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神話《山海經》中記載了很多的奇聞異事,其中有很多上古時期的奇珍異獸,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作歷史看待,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研究,均有價值參考。
上古四大神獸vs四大兇獸!檮杌人面虎足,它竟還是個惡神!
四大神獸:青龍,青龍,起源於上古星宿崇拜,從先秦時代開始青龍就是代表太昊與東方七宿的神獸,而到了漢代五行學說開始興起,它的象徵含義又多了甲乙與春季。在四方的神靈中,根據《白虎通義》云:「其神勾芒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龍。」在眾多的朝代中有一些君主取青龍來做自己的年號,如三國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記中也有關於夏朝是屬於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龍生於郊'的祥瑞之兆的記載。黃帝土德,黃龍見。夏木,青龍生於郊。
白虎,在先秦星宿觀念中,白虎被視作西方七宿化成的神獸,四靈、四象之一,漢代五行學說興起,四象合於五行,西方白虎又多了象徵五行中金行的意義。而五行又與五常合一,所以《瑞應圖》云:白虎,義獸也。古人認為白虎是一種祥瑞,《援神契》曰:「王者德至鳥獸,則白虎動。」白虎象徵著威武和軍隊,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與兵家之事有關,例如古代軍隊裡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朱雀又玄鳥。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上古四大神獸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南方的神獸,代表的顏色是紅色,代表的季節是夏季。在二十八宿中,朱雀是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的總稱,為鳥形,故亦稱「朱鳥」。按陰陽五行之說,「鳳色赤,五行屬火,是南方七宿朱雀之象。」自古就有鳳鳥屬火的說法,古書《春秋演孔圖》說:「鳳,火精。」《春秋元命苞》說:「火離為鳳。」《鶡冠子·度萬第八》也提到:「鳳凰者,鶉火之禽,陽之精也。」玄鳥的說法可見《詩經·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它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即殷商的後代說自己的先祖-契是由玄鳥生下來的,建立強大的商朝。因此玄鳥就成了商人的始祖。 除了殷商之外,戰國時的秦,滿清的始祖和朝鮮新羅的始祖也有仙女吞食玄鳥卵相關的傳說故事。
玄武亦稱玄冥 ,龜蛇合體,為水神,居北海,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冥間亦在北方,故為北方之神。而玄武又可通冥間問卜,因此玄武有別於其它三靈 ,被稱為玄天上帝、"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之神。真武大帝的身世,後人多說是在隋煬帝時,玉帝將自己的三魂之一,化身投胎於掙樂國皇后,出生後成為太子。相傳,古淨樂國王的太子,生而威猛,越東海來遊,遇天神授以寶劍,入湖北武當山修煉,經42年而功成,白日飛升,威鎮北方,號玄武君。龜和蛇在中國古代認為是靈獸,象徵長壽,漢朝以前貴族常配以玉制龜佩,在日本受古代中國影響,取名和製作圖徽常用龜圖案。
四大神獸,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而四大兇獸又是什麼呢?
四大兇獸:混沌,《神異經》云:「崑崙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音皮)而無爪, 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性,有腹無五臟,有腸直而不旋,食徑過。人有德行而往牴觸之,有兇德則往依憑之。名混沌。」是古代的兇神。混沌是像狗或熊一樣的動物,人類無法看見它、也無法聽見它,它經常咬自己的尾巴並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混沌便會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惡人,混沌便會聽從他的指揮。混沌已經完完全全是兇獸的形象了。 還有一種說法,混沌是驩兜死後的怨氣所化。
窮奇,《神異經》云:「西北有獸,其狀似虎,有翼能飛,便剿食人,知人言語,聞人鬥輒食直者,聞人忠信輒食其鼻,聞人惡逆不善輒殺獸往饋之,名曰窮奇。」言此為大惡之獸。窮奇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抑善揚惡的惡神,它的大小如牛、外形象虎、披有刺蝟的毛皮、長有翅膀,窮奇的叫聲像狗,靠吃人為生。據說窮奇經常飛到打架的現場,將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惡行,窮奇會捕捉野獸送給他,並且鼓勵他多做壞事。古人也把那種不重心意、遠君子近小人的人稱為窮奇。後來"窮奇"用來比喻背信棄義之人,《左傳·文公十八年》有云:「少昊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
檮杌,《神異經·西荒經》記「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檮杌攪亂荒中,名檮杌。」檮杌一般作上古兇獸.後來"檮杌"被用來比喻頑固不化態度兇惡之人。根據《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這個不可教訓的惡人死後最終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獸。
饕餮,《山海經·北山經》有云:「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páo xiāo),是食人。」根據晉代郭璞對《山海經》的註解,這裡說的狍鴞即是指饕餮。青銅器上的饕餮紋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傳說軒轅黃帝大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這種怪獸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吃什麼,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它是貪慾的象徵!殷周時代鼎彝上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腦袋猙獰,雙目炯炯,赫然有神,鼻梁凸出;首部有一雙彎曲的獸角或足,其彎曲的方向似無定製,或內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巨嘴大張,利齒如鋸,嘴略彎曲內勾,或嘴巴緊鎖。則作正面盤踞狀,身軀拱起,頭著地或水雲氣,兩邊有一對利爪,象狗爪或虎爪。兩側有一對肉翅,形如耳朵。
古代的《山海經》還真是一部神奇的著作呀!在這本書裡可以了解到很多為人所不知道的古代神話故事,有興趣可以看看喲!關注一下吧小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