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飯飯媽
都說:「人之初,性本善」,但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卻是「小惡魔」。
現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在家裡面什麼事情家長都寵著護著。
所以,這類孩子到了幼兒園之後,也會習慣性的囂張跋扈,不懂得和同學好好相處,想要當班裡的大哥大。
而真正讓各位父母所擔心的,就是將自家的孩子送去有這樣一個「問題兒童」的班級裡面,讓自己的孩子遭罪,試問父母又怎麼能夠放心把孩子放在學校裡面呢?
閨蜜的孩子小剛今年剛剛上幼兒園沒多久,因為閨蜜和她的老公工作都非常的忙,經常出差,所以一直都是拜託幼兒園的老師幫忙照顧,而前段時間去看她們孩子的時候,卻發現孩子走路的姿勢怪怪的。
孩子早已經學會了走路,怎麼可能姿勢怪異呢?後來閨蜜就檢查了孩子的身體,發現孩子的腿上和腰上面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看到這一切,閨蜜立馬就反應過來了,是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受欺負了。
閨蜜向老師了解了情況,才知道孩子班裡面的一些學生非常的不懂事,特別喜歡打人,罵人。而閨蜜的兒子,小剛又比較文靜,所以經常被欺負,從而才變成了這個樣子。
其實,家長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後,心裏面肯定也會擔心孩子會受別人的欺負,但是如果要等到這一切發生之後,才採取措施的話,那麼一切都已經晚了,很有可能已經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樣做才能夠制止孩子被校園欺凌呢?今天就和各位家長一起來好好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如果各位家長有了解過的話,就會發現受到校園暴力的孩子,其實他們的身上都存在一定的共性。
今天就根據這些共性總結了幾點特點,家長回家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孩子身上,是否有這些特點,如果有的話家長及時幫助糾正,不然孩子可能會被欺負。
①太過內向的老好人
雖然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可愛的,但是不免有些孩子出於一些原因會比較的內向和孤僻,不太喜歡和別的孩子一起玩一起說話,而這種情況就會讓別的孩子認為他非常的格格不入,又由於孩子好玩的天性,就很容易產生摩擦,從而讓孩子被欺凌。
其實家長觀察過就會發現,很多被校園暴力的孩子,並不是說他們做了什麼過分的事情,而是他們不懂得合群,和別人不一樣,特別是一些脾氣好的老實人是最容易受到校園欺凌的。
②喜歡伸張正義的孩子
雖然去上幼兒園的孩子還比較小,但是孩子之間玩耍的時候,是非常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的,而有一些孩子在看到其他孩子受欺負的時候,就會想要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
雖然幫助別人是一件好事,但是這樣做會讓欺凌者覺得非常的丟人,所以,之後就會把矛頭指向打抱不平的孩子,進而打抱不平的孩子就容易被欺負。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也非常的簡單,家長只需要告訴孩子,見義勇為是正確的,但是要量力而行不能夠胡亂上場幫助,否則有可能會引火燒身。
③喜歡在老師面前出風頭的人
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較的積極向上,樂於學習,平時老師布置了什麼任務,他們都會非常積極的完成,想要得到老師的表揚,這樣就能夠讓他們特別有成就感。
雖然說這並沒有損害到其他孩子的利益,但是有些孩子就會非常的討厭喜歡在老師面前表現的人,為了滅他們的風頭就會在背地裡欺負他們,從而就變成了校園暴力。
校園欺凌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的時候孩子被欺負可能受傷的是她的身體,但是最讓各位家長所擔心的應該是害怕這些暴力行為,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陰影,從而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
所以,很多家長都迫切希望孩子生活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中,那麼家長又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才能夠讓孩子遠離欺凌呢?
1)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仔細觀察過很多受到校園暴力的孩子,他們大多數都是比較自卑的,非常的不合群,別人欺負她的時候也不知道還手,從而就變成了眾矢之的。
所以,家長應該從小就培養起孩子的自信,讓孩子在面對其他小朋友的時候可以大大方方的,這樣也會給人比較舒服的感覺,和別的孩子成為朋友,這樣就會極大地減小別人欺負他的機率。
2)學會拒絕,拒絕當老好人
有的孩子因為從小受的家庭教育,就是教會他們要懂得分享,要溫柔,不要和別人斤斤計較,所以,這類孩子到了幼兒園的時候就會顯得特別的老實,這和他們從小所受的教育是有非常大的關係的。
這類孩子在遇到別的孩子的請求的時候都會毫不猶豫的答應,時間長了別的孩子發現這個孩子非常的老師,就會一次一次的拜託幫忙,就會認為孩子好欺負。
到了日後,即便自家的孩子想要反抗,也會覺得不好意思,慢慢地就發生了校園暴力。
所以,這裡想要告訴各位家長的是,一定要教會孩子學會拒絕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去當老好人。
3)讓孩子看起來不好惹
雖然說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時候,大多都會報繪畫班寫作班或者是奧數班,幾乎很少有家長會給孩子報跆拳道或者是柔道。
特別是對於一些女孩子來說,家長就更不會考慮給孩子報這些興趣班了,但其實很多時候受欺負的孩子往往是那些比較弱小的孩子,因為別的孩子在欺負他的時候,他根本就沒有能力還手,從而才會慢慢淪為成大家所欺負的對象,家長如果可以適當的教會孩子一些保護自己的措施。
比如說讓孩子練習跆拳道或者是柔道,當然也可以通過做一些其他的運動來鍛鍊強壯的身體,這些都是有一定效果的。
很多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在幼兒園裡面被別的孩子所欺負的話,都會非常的生氣,想要第一時間就去找老師說清楚,自己把孩子放在幼兒園裡,老師卻沒有好好的保護自己的孩子,或者是讓孩子以暴制暴。
但其實這樣的做法都不是最正確的,因為這樣不僅會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孩子的性格可能也會被扭曲,對孩子今後的成長也很不利,那麼什麼樣的做法才是正確的呢?
孩子之所以會在校園裡面受到欺負,其實和孩子自身還是有一定原因的,如果孩子在學校裡被欺負的情況並不是特別的嚴重,這種情況可以通過和其他小朋友去交流,就好好解決的話,那麼家長先不要急著自己去解決,可以試著鼓勵孩子自己去和有矛盾的孩子解決這個問題。
並且告訴孩子,被欺負不是他的錯,是欺負他的人的錯,所以讓孩子不要害怕,即便出了什麼事情,也會有爸爸媽媽在後面保護她,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孩子解決自己被欺凌的問題。
其實這也在教會孩子如何學會保護自己,如何和別人溝通來解決問題,這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家長送孩子去上幼兒園之後,都會匆匆忙忙的趕去上班,自己在經歷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之後,自然不會想到孩子在學校裡面出現了什麼事情。
而既然家長將孩子交給了幼兒園,交給老師那麼老師就應該對孩子負責,畢竟在學校裡面的時候,老師和孩子接觸的時間最長,老師說的話也比較的有威信,和老師達成共識之後,讓老師試著去解決,其實也會有著不小的作用。
有的孩子之所以喜歡欺負別的孩子,其實和他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之前有新聞報導就說那些經常實施校園暴力的孩子,其實他們都是非常缺乏關愛,和爸爸媽媽非常缺乏溝通的。
所以,家長在面對這樣問題的時候,與其去找實施暴力的這個孩子,給他講一些他聽不懂的道理,還不如直接找到這個孩子的家長,告訴家長他的孩子在學校裡面做出了何種過分的行為,也向他的家長及時的提出意見,讓他及時對他的孩子進行教育,以免再次傷害到別人家的孩子。
馬上就要到了孩子去上幼兒園的時間了,孩子第一次離開自己,各位家長肯定會非常的不放心,生怕孩子在學校裡面受人的欺負。
而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希望給各位家長提一個警鐘,一定要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如何應對這樣的問題,在送孩子去學校的時候也和老師好好的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在幼兒園裡面擁有一段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