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孕吐我們也稱之為害喜,是懷孕後出現的首個妊娠反應,有的孕婦反應非常嚴重,常常吃不進任何東西,吐的膽汁都出來了。
相信有不少寶媽都遭受過這樣的折磨,那種感覺至今回憶起來都不禁要吐槽一番。
據統計,每4位準媽媽裡就有3位會出現孕吐反應,雖說孕吐是女性懷孕初期一種正常的反應,但是有些孕媽在孕期完全沒有孕吐反應,她們為何如此幸運的逃過這一劫難,是體質差異嗎?
懷孕從來不吐和懷孕一直吐的人,是體質差異嗎?
前幾日陪表姐在醫院待產,病房裡面的兩個孕婦相聊甚歡,談起彼此孕期那些難熬的歲月,一幕幕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表姐說自從懷孕後就一直吐,總是前腳吃、後腳吐,嚴重的那段時間一聞到油膩的味道都會吐上幾個小時,直到孕八個月的時候反應才慢慢消失,懷孕初期吐的自己掉了10多斤肉。也是因為孕吐嚴重,表姐不得不提前放下了工作,到醫院進行調理,但是整個孕期被孕吐折磨的憔悴不堪。
臨床的產婦瞪著眼說:「你看看我,一個孕期長了40多斤肉,根本就不知道孕吐是什麼感覺,你的心酸當真我是體會不到」。
聽這位產婦一說,表姐直抱怨老天的不公平,為啥人家從來不吐呢?
為什麼有人吐,有人不吐?除了體質原因和胎兒也有關係
關於孕吐和不孕吐的原因,很多醫生都曾做過解釋,很多人說和孕媽體質有關係,其實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原因。
原因一:孕婦的體質不同
每一個女性體質都是不一樣的,如果在孕前女性體內的溼氣較重、或者脾胃虛弱,都會引發噁心、嘔吐的現象,隨之懷孕後引發的嘔吐更加嚴重。
體質較好的孕媽,嘔吐的反應會較輕,或者孕吐反應根本不會降臨在她們身上。
原因二:體內激素分泌水平不一樣
我們人體之中會分泌一些激素來抑制胃酸的分泌,從而降低胃腸道的蠕動能力,可是每個人的體內激素分泌水平又不一樣。
懷孕後孕媽因為體內絨毛促性腺激素極速上升,胃腸道就無法正常的工作,所以就會造成嚴重的孕吐反應;相反這種激素如果分泌的少,孕吐反應就會減輕。
原因三:胎兒的發育情況不同
除了孕媽身體外的因素外,孕吐和體內的胎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胎寶寶比較聽話,發育狀態也非常良好,那他們就會給媽媽減輕極大的負擔,不讓媽媽備受孕吐的折磨。可如果胎寶寶發育狀態不太好,再加上孕媽的體質弱,那孕吐就會隨之而來。
原因四:孕婦的心理負擔較大
如果孕媽的身體和胎兒的發育情況都不錯,可還是有孕吐反應的話,那可能和孕媽的心理有直接關係。
懷孕後,想著自己肚子裡有一個小寶寶正在慢慢長大,擔心她營養夠不夠,發育的好不好,心理壓力較大,緊張的情緒讓孕媽產生了孕吐反應。
孕吐VS不孕吐,對孕婦和胎兒會有什麼影響?
一:營養上的缺失
因為各方面原因導致孕媽孕吐,使得孕媽對食物沒有任何興趣,絲毫吃不進東西,這樣很容易造成營養缺失。孕早期是胎兒快速成長的發育階段,孕吐會直接影響到胎兒的營養需求,孕媽也會變得沒精打採。
相反不吐的孕媽想吃啥吃啥,全力為寶寶的健康成長發育奠定基礎,孕媽的精神狀態也會神採奕奕。
二:心理上的壓力
在孕吐的時候,我們常會聽家裡的長輩說:「多少吃一點啊,哪怕吃了在吐也可以,要不然孩子那裡有營養呢」。此時,孕媽除了要遭受飢腸轆轆的煎熬,還要背負一個「不負責任」的黑鍋,心理壓力和情緒都會受到影響,繼而也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
原本懷孕是件高興事,因為孕吐讓自己承受不該承受的壓力,感覺不吃東西就是罪過,難過的是「自己真的吃不下」。
可孕吐終究是你逃不過的磨難,既然它來了我們就不妨安然的接受,畢竟這是寶寶帶給你的第一份「禮物」,寶媽就欣然的接受吧。
面對孕吐,孕媽也可以通過一些小妙招緩解孕吐反應。
1、少食多餐,飲食以清淡的粥類、蔬菜、水果為主,不要讓自己餓肚子;
2、放鬆自己的心理壓力,注意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3、口服一些維生素B6 、B1,可以緩解一定的孕吐反應;
4、將鮮姜切片含與口中,或者在水中加入薑汁,緩解噁心的症狀;
5、多到室外散步、與人交流談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緩解孕吐的不適。
寶媽們,你在孕期遭受過孕吐的折磨嗎?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貝貝豆孕產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