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費者反映,家裡面的冰箱沒放什麼東西就滿了,結果清理出來的時候才發現有不少過期的食品或者已經開始變質的食物,冰箱變成了儲物櫃。在高溫天氣下,不少人習慣把東西買回來往冰箱一放就萬事大吉了。但冰箱不是儲物櫃,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放冰箱儲存。冰箱如何進行食物收納,保鮮的同時也能保證健康安全?這些知識,你不妨了解一下。
綠葉菜注意溫度、溼度和空氣放冰箱的綠葉菜,怎麼放保存更久?注意溫度、溼度和空氣。低溫加密封(低氧)環境下能減緩綠葉菜的呼吸作用,也會降低其表面和內部微生物的活性。但如果要放在冰箱裡保存,就不能給菜葉子噴水了,否則會加速蔬菜的腐爛,而且容易孳生細菌。
把綠葉菜買回家後,建議把腐爛的部分切掉,可以洗也可以不洗,一定要把表面水分瀝乾後再裝進食品袋進行冷藏。擠掉袋裡的空氣,也能延長保存時間。
熱帶水果不宜進冰箱熱帶水果的生長發育是在高溫、高溼的氣候環境中進行的,故對低溫很敏感。
在儲藏保鮮過程中,熱帶水果會由於儲存溫度過低發生冷害(水果在0℃以上的低溫中表現出生理代謝不適應現象),嚴重影響其品質。因此,香蕉、芒果等從冰箱裡拿出來後,其表皮很快就會出現褐色或黑色的斑點。
這些食物建議常溫保存土豆、黃瓜、胡蘿蔔等塊莖類蔬菜,室溫下保存就可以。西紅柿也不適合放入冰箱,因為經過低溫冷凍後它的肉質就會呈水泡狀,不但鮮味會消失,還不容易煮熟,嚴重的甚至會酸敗腐爛。
饅頭、花卷、麵包等澱粉類食物放在冰箱,會加快其變幹變硬的速度,影響口感。如果短時間吃不了,可以將其密封好放進冷凍室中冷凍。
藥材放入冰箱內,和其他食物混放的時間一長,不但各種細菌容易侵入藥材內,而且容易受潮,破壞藥材的藥性。
糖分較高的食品,如蜂蜜、果脯、巧克力等,本身滲透壓高、水分少不宜變質,可室溫下保存。但放入冰箱後由於低溫會促使食品結晶析出糖分,雖然這種變化不影響食品安全,但影響食物的成色和口感。(梁冰珊)