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不能說的秘密:端午節起源其實跟屈原沒啥關係!

2020-12-19 轟隆隆機械

我們相信的「真相」

接受過N年義務教育的我們,一提起端午節,下意識的都認為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屈原,畢竟小學課文裡都曾經這麼介紹過:

屈原作為楚國忠臣,經常給他的王提出諸多治國安民良策,但是楚王卻偏偏不聽,還在奸人的挑唆下故意疏遠他。後來楚被秦所破,楚王喬裝遁走,而屈原堅決不肯投秦,於是懷抱石頭投汨羅江,以身殉國。

聽聞此事的老百姓們,都非常敬佩屈原,於是就相聚在江邊祭拜屈原。為了讓屈原的身體保持完好,他們就把飯糰餵給水中的魚兒,也有的把雄黃酒倒入水中。於是,這一天就逐漸成為端午節,人們也就在節目裡舉行划船、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活動。

我們為什麼會相信以上「真相」

有些人在查閱屈原和端午節的相關來歷時,查到了《續齊諧記》這一本書,看到了書中寫道:

屈原五月五曰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曰,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漢建武中,長沙區曲忽見一士人,自雲「三閭大夫」,謂曲曰:「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曰作粽,並帶楝葉、五花絲,遺風也。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

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投了江,楚國人為了紀念他,就把米飯塞進竹筒裡再扔到江中。後來一個有文化的人路過,就說這種行為的初衷很好,但是水裡有蛟龍,你們這方法不頂用。要想讓蛟龍忌憚,必須要用楝葉包裹住粽子,再用彩色的絲線纏幾圈,這樣才行。

有了這麼清晰的一段話,很多查資料的人就覺得目的達到了,原來端午節就是這麼來的,我懂了,我可以去跟人炫耀了

其實再細心一點兒,就會發現《續齊諧記》根本不是正經的史書,它只是一本志怪小說,裡面寫的都是「牛郎會織女、張華識別斑貍精、趙文韶與清溪女神人神相戀、五月五日作粽祭屈原」這種故事。你能拿著這種小說當史書嗎?難不成再往後,我們要拿《西遊記》去告訴後代,這是唐朝一個和尚帶著3個妖怪去取經的記載?

端午節安康

真正的起源

正經來說,聞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中,以翔實的史料考證端午節起源於古代南方百越圖騰祭祀活動,在時間上早於屈原。

據史料考證:在新時期時代,有一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百越族。他們自稱龍子龍孫且有斷髮文身的習俗。端午節既是他們的節日,也可以說是一個龍的節日。早在春秋之前,他們就有在端午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龍圖騰祭祀的習俗。

此外,吃粽子這件事,也不是為了紀念屈原。粽子原名叫做角黍,它是比屈原更早的食物,準確來說是供品。最初的角黍是牛角的形狀,它是用來代替真實的牛上供給祖先和上天。畢竟真的牛太貴了,尋常人家搞不出來這麼大的手筆,在豐收之後,用米和竹葉來做成牛角的樣子,也算是聊表心意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端午節無論是紀念屈原、還是圖騰的崇拜,最終體現的是炎黃子孫對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歷史的繼承。所以,只要是能繼承發揚華夏文化,秘密要不要被拆穿,已經不重要了。

參考:智曉文史之道、百度百科

幫助各類機械老闆在線免費辦理個體工商戶,註冊、開票、完稅、代管,一站式服務!幫機械老闆節省高達 84%財稅成本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的來源和屈原沒關係,因為屈原也過端午節
    又是一年端午節,祝大家端午安康啊!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源嗎?我想你一定會說,這誰不知道啊。小學課本上不是寫著的嗎,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其實,這是騙人的。所以說,這個來源根本不靠譜,書上是騙人的。其實仔細想想也對,這個來源出自語文書。語文書上的錯誤還少啊,什麼愛迪生、愛因斯坦的故事,不都是編的啊。語文書是為了教學生認字、培養文學素養的,可不是正兒八經的的歷史。歷史書上可從沒說過,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啊。
  • 「閱讀隨筆」端午節-粽子-屈原
    2005年,韓國「端午節」申遺成功的事情,國內鬧的沸沸揚揚。當時我在想,端午節不是紀念屈原的嗎?屈原啥時候成韓國人了。2009年中國的端午節也申遺成功,後來就也沒有深入思考探究此事。最近看《歷史很有趣》,其中一節講《屈原抱石投江》,來搜索端午節背後的事情,才發現對端午節,以及當年中韓「端午節申遺」之事有很多誤解。說到端午節,你可能首先想到的不是祭祀,而是屈原。端午節不就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嗎?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怎麼還和祭祀有關。我之前也這樣的偏差認識,這端午節為何要賽龍舟,和屈原有什麼關係。
  • 維舟:端午節為何祭拜屈原?
    儘管這些節俗由來已久,人所共知,但為什麼要這麼做、端午節究竟因何而來,卻至今眾說紛紜。現代學者中最早考證端午節起源的是聞一多,他在《端午考》一文中認定這原本是南方土著的習俗:「書傳中關於端午的記載,最早沒有超過東漢,而事實上吳越一帶的開闢也是從這時開始的。
  • 『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
    關於『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屈原:我是如何站上端午節C位的?
    屈原受楚懷王器重時,主張舉賢任能、聯齊抗秦。然而,他的才能遭到懷王稚子子蘭、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 。 屈原為懷王起草的政令還沒定稿,上官大夫想奪取遭到拒絕,他就詆毀屈原,說他每寫一道就向外人炫耀:除了我沒人能寫。楚王聽了很生氣,「怒而疏屈平」。
  • 端午的起源可不是為了紀念屈原!你真的了解端午節嗎?
    由於古代南北風俗各異,端午節在全國各個地方的叫法也大不相同:有五月節、天中節、女兒節、端陽節等20多個名稱。要說端午節的起源,人們馬上想到的是,屈原五月五日懷石自沉汨羅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舉辦活動,後來才演變成了全國性的節日端午節。
  • 端午節不能說快樂?別鬧了,進來看看吧!
    而紀念屈原等傳說是後來與這個傳統結合起來的,所以追根溯源,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祈求幸福生活而產生的節日,在端午節說「快樂」並沒有錯。說安康不說快樂是吹毛求疵端午節說安康、說快樂都沒錯,節日說什麼樣的祝福語,主要取決於對這個節日的需求,沒有必要一刀切,一定要去說安康而不說快樂顯得過於吹毛求疵。端午節與清明節不同,很少有人會把清明當做一個節日,更多的是當做一個節令,大家不會在清明時說節日快樂。
  • 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不能說快樂要說安康額這和「平安夜要吃蘋果」一樣都是一些閒得蛋疼的「磚家」憋出來的好嗎?,端午節的起源是一個節令,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農業社會,生產生活會受節令的變化而影響,端午是天氣由冷轉熱的節令,在這段時間人們由於天氣原因容易生病,所以端午節最初誕生是源於人們用很多活動來祛除邪祟,來避免生病。
  •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為什麼與屈原有關?
    端午節為什麼與戰國時的屈原有關係呢?在五月初五即將來臨之際,我為大家說說,也可以說是共同學習吧?端午也稱端五,「端」和「初」意義相同,「五」與「午」讀音相通。按地支順序五月正是「午」月。端午節起源肯定比紀念屈原故事要早,為什麼現在過端午節都說是為了紀念屈原呢?屈原,生於公元前340年,卒於公元前277年,戰國時代楚國人。
  • 你不知道的端午節:紀念屈原嗎,端午到底什麼意思,端陽、正陽?
    「午」這一個字就已經代表了五月初五,所以「端午」並不是「端五」的諧音。《初學記》中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為始,有人就把「端午」解釋為:第一個午日(或五日)。然而又有人反對說:端為正之意,而「午 」計時用表示11時至13時的正午,加之端午節又名正陽節為證。各有各的道理,那究竟「端午」為何意呢?
  • 端午節當天說「端午安康」,除了端午當天的假期說「端午節快樂」
    為什麼端午節當天說「端午安康」,除了端午當天的假期就說「端午節快樂」?這是什麼原因啊?難道是禁忌嗎?下面小編和大家一同去探討一下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一天共有三個人投河自盡: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水。我們為了紀念他們,所以就不要說端午節快樂,只能說端午安康,小編覺得這個問題可以這樣解決:端午節當天說「端午安康」,除了端午當天的假期就說「端午節快樂」,這樣就沒有衝突和爭議了。
  • 屈原:我自己也過端午節,我也吃粽子
    答案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屈原自己也要過端午節,他也吃粽子。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節就已經存在了。屈原又委屈又憤怒,就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自盡。當地的百姓,不想河裡面的魚把屈原給吃掉,就往河裡面扔粽子。他們想,河裡面的魚,有了粽子吃就不會吃屈原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了端午節。
  • 端午節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啥時候定下來的,都有哪些民間習俗呢?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等,節期是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端午節)之一。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祀龍祖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
  • 「端午節」的節日起源、故事傳說和文化習俗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故事,說法甚多,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 端午節英語作文:屈原的故事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端午節英語作文:屈原的故事 2012-06-20 16:24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端午節放假調休時間安排 2020端午節幾月幾號放假及上班
    2020年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馬上就要跟大家見面了,很多人都很期待新的端午節的到來,畢竟還有一天的假放,那麼問題就來了,今年的端午節是幾月幾號放假呢?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
  • 端午節冷知識17則:忌諱說快樂,多用安康
    時下,端午節多誤傳是為了紀念屈原,還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實為牽強附會之辭。其實,端午節發端於先秦,定型於魏晉南北朝,至唐宋已蔚為大觀。02端午節最有名的食品,首推粽子。吃粽子與屈原毫無關係。據《說文解字》記載,在屈原去世400多年前,已有吃粽子之習俗。到了晉代,粽子已正式成為端午節的節慶食物。
  • 2020端午節放假時間安排 今年端午節幾月幾號放假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端午節最新資訊 > 正文 2020端午節放假時間安排 今年端午節幾月幾號放假
  • 這是一篇端午節與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由來……
    一、端午節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被人們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我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在有的地方還要喝雄黃酒,賽龍舟。傳說端午節跟我國古代一位名人有關——屈原,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裡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二、屈原與端午節有什麼關係?
  • 探秘中國傳統節日源頭,端午節的來歷,其實跟屈原沒關係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僧人文秀,因這首《端午》而聞名於世。也就是說,多數人的觀點來看,我國的端午節,跟戰國時期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密不可分了。對於端午節起源,說法很多種,有人說是最早起源於南方吳越地區祭祖。相傳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碰巧在五月初五這一天,跳了汨羅江,順便的,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了,賽龍舟、吃粽子,跟這個有關係。不管是哪一種說法,端午節,從名稱由來看,一開始肯定並不是為了紀念屈原,紀念屈原是後來附加上去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