀禮澤(Raymond Mark Clacher)對本刊說,他是Gieves & Hawkes品牌運營總監。位於「男裝聖地」薩維爾街一號的Gieves & Hawkes,是一個擁有200多年歷史和3個皇室徽章的男裝品牌,以為英國皇室提供服務而廣為人知,被看成是英國男裝的代表。
儘管在談論「英倫範兒」的時候,人們傾向於將其描述為「一臉慘白、一身漆黑」的冷峻形象,但傳統的英國人會反駁這個論調,並鄭重其事地說:我們不穿黑色西服。「Gieves & Hawkes的家族繼承人羅伯特(Robert Gieves)在世的時候,就這麼對我說,『Gieves & Hawkes』從來不做黑色西服。」紀禮澤對本刊說,「你看到的那些T臺模特,他們戴著黑色的領結——實際上,這些『黑色』一開始是海軍藍色的。過了很多年後,才逐漸成了你看到的『黑色』。但從染料的顏色上看,它還是非常深的海軍藍色。所以羅伯特認為這種『黑色』可以接受。」
留意一下,會發現正統的英國男性,其實並非人們想像的那樣熱愛黑色,出現在重要場時合尤為如此。英國王室是一個典型例子。被媒體無數次讚許穿衣有道的查爾斯王子,經常一身海軍藍西服現身在公眾面前;而年輕的威廉王子,在結婚這樣的重大場合,穿的是一套紅色軍服——紅地毯上,男嘉賓一色黑色西服的盛況,只會出現在大洋彼岸的奧斯卡頒獎典禮。
「我們不用黑色,是有歷史原因的。」紀禮澤對本刊說,「你知道,如今男裝裡的許多物件,都是從軍裝演化而來的。今天的成衣西服,是從軍隊制服逐漸演變而成的。在顏色上,一開始以炭灰色居多。英國皇家軍隊的軍服,則都是深藍色。」
查爾斯王儲偕卡米拉在Gieves & Hawkes的店鋪參觀(攝於2009年)
「自然界沒有黑色」——這是19世紀印象派藝術家拒絕用黑色的原因,因為他們希望把握顏色裡光線飛馳的效果。在一些畫作中,莫奈就曾拒絕使用黑色顏料,而用多種明亮色彩的混合色代替。儘管藝術家對於顏色的細微差異百般挑剔,但要獲取黑色顏料並非不可能,而對於早期的染匠,情形就不一樣了。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手上根本沒有真正的黑色染料,而黑色的顏料又不溶於水,因而不可能附著在衣服纖維上。17世紀歐洲染匠的做法,是將好幾種顏色混合在一起,直到染出類似黑色的顏色為止。
「從染色上說,染黑色是很困難的。而且,黑色是很難保持的一種顏色。在下過幾次水以後,許多黑色西服就變成了灰色。持久不褪色的黑色,使用的一定不是天然材料。為了保證質量,我們決定不做黑色,而只做灰色與藍色。」紀禮澤對本刊說。
無論喜歡與否,英國人對於黑色的流行,有過莫大的功勳。在西方文化裡,黑色象徵著哀悼與死亡——這並不難理解,作為一種吸收了所有光線卻沒有任何回復的顏色,黑色無疑是死亡的最佳隱喻。但1910年的皇家賽馬會改變了黑色的命運。「黑色阿斯科特」(Black Ascot)成為時尚史上的著名事件,也為後來者提供了靈感源泉——《窈窕淑女》就是其中一例。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